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信息 » 如何阅读基础书籍
扩展阅读
儿童常见下肢畸形有哪些 2024-05-19 10:13:50
老同学你在哪里去咯 2024-05-19 10:13:37
国产动漫哪个朝代都有的 2024-05-19 10:13:02

如何阅读基础书籍

发布时间: 2022-10-02 01:13:31

Ⅰ 如何阅读一本书——阅读层次(一)

关于阅读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使同一个人对每次重温的书籍都会有新的理解和感受。

一个不变的原则是在阅读上花的时间越多,收获越多,其技巧和能力提升的越快。

先从认识阅读的层次开始逐渐走进阅读,打磨阅读的技巧。

一.阅读的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

基础阅读发生在小学阶段,对于孩子来说学习阅读的阶段包括:

1.阅读准备阶段,它包括智力,语言,学习能力,具有基础认知水平,一般是指学前教育或幼稚园学生。

2.有认字基础,可以阅读简单的读物,一般是指一年级学生。

3.建立汇字能力,连字成句,对课文的掌握更加轻松,一般是指四五年级的学生。

4.练习前面所学的技巧,开始消化阅读的内容,成为成熟的读者,一般是指小学毕业或初中毕业的孩子。

基础阅读的过程是从对白纸上的符号转变成具有形象的文字,有意义和内容,这不仅是心智的成熟,也是智力水平的不断觉醒。孩子的聪明开始展现。

对于基础阅读的要求,我们可以提一个问题 这句话说什么?

二.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可以分为两种——略读和粗读。

先看一下 略读 ,当我们拿过一本新书,一连串的动作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阅读。

1.看书名,副标题。

2.观看目录页。

3.如果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

4.认真读一下关于出版者的介绍。

5.参考目录,挑选几个与主题相关的章节阅读。

6.最后一步,打开书本翻看,找出主要几页可以默念一遍,找出主题脉络。

温馨提示:不要错过每本书的最后几页,那是作者对全书精华的总结,概括。

完成以上步骤,对这本书就已经完成了略读,对书本有了基本的了解。视自己的目标而定,如果想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粗读 ,也就是粗浅的读,即大概得读一下浅显易懂的篇章。

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碰到一本晦涩难懂的书,定会让自己抓耳挠腮,不知如何继续。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找对方向方可越过难关。

方向问题的规则是 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将难懂的部分略过,不能因为困难而丧气。当再读第二遍的时候就会有所所突破和改变。

检视阅读,帮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抓出一本书的重点。对检视阅读提出的要求是 这本书的思想是什么?

来到这里,我们就要思考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自我要求的阅读者了。

在阅读过程中如何保持清醒,排除干扰和杂念高质量的去完成阅读呢?

这与自己的阅读目的有关系,如果是追求精神和灵魂的层面可能会更积极和主动,参与到阅读中去。

你在阅读时要提出问题,在阅读过程中尝试去回答问题。

而对于一本书要提出的主要问题是:

1.从整本书看,这本书谈了什么?(主题)

2.作者对详细部分的处理说明了什么?(想法,说明,论点)

3.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认同或否定或启示)

4这本书与自己的关系。(收获,启发,建议或含义)

这四个问题代表了对书的主观能动性,也是对阅读的责任。

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自己呢?

要真正完全拥有一本书——书成为你的一部分,你成为书的一部分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去写下来。

我们可以选择在书上做笔记,写写画画。画底线,标重点,做一些符号或是写下意见,感悟或瞬间的思考。

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你就具备了第二天性。或许刚开始会有难度,但逐渐会得心应手,孰能生巧,不断提升着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技巧。

在工作生活中也会养成一种坚持的品质,跳出自我思维的圈子,接受和理解事情本身之外的含义和本质。

所以说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富兰克林 )。

Ⅱ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方法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方法

你知道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方法吗?书能增长知识以及开阔自己的视野,能从书中认知自己的不足的地方,有一小部分人说自己不知道怎么阅读,下面是我精心准备的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方法, 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方法1

