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中醫歷史小知識大全
擴展閱讀

中醫歷史小知識大全

發布時間: 2023-02-12 12:08:26

『壹』 中醫基礎知識

一、天人合一

1.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漢·張機《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

2.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靈樞·順氣一日分四時》)

3.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靈樞·順氣一日分四時》)

4. 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5.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素問·寶命全形論》)

二、養生保健

1.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2.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素問·上古天真論》)

3.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素問·上古天真論》)

4.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5.精、氣、神,養生家謂之三寶。(明·綺石《理虛元鑒·心腎論》)

6.善養性者,先飢而食,先渴而飲,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道林養性》)

三、防病治未病

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2.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漢·張機《金匱要略》)

3.上工治未病。(《難經·七十七難》)

4.虛邪賊風,避其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上古天真論》)

5.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素問·評熱病論》)

6.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素問·刺法論》)

四、醫德醫風

1.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序》)

2.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大醫精誠》)

3.大醫精誠(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大醫精誠》)

4.業醫者,活人之心不可無,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劉昉《幼幼新書·自序》)

5.未醫彼病,先醫我心。(宋·劉昉《幼幼新書·自序》)

6.古人醫在心,心正葯自真。(明·馮夢龍《警世通言》)

7.醫,仁術也。仁人君子,必篤於情。(清·喻昌《醫門法律·問病論》)

五、醫術學習

1. 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漢·張機《傷寒雜病論序》)

2. 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葯調之。(漢·張機《金匱要略》)

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後工乃精,醫者舍方書何以為療病之本。(元·危亦林《世醫得效方·序》)

4. 方不在多,心契則靈;症不在難,意會則明。(明·陳實功《外科正宗·癰疽治法論第二》)

5. 至重惟人命,最難確是醫。(明·龔信《古今醫鑒·謦醫箴》)

6. 看方猶看律,用葯如用兵,機無輕發,學貴專精。(清·劉一仁《醫學傳心錄·病因賦》)

7. 生民何辜,不死於病而死於醫,是有醫不若無醫也,學醫不精,不若不學醫也。(清·吳塘《溫病條辨·自序》)

8. 醫貴乎精,學貴乎博,識貴乎卓,心貴乎虛,業貴乎專,言貴乎顯,法貴乎活,方貴乎純,治貴乎巧,效貴乎捷,知乎此,則醫之能事矣。(清·趙濂《醫門補要·自序》)

9. 醫之良,在工巧神聖;醫之功,在望聞問切;醫之學,在脈葯方症。(清·陳清淳《蜀中醫纂·習醫規格》)

10.《素問》,載道之書也,詞簡而義深。(元·朱震亨《格致余論》)

11. 不通仲景之書,不足以言醫。(舒詔《傷寒集注》自序)

12. 醫不三世,不服其葯。(《禮記》)

13. 脾胃為病,最詳東垣(清·葉桂《臨證指南醫案》)

14. 不為良相,必為良醫。(邵登瀛《四時病機》紹諴序)

15. 醫之為書,非《素問》無以立論,非《本草》無以主方。(元·朱震亨《格至余論》自序)

六、陰陽五行

1.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3. 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4. 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5.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素問·生氣通天論》)

6. 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7. 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8. 陽勝則熱,陰勝則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9. 孤陰不長,獨陽不成。(金·劉完素《素問玄機原病式·火集》)

10. 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元·朱震亨《局方發揮》)

11. 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2. 陰中有陰,陽中有陰。(《素問·金匱真言論》)

13. 人生有形,不離陰陽。(《素問·寶命全形論》)

七、藏象學說

1. 脾主升清,胃主降濁。(清·黃元御《素靈微蘊·原胃解》)

2. 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清·葉桂《臨證指南醫案·脾胃》)

3. 脾胃為水谷之海。(明·龔信《古今醫鑒·泄瀉》)。

4. 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明·張介賓《景岳全書·喘促》)。

5. 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清陽實四支,濁陰歸六府。(《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6. 頭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腎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素問·脈要精微論》)

7.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8. 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9.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0. 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1.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2. 脾胃者,倉廩之宮,五味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3. 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4. 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5. 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6.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

17.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素問·靈蘭秘典論》)

18. 肝受血而能視。(《素問·五藏生成篇》)

19. 肝體陰而用陽。(清·唐宗海《血證論·滑氏補肝散》

20. 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靈樞·五味第五十六》)

21. 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恆之府。(《素問·五藏別論》)

22. 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藏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素問·五藏別論》)

23. 五藏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素問·五藏別論》)

24. 六府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素問·五藏別論》)

25. 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素問·五藏別論》)

26. 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謂五液。(《素問·宜明五氣篇》)

27. 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素問·五臟生成篇》)

28. 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靈樞·脈度》)

29. 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素問·六節臟象論》)

30. 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靈樞·口問》)

31. 肝氣通於目,肝的則目能辨五色矣。(《靈樞·脈度》)

32. 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素問·六節臟象論》)

33. 脾喜燥惡濕,喜溫惡寒。(張山雷《臟腑葯式補正·脾部》)

34. 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素問·厥論》)

35. 肺為水之上源。(清·汪昂《醫方集解·清暑之劑》)

36. 肺為臟腑之華蓋。(清·陳念祖《醫學三字經·咳嗽》)

37. 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素問·六節臟象論》)

38. 腎開竅於二陰。(《素問·金匱真言論》)

39. 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素問·六節臟象論》)

40. 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素問·脈要精微論》)

41. 腦為髓之海。(《靈樞·海論》)

42. 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靈樞·營衛生會》)

43. 胃乃六腑之本。(宋·楊士瀛《仁齋直指方論·病機賦》)

44. 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升於頭,以成七竅之用,故頭為精明之府。(明·張介賓《類經·疾病類》)

45. 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素問·五臟別論》)

46. 胃之為腑,體陽而用陰。(清·吳瑭《溫病條辨·中焦篇》)

47. 齒為腎之餘,齦為胃之絡。(清·葉桂《外感溫熱篇》)

48. 肺為聲音之門,腎為聲音之根。(宋·楊士瀛《仁齋指方論·聲音方論》)

49. 肺主出氣,腎主納氣,陰陽相交,呼吸乃和。(清·石壽棠《醫原·聞聲須察陰陽·論》)

50. 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素問·太陰陽明論》)

八、精神氣血

1. 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素問·脈要精微論》)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問·移精變氣論》)

3. 兩精相搏謂之神。(《靈樞·本神》)

4. 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靈樞·大惑論》)

5. 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靈樞·營衛生會》)

6. 發為血之餘,血虛則發落。(丁甘仁《丁甘仁醫案·衄血》)

7. 氣屬陽而無形,血屬陰而有形。(明·張介賓《類經·經絡類》)

8. 氣主煦之,血主濡之。(《難經·二十二難》)

9. 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合者也。(《靈樞·本臟》)

10. 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素問·調經論》)

11.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素問·生氣通天論》)

12. 陽隨乎陰,血隨乎氣,故治血必先理氣,血脫必先益氣。(明·趙獻可《醫貫·血證論》)

九、病因學

1. 冬傷於寒,春必病溫。(《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風者,百病之始也。(《素問·生氣通天論》)

3. 風者善行而數變。(《素問·風論》)

4. 暑必挾濕,二者皆傷氣分。(《清代名醫醫案精華·葉天士醫案》)

5. 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素問·太陰陽明論》)

6. 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素問·生氣通天論》)

7. 暴怒傷陰,暴喜傷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8. 悲則氣消。(《素問·舉痛論》)

9. 驚則氣亂。(清·何夢瑤《醫碥·氣》)

10. 恐則氣下。(《素問·舉痛論》)

11. 怒則氣上。(《素問·舉痛論》)

12. 思則氣結。(《素問·舉痛論》)

13. 喜怒傷氣,寒暑傷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4. 喜則氣緩。(《素問·舉痛論》)

15. 安谷則昌,絕谷則亡。(金·李杲《脾胃論·仲景引內經所說脾胃》)

16. 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素問·宣明五氣篇》)

17. 百病多由痰作祟。(清·汪昂《湯頭歌訣·除痰之劑》)

十、病機學

1. 氣常有餘,血常不足。(元·朱震亨《脈因證治·雜證》)

2. 陰陽自和者,必自愈。(漢·張機《傷寒論》)

3.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4. 重寒則熱,重熱則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5. 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干,寒勝則浮,濕勝則濡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6.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藏,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7. 喜怒傷氣,寒暑傷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8. 暴怒傷陰,暴喜傷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9. 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0. 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素問·舉痛論》)

11. 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素問·痹論》)

12. 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素問·至真要大論》)

13. 諸厥固泄,皆屬於下。(《素問·至真要大論》)

14. 諸痿喘嘔,皆屬於上。(《素問·至真要大論》)

15. 諸禁鼓栗,如喪神守,皆屬於火。(《素問·至真要大論》)

16. 諸痙項強,皆屬於濕。(《素問·至真要大論》)

17. 諸逆沖上,皆屬於火。(《素問·至真要大論》)

18. 諸脹腹大,皆屬於熱。(《素問·至真要大論》)

19. 諸躁狂越,皆屬於火。(《素問·至真要大論》)

20. 諸暴強直,皆屬於風。(《素問·至真要大論》)

21. 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素問·至真要大論》)

22. 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素問·至真要大論》)

23. 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素問·至真要大論》)

24. 諸病水液,澄徹清冷,皆屬於寒。(《素問·至真要大論》)

25. 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素問·至真要大論》)

26. 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素問·調經論》)

27. 重陰必陽,重陽必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8. 氣有餘便是火。(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火》)

29.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30. 寒則氣收。(《素問·舉痛論》)

31. 熱勝則腫。(《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十一、經絡針灸

1. 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頭者,諸陽之會。(宋·陳言《三因極-病證方論·頭痛證論》)

3.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明徐鳳《針灸大全·四總穴歌》)

4. 治痿者,獨取陽明。(《素問·痿論》)

十二、四診方法

1.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有諸內者,形諸外。(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能合色脈可以萬全》)

3. 持脈之要有三,曰舉,曰按,曰尋。(元·滑壽《診家樞要·診脈之道》)

4.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緩,是謂平脈。(宋·崔袁彥《脈訣》)

5. 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漢·張機《傷寒論·辨脈法》)

6. 脈貴有神。(清·顧松園《顧氏醫鏡·先哲格言》)

7. 脈有要訣,胃、神、根,三字而已……此乃診家大法。(清·程國彭《醫學心悟·脈法金針》)

8. 真寒之脈,必遲弱無神;真熱之脈,必滑實有力。(明·張介賓《景岳全書·寒熱篇》)

十三、辨證要點

1.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問·移精變氣論》)

3. 諸風掉眩,皆屬於肝。(《素問·至真要大論》)

4. 諸寒收引,皆屬於腎。(《素問·至真要大論》)

5. 諸氣膹郁,皆屬於肺。(《素問·至真要大論》)

6. 諸濕腫滿,皆屬於脾。(《素問·至真要大論》)

7. 諸熱瞀瘛,皆屬於火。(《素問·至真要大論》)

8. 諸痛癢瘡,皆屬於心。(《素問·至真要大論》)

9. 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素問·通評虛實論》)

