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乐园 » 下列哪个儿童年龄符合古代总角
扩展阅读
电工基础哪些书比较好 2024-05-17 15:30:29
欧美有哪些经典的动画片 2024-05-17 15:19:53

下列哪个儿童年龄符合古代总角

发布时间: 2022-07-05 13:58:44

A. 总角古代人指的是多大年龄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借指童年时期。

出处:先秦佚名《诗·齐风·甫田》:婉兮娈兮。总角丱兮。未几见兮,突而弁兮!(意思是:漂亮孩子逗人怜,扎着小小羊角辫。才只几天没见面,忽戴冠帽已成年。)

(1)下列哪个儿童年龄符合古代总角扩展阅读:

相关词语:总角之好,意思指童年时期就结交的朋友。

读音:zǒng jiǎo zhī hǎo

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周公瑾雄姿英发,才能绝伦,与孤有总角之好。”(意思是:周公瑾英俊异才,与我是童年时的好朋友。)

成语用法:作宾语;用于交往等。

例句:阔别多年的总角之好,再度重逢,大家都感到分外高兴。

B. 襁褓,孩提,总角,豆蔻年华,及笄,弱冠,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之年,分别指哪个

襁褓: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总角:指幼年儿童(又叫垂髫);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又称加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天命:指五十岁(又称半百);

花甲:指六十岁(又称耳顺);

古稀: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其中,“豆蔻年华”出自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及笄”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而立”、“不惑”、”知天命“出自《论语·为政》篇第四章,原文如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古稀”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耄耋”语出《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以上这些词都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其他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2)下列哪个儿童年龄符合古代总角扩展阅读:

除了题目的这些称谓以外,还有其他代指的年龄称谓,例如:

汤饼: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

初度:周岁;出自于屈原《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称生日为初度。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

舞象:男十五岁~二十岁;是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疏》曰:“成童,谓十五以上;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

黄发:指长寿老人。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之年:指九十岁;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指一百岁;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轼《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C. 那个年龄的人话最多蚂蚁庄园

摘要 蚂蚁庄园总角年龄段是多少?庄园小课堂2020年11月4日题目是下列哪个儿童年龄符合我国古代“总角”所指的年龄段?那么大家知道6岁12岁哪个在总角年龄段吗?总角指的是多少岁之间的儿童呢?下面小编带来了蚂蚁庄园小课堂2020年11月4日答案,快来看看吧.

D. 下列哪个儿童年龄符合我国古代总角所指年龄

1、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E. 总角之年是指什么年龄

总角之年是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意思:从小一块同游乐,有说有笑心喜欢。

(5)下列哪个儿童年龄符合古代总角扩展阅读:

1、垂髫: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2、束发:指青少年。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

3、及笄:指女子15岁。

4、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5、弱冠:指男子20岁。

6、而立:指30岁。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F. “总角、垂髫、及笄、豆蔻、弱冠”各指多少岁啊

1、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2、垂髫: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顶自然下垂的短发)。

3、及笄: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及笄",也称"笄年"。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

4、豆蔻:十三四岁,是指女孩的年龄段,文学作品中的豆蔻:诗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

5、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所以主以"弱冠"代称20岁,弱是年少,冠是戴成年人的帽子,还要举行大礼。

(6)下列哪个儿童年龄符合古代总角扩展阅读:

儿童称谓:

童孺:儿童。

垂髫[tiao]:指儿童。儿童垂发叫髻。垂髫:髫[tiáo],指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因而就用“垂髫”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也有说“垂发”的,意思相同,如《后汉书·吕强传》就有“垂发服戎,功成皓首”句。

垂髫: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指幼年。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龆[tiao]:儿童换牙。龆年:童年。

髫[tiáo]年:童年。

髫[tiáo]龄:童年。

束发:是指青少年。

稚:称年龄小的为稚。

膝下:幼年,言子女幼年仅能依附父母的膝下。《孝经圣治》:“故亲生只膝下。”

孺子:儿童。《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也用作老人对年轻后生的称呼。《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

成人称谓:

冠者:指成年人。

待年、待字:指女子成年待嫁的年岁。“爱自待年金声夙振”(《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女子许嫁,笄而字。”(《礼记·曲礼上》)

有室、有家:男子娶妻、女子出嫁之年。《孟子·滕文公下》:“丈夫生而愿为有室,女子生命而愿为有家。”朱熹集注:“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

怨女:指年龄大而没有结婚的女子。〈孟子梁惠王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旷夫:指年龄大而没有结婚的男子。

老人称谓:

杖家之年:五十

杖乡之年:六十

杖国之年:七十

杖朝之年:八十。

《礼记·工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问焉,则就其室。”