第一层次是基础阅读。

基本上接受过一定教育的都会基础阅读, 它分为四个阶段:阅读准备阶段(学前教育)-认字-字汇的增长和对课文的运用-“成熟”的阅读者(几乎可以阅读所有的读物) 。基础阅读是一种辅助型阅读,基本都有一位老师在旁指导,只有当一个孩子精通了基础阅读的四个阶段,才是准备好往更高层次的阅读迈进的时候。

第二层次是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又分为两种:

一种是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侦探,主动找寻一本书的主题或思想的线索。

1、先看书名和序,副标题,其他相关说明等;

2、研究目录页,对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

3、如果有索引,也检索一下;

4、如果是新书,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

5、从目录的略读,挑几个和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

6、最后一步,打开书,随便翻翻,念个一两段或连续读几页。

另一种是粗浅的阅读。面对一本书的时候,先从头到尾地过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在两个层次之后,作者又谈到了主动的阅读基础: 一个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

1、整体而言,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作者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找出主要思想、生命和观点。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和我有什么关系?

要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自己,做笔记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让你保持清醒,让你主动思考并写下来,同时写下来让你记住作者的思想。 笔记有三种: 结构笔记、概念笔记和辩证笔记。

接着就进入了本书花了比较大篇幅来介绍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

1、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进行分类。种类分为小说等虚构型的和论述型的,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后者。种类可以从书名判断和内容判断。

2、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主要在说些什么。这是指导你注意一本书的整体性。

3、将主要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列举全书大纲及各个部分大纲。这是强调一本书的复杂度。有一套运用的公式:全书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谈的什么;第一部分又分成几个段落;每个段落的重点又分别是什么。

4、确定作者在本书中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5、找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这里包含了找出重要单字并理解这个单字在这种情境下的精准意义两个方面。

6、找重要的句子,抓住作者的主旨。主要核心是作者所下的肯定和否定的判断,以及谈为什么会这么做的理由。

7、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找出相关内容,重新架构出来。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的问题,哪些没有解决,哪些是他知道没有解决的问题。

第三阶段: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智慧礼仪评论规则:

9、在你读懂了的情况下再评论。

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辫到底不可。

11、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不完整。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方法2

首先, 拿到一本书,应该先看他的封面或者扉页,对于前面的.作者介绍和生平有一个大致了解,这是为了方便之后对于书中内容的理解,会知道该怎么基于作者的观点来理解作者的描述,也会根据这个,来思考自己的理解对于这本书的本意有多大的意义。

其次, 是目录,无论是对于一个故事,还是对于专业的知识理论,目录无疑都是相当重要的,它不仅告诉你了每一节的概要,也是对于后面阅读的时候为了某些内容查找时候的方便所在。最终要的是,很多时候,你可能发觉其实只有目录中的某些要点或者知识点是需要去阅读的,而剩下的可能对自己用处并不大。

第三, 阅读,没错就是阅读。可能大家方法各有不同,但是阅读,却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因为这个时候不但要阅,最好读出来,如流水一般的一目十行不如出去走走步。而且,同时要动脑,一边看,一边思考,遇到问题或者想法一定要马上记录下来,因为我不知道有谁的脑子记性好到可以记住路上所有的风景,尤其是那些忽然就冒出来的灵感。

第四, 总结,当某一章、或者整本书都阅读完了之后,一定要立马、马上写下自己的理解或者看法,不管是什么都好,只要是自己脑子里曾经浮现的东西一定要记录下来,记不清楚的时候可以去翻阅前面的笔记或随笔。然后再将所有书中所讲的内容跟自己的总结或者是体会做一个比较,问一下自己为什么?