10. 有一份惡寒,即有一份表證。(清·俞根初《重訂通俗傷寒論·表裡寒熱》)

11. 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漢·張機《傷寒論·辨少陽病脈證並治》)

12.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漢·張機《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13.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嘔,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漢·張機《傷寒論·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14.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漢·張機《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

15. 陽明病,外證……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漢·張機《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16. 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漢·張機《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17. 脾病身痛體重。(《素問·標本病傳論》)

十四、治則治法

1.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未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2. 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3.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4. 其高者,因而越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5. 其下者,引而竭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6. 中滿者,瀉之於內。(《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7. 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8. 其在皮者,汗而發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9. 其慓悍者,按而收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0. 其實者,散而瀉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11. 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素問·瘧論》)

12.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3. 溫者清之,清者溫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4. 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5. 燥者潤之,急者緩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6. 堅者耎之,脆者堅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7. 衰者補之,強者瀉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18. 踈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素問·至真要大論》)

25. 微者逆之,甚者從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26. 堅者削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27. 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滯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28. 急者緩之,散者收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29. 損者溫之,逸者行之。驚者平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30. 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素問·至真要大論》)

31. 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漢·張機《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

32. 治病必求其本。(《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33. 實則瀉之,虛則補之。(《素問·三部九候論》)

34. 盛者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靈樞·經脈》)

35. 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素問·至真要大論》)

36. 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明·張介賓《類經·標本類》)

37. 木郁達之,火郁發之,土郁奪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38. 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明·李中梓《醫宗必讀·腎為先天本脾為後天本論》)

39. 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清·吳瑭《溫病條辨·治病法論》)

40. 治下焦如權,非重不沉。(清·吳瑭《溫病條辨·治病法論》)

41.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清·吳瑭《溫病條辨·治病法論》)

42.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清·唐宗海《血證論·吐血》)

43. 發表不遠熱,攻里不遠寒。(《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44. 體若燔炭,汗出而散。(《素問·生氣通天論》)

45.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46. 熱淫於內,治以咸寒,佐以甘寒,以酸收之,以苦發之。(《素問·至真要大論》)

47. 外感法仲景;內傷法東垣;熱病用河間;雜病用丹溪。(明·龔遷賢《壽世保元·醫說》)

十五、葯物方劑

1. 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鹹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素問·至真要大論》)

2. 補湯宜用熟,瀉葯不嫌生。(明·傅仁宇《審視瑤函·用葯生熟各宜論》)

3.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素問·宣明五氣篇》)

4. 半夏有三禁,渴家汗家血家是也。(明·繆希雍《先醒齋醫學廣筆·春溫夏熱病大法》)

5. 附子無姜不熱。(清·黃宮綉《本草求真·乾薑》)

6. 石膏非大劑則無效。(清·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傷寒兼有伏熱證》)

7. 一味丹參飲,功同四物湯。(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丹參》)

十六、臨床疾病

1. 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素問·咳論》)

2. 治咳嗽者,治痰為先;治痰者,下氣為上。(金·張元素《活法機要·咳嗽證》)

3. 喘病之因,在肺為實,在腎為虛。(清·葉桂《臨證指南醫案·喘》)

4. 哮以聲響名,喘以氣息言。(明·虞摶《醫學正傳·哮喘》)

5. 無痰不作眩。(元·朱震亨《丹溪必法·頭眩》)

6. 無虛不能作眩,當以治虛為主。(明·張介賓《景岳全書·眩暈》)

7. 諸有水腫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汗乃愈。(漢·張機《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

8. 病痰飲者,當以溫葯和之。(漢·張機《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

9. 稠濁者為痰,清稀者為飲。(明·李中梓《醫宗必讀·痰飲》)

10.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明·李中梓《醫宗必讀·痰飲》)

11. 盜汗為陰虛,自汗為陽虛。(清·江涵暾《筆花醫鏡·盜汗自汗》)

12. 胃不和則卧不安。(《素問·逆調論》)

13. 蛔得酸則靜,得辛則伏,得苦則下。(清·吳謙等《醫宗金鑒·烏梅丸集注》)

注意:中葯需在專業醫生或葯師指導下使用。

『貳』 中醫最早起源於什麼朝代

中醫最早起源於原始社會時期。

中醫是指中國漢族的勞動人民們所創造了以傳統醫學為主體的醫學,因此也被稱為漢醫,是一門以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診斷和預防的一門學科。

最早的中醫是誕生於原始社會時期,而且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就已經形成了最基本的中醫理念,以後又經過了歷代的總結和發展。

(2)中醫歷史小知識大全擴展閱讀:

在中醫學中,最有影響的醫葯神話是神農氏嘗百草而始有醫葯的傳說故事,流傳久遠。《中國醫學史》作者陳邦賢說:中國醫葯之起源,歷來有尊伏羲、神農、黃帝為醫神者。

有尊伏羲乃嘗味百葯而制九針以拯夭枉,間接說明了針葯的淵源,有尊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

關於中葯,特別是植物葯的最早發現和使用,在古代無不歸功於神農,有尊黃帝使岐伯、嘗味草目、典主醫者,中國第一部醫學典籍《黃帝內經》《黃帝外經》即是借黃帝與岐伯之口,來傳達中醫學流傳千古的理論體系。

此外,燧人鑽木取火,使人們脫離茹毛飲血的生食時代,保護腸胃;有巢氏構木為巢,使人們避開了禽獸蟲蛇的侵擾與外傷。

灸法起源於我國北方高寒地帶,臟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炳,是適應北方居民的居住條件、生活習慣和發病特點而產生的;湯劑之創始者伊尹,為商湯之相,以滋味說湯。

《呂氏春秋》記述伊尹答商湯有關烹調問時曾有「陽朴之姜,招搖之桂」,姜、桂既是調味品,又是常用葯,故有醫食同源之論。

此外,在兩千五百年前的《內經》時代,中國已經有較細致的記錄人體內臟器官的形態、大小、容量等人體解剖記載,還有對人體呼吸、循環、消化等功能認識的記載,這些理論既有專篇論述,也穿插於其他說理性的篇章。

『叄』 中醫常識資料

1.中醫知識大全、
腳氣偏方內科單方

1.黃豆米皮糠(民間方)

主治:腳氣。

配方:黃豆100克,米皮糖160克。

用法:將黃豆與米皮糠用水燉熟吃。

2.紅棗陳皮赤豆湯(民間方)

主治:腳氣腫痛。

配方:陳皮4克,赤豆70克,花生仁120克,紅棗10枚。

用法:將陳皮、赤豆、花生仁、紅棗用水煎煮熟食用。

按註:一方無陳皮,一方再加大蒜無陳皮。

3.麥芽煎(民間方)

主治:腳氣。

配方:麥芽適量。

用法:將麥芽用水煎服。

4.冬瓜赤小豆(民間方)

主治:腳氣。

配方:大冬瓜一個,赤小豆130克。

用法:將冬瓜切蓋去內瓤,裝入郝小豆,放糖水中煨熟淡食,或焙燥為丸食,或加水煮至爛熟,分二、三次食。

按註:一方無大冬瓜加蜂蜜也可。

5.皮骨黃豆(民間方)

主治:腳氣。

配方:黃豆100克,陳皮3克,羊腳骨150克。

用法:將黃豆、陳皮與羊腳骨用水燉爛,適加調味品鹽等食用。

按註:一方無黃豆。

6.青魚煮韭黃《民間便驗薈萃》

主治:腳氣。

配方:青魚500克,韭黃250克。

用法:青魚洗凈,加韭黃煮食。

7.白扁豆散(民間方)

主治:腳氣浮腫。

配方:白扁豆適量。

用法:磨成粉,飯前每次10克,用燈心草煎湯調服,每日3次。

8.花生紅棗鳳瓜湯《食療百病》

主治:腳氣。

配方:花生90克,紅棗10粒,雞腳10隻,瘦肉120克,陳皮1/4個。

用法:紅棗去核,與余料齊洗凈。雞腳連同瘦肉飛水沖凈。陳皮水先煲沸,加入各材料煲2~3小時,調味即可。佐餐食。

按註:一方不用雞腳、瘦肉,加飯豆。

9.米糠餅《食療大量病》

主治:腳病。

配方:米糠50克,麵粉50克,紅糖適量。

用法:麵粉與米糠加水合均勻,加入化好的紅糖,按常法煎成餅。當點心食。

10.穀皮糠粥《食療百病》

主治:腳氣病。

配方:粳米50克,新鮮穀皮糠適量。

用法:粳米洗凈煮為稀粥,待粥成時把穀皮糠調入粥中煮至粥稠。作早晚餐。

11.紫菜車前湯(民間方)

主治:濕性腳氣。水腫。

配方:紫菜、車前子適量。

用法:水煎服。
2.中醫基礎理論知識
中醫的基礎理論是對人體生命活動和疾病變化規律的理論概括,它主要包括陰陽、五行、運氣、臟象、經絡等學說,以及病因、病機、診法、辨證、治則治法、預防、養生等內容。

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范疇。人們通過對矛盾現象的觀察,逐步把矛盾概念上升為陰陽范疇,並用陰陽二氣的消長來解釋事物的運動變化。中醫運用陰陽對立統一的觀念來闡述人體上下、內外各部分之間,以及人體生命同自然、社會這些外界環節之間的復雜聯系。陰陽對立統一的相對平衡,是維持和保證人體正常活動的基礎;陰陽對立統一關系的失調和破壞,則會導致人體疾病的發生,影響生命的正常活動。

五行學說,即是用木、火、土、金、水五個哲學范疇來概括客觀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屬性,並用五行相生相剋的動態模式來說明事物間的相互聯系和轉化規律。中醫主要用五行學說闡述五臟六腑間的功能聯系以及臟腑失衡時疾病發生的機理,也用以指導臟腑疾病的治療。

運氣學說,又稱五運六氣,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氣象、氣候變化對人體健康和疾病的影響的學說。五運包括木運、火運、土運、金運和水運,指自然界一年中春、夏、長夏、秋、冬的季候循環。六氣則是一年四季中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因子。運氣學說是根據天文歷法參數推算年度氣候變化和疾病發生規律。

臟象學說,主要研究五臟(心、肝、脾、肺、腎)、六腑(小腸、大腸、胃、膀胱、膽、三焦)和奇恆之腑(腦、髓、骨、脈、膽、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

經絡學說與臟象學說密切相關。經絡是人體內運行氣血的通道,有溝通內外,網路全身的作用。在病理情況下,經絡系統功能發生變化,會呈現相應的症狀和體征,通過這些表現,可以診斷體內臟腑疾病。
3.中醫都包括哪些內容
中醫三個哲學觀:整體觀、辯證觀,及新挖掘出的中醫第三哲學觀:相似觀-分形論。

中醫分形集 分形陰陽集分形幾何中最簡單的二分陰陽分形集的分形維數 五行分形集自相似、多層次的五行分形集的分形維數 數理陰陽陰陽的數理定量 分形藏象五系統五臟六腑的分形維數 分形藏象五系統-暨心系統、肝系統、脾系統、肺系統、腎系統 中醫科分類 分類有利於提高中醫生對疾病專一的研究和治療,也為患者問醫就診提供了方便,主要有: 一、中醫內科 中醫內科主要治療外感病和內傷病兩大類。外感病是由外感風、寒、暑、濕、燥、火六淫及疫癘之氣所致疾病。

