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何為教育如何理解它的性質

何為教育如何理解它的性質

發布時間: 2022-06-02 05:17:56

㈠ 我國教育的性質和方向是什麼

我國教育的性質和方向是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

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教育的意義

教育是一種思維的傳授,而人因為其自身的意識形態,又有著另樣的思維走勢,所以,教育當以最客觀、最公正的意識思維教化於人,如此,人的思維才不至於過於偏差,並因思維的豐富而逐漸成熟、理性,並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擁有最正確的思維認知,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教育也是一種教書育人的過程,可將一種最客觀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後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得以自己所認為的價值觀。教育,是一種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的實踐活動。

㈡ 什麼是教育你認為教育的概念應如何表達

一、 廣義和狹義的教育的概念

廣義的教育:凡是增進人的知識和技能、發展人的智力和體力、影響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動都是教育。它包括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例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生活的磨難教育了我們,這些例子中都對人造成了影響,因此,都屬於廣義的教育。

狹義的教育:主要指學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促使他們朝著所期望的方向發展的活動。

更狹義的教育,有時是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動,與學校教育中常說的「德育」是同義詞。

二、謝弗勒對於教育定義的分類

美國教育哲學家謝弗勒探討了三種定義的方式,即規定性定義、描述性定義和綱領性定義。

規定性定義是作者自己創制的定義,其內涵在作者的某種話語情境中始終是統一的。因此,考此種說法的時候常常會有「某人認為」這類詞出現。

描述性定義是指對被定義對象的適當描述或對如何使用被定義對象進行適當的說明。此概念常常反映的是「實際」的一些特徵。

綱領性定義是一種有關定義對象應該是什麼的界定。這個常常反映的是一種「應然」「本質的特徵。

三、教育是促使個體社會化和社會個體化相結合的一種實踐活動

這種對教育的定義在考試的過程中常常考一些關鍵詞的記憶和理解,比如說「個體社會化」和「社會個性化」「實踐活動」這些詞都在選擇題中見到考識記。

㈢ 教育的性質是什麼

教育的性質是由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

1、政治制度,即政治體制。是指統治階級為實現階級專政而採取的統治方式、方法的總和。包括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國家結構形式、政黨制度及選舉制度等。

由於國家的類型不同,或同一類型國家所處的具體歷史條件不同,其政治制度也會有差異。

2、經濟制度是指國家的統治階級為了反映在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發展要求,建立、維護和發展有利於其政治統治的經濟秩序,而確認或創設的各種有關經濟問題的規則和措施的總稱。

經濟制度是組織社會經濟活動的根本原則,是在社會經濟活動的一定(或全部)范圍內,人們普遍承認,並且實際共同遵守著的一種行為規范。



教育的主要功能是:

1、教育的最首要功能是促進個體發展,包括個體的社會化和個性化。

2、教育的最基礎功能是影響社會人才體系的變化以及經濟發展。現代社會重教育的經濟功能主要包括:為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良好的背景;提高受教育者的潛在勞動能力;形成適應現代經濟生活的觀念態度和行為方式。

3、教育的社會功能是為國家的發展培養人才,服務於國家的政治、經濟發展。

4、教育的最深遠功能是影響文化發展,教育不僅要傳遞文化,還要滿足文化本身延續和更新的要求。

㈣ 請問教育的性質是什麼

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心智發展進行教化培育,以現有的經驗、學識推敲於人,為其解釋各種現象、問題或行為,以提高實踐能力。

教育的目的是根據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生產、文化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狀況確定的。反映了一定社會對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最終目標,也是確定教育內容、選擇教育方法、檢查和評價教育效果的根據。

教育也是一種教書育人的過程,可將一種最客觀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後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得以自己所認為的價值觀。教育,是一種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的實踐活動。

(4)何為教育如何理解它的性質擴展閱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

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立足基本國情,遵循教育規律,堅持改革創新;

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堅持把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教育的重要使命,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這是對我國教育事業規律性認識的深化,來之不易,要始終堅持並不斷豐富發展。