好像到这,就完结了。不,建议你把看过的书,对,尤其是看过的书籍小心的放好(很多人习惯将新书码的整整齐齐的,那有什么用?),也许某一天你会突然间发现,通了,对就是这种感觉,然后再将那本书翻出来,你会惊讶的发现,某些观点是那样的神奇,或者自己的进步是如此之快,不过不管是什么样的感受,那都是人生珍贵的收获。

Ⅲ 如何阅读一本书

阅读一本书的方法如下:

1、善于选择。我们拿到一本书,可以先看目录,再选读其中的章节。如果这本书在5分钟内吸引了你,就可以读下去。使用这个方法难免错过一些好书,但在书太多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可以节约出选书的时间来读书。

2、由浅入深。一般来说,读书可以分两步:浅阅读和深阅读。作家贾平凹认为,一本书最好要读三遍以上:第一遍可以囫囵吞枣地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要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常会有新感悟。由浅入深、反复阅读,一本书真正有益的内容才能“入心”。

3、讲究品位和境界。品位、境界只能来自阅读经验。读得多了,自然知优劣。读完一本书需要耐心和毅力,特别是对于经典着作,如果没有“不厌百回读”的精神,很难有收获。

4、读思结合。没有思考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这方面前人经验丰富,比如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真正的阅读不仅仅是从书本中读出别人的思想,更重要的是读出自己的思想,所谓“读书时不能带有观点,读完书不能没有观点”。

5、读写结合。除了多读、善思外,还要勤写,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我读书时习惯“书不离笔”,遇到好书或好文章便摘抄、批注、评点,这样可以加深记忆、增强理解。当然,动笔不仅是抄读或批注,还包括写读书笔记、写文章、做课题、着书立说。

Ⅳ 如何阅读一本书

一、了解阅读的四个层次

因为有阅读差异,所以阅读有层次之分。读小说、看漫画和浏览新闻、读论文、啃专业书,所付出的精力和智力完全不同。作者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

基础阅读;

检视阅读;

分析阅读;

主题阅读。

四个层次不是各自独立,而是渐进的,从简单到复杂。

第一个方法是,做一个自我要求的阅读者。意思就是要学会“主动阅读”。主动阅读的原理是,读书的过程就是寻找答案的过程。带着问题去读书,你会发现读书的效果变好了,这样读完就可以把节中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不容易忘记。作者建议读者在读书时给自己提出四个问题:第一,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要谈什么?主题是什么。第二,作者在主题下面,分别提了哪些观点和想法。第三,作者说的有没有道理?不能盲目信任作者,必须要有自己的判断。第四,这本书和自己有什么关系,读了有什么意义?

第二个方法是记笔记。让一本书真正属于自己。阅读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把自己的感受及时记下来,能帮助自己理解消化。作者提供了三种做笔记的方法:结构笔记、概念笔记、辩证笔记。

三、阅读过程中,四个实用技巧帮你真正读懂一本书。

这里讲的四个技巧,就是读者可以直接运用的阅读技巧,也是阅读层次中“分析阅读”的四个规则。运用这个四个技巧就能够对一本书的架构有充分认识,从而真正读懂这本书,这四个技巧是:

第一,阅读之前要按照书的种类和主题分类。

第二,有最简单的句子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帮助自己发现这本书的重点。

第三,把书里重要篇章例举出来,弄清楚它们是怎么按照顺序和关联、组成一个整体架构的。

第四,要思考作者想要用本书解决一个什么问题。

Ⅳ 怎样读好一本书,有什么好的阅读方法

“樊登读书”的主编慕云五老师在历经多年的选书工作后,总结了一套TIPS原则。

T(Tools)是工具。书教给听众一套方法,能够提炼出有效的工具。

I(Ideas)是新的理念。图书的作者能够带来一些新的理念、新的发现、新的想法。P(Practicability)是实用性。它能够给大家的生活带来改变,可以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S(Scientificity)是科学性。它不是凭空捏造,不是简单归纳,它一定经历了科学性的验证过程。

具体该如何选书?

