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信息 » 四个全面中什么是基础性
扩展阅读
中国动漫怎么破局 2024-04-29 23:21:54
歌词开心一点是什么歌 2024-04-29 23:03:52

四个全面中什么是基础性

发布时间: 2022-10-02 05:31:00

① 四个全面指的是什么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从十八大开始的两年多时间里,几次重大会议,正构成“四个全面”形成的路线图: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法治国”,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从严治党”。

(1)四个全面中什么是基础性扩展阅读:

四个全面的意义

四个全面,正是在中国发展起来之后,更加注重发展和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必然选择。四个全面背后,是一以贯之的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是高瞻远瞩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并用四个短句总结了其意义——坚定中国自信、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难题。

而从现实看,四个全面正是治国理政的总纲。正如文章引用的习近平原话,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② 十八届五中全会四个全面指的是什么

“四个全面”是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基本内容: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全面深化改革;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4、全面从严治党。
其本质一个是“战略布局,蕴含了深刻的战略思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抓手、定海神针和助推器;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 。
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四个“全面”加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
其意义在于:
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
从当代中国的现实来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从事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

③ 如何深刻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思想内涵

(一)“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渗透着唯物论和辩证法理论光辉

1.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理论基础。“四个全面”是从中国国情出发,从中国现阶段改革开放面临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出发,回应新时代提出的新机遇新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把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的统一,是“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哲学基石。“四个全面”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这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发展的共同规律,包括社会发展与人民幸福的发展目标,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发展规律。中国实际包括中国的历史传统,包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基本经验、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等。

3.系统理论是“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重要科学方法。“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可以说是治国理论的大系统,其中包括四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中又包括若干小系统。从系统理论方法进行研究,既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大视野大格局大谋略,又可以对“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丰富内容进行具体地深入细致地解析,以利于推动“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实施和贯彻执行。

4.相互联系的“合力理论”是“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重要创新方法。“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包括发展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动力(全面深化改革)、发展保障(全面依法治国)、发展关键(全面从严治党)。四者之间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形成了由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产生了一个“合力”,推动着整个社会健康有序地前进。

④ 新四个全面是什么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演进的历史趋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包括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等各个方面。

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地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迈进。改革是释放体制活力的源泉。全面深化改革就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生产关系中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的部分,激发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

全面依法治国确保我们的改革发展,使我们的改革和发展在有法可依的法治轨道内有序进行,从而避免出现颠覆性的错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基本法治保障。展望203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我们党在一个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执政,要保证国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都需要秉持法律这个准绳、用好法治这个方式。

全面从严治党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我们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四个全面”新表述之间具有内在有机联系,三大战略举措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一个都不能缺。不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就缺少动力,社会就没有活力。不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不能有序运行,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不全面从严治党,党就做不到“打铁必须自身硬”,也就难以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是“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

要紧紧扭住一个战略目标不动摇,紧紧扭住三个战略举措不放松,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

⑤ 四个全面引领地位是什么

四个全面居于引领地位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随着社会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创新驱动成效显着。

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着提高,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意义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党把握新时期我国发展新特点,抓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根本性,全局性,紧迫性的重大问题,规划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顶层规划。

集中体现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措施。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把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⑥ 简述“四个全面”的内容及其意义

“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意义

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三大战略举措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一个都不能缺。

全面而深刻地领会“四个全面”的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对于深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施,对于党的事业发展和执政地位巩固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四个全面”的提出——主动的战略选择

回头看,治国理政的壶奥,在最初就已经呈现。这篇评论起笔,就罗列了十八大之后一个月中,总书记四次引人关注的活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到广东考察工作、纪念“八二宪法”颁行、制定“八项规定”。

这四次活动,无疑正对应着“四个全面”。可见,运筹帷幄,从履新之际就已开始。从十八大开始的两年多时间里,几次重大会议,正构成“四个全面”形成的路线图:

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法治国”,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从严治党”。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深刻领会“四个全面”的重大意义

⑦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什么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众所周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长期探索的基础上,于党的十八大以后明确提出的。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最为明确界定了“四个全面”概念。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纳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八个明确”中属于第三个明确之列,是“十四个坚持”中的重要内容。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明确提出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只限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就“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方面而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阶段,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一步。要从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中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承前启后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要继续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中国法治现代化是一个艰巨的、复杂的和长期的过程,全面依法治国是治国理政的长期任务,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要一以贯之。也就是说,“四个全面”的各个方面都是长期的任务,“四个全面”作为战略布局更是长期的。

⑧ 什么是四个全面 四个全面的本质

四个全面的本质:

就是“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蕴含了深刻的战略思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抓手、定海神针和助推器;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

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四个“全面”加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四个全面的意义:

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从这个角度理解,四个全面,抓住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统领中国发展总纲,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抓手。

⑨ 四个全面是指哪四个全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全面深化改革;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4、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的提法,最早可追溯至1979年12月6日,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的“中国现代化所要达到的是小康状态。”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时任总书记江泽民的报告中出现“建设小康社会”的提法。

到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这一提法改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在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提法。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覆盖的领域要全面,覆盖的人口要全面,覆盖的区域也要全面。

全面深化改革

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被提出,即改革开放。2012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大上,时任总书记胡锦涛的报告中出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而在2013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被简称为“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978年,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首次完整提出法治建设十六字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他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被视为依法治国的开端。

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明确提出,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从此被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而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第一次出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提法。2014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和任务。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

1、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2、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3、 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4、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5、 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全面从严治党

1956年时邓小平就已经指出,要“从国家制度和党的制度上作出适当的规定,以便对于党的组织和党员实行严格的监督”。而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便成为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具体实践。

1987年,中共十三大正式提出把“从严治党”作为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1992年中共十四大把“坚持从严治党”修订入党章。而“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通常被认为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成形的。 全面从严治党重点在这几个方面:抓作风;抓反腐;抓干部;抓制度。

(9)四个全面中什么是基础性扩展阅读:

意义

1、 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

2、 从当代中国的现实来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3、 从事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

⑩ “四个全面”究竟“全”在哪

“四个全面”究竟“全”在哪?

网友“公方彬”认为,它的高度和宽度尤其值得关注。高度体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初步实现”,也不是“局部实现”,而是“全面实现”,体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宽度体现在全面深化改革,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的全面改革,不是从一个单行路径去改,而是着眼于立体全面的改革。

网友“杨雪冬”进一步指出 ,“四个全面”理论既有系统性又有前瞻性,从不同层面阐述认识当下和走向未来,给未来若干年绘出了基础性蓝图,为改革深水区阶段提供了形成共识的支撑。万马齐奔朝着一个方向,才是一副壮美的、令人心潮澎湃的图景,不然,万马乱奔,不仅不壮观,而且更像一盘散沙。

网友“bigan2014”认为,“四个全面”就是党中央为我们国家今后一个时期的未来找到和找准了的治国安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