內傷病主要指臟腑經絡病、氣血津液病等雜病。 二、中醫外科 中醫外科主要治療包括瘡瘍、癭、瘤、岩、 *** 宣腸疾病、男性前陰病、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外傷性疾病與周圍血管病等。

三、中醫兒科 中醫兒科主要治療小兒疾病。由於小兒的生理特點和病理特點與成人不同,因而治療的方法和用葯也與成人不同。

其主要表現在:小兒抗禦外邪的能力差,一旦發病,證候的傳變迅速,與成人有著很大差異。患兒對疾病的痛苦往往不能正確表達,加上小兒腑臟嬌嫩,對葯物的反應和耐受力也與成人不同,因而開設小兒專科很有必要。

四、中醫婦科 中醫婦科主要治療婦女月經病、帶下病、妊娠病、產後病、 *** 疾病、前陰疾病和婦科雜病。 中醫治療婦人疾病具有一定優勢,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子宮內膜異位症、多囊卵巢綜合征、絕經後骨質疏鬆症等。

五、中醫針灸科 中醫針灸是針刺法和炙法的合稱。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用捻、提等手法,通過對經絡腧穴的 *** 來治療疾病。

炙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體表的經絡腧穴,利用熱的 *** 來治療疾病。針灸療法適用於各科疾病,包括許多功能性疾病和傳染病,以及部分器質性疾病。

六、中醫五官科 主要治療耳、鼻、咽喉、口腔疾病、眼睛疾病。 七、中醫骨傷科學 中醫骨傷科學是一門防治骨關節及其周圍筋肉損傷與疾病的學科。

古屬「瘍醫」范疇,又稱「接骨」,「正體」,「正骨」,「傷科」等。中醫骨傷歷史久,源遠流長,是中華各族人民長期與損傷及筋骨疾患作斗爭的經驗總結,具有豐富的學術內容和卓著的醫療成就,是中醫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中華名族的繁衍昌盛和世界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中醫學注重學習中醫葯理論基礎、中醫學專業知識、中醫臨床醫療技能、中葯方劑學基本理論知識、與中醫學有關的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醫學的基本知識。畢業生能在各級中醫院、中醫科研機構及各級綜合性醫院等部門從事中醫臨床醫療工作和科學研究工作,能對急重病症進行初步處理。

主幹學科有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骨傷科學、針灸學等。主要課程有中醫學基礎、現代醫學基礎、中醫古典醫籍、中醫診斷學等。

針灸推拿學的主要課程有中醫學基礎、現代醫學基礎、中醫古典醫籍、中醫診斷學、中葯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骨傷科學、針灸學等。畢業生主要到各級中醫院、中醫科研機構及各級綜合性醫院等部門從事中醫臨床醫療工作和科學研究工作。

中葯學培養具備中葯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以及與其相關的中醫學、中葯學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中葯生產、檢驗、流通、使用和研究與開發領域從事中葯鑒定、設計、制劑及臨床合理用葯等方面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本專業同學主要學習中醫葯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系統的中葯學專業的基本訓練,具有中葯鑒定、中葯炮製、中葯制備、質量控制評價的基本能力。

主幹學科為中葯學、葯學、中醫學。 開設中醫學專業的院校有三十多所,有專門的中醫學院,也有綜合性的醫學院,主要包括首都醫科大學、河北醫科大學、重慶醫科大學、北京中醫葯大學、廣州中醫葯大學、南京中醫葯大學、上海中醫葯大學、溫州醫學院、山東中醫葯大學、安徽中醫學院、新疆醫科大學、成都中醫葯大學、河南中醫學院、黑龍江中醫葯大學、天津中醫學院、浙江中醫學院、江西中醫學院、湖北中醫學院、內蒙古醫學院、長春中醫學院、廣西中醫學院、遼寧中醫學院、貴陽中醫學院、承德醫學院、福建中醫學院、寧夏醫學院、陝西中醫學院、山西中醫學院、甘肅中醫學院、雲南中醫學院、海南醫學院等。

開設針灸推拿學的院校主要有河北醫科大學、北京中醫葯大學、廣州中醫葯大學、南京中醫葯大學、大連醫科大學、上海中醫葯大學、山東中醫葯大學、安徽中醫學院、湖南中醫學院、成都中醫葯大學、河南中醫學院、黑龍江中醫葯大學、天津中醫學院、浙江中醫學院、江西中醫學院、湖北中醫學院、內蒙古醫學院、長春中醫學院、廣西中醫學院、遼寧中醫學院、貴陽中醫學院、福建中醫學院、寧夏醫學院、陝西中醫學院、山西中醫學院、雲南中醫學院等。 開設中葯學專業的院校主要有首都醫科大學、中國葯科大學、河北醫科大學、重慶醫科大學、沈陽葯科大學、廣州中醫葯大學、南京中醫葯大學、上海中醫葯大學、溫州醫學院、山東中醫葯大學、安徽中醫學院、湖南中醫學院、成都中醫葯大學、河南中醫學。
4.中醫包括哪些內容
凡欲為大醫,必須諳《素問》、《甲乙》、《黃帝針經》、明堂流注、十二經脈、三部九候、五臟六腑、表裡孔穴、本草葯對,張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東陽、張苗、靳邵等諸部經方,又須妙解陰陽祿命,諸家相法,及灼龜五兆、《周易》六壬,並須精熟,如此乃得為大醫。

若不爾者,如無目夜遊,動致顛殞。次須熟讀此方,尋思妙理,留意鑽研,始可與言於醫道者矣。

又須涉獵群書,何者?若不讀五經,不知有仁義之道。不讀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

不讀諸子,睹事則不能默而識之。不讀《內經》,則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

不讀《庄》《老》,不能任真體運,則吉凶拘忌,觸塗而生。至於五行休王,七耀天文,並須探賾。

若能具而學之,則於醫道無所滯礙,盡善盡美矣。
5.中醫的四大經典
中醫的四大經典著作《黃帝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

有人認為溫病也屬四大經典,但並未明確指出是哪一本溫病學著作,而且就其成就而言,也無法與上述四書相提並論。《黃帝內經》乃我國第一部中醫經典著作,是中醫發展的基礎,也可說是鼎盛之作,至今仍未有可與其媲美者!《難經》在前者的基礎上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但其理論根源仍基於前者。

《神農本草經》是我國第一部葯學著作,為中葯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傷寒雜病論》則是東漢張仲景在深刻研究《內經》的基礎上撰寫的一部臨床著作,其中理法方葯極為敘述詳盡,為後世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肆』 你了解中醫的發展史嗎

現代醫學的診斷與治療都有相應的數據作為依據,所使用的數據准確、詳盡而又全面,看起來直觀、生動,令人信服。而中醫治療則是通過望、聞、問、切得到各種人體表面模糊的表像資料,然後再經過大腦的一番苦思冥想,運用分析、判斷和推理,最後得出結論。這一切看起來是那麼玄而又玄,沒有數據,似乎就沒有根據,但最終也能得出准確的結論。
中醫究竟是靠什麼來治病?名譽先生對此常說:「中醫是靠意識來治病的。」之所以會這樣講,便要從中醫的發展背景中尋找答案。
世界的醫學開端便在中國。中醫以其淵遠流長、流傳廣泛、影響深遠而著稱於世。中醫原本發源於中華大地的中原地帶,歷史上曾向北流傳到蒙古,向東延伸到朝鮮、日本,向南播散至南亞,向西南進入西藏。中醫與藏醫相比較,中醫在理論上高於藏醫。中醫的手術治療程序復雜、完善,手術器械多種多樣;而藏醫手術則顯得簡單笨拙。但藏醫在葯材方面要高於中醫,因為他們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在川、藏一帶有豐富的名貴中葯材品種,國內絕大多數的珍貴葯材都出自於川藏地區。
歐洲的醫學起源於中亞、西亞、高加索一帶,在歷史上受到北方蒙醫的影響較大。歐洲南部地區則受到藏醫的影響較大,其中也包括印度醫學的影響。捷克等地的醫學發展則是受到了尼泊爾的影響。歷史上歐洲人來到這些地區,將醫學學到手回國以後,只在自家的庄園中應用。他們跟中醫學會了治療霍亂、破傷風等疾病的方法,所學到的醫療技術也從不外傳,這種保密的思想其根源正是來自中國。歐洲人在歷史上研究醫學,習慣於買幾個小奴隸,置於庄園內做實驗。
古時候,人們搞中醫研究比從事現代醫學研究要困難得多。中國人的倫理道德觀與西方人不同,認為自己的「身體發膚,受之於父母,不敢毀傷。」死後的屍體必須進行埋藏。所以傳統上沒有人體解剖的習慣和條件,人死後也不願意把自己的身體器官捐獻出來用於解剖實驗。如果有誰用屍體進行解剖實驗便是大逆不道。即便是現在,中國人也沒有在死後捐獻自己器官的習慣,而器官捐獻對西方人來說則是很平常的事。所以,中國人做人體解剖的數量就比外國人少得多。沒有辦法,古人搞中醫研究只能用兔子和白鼠做實驗,取得經驗之後再應用到人身上。中國是最早採用兔子和白鼠做實驗的國家,現代醫學用兔子和白鼠做實驗就是從中醫那裡學來的。
又由於科技水平落後,古人所能採用的研究手段受到限制,視野無法擴展開來。當時的醫學研究使用的都是一些原始的土辦法,檢測手段自然不精確,許多研究項目也無法進行,因為無法深入到人體內,致使許多數據無法取得。所以對疾病的研究和診斷只能通過望、聞、問、切這四大手段,從病人的外表體征獲得資料,然後再運用意識思維對這些有限的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和推理,從而得出結論。
有了結論後,再將結論拿到治療實踐中進行檢驗,如果有偏差,便再對檢驗的結果進行分析和調整,之後,又拿到實踐中再去檢驗,如此循環往復,經過長年點點滴滴經驗的積累,使中醫理論得到慢慢地升華。對疾病治療的研究也是通過望、聞、問、切這四種手法獲取資料,並對這些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推理判斷,最後得出結論,然後再對其進行檢驗、分析和調整。如此循環往復,使經驗得到點點滴滴的積累,從而推動醫學緩慢地向前發展。所以可以說,在中醫的發展過程中,意識和思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醫的發展只能通過意識去揣摩和探索,中國的文化也是這樣發展起來的,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中醫就是憑著意識去治病。運用中醫這樣的研究和治療方法需要有極強的敬業精神,有高度的智慧和創造性思維。
正因為如此,中醫的理論體系才會發展到極其深邃的境地,以至於連高度發達的現代科學竟無法對其加以認同。中醫的深奧以及不需要藉助任何現代化手段就能創造如此驚人的奇跡,足以讓世人看到我們先哲們難以置信的聰明智慧。現代世界上許多科技都充滿了華人的智慧,只不過他們中的多數已做為居屬國公民,把當地作為發揮自己聰明才智的用武之地。
中醫的成果很多都能折射出個人奮斗的艱苦歷程,他們為了事業的榮譽傾注畢生心血,具有極強的敬業精神——敬業加才智就能創造奇跡。歷史上,中醫對研究成果的保密,實際上也是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後來這種思想流傳至國外,發展成一套完整的制度。
中醫的智者們為了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將中葯的方劑配製得恰到好處,方劑中的葯物進入體內發生反應之後,葯物分解得不留任何痕跡,即使用現代化的色譜儀進行檢驗,也難找出葯方完整的成分與劑量。他們把關鍵的實驗數據,如各種心法、心得、病的本質、臨床經驗、治療程序、詳細的啟動、驗證、外在的消息反饋及表現等,都編輯成密碼鎖在自己的腦海中,再聰明的外人也解讀不開,使之成為個人獨立的知識產權。智者心中的座右銘就是「沉默是金,無語是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義大利、德國、日本結成軸心國,他們以被侵略國的人民做為實驗對像而使其醫學迅速翔實發展起來。這期間日本人用了大量的活人做醫學試驗,取得了准確、全面而又詳盡的數據。在眾多的醫學領域里,日本人僅用了幾年時間就走完了中醫學用幾千年的時間才達到的目標。實際上現代醫學就是在日本醫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現代醫學在搶救上來的快捷,一切用數據去說話,有根有據,其實驗條件具有可界定性,所以其實驗結果具有良好的可重復性,理論直觀易懂,因此,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其影響很快遍及全世界,被各國所接受,成為一門完整的學科。再加之藉助現代各種先進的科技手段,使現代醫學的發展突飛猛進。
由於現代醫學在疾病的診斷與搶救上佔有絕對的優勢地位,治療時間短,符合現代人追求快節奏的特點,加上其近乎完美的搶救療效,所以現代人都信服它。相比之下中醫就遜色了,中葯見效慢,口感差,難以服用,加之理論上又得不到證實,所以中醫就有落伍之感。但搶救之後若要治本,就需要在中醫上下功夫,中醫在拔病去根方面具有西醫無法替代的魅力。西醫在這方面的研究,其理論根底就顯得極其蒼白和薄弱,對許多東西搞不清楚,弄不明白,而在治療方法上又特別地強調對症治療,在方法上顯得簡單而幼稚。中醫理論在這方面則顯出了無比的光輝,這不僅是現代科學所無法企及的,而且它也無法對其加以證實。
由於中醫治療都是觀察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所以幾乎就沒有什麼現代化的設備可以借用,只能通過意識去判斷、分析,用創造性的思維去工作。
中醫研究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強調要有親身的實踐和體會。特別是研究事關生死的絕症時,必須要有親身的經歷­­——只有當你置身絕境之中,親身歷練了其中的劫難和特殊感受,才能不斷地發現問題,才能將自己的思維發揮到淋漓盡致的程度,將探索延伸到普通人從未觸及到的寬廣而又深邃的領域,最後提出自己的見解,得出自己的結論。這就是意識的作用。這正是人們覺得中醫玄而又玄的原因所在。
如果人們在研究時只是處在那種特殊的環境之外,以局外人的目光審視那種特殊環境里的奧妙,那麼,其結果是他以為什麼都看明白了,其實什麼也沒發現。
不過,中醫的起源及發展受道家的影響比較大,許多知識與療法是從道那裡學來的,就連《黃帝內經》這本書,如果把它的內容仔細地加以剖析就可以看出,它純粹是道的產物。當初的中醫理論原本純真簡朴,讓人一看就明白,可後來,經過歷史上文人墨客語言文字的修飾,早已失去了原汁原味,這給後世的研究帶來嚴重的阻礙。
中醫與西醫具有不同的科學框架。陰陽、五行、化解是中醫的精華,而現代科學卻無法對其加以證實。現代人站在現代科技文化的基礎之上,用現代知識去看它,越看越覺得沒道理,不是覺得它神乎其技,反而覺得它原始、粗糙、幼稚,再加之文字記載殘缺不全,又是文言文,看不懂原意,就認為它不能成為一門完整的學科,所以遭人看不起。
有人說既然是科學的東西,就應該統一在一種科學框架之下,而不應該有中醫、西醫之分。之所以存在這種想法,完全是因為把中醫的科學基礎給看扁了,沒有看到中醫理論所觸及的范圍和深度已超過了現代科學所能認識的界限。所以統一的最終結果只能是扼殺中醫。