斑白:老人。老年人头发斑白,因代指老人。

黄发:是指长寿老人。:指老人,老人的头发由白变黄。“黄发”是枯黄的头发。人老了,头发上由黑变白,白发则黄。

皓首:白头,指年老。

久寿:长寿。

眉寿:耄[mao]寿,长寿。人老了眉毛长,所以称眉寿。

姥[mu]:年老的妇人。

暮齿:晚年,暮年。

暖寿:旧俗在过生日的前一天,家里的人和关系较近的亲友来祝寿。

万寿:大寿,高寿之意。

遐龄:指人长寿高龄。

参考资料:年龄称谓网络

G. 总角指多少岁

总角是古人对孩子幼年时的一种泛称,一般八岁到十四岁的未成年时期都可以被称为总角。因为古代孩子没长大的时候喜欢把头发梳成两个小角似的模样,总角之称也就是这么来的。总角一词最早出自《诗经》之中的“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古代人对于不同的年龄阶段的人都会有不同的称呼,就像我们今天习惯用90后、00后类似的称谓来概括某个年龄段的群体一样,古代的总角、弱冠、及笄等也是用来指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用语。

而这里的总角一般是指十三四岁以下的少年,由于古代的小孩子小时候喜欢把头发扎成两个小揪揪,看起来头上就像顶了两个小角一样,所以才会有“总角”之说。不过跟弱冠及笄等不同的是,总角一般用来泛指某个年龄段,而不是具体指代某个年龄点,所以在古代,总角可以是十三四岁,也可以是八九岁,没有那么严格的规范。


(7)下列哪个儿童年龄符合古代总角扩展阅读:

总角其实是古代人们表示儿童年龄阶段的另一种称谓,除此之外人们还会用襁褓、垂髫、及笄、豆蔻、弱冠等称谓来表示年龄阶段。

襁褓指的是不满周岁的儿童,垂髫指的是3~7岁的儿童,及笄特指15岁的女子,豆蔻特指13~14岁的女子,而弱冠指的是20岁的男子

H. 总角是什么意思指哪个年龄段

在古代年龄称谓中,总角是什么意思?中国有着上下悠悠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在古代,古人对很多事物都有称谓,特别是年龄,各个年龄都会有自己的称谓,而且都是很讲究的,那么其中总角是指哪个年龄段呢?代表什么含义?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总角是什么意思
总角是指中国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
总角是指男孩还是女孩?代表什么意思
二、总角是指哪个年龄段
总角指古代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借指童年时期。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又《齐风·甫田》“婉兮娈兮。总角丱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总角在古代指多少岁的孩子?
三、其它古代年龄称谓
1、垂髫: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顶自然下垂的短发)。
2、及笄: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及笄",也称"笄年"。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
3、豆蔻:十三四岁,是指女孩的年龄段,文学作品中的豆蔻:诗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
4、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所以主以"弱冠"代称20岁,弱是年少,冠是戴成年人的帽子,还要举行大礼。

I. 哪几个儿童年龄符合我国古代“总角”所指的年龄段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出自诗经齐风甫田
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思远人,劳心忉忉。
无田甫田,维莠桀桀。无思远人,劳心怛怛。
婉兮娈兮。总角丱兮。未几见兮,突而弁兮!

译文
大田宽广不可耕,野草高高长势旺。切莫挂念远方人,惆怅不安心惶惶。

大田宽广不可耕,野草深深长势强。切莫挂念远方人,惆怅不安心怏怏。

漂亮孩子逗人怜,扎着小小羊角辫。才只几天没见面,忽戴冠帽已成年。

注释

①无田(diàn 佃)甫田:不要耕种大田。田(diàn 佃),治理。甫田(tián),大田。

②莠(yǒu 有):杂草;狗尾草。骄骄:犹“乔乔”,高大貌。

③忉忉(dāo 刀):心有所失的样子,一说忧劳貌。

④桀桀:借作“揭揭”,高大貌。

⑤怛怛(dá 达):悲伤。

⑥婉、娈:毛传:“婉娈,少好貌。”

⑦总角:古代男孩将头发梳成两个髻。丱(ɡuàn 贯):形容总角翘起之状。

⑧弁(biàn 辨):成人的帽子。古代男子二十而冠。

J. 垂髫、总角、豆蔻、弱冠各指什么年龄

1、总角:八岁(女)、九岁(男)至十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总丱’)。

2、豆蔻: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3、弱冠: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4、垂髫:亦作“垂龆”。指儿童或童年。髫,儿童垂下的头发。

(10)下列哪个儿童年龄符合古代总角扩展阅读:

称谓来历:

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表达年龄称谓的词,如:“弱冠”、“耄耋”等。学生往往对此很费解。其实类似这样的词还很多,都是我们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

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还有依据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婴儿”,是因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婴可与膺通假,膺者胸也。婴儿即为抱在胸前之儿。

七岁除叫做“悼”外,还叫“龆龀”也叫做“毁齿”,因为正是换牙时期,所以有此称呼。十五岁叫做“童”,“山无草木曰童”。古代十六岁成年,十五岁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处用的是比喻意。

我国还有干支纪年的传统,六十年为一轮,故又有六十岁为“花甲之年”的说法。

当然,古代年龄称谓并不止这些,还有许多散见于各类古书中,因较少使用而未被流传下来。上面所述这些因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而被后人沿用了下来。有些还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交际之中,如:“三十而立”。再如,从“婴儿”和“儿童”两个词中,我们已看不出历史和今天的区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