㈤ 如何理解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是人類的社會活動
(一)教育產生於人類的生產勞動
1.生產勞動為教育的產生提供了物質基礎(可能性)
◆勞動使思維的器官——腦得到發展
◆勞動產生了交際工具——語言
2.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的進行需要教育(必要性)
教育最初具有兩種社會職能:轉遞生產經驗和社會生活經驗,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只有這種轉遞,社會才能延續和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講,教育是人類社會永恆的范疇.
(二)教育是人類特有的現象
1.教育具有社會性,動物活動以本能為依據
◆教育是為了社會的延續和個體的生存,社會生產和生活的經驗不能通過遺傳獲得,而動物的活動在種族演化的過程中已獲得,與生理需求有關.
2.教育轉遞的是社會積累的經驗,而動物不能將經驗類化
◆動物只有第一信號系統,沒有語言,不能將經驗積累起來轉遞,因此,動物的活動始終停留在同一水平上.人類則有第二信號系統,將經驗類化,使後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促進人類社會不斷發展.
3.動物的轉遞只是消極地適應環境,人類則可以改造環境改造社會 .
二,教育活動的特殊性——有目的地培養人
社會活動非常復雜,要揭示教育的本質特徵,還必須找出教育區別於其他社會活動的地方.對各種不同性質,不同內容和方法教育的分析,就會發現,教育活動要解決的特殊矛盾,是受教育者個體與社會之間的矛盾,教育就是把人類積累的知識經驗和社會生活經驗轉化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與品德,使他們的身心得到發展,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可見,教育的特殊性在於它是培養人.簡言之,教育就是有目的地培養人的活動.
這一特殊性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是教育活動是以人為對象;二是教育活動是有目的地培養人.

㈥ 如何理解教育

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和一個初中生的媽媽,我所理解的教育或許和很多人不同。

作為社會上的一份子,教育就是具有良好的品德,讓社會更和諧。對不文明不禮貌的行為,不去以惡制惡,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讓自己的行為去影響別人。都說是十年栽樹,百年樹人。其中的樹人就是教育最終的目的,沒有之一。

我是天雲,關注公眾號天雲博士,我們一起做最好的教育。

㈦ 教育的本質和意義是什麼

教育的意義不是為了適應外界,而是為了自己內心的豐富。

教育是人類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教育本身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去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 雅斯貝爾斯

教育是每個時代亘古不變的文化傳播手段,沒有教育的國家,缺乏教育的國家就是過家家。

對於一個家庭而言,教育就是家庭幸福,穩定安康的前提,沒有教育,就好比石縫中的枯草,缺乏養分,難以遍地開花。

1、上層建築說認為教育是社會的上層建築。理由:教育是觀念形態文化,其性質、變化受社會經濟基礎決定並為經濟基礎服務;教育有受生產力制約的因素,但要通過經濟基礎的中介作用。

2、生產力說。認為教育是生產力,教育能生產勞動力,是勞動力再生產;教育事業發展規模速度、教學內容、手段、形式受生產力制約;教育有受生產關系決定的因素,但一切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歸根結底都由生產力決定。

3、雙重屬性說。教育既具有生產力屬性,又具有上層建築的屬性。

4、復合現象說。認為教育本質具「多質性」,有上層建築性質、生產力性質,有為階級斗爭服務、為發展經濟服務、為傳遞文化和促進人的發展等功能。

5、社會實踐說。認為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或者是促使個體社會化的活動;認為認識教育本質不應將其歸屬某一范疇,而應以自身的規定性立論。

㈧ 何為教育

孔子:「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魯迅:「教育是要立人。」兒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導和解放。

蔡元培:「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於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的責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種特別器具。」

陶行知:教育是依據生活、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養有行動能力、思考能力和創造力的人。

黃全愈:教育「重要的不是往車上裝貨,而是向油箱注油。」

鍾啟泉:教育是奠定「學生發展」與「人格成長」的基礎。

秦文君:「教育應是一扇門,推開它,滿是陽光和鮮花,它能給小孩子帶來自信、快樂。」

外國對「教育」也有許多精彩、精闢的論述:

馬克思、恩格斯:教育是促進「個人的獨創的自由發展。」

康德:教育是由個體自我設計、自我選擇、自我構建、自我評價的過程,是自我能力的發展,它體現著社會意志和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審慎嚴肅地共同探究的機理,不是「指令」,不是「替代」,更不是讓繭中的幼蝶曲意迎合或違心屈從。

愛因斯坦:「什麼是教育?當你把受過的教育都忘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哈沃德·加德納:什麼叫教育?教育是讓孩子體驗發現世界是怎樣一回事,教育者在其中可以起到什麼作用。

蒙台梭利:「教育就是激發生命,充實生命,協助孩子們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並幫助他們發展這種精神。」