『伍』 老中醫推薦28條養生小知識,不妨對照看看,你做到了幾條

中醫葯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中醫葯已逐漸融入日常生活,「中醫 養生 」「艾灸」等中醫葯專有詞彙已經成為 健康 關鍵詞,因為中醫的傳統觀念是與 養生 觀念相符的。

中醫主張天人合一,主張人類要順應天時,要隨著四季更替、隨著寒熱溫涼變化,來調整作息與飲食,這與 養生 觀念相符。

中醫強調陰陽平衡,認為身體之所以會生病是因為陰陽失去平衡,只要使太過的一方減少,太少的一方增加,陰陽就能恢復平衡,身體就會 健康 ,這種觀點也是有利於 養生 的。

那麼中醫在 養生 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鑒的小妙招呢?接下來醫生向大家分享28條 養生 小值,是看完或許有所收獲。

老中醫推薦28條養生小知識,不妨對照看看,你做到了幾條?

我國的中醫文化博大精深,有著幾千年的 歷史 ,在 養生 方面更是很有心得,文章中分享的28條 養生 小知識,一定要記得收藏哦。

『陸』 關於中醫知識

清代著名醫家陳念祖(修園),編撰有多種啟蒙入門醫書。如《醫學三字經》以三言歌訣的形式,概述醫學源流及內、婦、兒常見病證方劑;《醫學實在易》以淺近的文字簡述中醫理法方葯,並附有歌訣;《傷寒論淺注》、《金匱要略淺注》等,則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的研習入門提供了方便。明代李梴編撰的《醫學入門》,內容從醫家傳略、醫論到臟腑、經絡、針灸、診法、本草,乃至各種病證及其治療用葯、急救方葯等無所不容,並以歌賦為正文,輔以注文說明,是一本頗有影響的綜合性醫學入門書。還有清代李中梓《醫宗必讀》也是一本從理論到臨床的醫學門徑書。中葯方面的入門書有《葯性賦》、《本草便讀》等。方劑除張秉成的《成方便讀》外,還有汪昂的《湯頭歌訣》等。1934年陳景歧曾輯有《中國醫學入門叢書》十六種,內容也很淺近。
但是僅憑這些入門書籍是不能精通醫理,亦難以在臨床治療中運用自如的。只有在初入門庭之後,進一步研讀《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等典籍,才能登堂入室,學有根底。海中醫學院近年編寫出版的中醫基礎系列教材,計有《中醫學導論》、《中醫臟象學》、《中醫病因病機學》、《診法學》、《中醫辨證學》、《中醫防治學總論》、《中葯學》、《方劑學》、《中醫學術史》、《中國醫學史》等十種,也是比較適合初學者學習中醫基礎理論的。
系統學習各科中醫教材,也只能說是對各科的入門而已,欲得深造還必須選讀部份原著。在經典醫著方面《黃帝內經》(包括《素問》、《靈樞》二部分)、《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是必讀的,《神農本草經》應作為中葯學的重要參考書。
《內經》是中醫理論的淵源,內容十分廣博,但篇幅過於浩繁,學習者可先選擇一些有關陰陽、藏象、經絡、病機、診法、治則等構成中醫理論體系的內容,以及部分病證的專論加以精讀,重要的論述應熟記背誦。可以參考張景岳《類經》、張志聰《集注》、馬蒔《注證發微》等各家注釋進行研讀。待學有所成,臨證數年後,再回頭重新通讀和深思其精義,則會有新的體驗和「更上一層摟」的感覺。許多當代名醫的治學體會都充分肯定了反復閱讀《內經》的價值和作用。
《難經》是為解釋《內經》的疑難而設,應結合《內經》進行學習,可參考徐大椿《難經經釋》。
《傷寒論》不僅是一部論述熱病證治的專著,更是一部充滿辨證論治精神的不朽經典。對其398條原文(趙開美復刻本)應該全部逐條細讀、熟讀,在每條條文中以及各條文之間加以探求、體會。研讀時可參考一些注釋本,如陳修園的《傷寒論淺注》、《長沙方歌括》,柯琴的《傷寒來蘇集》、尤怡的《傷寒貫珠集》等書。
《金匱要略方論》,簡稱《金匱要略》,是論治雜病的專著,原文也應加以通讀。注家可選尤怡《金匱要略心典》、陳修園《金匱要略淺注》和《金匱方歌括》等。對於這些經典最好先看白文本,反復誦讀之後,再參考注家注釋。諸家注釋各有所長,也存在不足之處,因此參考時要有己見,合則留之,不合則去之,不可囫圇吞棗。對於精僻的注釋也應熟記。
溫病學方面,王孟英輯的《溫熱經緯》、吳鞠通《溫病條辨》應屬必讀。除條文外,尤應留意編著者的自注。
診斷學方面,內容大都散在於備綜合性醫書中,專著如李時珍《瀕湖脈學》、《醫宗金鑒·四診心法要略》等可資參考。
中葯方面,除《神農本草經》外,李時珍《本草綱目》是最重要的,它如汪昂的《本草備要》等。方劑則有汪昂《醫方集解》、嚴蒼山《湯頭歌訣續集》等。
臨床各科,以《醫宗金鑒》的「各科心法」較為理想。這是乾隆年間由政府組織編撰的一套叢書,內容豐富,提綱挈領,理法方葯齊全,切於實際,其以歌訣形式加以概括,便於記誦,曾是清代太醫院官學生的主要讀本。滬上名家孟河丁甘仁先生在聲名極盛的晚年,仍常挑燈誦讀不已。宜於熟讀的臨床醫籍甚多,早者如我國第一部病因、證候專著,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總論》和集唐以前醫學之大成的《千金要方》(孫思邈);晚者如金元時期劉完素的《河間六書》、張子和的《儒門事親》、張元素的《醫學啟源》、李杲的《東垣十書》、朱震亨的《丹溪心法》。明清時期如張介賓的《景岳全書》、王肯堂的《六科證治准繩》、張璐的《張氏醫通》、喻昌的《醫門法律》、尤怡的《金匱翼》、徐大椿的《蘭台軌范》、林佩琴的《類證治裁》等等,都是著名的臨床醫著,各有特色,融會貫通,最有得益。待有一定臨床基礎之後,再瀏覽前賢各家醫話醫案,也大有裨益。總之學醫與做學問一樣是沒有捷徑的,功夫不負苦心人,只要刻苦鑽研,定有成效。
近代中醫名家蕭龍友先生曾說:「初學應讀之書尚多,如喻嘉言《醫門法律》、徐靈胎《慎疾芻言》、陳修園《醫學三字經》、《傷寒論淺注》及《金匱要略淺注》之類。學者能聆會諸書之後,再讀《內》《難》以求深造。」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中華醫學會中西醫學術交流委員會工作小組,根據蕭龍友、袁鶴儕、於道濟、龔志賢諸先生的提議作出的總結性意見中有兩條是:一、《傷寒論》、《金匱要略》、《本草綱目》、《內經》四書為學習中醫必修之經典。二、四部書應從《傷寒論》學起,或《傷寒論》、《本草》同時並進。在學習有困難時可參看《傷寒釋義》、《本草問答》等比較淺顯的書。這確實是學習中醫者的指南。