第一,看出版机构。

一家好的出版机构会对自己的品牌负责,所以在出书的时候会严选内容,它们会先替你把一道关。全世界能够出的书那么多,它们一定是慎重选择过的。

第二,看作者背景。

比如大学教授写的书,往往一辈子的研究的精华就在这几本书里。

比如《刻意练习》,就是典型的教授写的书。

作者做了多年的研究,写出一篇关于刻意练习的论文,其中有很多的实验和数据。

第三,看推荐人。

比如,比尔·盖茨推荐的书。

第四,看好书中的推荐书单。

“好书带好书”,书都是从书里边来的。当你在一本好书里看到作者提到别的书,被提到的大概率是好书。

Ⅵ 快速阅读书本方法技巧有哪些

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是一个大家都很关注的问题。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更有必要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下面我为你整理快速阅读书本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帮到你。

快速阅读书本的方法1、计时阅读法。

计时阅读法是速读训练的基本方法。通过计时训练,使思想高度集中,让阅读成为一种快速度、高效率地摄取、筛选与储存知识信息昀过程。训练前选好一段或一篇文章,记下开始阅读的时间,阅读完后,再记下自己所用的时间,然后把阅读材料合上,凭第一遍阅读的理解与记忆,回想所读文字内容或回答有关问题。

如读《少年闰土》一文后回答以下问题:看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主要人物是谁?课文每个部分的内容是什么?你印象中的闰土是个怎样的人?说说课文中的依据?进行第二遍阅读时以就可采用“跳读”的方法,即把注意力放在需要读的部分,其余内容只做略读。反复进行这种训练,读书的效率将大大提高。

快速阅读书本的方法2、总体阅读法。

总体阅读是把全文完整地、连贯地快速阅读。它是各种快速阅读方法的基础。人的大脑有一种特性,在接收信息时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在处理信息时能够遵守严格的程序。

因此,在阅读训练中如能使自己逐渐形成一个固定的思维程序,对提高阅读速度将起很大的作用。因此,可给自己规定阅读的固定程序是:每当读一篇课文时依次解决如下四个问题一题目,文章的大意,文章最能打动自己的部分,从文中感受到什么。这四个问题只要在头脑中形成习惯,一看课文就自熟循着这些问题去理解,久而久之形成阅读的固定思维程序,阅读速度自然就会快起来。

快速阅读书本的方法3、按块阅读法。

传统的阅读法,是一个自一个字地看,眼睛要做多次不必要的跳动和停顿。而意群注视法,是在阅读时不是一个字一个字、一个词一个词地读,而是把句中相关的词连成一个较大的单位,一组一组地读,而且一边读一边理解,如“闫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这些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可把这句话当做一个整体来阅读。

为了减少眼停次数,提高阅读速度,可在扩大视野上下功夫,充分发挥人眼的自然潜能,调整视角,迅速移动视点,达到“一目十行”,并在阅读领悟的过程中积极思维,尽快抓住文章的主旨,迅速地摄入信息,快速地加以处理。

值得一提的是:速读是不出声、不动唇、不心诵,让文字符号直接输入大脑中枢,朗读是速读的最大障碍,因此要改变以往先变为音符,再往中枢传递的习惯,把速读的方祛“植入”你的大脑,让它成为一种习惯,它将会让你受用终身。

学生快速阅读书本的9个方法推荐

1、默读法

进行速读时,注意只“阅”不“读”,发音必将影响速度。“阅”者有回旋的余地,可以不采用所读材料的全部词汇,而只取其中的某几个词,甚至只是一个完整的形象,只有采用经过压缩的语句,才有可能快读,才有可能从词汇的树丛中找到思想的森林。