雅斯貝爾斯:「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識的堆積。」

亞米契斯:教育是「愛的教育」綜合上述,《弟子規》有句話;首孝悌,次謹慎,行有餘力則學文。這也是儒家的教育,孝道的教育。

㈨ 如何正確理解教育的含義

《論教育》

如果有人問起:讀了十幾年的書,有什麼收獲?那麼,我的確不知作何回答,腦海里如霧繚繞,一片茫然。

以前的課本,幾乎都作廢紙賣了;以前的知識,也幾乎都還給老師了。

所以,回首前路,霧靄消散後,僅可見一些熟悉的身影:其中,只有極少數,是目前還保持著聯系的恩師和好友;餘下的,則漸行漸遠,慢慢地成為似曾相識的陌生人。

——從「多讀書,以後用得上」,到「讀書多,如今記不起」,我也不知該作何感想。尤其是那些頂尖名校畢業,卻不能養家糊口,而被大眾視為笑柄的「聰明人」,常常引我反思: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教育,顧名思義,即是教書育人——教書,是方式;育人,是目的。教育的本質,在於通過學習,來提升個人的道德與才能(道德為主,才能為次)。誠如古人所雲:「讀書志在聖賢,非圖科第。」

而如今的「教育」,實是「教」而不「育」,可謂本末倒置——當然,這正是現代教育模式的通病。

古人雲:「教子宜幼,教婦初來。」童年及青少年,是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若此時,為了應付考試而埋頭苦學,甚至「兩耳不聞人間事,一心只顧死讀書」,實是莫大的悲哀。

曹雪芹有雲:「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生活中有許多學問,遠比課本上的知識,重要且有用——譬如,實用的生活常識,防險保命的技能,為人處世的智慧。

無處不雨,安能不濕?我們能左右的事太少,而能左右我們的事太多:若事事圓滿,人生便不會有種種無奈;與其在抗拒中絕望,不如在順從中改變。而改變自己,總比改變社會,要來得容易。

如今,我以過來人的身份,正告莘莘學子:

古典文籍之中,不乏金玉良言。譬如《論語》,其中有不少處世的基本准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對初學者而言,好書不必多讀,良言不必多記;食而不化,愈多愈傷身——在學習課本的同時,能夠牢記上述4條准則,並隨時隨事,注意省過修善,便已足夠。

讀書當循序漸進,宜先少後多,先低後高。從《論語》中獲益匪淺之後,再廣泛品閱其它儒家經典,並不為遲。

若「修己」到了「以敬」(受人尊敬)的地步,再去感悟道家經典(《菜根譚》《莊子》《道德經》),最為合宜。

真正受過教育的人,必定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高尚的道德修養——而道德的提升,比知識的積累,遠為艱難;若定力和恆心不足,便終究難成大器。