『柒』 中醫基礎知識

五體,含義有二:

一是指肢體的筋、脈、肉、皮、骨等。五體與五臟相合。肝合筋、心合脈、脾合肉、肺合皮、腎合骨。

二是指各種不同類型的體質,如《靈樞·根結篇》說:「逆順五體者,言人骨節之小大,肉之堅脆,皮之厚薄,血之清濁,氣之滑澀,脈之長短,血之多少,經絡之數……,」是說五種形體不同的人,即骨節有大有小,肌肉有堅有脆,皮膚有厚有薄,血液有清有濁,氣的運行有滑有澀,經脈有長有短,血份有多有少,以及經絡的數目各異等等。本題所談五體,是指前者而言。

心與脈管相配合,它的榮華表現在皮膚的顏色上。肺與皮膚相配合,它的榮華表現在毫毛上。肝與筋相配合,它的榮華表現在甲上。脾與肉相配合,它的榮華表現在口唇上。腎與骨相配合,它的榮華表現在頭發上。

心合脈,肺合皮,肝合筋,脾合肉,腎合骨。其道理是;因心主血液,血循脈中,而血管與心相聯;肺主宗氣,散精以滋養皮膚;肝主藏血,血養筋;脾運化水谷精微,以滋養肌肉;腎主藏精,精生髓,髓養骨。

九竅,頭部七竅(目、鼻、口、舌、耳)及前陰、後陰為九竅。九竅分別由五臟所主。「肝開-竅於目」、「肺開竅於鼻」、「脾開竅於口」、'腎開竅於耳及二陰」等。另外,中醫還有「五官」之稱,即指鼻、眼、口唇、舌、耳等五個器官,也分屬於五臟,為五臟之「外候」,又稱為五臟之「苗竅」。《靈樞·五閱五使篇》說:「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腎之官也。」又說「五官者,五臟之閱也。」

五華,即面、毛、發、爪、唇;《素問·六節臟象論》載「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朧者,倉稟之本,營之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

心主血脈,心氣旺盛,心血充盈,則脈搏和緩有力,面色紅潤而有光澤,舌體紅潤有神,若心氣不足,心血不充則脈弱而細,面色蒼白無華,舌淡失神,若心血疲阻,面色青紫,舌體紫暗或有瘀斑;若心火上炎,可見面紅,舌尖紅或舌體糜爛等。

肺氣宣發,皮毛得以溫煦滋養而潤澤,若肺氣壅實閉郁,或肺氣虛而不能宣發衛氣、津液於皮毛,不僅衛外功能減弱,肌表不固自汗,易患外感疾患,而且皮毛焦枯失澤。肺開竅於鼻,「肺和則鼻能知臭香矣。」若外邪客於肌表,肺氣不宣,則氣道不通,鼻塞流涕;若肺內熱邪壅盛,則肺氣上逆喘促而鼻翼煽動。

脾主運化,脾氣健運,氣血化生有源,肌肉豐滿壯實,口唇紅潤。若脾氣虛,不能運化水谷精微充養肌肉,肌肉消瘦或萎廢,唇色淺淡甚至萎黃無華;若脾不健運,水濕不化泛溢肌膚,則發為水腫。脾開竅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

肝藏血,'淫氣於筋」,筋骨運動正常,若肝血虛,血不養筋,筋失所養則愈瘡肢麻,手足震顫,屈伸不利;若高熱劫傷津血,則四肢抽搐,甚則牙關緊閉,角弓反張等肝風內動證。肝主筋,爪為筋之餘,肝血充盈,筋強力壯,爪甲堅韌,若肝血虛,筋弱無力,爪甲多軟而薄,或枯脆色不澤,甚至變形。肝開竅於目,「肝受血而能視」,若肝血虛,視物昏花或夜盲,肝陰不足,則兩目干澀。肝經風熱,則目赤紅腫癢痛,肝風內動多見目斜上吊等。

腎開竅於耳和二陰,臨床多以腎虛證表現子耳與二陰的功能失常。關於「其華在發」,發為血之餘,肝主藏血為血海,但中醫學認為腎藏精,「精血同源」,精血能互生,發由血滋養,但其生機則根源於腎氣,所以「發為腎之外候」。若腎精氣充盈,則毛發豐茂而光澤,若腎精氣虛衰,則發枯不榮甚至變白或脫落。

五液,五臟所化生的液體,即汗、涕、淚、涎、唾。

①五臟所化生的液體。即汗、涕、淚、涎、唾。《素問·寒明五氣篇》:「五臟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為五液。」參見五臟化液條。

②水谷所化生的津液,包括汗、溺、唾、淚、髓等五種。見《靈樞·五癃津液別》。

五志,喜、怒、思、憂、恐五種主要情志活動的合稱。

喜、怒、思、憂、恐五種情志的變動。《內經》認為情志的變動和五臟的機能有關,心志為喜,肝志為怒,脾志為思,肺志為憂,腎志為恐。

「五志過極皆為熱甚」的觀點是劉完素研究情志致病可以化熱而提出的,他認為「五臟之志者,怒、喜、悲、思、恐也。若五志過度則勞,勞則傷本臟,凡五志所傷皆熱也。」情志活動過度,躁擾陽氣,化生火熱,而致中風偏枯、驚惑、悲笑、諺妄、癲狂等。反之,火熱亢極,又可擾亂神明,出現神志異常。但劉氏又認為五志化火生熱的關鍵是心,若心火暴可致中風偏枯、諺語、狂、癲、悲痛苦惱,其因是由腎水虛衰,不能制火,致心火易亢,治宜清心火,益腎水。

五志分別歸屬於肝、心、脾、肺、腎等五臟,五臟又分別主筋、脈、肉、皮毛和骨等五體,五志與五體均為五臟功能活動的外在表現.正常的五志對五臟功能無不良影響,但五志太過均可傷及五臟相關功能,使各臟的氣血運行出現異常,進而影響五臟主五體功能,表現於五體之上則出現筋脈失養、面色無華、肌肉枯萎、齒搖發脫等虛損之象,影響人的容貌。

五聲,「五聲」是我國古漢語語音學(傳統稱為「音韻學」)中的一個概念,即五類聲母類型。古代音韻學上對聲母按發音部位進行的分類,五聲(或作「五音」)指「唇、舌、齒、牙、喉」(七音再加上「半舌、半齒」)。這就是音韻學中的「五音」,由於此五音指聲母的物種類型,所以又稱「五聲」。

宮、商、角、徵、羽。

五聲,又叫「五音」。古代指宮、商、角、徵(zhǐ)、羽五個音比近似現代音樂簡譜少的1、2、3、5、6後來又加上二變,即變宮、變徵,變宮近似現代音樂簡譜中的「7」,變微近似現代音樂簡譜中的「4」。我國傳統的音樂中沒有和「4」相當音。五音加二變,合起來叫做「七音」或「七聲」,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七聲音階:宮(1)、商(2)、角(3)、變徵、(4)、徵(5)、羽(6)、變宮(7)。

大的分類方向為三:清樂調式,雅樂調式,燕樂調式。

五聲與我國古代的陰陽五行、五味、五色、五穀等樸素的理論形式一樣,是我國早期整體化的美學觀,被西方人看作是整個東方音樂的基本形態。

指呼、笑、歌、哭、呻五種聲音,與五臟相關。如肝在聲為呼,心在聲為笑,脾在聲為歌,肺在聲為哭,腎在聲為呻。

五聲也稱「五音」,即我國古代五聲音階中的宮、商、角、徵()、羽五個音級。五聲與古代的所謂陰陽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穀等樸素的理論形式一樣,是我國早期整體化的美學觀,被西方人看作是整個東方音樂的基本形態。《戰國策·荊軻刺秦王》:「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文中的「變徵」是角、徵二音之間接近徵音的聲音,聲調悲涼。

什麼是五行五色五聲養生呢?

付科學說:「我們在調理中採用五行配五聲的養生法。五行來自於《黃帝內經》,它是講世間萬物都分為木火土金水五種狀態,有相生和相剋。而五聲就是宮、商、角、徵、羽五個音律,五個音階分別被中國傳統哲學賦予了五行的屬性:木(角)、火(徵)、土(宮)、金(商)、水(羽)。」

傳統中醫認為「百病生於氣而止於音」。《靈樞·邪客篇》里說:「天有五音,人有五臟;天有六律,人有六腑。」中醫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療疾」的理論。《左傳》中更說,音樂像葯物一樣有味,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長壽。

古代宮廷配備樂隊歌者,不純為了娛樂,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用音樂舒神靜性、頤養身心。「通過不同樂器演奏出來的音樂會有不同的振動頻率,對人的心情也會產生不同的變化。」

那到底什麼是五聲呢?

角調為春音,角音樂曲,有大地回春,萬物萌生,生機盎然的旋律,曲調親切爽朗,有「木」之特性,可入肝。對於脾胃不好者、鬱郁寡歡者,常聽角調樂曲,可疏肝理氣,消除憂郁,傾瀉肝火,保肝降脂。此時如揉按太沖穴、期門穴效果更佳。

徵調為夏音,徵音樂曲,熱烈歡快,活潑輕松,構成層次分明、性情歡暢的氣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對於心慌、胸悶、失眠、多夢等人群,常聽徵調樂曲,可以心情愉悅、精力充沛、益氣安神、提高睡眠質量。此時如揉按心俞穴、內關穴效果更佳。

宮調為長夏音,宮音樂曲,風格悠揚沉靜,淳厚莊重,有如「土」般寬厚結實,可入脾。對於肥胖、便秘、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人群,常聽宮調可健脾和胃、消食散積、消除思慮,輕身降脂。此時如揉按天樞穴、胃俞穴、足三里穴、中脘穴效果更佳。

商調為秋音,商音樂曲,風格高亢悲壯,鏗鏘雄偉,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對於面色黃白、咳嗽氣喘、免疫力低下等人群,常聽商調可養陰保肺、潤肺化痰、美容養顏、提高免疫力。此時如揉按曲池穴、合谷穴、迎香穴效果更佳。

羽調為冬音,羽音樂曲,風格清純,凄切哀怨,蒼涼柔潤,如天垂晶幕,行雲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腎。對於腰酸腿軟、面色晦暗、精神不振、記憶力減退等人群,常聽羽調可以補腎強身、滋陰壯陽、提高活力、增強記憶力。此時如揉按命門穴、腎俞穴、關元穴效果更佳。

付科學說:「比如'羽』就非常悲壯凄婉,你會有一種行雲流水的感覺;彷彿冬天的寒冷,一聽身體的燥熱就降下來了。我們知道怒傷肝,如果患者發怒,我們會讓他聽一些悲傷的歌,讓他的怒隨之發泄。不同的聲音可以活躍不同的經絡。再比如徵調是夏,偏熱的,如'我的熱情好像一把火』。我們有不同的欣賞音樂,有催眠音樂,有疏肝理氣的音樂,也有抑鬱的音樂。音樂能改善人的健康狀況。在國外,奶牛聽音樂可以多產奶,雞聽音樂可以多產蛋,人聽音樂身體就容易放鬆、血液循環就會更好。」