2、浏览法

即阅读时,目光撒下去所接触的不是两三个词,而是完整的一句,整整的一行甚至再多些。这种浏览的方法用在了解一本书的大意上,通常在拿到新书时使用。

3、选读法

这是快速阅读的一种形式,这种办法用来选读文章里的部分章节。在这种情况下,读者应通观全文,争取不要漏过任何部分,但注意力只能放在他要读的主要观点上。这种方法常常在读者浏览了全书之后回过头来通读第二遍的时候使用,这样,阅读速度就会大大加快,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读者在未找到他所需要的章节、内容前,对其它部分可以一掠而过,不予细看,只把精力放在要读的部分。

4、扫描法

这是一种快速浏览法。它的目的是为了从中找出我们所需要的且又较为明显的东西,如人名、数据、成语、生词、论点等。视觉(特别是周围视觉)发达和经过训练的人一打开书就能迅速发现要找的东西。

5、提问法

在阅读时,有意识地提问,然后迅速在书上寻求答案。这样,阅读有了目标,有了疑问,带着问题阅读,便可争取在阅读中解决疑问。

6、提要法

阅读时不宜平均使力,应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阅读,要抓大意,抓主句,抓脉络,抓中心,可以边读边列提纲和图表,从中了解和发现重点、难点、新问题及新材料。

7.变音读为视读

视读是不经过声音的媒介,让文字符号通过视觉直接反映到中枢神经,形成整体反映某一概念。因而比音读快三四倍。

8.变顺读为跳读

跳读时,只抓住关键的词、句、段而跳过非关键的词、句、段、形成整体记忆。整体记忆又称“积块”记忆。如一篇文章的字可以视为“点”,词、句、概念可视为“块”。大脑中贮存了许多词组、句子和逻辑关系后,就可以看到一个字而“须知”一个词,见到上句而“预知”下句,达到“一目十行”。

9.运用组合记忆

Ⅶ 如何阅读一本书

以前读书,因为爱读书而读,一直以为阅读是种自然而然不需要能力的事情,识字,就会阅读。

可是这两年我发现记忆那么清的《红楼梦》、《三国演义》开始有些淡化了;去年才读过的书我竟然不一定说得出梗概了;读书的时候总会停留、回看,速度似乎越来越慢而脑子中留下的东西却越来越浅了;我才意识到:阅读,不等同于识字就会,阅读也是种技能,我需要审视研究: 怎样读书?

速读好像一股狂热,很多博主分享的阅读方法都是多少分钟读完一本书; 对应的,有些博主又强调自己读书怎样慢。

书买回来,我从物权上拥有了它,但是我选择读的每本书,我都希望放回书架的时候,我能从智力上拥有它,有种它真正属于我了的沉淀的踏实感。

人要尽其才,物应尽其用。从我的理解看,阅读一本书,快不该快到有损满足与理解,慢不该慢到不值当。好的阅读应该不只是能读得快,还要能用不同的速度来读,重点还要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样的速度来读。

☞阅读目的

①为娱乐而读

②为获得资讯而读

③为求得理解、增长心智而读

如果你阅读是为了消遣娱乐,或获得资讯,那就不需要技巧,随意就好。我现在读书,是想增进自己的阅读力,希望能搭建起来自己的一个知识库藏。如果你也有这样的需求,而又没时间研究怎样读书,可以耐心往下看看我梳理的一点浅见。

☞阅读的层次

①基础阅读 - 小学毕业达到的水平,能阅读一般读物

②检视阅读 - 在有限的时间里,系统性略读、跳读,尤其适用工具书、论说型书籍的阅读。

③分析阅读 - 在无限的时间内,最完整的阅读。先检视阅读,而后通篇精读、阐明主旨、架构,并做出评判。读一本好书时适用。

④主题阅读 - 根据主题选定书单,然后用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找出重点,厘清问题。适用做专题研究。

☞不同读物的阅读方法

■实用性书籍:思维、情绪、行动力等工具书

1)读之前问两个主要问题。一:作者的目的是什么?二:他建议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个目的?