此外,需特別注意的是:主動學習,更為受益。自然成熟的瓜果,遠比人為催熟的,來得香甜。同理,主動成熟的人,遠比被歲月和旁人催熟的,來得優秀。

境由心造,事在人為。須知韶華容易逝,莫教人生悔誤多。

㈩ 教育的屬性是什麼

教育的屬性
(一)教育的本質屬性 教育的本質屬性是有目的的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對教育的本質屬性可以從以下三方面來理解。第一,教育是把自然人轉化為社會人的過程。這表明教育是人類所獨有的社會現象。動物哺育下一代,但動物一直以生物實體的形式存在。第二,教育培養人是有意識、有目的、自覺地進行的。這表明教育與其他社會現象的本質區別,其他社會現象也對人的發展有影響,如社會生產對人的發展也影響很大,但不是自覺地、有目的地影響人的發展。第三,在教育這種培養人的活動中,存在著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內容(反映和體現著社會要求)三種要素之間的矛盾運動。 (二)教育的社會屬性 1.教育的永恆性 教育是人類所特有的社會現象,它是一個永恆的范疇。只要人類社會存在,就存在著教育。 教育具有永恆性的原因源於教育具有兩大社會功能:一是使新生一代適應現存的生產力,作為生產斗爭的工具;二是使新生一代適應現存的生產關系,在階級社會作為階級斗爭的工具。 社會的存在和延續離不開教育。教育在任何社會都要承擔傳授生產知識、技能和經驗的任務,使年輕一代適應現存生產力的需要;同時,也要承擔傳授社會的思想意識、風俗習慣和行為規范的任務,使年輕一代適應現存生產關系的需要。正是因為教育具有這兩大社會職能,所以教育具有永恆性。 2.教育的歷史性 教育又是一種歷史現象,在不同的社會或同一社會不同的歷史時期,教育的性質、目的、內容等都各不相同,因此,教育具有歷史性。如我國目前的教育在教育思想、教育內容、教育模式等很多方面與解放初期的教育就有很大的不同,這就是教育具有歷史性的反映。 在階級社會,教育必須反映統治階級的利益、願望和要求,表現出鮮明的階級性。階級性是教育的歷史性在階級社會中的必然反映。在階級社會中,學校教育的控制權屬於一定的統治階級,統治階級為了使教育為自己的統治服務,必須把自己的利益、願望、要求反映到教育上。當社會政治經濟發生了變化或者新的統治階級代替了舊的統治階級,教育也要進行相應的變化。如當社會主義社會取代資本主義社會時,就要求教育也進行改革,以社會主義的教育代替資本主義的教育。 3.教育的相對獨立性 教育要受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的制約,但是教育作為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又具有自己的相對獨立性。這種相對獨立性具體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1)教育具有自身的繼承關系。教育不能脫離社會物質條件而憑空產生。任何一種教育,從其思想、制度、內容、方法等方面來看,盡管受當時的政治經濟制度和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制約,但同時又是從以往教育發展而來的,都與以往教育有著淵源關系,即教育具有自身的繼承關系。教育自身的繼承關系,也稱教育的繼承性。正因為教育具有這種繼承性,在同樣的政治經濟制度和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國.家,會有不同特色的教育;不同民族的教育會表現出不同的傳統和特點。 (2)教育要受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的影響。教育雖然受政治經濟制度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制約,但同時又和上層建築中其他意識形態發生密切的聯系,受這些意識形態的影響。意識形態主要表現為政治思想、道德觀念、哲學思想、宗教、文學、藝術、法律等。一般說來,意識形態對教育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表現在教育觀點上;二是反映在教育內容上。正是由於教育受意識形態的影響,所以在同一時代,當存在不同的意識形態特別是不同的哲學思想時,也會出現不同的教育觀點。如孟子和苟子處於同一時代,孟子是性善論者,苟子是性惡論者,因此,他育觀點也有很大的不同,孟子認為教育的作用在於保持人所固有的善性,苟子認為教育的作用於用人為的力量去糾正人的惡性。 由於教育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傳遞社會意識,使年輕一代掌握社會所倡導的社會意識形態,所以在教育內容設置上會選擇社會所倡導的社會意識形態。當社會意識形態發生變化時,也會引起教育內容的變化。再者,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變化,往往首先影響到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然後才引起教育觀點和內容的變化。可見,政治經濟對教育的影響,常常要以其他意識形態為中間環節來實現,這也是教育具有相對獨立性的體現。 (3)教育與社會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教育雖然受一定的政治經濟的制約,但是與政治經濟的發展是不平衡的。這種不平衡主要表現為兩方面:一種情況是教育落後於一定的政治經濟發展水平,即當社會政治經濟發生了改變,某些教育思想、內容、方法還能存在相當長的時間,這時教育對新的政治經濟起著阻礙作用。如目前我國正在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樹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教育思想、內容等,可是一些地方還存在著與計劃經濟體制相適應的一些教育思想、內容等,它們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起著阻礙作用,必須進行改革。另一種情況是教育超前於一定的政治經濟發展水平,這時教育對新的政治經濟起著催生作用。即在舊的社會政治經濟制度未被推翻前,在一定的條件下也可以產生新的教育思想,對新社會起著催生作用。如在資本主義社會條件下產生了馬克思主義的教育思想,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的出現使無產階級把教育領域的斗爭看作是推翻資產階級統治斗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而推動無產階級解放事業的發展。 教育具有相對獨立性,這種相對獨立性主要表現在以上三個方面。我們在分析研究教育問題時,不能單就政治經濟制度與生產力發展水平來考察,在教育工作中照搬政治上經濟上的一些做法或以政治經濟取代教育,漠視教育自身的規律,不考慮教育的相對獨立性。但是我們也必須明確,教育的獨立性只是相對的,不能將教育的獨立性絕對化。因為,教育畢竟要受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和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制約,離開一定社會政治經濟制度和生產力發展水平,把教育的相對獨立性誇大到絕對的程度,就會使教育不能發揮它應有的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