「中葯分主熱、主寒;音樂也一樣,我們給音樂不同的節奏,使用不同的樂器,達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中葯需要配伍,音樂也需要配伍。音樂與歌曲有歸經、升降浮沉、寒熱溫涼,具有中草葯的各種特性。同樣的歌曲和樂曲,可以使用不同的配器、節奏、力度和聲等等,彼此配伍,如同中葯處方中有君臣佐使的區別一樣。通過不同聲波頻率振動,以此打通受阻經絡,調節氣血,平和心情,改善身體健康狀況!」

當問到五行五聲如何運用到中醫調理中時,付科學說,古代記載的「生於氣而止於音」,就是通過不同的聲音達到愉悅和放鬆的效果。古代皇帝經常歌舞昇平,我們認為是奢華,其實他們也是通過音樂來放鬆養生。毛主席在晚年做白內障手術時就讓人給他放《滿江紅》音樂,只用了六分鍾,手術非常成功。後來有人問他是怎麼熬過來的?主席說他感受著《滿江紅》的壯烈,完全感覺不到疼痛。

道家有吐納法,氣入丹田。比如發出一個「啊——」字,平時可以多練練,讓自己的氣先通,血才通;因為氣是推著血走的,氣不通血液循環也不會通暢。比如丹田的氣我們可以找一下,發一個「啊——」音,讓它滾動起來流暢起來。這個方法很簡單,白領坐在辦公室自己就可以練,讓這個聲音從丹田起,從印堂打出來。肺主皮毛,氣通暢的人肺就比較好,呼吸和聲音也會好,皮膚會發亮。音在丹田最低,在印堂最高,這樣由低到高,循環一圈,就可以把你身體里的濁氣、穢氣和廢氣都趕出來。

付科學說到這里做了演示。只見他先氣入丹田,然後「啊——」音伴著一股氣彷彿火箭噴發一般,瞬間就由低音躥入高音,然後帶著十足的中氣在高音上空盤旋了四五秒鍾,又徐徐旋落,聲音裊裊的,彷彿氣又回到了身體,韻味十足。

付科學笑著說,如果多練習,越練時間會越長,讓氣連上。過去老人常說找對象要找聲音洪亮的、氣足的;氣足說明他血液循環好;血液通暢,經絡就通暢,思維也會活躍,做事就比較有方法,容易成功。比如肺和大腸相表裡,一個腸道蠕動不好的人,宿便堆積比較多,他的呼吸道也不會好。所以一個長期便秘的人,容易口臭。肺主皮毛,皮膚缺少光澤,氣色不佳,讓人感覺運勢也不佳!所以我們給患者調理的時候,要先讓他發出聲音,然後用音樂入他不同的經,在他不同的經絡上去扣拔。

付科學說中醫里不同的聲音可以表現出五臟六腑不同的問題——

「肝音為呼」。發「噓」音。如果肝血虧虛,人容易發脾氣,會發出喊叫聲。有的人生氣後會發出嘆氣、嘆息聲,像吹氣的噓噓聲,這是肝氣被郁的表象。其實,發出類似聲音是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可以卸除或舒緩肝經的壓力。

「心音為笑」。呵呵、哈哈聲的震動可以讓心血循環起來。但這種笑聲又分為正常和非正常兩種:如果一個人心氣足,他的笑聲就代表他的心氣運行沒有阻礙;但如果平時總是無意識地坐在那呵呵樂或夢里笑醒,《黃帝內經》講「心氣動泄也為笑」,那是一種心氣將散的症狀,比如心慌、氣短、胸悶,甚至出現心肌缺血。我們可以通過聲音判斷出人的很多疾病。大喜和大恐都對健康無益,有句成語叫「樂極生悲」!

「脾胃為歌」。「呼」即像唱歌一樣。正常的脾胃之象應該是歌聲廣大嘹亮,可以傳播四方,就像脾的四方輸布之象一樣無所限制,但是如果脾胃有病,在唱歌上也會有表現。

「肺音為哭」。發「嘶」音,可令肺氣足。小孩子如果肺氣足哭的聲音就特別響亮。孩子的哭聲通常升中有降,哀而不傷,並不動情,只是告訴家長我需要你了。《黃帝內經》曾經專門探討過哭的問題,認為從一個人的哭聲裡面,能聽出很多東西。比如一個人要是流眼淚了,就說明他動了肝氣,因為肝主木;如果哭得滿頭大汗,說明他動了心氣,因為汗為心液;如果哭的時候流鼻涕,說明這個人動了肺氣等等。

「腎音為呻」。發「吹」音可以補腎,我們都知道元氣藏於腎,如果一個人發出呻吟之聲,那就說明動了「老本」。一般人在疼痛、受傷、興奮、過度虛弱的時候有可能發出這種呻吟的聲音。所以如果平時配合不同的聲音來調整自己,我們的身心靈將會得到一個更高層次上的和諧統一!

「在治療時,我們一般讓患者試唱,讓他練發不同的聲音;之後根據他的身體狀況給他選不同色彩的房間;對應他不同的經絡,配合刮痧和推拿、罐療。這樣在不同色彩的房間播放適合他身體狀況的對應不同經絡的音樂,加上罐診治療效果就是加倍的,而且還能修身養性,靜心安神。患者在調理中不僅身體能得到改善,身心靈也會獲得和諧和寧靜,進入完全放鬆的狀態。未來我們還將著重用五行五色五聲調理人的身心,根據每個人出生的時間:如春、夏、長夏、秋、冬,以及身體的不同症狀:風、寒、暑、熱、躁、濕、邪,來選擇和定期調換五行養生靜心環境,讓人身心平衡與和諧。」

五色

五色跟五行還有五臟是相對應的,具體如下:

金——肺——白

木——肝——青(蒼)

水——腎——黑

火——心——紅(赤)

土——脾——黃

中醫指五臟反映在面部的五種氣色。據以診斷疾病。《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公乘陽慶﹞更悉以禁方予之(倉公),傳黃帝、扁鵲之脈書,五色診病,知人死生,決嫌疑,定可治。」張守節正義引《八十一難》:「五藏有色,皆見於面,亦當與寸口尺內相應也。」《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察色》「欲識小兒百病原,先從面部色詳觀,五部五色應五臟,誠中形外理昭然。」註:「五色者:青為肝色,赤為心色,黃為脾色,白為肺色,黑為腎色也。」

五行學說術語。指青、赤、黃、白、黑五種顏色,按照五行學說,青屬木屬肝,赤屬火屬心,黃屬土屬脾,白屬金屬肺,黑屬水屬腎。但以此來診斷疾病時,必須結合實際,與病史和脈證合參,不能機械地硬套。參見五色主病條。

以豆為例,綠豆具有清熱解毒之功,入肝經為木性;紅豆有補血、利尿、促進心臟活動的功效,入心經為火性;黃豆益氣補脾,入脾經為土性;白豆含有較多的鈣質,入肺經屬金性;黑豆治消脹,下氣,性寒,入腎經屬水性。再如:一個五行缺木的人,應多吃綠色的食物,多穿戴綠色的衣服飾品,甚至多些接近綠色的東西。

五味,指酸﹑甘﹑苦﹑辛﹑咸五種味道。其實甜就是甘。

中醫認為,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早起,若感覺口有酸甜苦辣咸,分別表示肝膽脾肺腎有病起。

即指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既是葯物作用規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葯物真實滋味的具體表示。

最初是由健康人口嘗葯物的真實滋味而得知,繼而人們發現葯物的滋味與葯效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和對應性。如:

多甘味能補虛緩急;

多酸味能斂肺澀腸;

多苦味能降泄燥濕;

多鹹味能軟堅散結;

多辛味能發錶行散;

(一)、辛

1治療作用:能散、能行、能發散、行氣、活血作用。

2不良反應:辛味葯多大能耗氣傷陰。

(二)甘

1、治療作用:能補助、能緩、能和、有補虛、和中、緩急、調和葯品性等作用。

2、不良作用:膩膈礙胃,令人中滿。

(三)酸

治療作用:能收、能澀,有收斂固澀作用。

不良反應:酸味葯大多能收斂邪氣。

(四)苦

1、治療作用:能泄、能燥、能堅、能泄含義有三:一指苦能通泄;二指苦能降泄;三指苦能清泄,能燥指苦燥顯能堅的含義有二:一指苦能堅陰,即瀉火存陰,二指堅厚腸胃。

2、不良作用:能傷津、伐胃。

(五)咸

治療作用:能軟、能下、有軟堅散結、瀉下通腸作用。

不良作用:多食咸則脈凝冷而變色」能傷脾胃。

五欲,肝欲酸,心欲苦,脾欲甘,肺欲辛,腎欲咸,此五欲合五臟之氣也。

五宜,青色宜酸,赤色宜苦,白色宜辛,黃色宜甘,黑色宜咸。

五行:金、水、木、火、土

五色:白、黑、綠、紅、黃

五味:辛、咸、酸、苦、甘

五臟:肺、腎、肝、心、脾

五官:鼻、耳、目、舌、口

據《呂氏春秋通詮》載:「五行配五味」,謂酸屬木、苦屬火、甘屬土、辛屬金、咸屬水。

五味與五臟(注):

《黃帝內經》中有記載:食物的酸味與肝相應,有增強肝臟的功能;苦味與心相應,可增強心的功能;甘味與脾相應,可增強脾的功能;辛味與肺相應,可增強肺的功能;鹹味與腎相應,可增強腎的功能。

但是,在選擇食物時,必須五味調和,這樣才有利於健康;若五味過偏,會引起疾病的發生。如:酸味太過容易造成肝氣太旺而剋制脾胃功能(木克土);苦味太過又很容易造成心火太旺而剋制肺氣(火克金);甘味太過很容易造成脾胃過旺而剋制腎氣(土克水);辛味太過容易造成肺氣過盛而剋制肝氣(金克木);鹹味過多很容易造成腎氣過盛而剋制心氣(水克火)。

各類食物與五臟滋補關系

1酸生肝:酸味食物有增強消化功能和保護肝臟的作用,常吃不僅可以助消化,殺滅胃腸道內的病菌,還有防感冒、降血壓、軟化血管之功效。以酸味為主的烏梅、山萸肉、石榴、西紅柿、山楂、橙子、均富含維生素C,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動脈硬化。

2苦生心:古有良葯苦口之說,中醫認為苦味食物能泄、能燥、能堅陰,具有除濕和利尿的作用。像橘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常吃能防止毒素的積累,治療各種瘡症。

3甘入脾:性甘的食物可以補養氣血、補充熱量、解除疲勞,調胃解毒,還具有緩解痙攣等作用,如紅糖、桂圓肉、蜂蜜、米麵食品等都是補甘食物的不錯選擇。

4辛入肺:中醫認為辛味食物有發汗、理氣之功效。人們常吃的蔥、蒜、姜、辣椒、胡椒,均是以辛味為主的食物,這些食物既能保護血管、又可調理氣血、疏通經絡,經常食用,可預防風寒感冒。但患有痔瘡便秘、神經衰弱者不宜食用。