2)检视阅读先浏览一遍。读读书名、副标题、目录、序言、摘要介绍及索引。如果有书衣,看看出版者的宣传文案

3)从你对目录概略的印象中,挑几个你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

4)把全书翻过一遍,留意主题,尤其不要忽略最后的两三页,很少有作者不在结尾几页将自己认为既新又重要的观点重新整理一遍

5)结合开始提出的两个问题,列出自己的行动索引大纲。

现在,在花了可能不过一小时的时间里,你对这本书的功能已经了解差不多了,至少也可以判明是否值得用分析阅读再仔细读一遍。

■小说、故事、剧本

忘掉任何规则,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去感受与体验。

1)快读,并且全心全意地读。理想来说,最好一口气读完,如果不能,也要将时间压缩到最短。否则你可能会忘了其间发生的事情,最后不知道自己在读的是什么了。

2)作者创造出一个世界来,他的角色在其中“生活,行动,有自己的天地。”在你了解一个角色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之前,不要心存疑虑。尽量试着活在他的世界里,而不是你的世界。

3)能将整本书简化为大意,还要能发现整本书各个部分如何架构起来 。要知道故事是从哪里开始——中间经过些什么事,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带来高潮的各种关键是什么,高潮是在哪里、又如何发生,在这之后的影响又是什么?

4)如果你对角色并不熟悉,也无法对事件感同身受,你就是还没有掌握到故事的精髓。

■抒情诗

一首好诗可以用心研读,一读再读,并在你一生当中不断地想起这首诗。你会在诗中不断地找到新点子、新乐趣与启示,对你自己及这个世界产生新的想法

规则一:不论你觉得自己懂不懂,都要一口气读完,不要停。一首诗都有一个整体意念。

规则二:重读一遍——大声读出来

■历史

历史是某个特殊事件的知识,不只存在于过去,而且还历经时代的不同有一连串的演变。历史家在描述历史时,通常会带有个人色彩——个人的评论、观察或意见。

要点一:对你感兴趣的事件或时期,尽可能阅读一种以上的历史书。

要点二;不只要关心在过去某个时间、地点真正发生了什么事,还要读懂在任何时空之中,尤其是现在,人们为什么会有如此这般行动的原因

要点三:这与我何干?历史会建议一些可行性,因为那是以前的人已经做过的事。既然是做过的事,就可能再做一次——或是可以避免再做,也经常引导我们作改变,尝试表现出更好的自我。

每个人都该尝试读一点历史。

■传记与自传

①“定案本”传记是对一个人的一生作详尽完整的学术性报告,这个人已经离世,且重要到够得上写这种完结篇的传记。

②授权本”传记通常由继承人,或是朋友来负责的。因此这个人所犯的错,或是达到的成就都会经过润饰。读者必须了解作者可能会有偏见。

③一般的传记,我们最希望的是能超越另一个时空,看到一个人的真实面貌。人是好奇的动物,尤其是对另一个人特别的好奇。

④自传。所有自传写的都是还未完结的生活。没有人能反驳你的时候,你可能会掩盖事实,或夸大事实。每个人都有些不愿意张扬的秘密,每个人对自己都有些幻想,而且不太可能承认这些幻想是错误的。

阅读传记就像阅读历史,也像阅读历史的原因。对于任何自传都要有一点怀疑心。传记,就跟历史一样,是有启发性的。那是生命的故事,通常是成功者一生的故事——也可以当作我们生活的指引。

■哲学

哲学家是坐在摇椅上的思考者,在面对问题时,除了思考以外,什么也不能做。读者在阅读一本哲学书时,除了要运用你的思考,没有任何其他的帮助。

阅读任何哲学作品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发现问题,或是找到书中想要回答的问题。

假装相信一些其实你并不相信的事,是很好的心智训练。当你越清楚自己的偏见时,你就越不会误判别人的偏见了。

☞怎样鉴别好书

1)一本书读过之后,可以安心地放回书架上,知道你用不着再读一遍。这种书只需要定期翻阅,复习一下一些特定重点,或想法、片段。

2)你尽最大努力用分析阅读读完一本书,放回书架的时候,总觉得有些什么没弄清的事,忘不了这本书,最后又重读一遍。重读的时候,发现书中内容好像比你记忆中的少了许多。这种书是可以提升心智、充实头脑、增进理解力的书。