5咸入腎:咸為五味之冠,百吃不厭。中醫認為鹹味食物有調節人體細胞和血液滲透、保持正常代謝的功效。鹹味有瀉下、軟堅、散結和補益陰血等作用,如鹽、海帶、紫菜、海蜇等屬於優質的鹹味食物。

五行,五臟,五穀對應表

五穀 黍 麥 粟 稻 豆

六腑(小腸三焦) 膽 胃 大腸膀胱

五臟 心 肝 脾 肺 腎

其他 血 筋 肌肉 皮毛 骨

五官 舌 目 口 鼻 耳

五液 汗 淚 涎 涕 唾

五志 喜 怒 思 悲 恐

五聲 笑 呼 歌 泣 呻

五色 赤 青 黃 白 黑

五方 南 東 中 西 北

五季 夏 春 長夏 秋 冬

五氣 暑 風 濕 燥 寒

五化 長 生 化 收 藏

五味 苦 酸 甘 辛 咸

五音 徵 角 宮 商 羽

五行 火 木 土 金 水

五色 紅 青 黃 白 黑

五菜 紅菜 青菜 黃菜 白菜 黑菜

五果 紅果 青果 黃果 白果 黑果

喜傷心 怒傷肝 思傷脾 悲傷肺 恐傷腎

五勞心勞血損肝勞神損脾勞食損肺勞氣損腎勞精損

三焦 上焦心肺 中焦脾肝下焦腎

『捌』 中醫養生知識

中醫養生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很多人在養生方面都喜歡用中葯的 方法 。那麼關於中醫養生知識有哪些?下面就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中醫養生知識,希望大家喜歡。

中醫養生妙方
1、南瓜益氣止咳

秋冬天寒是呼吸系統高發季節。

南瓜含有豐富的VB,VC,蛋白質,胡蘿卜素,有潤肺益氣,化痰排膿,治咳止喘作用。

秋冬常吃南瓜可預防咳嗽,預防寒冷引起的呼吸系統問題。

2、常吃紅薯健脾胃

紅薯能供給人體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維生素A和維生素C,因此具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以及和胃功效。

秋冬季節更適宜多吃。

3、早起喝一碗姜湯

秋冬季節到了,早晨起來洗漱完畢,取姜切成薄片,3-5片放入碗中加紅糖或者蜂蜜1-2勺,熱水沖開,喝上一杯,一整天身體熱乎乎,禦寒保暖,特別適合容易感冒手腳冰涼的朋友,小朋友們也可以喝。

4、香蕉敷臉舒緩敏感

有些朋友皮膚比較敏感,容易出現紅血絲,取香蕉一根搗爛然後敷在臉上等10分鍾左右;

用洋甘菊手工皂洗干凈,因為洋甘菊含有修復皮膚,提高皮膚免疫力的作用,一般20天左右皮膚就會修復的很好,這種方法又方便,簡單;

並且效果非常好,敏感皮膚的朋友少吃海鮮,多吃水果蔬菜,會好很多。

5、經常熬夜用枸杞

枸杞一小把、紅棗3-4粒。放入玻璃杯中,以開水沖泡服用,或者用水煮沸後服用。

注意:如果熬夜後口乾舌燥很嚴重,或者火氣很大的話,可另加白菊花1-2朵一起沖服。

紅棗可先剪開,然後再進行沖泡。

6、蜂蜜祛痘痘

蜂蜜具有較好的滋潤和抗菌功能,取少量蜂蜜點在痘痘部位,會有不錯的改善哦。

7、洋蔥清理體內垃圾

洋蔥的紋路看上去像人體細胞。

研究表明,它能清除身體所有細胞里的垃圾物質和危害性的游離基,增強新陳代謝能力,抗衰老,預防骨質疏鬆,是適合中老年人的保健食物。

8、花椒洗臉去黑頭

用花椒熬水,去除花椒,用濾出的水洗臉,花椒水可以很好的殺滅蟎蟲及其他細菌,對預防和減少黑頭有很好幫助。

9、皮膚瘙癢用香菜

用新鮮的香菜和白酒混合,然後浸泡兩個小時,最後用這種液體來清洗瘙癢的位置,能夠很快的起到止癢的作用;

10、蘋果幫助消化防輻射

吃蘋果能幫助消化。

且蘋果中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糖類、脂肪等。

蘋果具有防輻射的作用,蘋果的成熟需要大量的日照,能有效吸收陽光中的射線。

11、用橘子敷臉去皺紋

將橘子洗凈,連皮一起搗爛放入碗中,加入蜂蜜及少許醫用酒精,攪拌均勻後,放入冰箱2-3小時,取出即可使用。

每天早晨和晚上塗抹在皺紋處就很好用;

12、脖子背上長痘用綠豆

有些朋友脖子後面,背上容易長痘,可以用綠豆碾碎加水,塗抹痘痘,對痘痘恢復有幫助。

我之前就因為熬夜不斷,痘痘也不斷,用他後痘痘很快就癟下去了,也不泛紅了,最早在醫院花了幾千塊冤枉錢也不如它好使。

13、綠茶防止眼乾

常喝綠茶、烏龍茶或鐵觀音.茶葉含豐富胡蘿卜素,能在人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A對經常接觸電腦的人有保健作用,不但能減少電腦輻射對人體傷害,還能夠預防乾眼症。

14、白蘿卜治凍傷

蘿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等各種維生素。

將蘿卜切片,用電爐或炭火等熱源烘軟,貼在凍瘡患處,然後塗抹一些凍傷膏,堅持一周,皮膚就可以恢復原樣了,以後冬天也不會再犯了,有凍瘡的小夥伴去試試。

15、米醋治好灰指甲

用米醋泡病甲20分鍾左右,會有效抑制甲下真菌的存活,降低細菌、真菌和微生物的存活和擴散。

16、腹瀉用大蒜保准好

秋冬季節,寒氣入侵腹部或吃壞了東西,常會出現腹瀉,教你一招,用茶葉一包10克左右,大蒜一頭(是一大頭,不是一小瓣哦),煮水,一次性喝下去,一天連喝2-3次,保准好。

17、鮮奶祛斑效果很好

鮮奶敷臉:准備一小杯鮮奶,用化妝棉吸滿鮮奶,敷在臉上十五分鍾左右,取下,用清水將臉上的牛奶洗凈。

18、頭屑用鮮姜洗發

把鮮姜切片倒入鍋中煮,水溫後洗頭,用手輕輕按摩頭皮,然後再用清水沖干凈,毛巾擦乾,很有效的減少頭屑。

19、失眠小妙招

核桃仁、黑芝麻、桑葉各50克。搗爛如泥,做成丸,每丸3克。

每次服9克,每日2次。適用於失眠較久的人。

20、白醋對腳氣腳臭特別好

用溫水加白醋,用10:1的配比泡腳,每天一次能夠有效緩解腳氣的症狀。

想要徹底去除,可用草本配方的泡腳粉,泡腳一次性徹底殺滅腳氣真菌,並且能防止後期反復。

另外平時注意鞋子的透氣性。

21、痔瘡用鹽水坐浴

用淡鹽水+溫水晚上坐浴一次,10分鍾左右。

另外平時多吃水果和蔬菜,少飲酒和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後期就不會再犯了。

22、口腔異味喝酸奶

每天喝90克酸奶,80%的人口臭會大有好轉。

這是因為酸奶的細菌抑制了口腔中腐爛菌的活動,使舌苔數量減少,臭味自然會減輕。

生活上多注意一下,不要經常熬夜、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

23、巧去體內濕氣

由於現代人不良生活習慣,如運動量少、飲食不規律等,使體內濕氣過重。

體內濕氣重一般表現為頭發愛出油、排便粘稠且多便、耳內濕(耳禪濕)。

可以喝祛濕茶,熱水沖開就可以,起到同樣的效果,並且增加幾味調和內分泌的中葯,能夠祛濕健脾和中,讓皮膚細膩,去除因濕氣引起的暗斑,毛孔粗大等症狀。

24、便秘輕松解決

用大米、小米各2~3兩,加紅薯4~7兩,熬成紅薯稀飯,晚飯前後食用,翌日早上,大便即可緩解,收效之速,勝過醫葯,且可常食,無副作用。吃一段時間的紅薯,便秘可以消失。

25、慢性咽喉炎用絲瓜

用絲瓜絞汁或將絲瓜藤切斷,讓其汁自然滴出,放入碗內,上鍋蒸熟,再加適量冰糖飲用,就能有效治療慢性喉炎。
中醫養生知識——食譜推薦
•肺不好要吃白,白蘿卜養肺。

白蘿卜生吃潤肺,睡前吃。熟吃潤腸。腸子不好的,要熟吃。白(芸豆) 百合、銀耳。皮膚病、鼻炎、大便乾燥都是肺引起的。

• 腎虧百病源。十人九腎虧。

腎虧:手腳冰涼、乏力、婦科病。氣是腎氣。腎不好要吃黑豆。水煮7、8成熟,用醋泡一星期,每天晚上5-7點吃一勺。

• 肝不好要吃綠豆

綠豆養肝,提高肝的解毒能力。喝綠豆湯,開鍋後五六分鍾,在似開微開的時候喝綠湯才能養肝、清火、利尿。高血壓也是肝的問題。養肝要多吃綠色蔬菜。

• 脾不好要吃黃豆。早上9-11點代謝最快。

• 心不好要吃紅小豆。

人吃五穀才豐登——黃帝內經。食不離豆,女人終身不要離開豆,因為裡面有大豆異黃酮,保護雌性激素分泌。每天用五種豆沖糊糊。

• 酸養肝,過酸傷肝。

• 苦養心,黃連、苦瓜養心,過苦傷心。咽炎要吃苦瓜,最好中午吃。

• 甜養脾,過甜傷脾。飲料喝多會傷脾,孩子虛胖。

• 辣養肺,過辣傷肺得肺癌、鼻咽癌秋天不能吃辣,因為肺熱。

• 咸養腎,過咸傷腎。

•膽----有病反應在筋上。中醫叫筋,西醫叫神經。

失眠吃安眠葯——精神病。精神病60%——70%都是吃失眠葯引起的。

12個時辰時12個屬相,兩個小時為一個。

23:00-1 :00 膽工作:管腦袋

嘴苦的人,熱氣往上走,興奮失眠。

•肝----有病火大。1:00-3:00

肝工作:主筋、目 眼睛上的病都是肝引起的。

•肺----有病3:00-5 :00 後半夜咳嗽,哮喘會後半夜去世。晚上睡覺前吃白蘿卜,治咳嗽。肺主皮膚,瘡。肝火旺,反映到肺,皮膚乾燥。

•心----心臟的病反應到舌頭上,舌頭邊鋸式齒痕。

11:00-13:00 心工作 。心主血、心主咽。白血病患者的嗓子經常發炎,吃抗生素,最後得白血病。

•脾----脾主肉、四肢。脾有病長癬、濕疹。

•腎----腎主骨。主冬。腎虧冬天骨關節疼。

柿子椒降肝火最好。

生吃茄子治瘤子,吸附力相當強,能吸油,治血脂粘稠,血栓就沒了。生吃茄子等於就是吃降血脂葯。

白天捋耳朵降血壓。

補鈣:高血壓的女人每天補鈣3000毫克,高血壓的男人每天補鈣4000毫克。正常人800-1200毫克/天。

鈣可以軟化血管,防止血管硬化,老吃降壓葯,血管硬化,補鈣降血壓、抗癌。

喝奶補鈣,但是給嬰兒補的。

燉肉跟著蘑菇一塊燉,蘑菇是食物蔬菜里頭是高鹼性的食物!所以中醫養生里有一句話,叫做,食不離豆,肉不離菇!