3)重读的时候,你发现这本书好像与你一起成长了。你在其中看到你以前没看到的新的事物。真理还是真理,只是过去是某一种面貌,现在却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这种书就是层次远超过你,能提升你,而且直到你生命的尽头,值得一读再读的书。

☞读书的选择

1) 从你感兴趣的书开始读起。

2)无法确定书单时,从距离我们有年代的经典读起,因为时间是最好的检验。

3)了解其他世界的文化之前,先了解自己的文化,练好阅读技能。

4)试着读让自己觉得有点难度的书。阅读的部分本质就是被困惑,而且知道自己被困惑。怀疑是智慧的开始。

5)读书的目标是要读得好,而不是要读得广。如果一年你读不了几本书,比起读得广而读不懂的半瓶醋来讲,也不必觉得失望。

■矫正读书速度过慢,逗留、回看、不专心的训练

我们的头脑跟眼睛不一样,并不需要一次只“读”一个字或一个句子,可以自己做这样的训练:将大拇指与食指、中指合并在一起,用这个“指针”顺着一行一行的字移动下去,速度要比你眼睛感觉的还要快一点。

强迫自己的眼睛跟着手部的动作移动。一旦你的眼睛能跟着手移动时,你就能读到那些字句了。继续练习下去,继续增快手的动作,等到你发觉以前,你的速度已经可以比以前快两三倍了。

■习惯是第二天性。

要慢慢练习阅读技能,从实际去做中学习如何去做,习惯养成前后,你会发现阅读能力与速度的不同。

☞读书于我的意义

1)于职业:好的翻译,需要是一个杂家,我希望给自己搭建一个精而博的知识视界; 伟大的作者经常也是伟大的读者,一位好的读者也会变成作者。

2)于个人:人间有许多问题是没有解决方案的。伟大的经典就是在帮助你把这些问题想得更清楚一点,因为这些书的作者都是比一般人思想更深刻的人。我希望自己是一个精神独立而有魂有趣有根的女人。

3)于生活:阅读好书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还更懂得生命。你不只是有知识,而会成为一位智者。我希望自己是可以指引迷津的伴侣,是年长时,孩子眼里智慧的母亲。

Ⅷ 正确阅读书本的方法 如何阅读书籍

1、阅读前应避免带着情绪阅读,此时阅读不会有太好的效果,因为带着情绪,所以理解文章也可能出错。而且还会心不在焉,也不会有兴趣读书,那么效果自然也不会好。

2、一般真正喜欢读书,经常读书的人,他的手边是必备一本字典的,因为,阅读必不可少的就是字典,它可以帮助你查找不认识的字及不理解的词语,它是阅读的好助手。

3、阅读时要集中注意力,思想不能跑偏,避免囫囵吞枣式阅读,也要选择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来阅读,像图书馆、书屋这些地方,这样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率和效果。也可以让你有更多的收获。

4、阅读时,可以把阅读到的佳句摘抄到摘抄本上,这样有助于词语知识的积累,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及写作能力,时间久了以后,我们打开自己的摘抄本还可以体会到自己读书时的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还可以回想起书中的剧情和内容。

Ⅸ 《如何阅读一本书》和 如何读懂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本书,解读了阅读的四种方法。

一、基础阅读法

基础阅读是常规的阅读方法,也就是按书籍的顺序从头到尾慢慢阅读。

二、简式阅读法 :必备基础

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仔细阅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人生有涯,书是读不尽的,读尽也无用。大多数书只需要快速阅读,快速找到精华,用来判断是否需要精读。

快速阅读的两个方法:

1、阅读顺序:封面和序言;目录,索引和简介;随便挑几章看。

2、从头到尾通读不用停下来,有疑问通读完再解决。

快速阅读是必须掌握的读书方法,因为在下两步更加深入的阅读中,需要使用到。

三、分析阅读法 :精读方法

分析阅读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精读的方法。但也不是普通的打开认真读完第一章,就扔到一边再也不会打开,而是有3大类11个阅读要点:

(一)全面透视

1、知道书是哪一类,简式阅读。实用性vs理论性。

2、用一句话或一小段提炼。3、将重点章节和书的骨架列出来。

4、找出作者想解决的问题。

(二)关键词与架构

5、快速找到关键词。

6、找到重点句子并概括主旨。

7、找到重点论述并理清逻辑(可以有自己的纲要,未必是作者的纲要)。

8、回顾作者想解决的问题是否解决了,还有什么尚未解决。

(三)公正评判

9、未读完不评价。

10、即使不同意也理性表达,不作无理辩驳。

11、尊重作者个人观点+如果批判找到理论依据。

四、主题阅读法:最终目标,跨书阅读

1、通过关键词找到相关主题的其他书籍。

2、用简式阅读找到相关内容。

3、与作者达成一致(不同作者表达不同)去理解。

4、理清问题(自己在主题中的问题)。

5、界定议题(不同作者观点不同),允许不同观点,并吸取不同的角度。

6、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保持中立)。

如何看懂一本书?这是学习得到中的笔记,日常阅读常常看书是消遣时间,当下如此焦虑和焦躁,阅读一本书,看懂一本书而不是人云亦云确实挺难,诚然太阳底下无新鲜事。

内行看门道,这个门道,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在还原。能够还原也就是知其然了,算是看懂了。同样,对于一本书,能不能搞懂的关键,也在于你能不能把它还原到一套更大的框架里。

这套框架,一共包括这么几个层面。

第一步,肯定是你能把原书的核心内容说清楚,这是最基本的服务。

比如《西游记》,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第二步,把书的内容向外延伸一层,能把它还原到它所处的知识网络里。

比如《西游记》,在它所在的领域里,为什么有如此高的地位?为什么能进入四大名着?你看,回答完这些问题之后,是不是感觉更懂《西游记》了?但是,到这一步还不够,因为这里面还缺少一个重要的角色,那就是作者。读懂一本书,肯定绕不开对作者的了解。

第三步,要把这本书还原到作者的人生处境中。

比如,作者当年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本书?在他毕生的创作经验里,这本书扮演着什么角色?带着这些问题,你会发现书外的另一番风景。比如,《西游记》。你会发现,有关它的作者,牵扯到文史上的一桩公案,很多学者认为,这本书的作者不是吴承恩。顺着这些问题去考证,你会发现,这本书在你脑中的图景,又扩大了一点。它的四周,又被照亮了不少。但是,说完作者肯定还是不够,因为这里面还缺少一个最关键的角色,读者。

第四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把这本书还原到每一个读者的生命体验里。

假如把我们的人生比作一场旅行,这本书是什么样的风景?假如把我们的奋斗比作一场战斗,这本书又能成为怎样的一件武器?还拿《西游记》来说,它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有哪些启发?为什么说《西游记》其实是一本修身书?我们今天又该怎么从书里读出中国古代的政治结构?回答这些问题的本质,就是把当下的人的体验放到书里。

“很多人沉迷于寻找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渴望和人类伟大的传承相隔绝,于是幻想着进入到一个黄金时代,结果却掉进了粪坑里。”—— 奥威尔。以往见周遭许多人追求独立,挖空心思创新,而漠视前人的智慧,也没有明白道理的主人不是发明这个道理的人,而是使用这个道理的人。况且道理本身只是道理的一半,还有一半,是它当时解决的那个问题;道理作为解决方案或者经验留下来了,而当时解决的那个问题却常常被遗忘了。这里中国有一个古老的故事:刻舟求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