臉上長豆:腦門上是心,左面是肝,右面是肺,鼻子是脾,下巴是腎。

吃鹹的東西多會產生鈉,鈉會使血管變硬,形成動脈硬化,所以要少吃鹽,鈣可以使體內的鈉排出,鈣是軟化血管的,防止動脈硬化的,鈣還可以降血壓。

糖尿病—食療

要調節腎及三個的協調,怎麼調?先期用綠豆(開鍋五六分鍾,冬天七八分鍾),把那綠湯倒出來,再買黃芪,把黃芪泡綠豆湯里,黃芪用五到十片(手指甲蓋那麼大小的),每天當水喝,喝兩三天,只要牙沒疼也就是沒上火,就加五片,再隔幾天,再加五片,到二十片封頂了,別再加了,喝到什麼程度為限?就是大便成形了,痛快了,就開始減五片,減五片,直到吃完了就行了,這是調寒的,中醫稱糖尿病是上熱下寒症。

兩周以後,開始泄熱,吃什麼,吃:黑豆、加點山葯,冬天可以加點枸杞(最多20顆,多了上火),熬粥。

記住,要忌的幾樣:第一個牛奶(又開始爭論了……多少糖尿病人喝牛奶,我問你想好不想好?!都說血脂下不來,我問你怎麼下來?!現在更可樂的,吃護肝葯!是葯三分毒,這不是自己欺騙自己,要想吃牛奶,血糖血脂別想下來,別想!)第二個:辣椒;第三個:冷飲!雞鴨魚肉早上中午吃,晚上別吃!肝夜裡代謝,吃完了不動,脂肪代謝不出去。熱水泡腳搓腰,把汗出來最棒!清調過了,就補,補什麼?生吃菜,維生素夠了,補鈣和鋅,鈣鋅配是干嗎的?糖尿病是夷島素不足?把它補起來,鈣鋅是激活姨島素的,女同志每天不能低於三千毫克的鈣,男不低於四千。吃一個星期就可以量血糖,一個月之內保證血糖下來。血糖下來的,葯就可以減下來了,血糖下的狠,葯減的也狠,我治糖尿病不超過三個月。必須堅持下來。不用打姨島了以後都不打了。調過的最快的病人,是總參的軍官,是三高症帶腦中風,一天吃七種葯,半個月不吃葯了,一切正常,現在七個月沒吃過葯,這太快了。一般的絕大多數三個月都好了,慢的五六個月,都調下來了。還是這句話,糖尿病是吃出來的,給它吃回去。

腎炎----食療

腎炎里頭現在有兩個不同的症狀,一個是腹瀉型的,一個是便秘型的。

腹瀉型的用綠豆配枸杞、黃芪,每天16點到17點之間喝一杯生的果汁。為什麼這個時間喝呢?因為腎經是17點到19點工作,我們16點、17點之間給他喝了,到了17點至19點的時候,那個果汁基本上都能到腎里頭去了。腎工作最旺的時候幫助它去調理,把里頭的垃圾都給它排泄出來,這是一個類型。

如果是便秘型的,就要先解決便秘的問題。解決完便秘以後,再用調腎的這個方法,把指標慢慢降下來。通過食療方案,這種病例已經治癒不少例了。

白內障----食療

簡單的方法治療白內障:在杯子中加入燒開的熱水,倒入十幾滴醋每天熏眼睛,一段時間後,白內障就會好。

血壓高----食療

生吃蔬菜。蔬菜里頭柿子椒降肝火。生吃茄子“長條茄子”效果是最好的。吃法很簡單,把這柿子椒和茄子都洗干凈了,別削皮了,給它切成絲、切成片,擱點兒麻醬、醋、鹽一拌。

血壓高就是肝火太大,我們白天多喝一些瀉肝火的水。這水怎麼做呢?綠豆半斤,加水,鍋要蓋著蓋兒上火煮;開鍋5-6分鍾,把湯倒出來,當水喝。喝多少呢?您能喝多少就是多少,不要強求數量,您喝一杯熬一杯,喝兩杯就熬兩杯,順其自然,只要不難受就行。白天當水喝,剩下的綠豆加上黑豆、小豆煮粥,晚上當飯吃。

鈣是降血壓的。補多少呢?女同志每天不能低於3000毫克,男同志每天不能低於4000毫克,分三次吃。

忌口:牛奶、辣椒、冷飲

這道食譜開完了,從您開始吃的那天起,一個禮拜以後,一定要定時、定點量血壓!隨著時間的推移,您看您的血壓是不是慢慢在往下走?血壓慢慢下來了,咱們降壓葯是不是該減點兒啦?要是再不減,是不是非成低血壓不可了?再過一段時間,把降壓葯再減點兒,慢慢就把葯減沒了……最後調整到食物上,用食物調整血壓。

便秘型 假性高血壓(血壓不穩)----食療

綠豆一斤,甘草50克,甘草3天一換,綠豆天天換,加水擱在火上開鍋5-6分鍾,把湯倒出來,天天當水喝,熬多少喝多少。

晚上睡前生吃白蘿卜(潤肺),以胃不難受為好,越多越好,大便能保持一天兩次後就隔一兩天吃一次。甘草就不用了,綠豆改半斤,繼續天天喝。

早晨中午隨自己喜歡吃,晚上盡量多吃生拌菜,以柿子椒、茄子、白菜為主,千萬別吃雞鴨魚肉。

晚上熱水泡腳,搓後背,吃降壓葯時記得補鈣。

一周過後定時定點量血壓,血壓下來後,降壓葯要減量,

按四分之一的降,分四個階段把葯減沒了,不超過三個月就好了。

腹瀉型 假性高血壓

綠豆半斤,枸杞子根據自己情況定,50到100個加水,開鍋5-6分鍾後,把湯倒出來,把黃芪泡在湯里,黃芪從5-10片起,手指甲那麼大片,生熟黃芪都行,喝兩三天如果沒上火(牙不疼、不長口瘡),再加5片,再喝兩三天,沒上火再加5片,就這樣逐步往上加,一般加到30-40片封頂,如果上火了,就把黃芪停兩天,就喝綠豆枸杞子湯。

早晨喝豆漿、小米、玉米等黃色食物,加一到兩個雞蛋。晚上先吃 炒菜 ,再吃生拌菜,直接吃生拌菜容易腹瀉,先吃柿子椒、紫甘藍,慢慢加量,兩周後血脂高的話再加生茄子,血脂不高的話就不加。

泡腳時搓後背(或者走罐)

忌口:牛奶、辣椒、冷飲

黃瓜和西瓜千萬不要吃,傷脾。

如果吃降壓葯的話就吃鈣。定時定點量血壓,血壓下來後,慢慢的減葯量,一點點把葯減沒了就行了。

判斷高血壓的分類:

腹瀉型高血壓 --早晨10點以前高,慢慢就下來了。

便秘型高血壓 --下午1點以後血壓比較高。

高 血 壓 --從早到晚天天都高。

膽結石----食療

晚上10點左右(睡前)喝生冬瓜汁加酸棗面,沙性膽結石在1厘米以內的喝三個月的生冬瓜汁加酸棗面可以治癒。

慢性腸炎、脾胃不和----食療

9點到11點之間(早晨) 脾不好,早晨喝豆漿

膀胱和前列腺疾病----食療

15點到17點喝生冬瓜汁,最多三個月,效果明顯。

早調心肺:早上搓手掌的下掌心,是心經的總穴,搓熱了放眼睛上可以治療白內障。

晚調肝腎:晚上用熱水泡腳,用手搓後腰,上下反復搓,調理脾胃膽。

腎----食療

心氣不足,上邊腫(臉腫);腎氣不足,下邊腫(腿腫)。

氣腫:按一下 就回來 水腫:按一下 一個坑

咸養腎,過咸傷腎。

補腎:主黑豆(晚上喝黑豆粥),輔黑芝麻、堅果
中醫養生的5個認識誤區
誤區一: 看中醫就是吃中葯

中醫指中國傳統醫學,即中醫學。它承載著五千年中國醫學 文化 的積淀,集結了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爭的 經驗 和知識,在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辯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長期臨床實踐逐步形成並發展成的醫學理論體系。

中醫學以中醫的陰陽五行、氣血津液、五臟六腑等理論為基礎,氣、血、津、精為人體的組成,通過望聞問切四法,分析病因病機,確定病症、分型,從而確立治法治則,後運用各種中醫傳統療法,如中葯、針灸、生活作息、飲食習慣等指導、治療或調理身體。由此可見,作為中國的國粹,中醫有著龐大而又完善的系統;作為一門學科,中醫又有各個子學科,因此看中醫絕不等同於吃中葯。中醫除了吃中草葯,還有針灸、拔罐、推拿、葯浴、刮痧、食療等各種方法,且療效甚佳。

誤區二: 中葯療效慢

不少人都覺得,中葯療效慢。其實中醫為宏觀方式,西醫為微觀方式,西醫更多是所見即所得,中醫則是祛邪固本養生。另外,中醫在治療一些急症方面很有奇效,例如針刺治療急性疼痛往往一針見效,甚至對於急病的搶救方面,中醫也有獨到之效,如從古代的華佗針刺麻醉,到現今的參附湯葯搶救心衰患者等等。所以中葯應改為療效“漫”長。

誤區三: 西醫治療不好的才去找中醫

有些病人到西醫療效不好時才想起找中醫,把中醫當做是“救命稻草”,此時若中醫療效不好就認為中醫不行。其實許多病中醫一開始就可以介入,這樣效果會更好。

例如糖尿病,西醫治療糖尿病,多數是控制飲食、注射胰島素。但糖尿病在中醫上即為“消渴症”,治療方式需清胃瀉火,養陰生津,並且輔以食療,即顯效。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中醫對於疾病的治療,多從整體出發,調節臟腑功能,從而達到陰平陽秘、氣血充盈之效。

誤區四: 西醫營養學等於中醫食療

西醫營養學十分重視和強調食物的酸鹼性,不是憑口感,而是看食物攝入人體內經過代謝轉化後,在體內最終代謝產物是呈酸性還是鹼性。用以控制飲食,最終達到平衡體質的目的。

中醫食療是利用“葯食同源”的食物進行防病治病,用以促進病體康復。

中醫食療根據食物的氣對人體進行調養,把人當成人,講究順天應時,天時、地利、人和;順應四時,吃應季的食物。用食物來調理身體,達到陰陽平衡的目的。

誤區五: 中醫養生和年輕人沒關系

現在很多年輕人覺得,中醫養生就是老年人的事情,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方法。中醫養生在於調和陰陽,疏通氣血,保證人體的健康。現代人壓力大,工作忙,生活不規律,亞健康狀態越來越年輕化,因此對於任何年齡的人來講,養生都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