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標本知識幼兒園

標本知識幼兒園

發布時間: 2023-01-29 07:30:03

Ⅰ 小班教案製作小草標本

活動目標
1、欣賞草地的圖片,感受小草的密集、柔軟。
2、通過用手部提腕的動作,學慣用向上的線條表現小草。
3、初步嘗試體驗與同伴在同一張紙上繪畫。
活動准備
1、幼兒有在草地上玩耍的經驗,用小手摸過小草。
2、草地圖片,土黃色的長條畫紙,深淺不同的綠色油畫棒,水粉筆,紅、黃、藍水粉顏料。
3、小兔子手偶一個,錄音機一台,活潑歡快的音樂。
活動過程
1、欣賞草地的圖片,感受小草的細密。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張照片。請你們看一看,照片上是什麼啊?
2、感受草地上小草的柔軟。
(1)通過回憶在草地上玩耍的經驗,感受小草的柔軟。
①教師:小腳踩在草地上……
②教師:小手摸在小草上……
(2)在小草生長的情境中,學慣用提腕的動作表現小草的生長。
①教師:冬天,小草還在地下睡覺呢。春天到了,小草要頂開厚厚的泥土長出來!誰知道小草是怎樣頂開泥土的?誰能學一學? (這里要重點讓幼兒理解生長的力度)
②教師:小草用力頂呀,才能鑽出泥土看到太陽公公,小草看到太陽公公,才能越長越高!(教師用誇張的語言暗示幼兒做上提的動作)
要點提示
1)引導幼兒把小手放在身體的不同部位,如小腳、腿上、肚子上等,表現小蘋睡覺的樣子。在說到「高」的時候,教師就引導幼兒做提腕的動作。
2)教師在示範提腕的時候,動作可以誇張一些,注意提腕的力度與速度。
3、教師以故事情節導人,引導幼兒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向上生長的小草。
(1)教師出示小兔子的手偶,激發幼兒畫小草的情感。
教師:小兔子可喜歡在草地上玩耍啦!哎呀,小草怎麼還沒有長出來啊?怎麼辦呢?
(2)教師出示土黃色長條畫紙,示範畫小草。
4、幼兒三人一組畫小草,教師指導。
(1)三人一組,自由結伴。
(2)教師用情境性的語言指導幼兒畫密密的小草。
教師:小兔子可喜歡去小草多的地方玩了!
5、展覽幼兒作品,集體欣賞。
教師:你們喜歡哪塊草地?為什麼?
6.幼兒感受教師二次創作帶來的快樂。
(1)教師:草地上還開滿了許多的小花呢!有什麼顏色呀?
(2)教師:讓我們一起去草地上跳舞吧!
●這里所指的第二此創造,是指教師用蘸了不同顏色的水粉筆在畫好小草的圖上對敲滴落在畫紙上的不同顏色的點點就像盛開的小花。同時也讓幼兒感受了一種與眾不同的操作方法。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 可以對「小草」的畫面進行二次創作。提供紅、黃、藍三種水粉顏料,先用水粉筆蘸上顏料然後對敲,引導幼兒學慣用敲打的方法給草地添畫小花,感受不同的作畫方式。
☆區角活動 美術區:提供蠟筆和水粉顏料,用蠟筆提畫小草,用水粉顏料刷底色,感受油水分離法畫小草的不同效果。
☆環境創設 布置展區「美麗的草地」。
☆家園共育 ①帶著幼兒一起去草地玩耍,觀察小草,感受小草的細密、柔軟。②了解有關愛護小草的知識。
【評析】
在這個教學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小草的生長,感受小草從下向上的生長趨勢,並引導幼兒通過手部提腕的動作,模仿小草沖破泥土努力生長的姿態,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

Ⅱ 幼兒園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畫幾種不同造型的花燈,色彩要漂亮。

2、學畫提燈和看燈的小朋友。

3、再次回憶和體味元宵節的歡樂氣氛。

活動准備:

花燈范畫若干

活動過程:

1、引出內容:

我們中國有個節日,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團,你們知道這是什麼節日嗎?你是怎麼過元宵節的?最難忘的是什麼?

2、出示各種範例(圓燈籠、長方形燈籠、熊貓燈籠、魚燈籠等),引起幼兒興趣。

引導幼兒觀察各種花燈的外形結構,說說自己最喜歡的花燈。

3、講解示範:

示範燈籠的畫法及看燈人的畫法。

4、幼兒練習:

提醒幼兒畫抬頭看燈的小朋友時,先畫圓圓的頭,把頭發畫在下面,嘴巴畫在上面,眼睛放中間,頭就抬起來了;要求幼兒塗上漂亮的色彩;引導動作快的幼兒大膽添畫(禮花等)

5、結束:把幼兒作品展示主題牆上,開個熱熱鬧鬧的元宵燈會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積極開動腦筋,想出紙球的各種玩法;練習夾包跳和投擲動作。

2、發揮幼兒想像力、創造力,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積極參與體育活動,樂意與人合作,體驗合作的快樂。

4、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觀念。

5、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重點難點

夾包跳、投擲動作。

活動准備

彩色紙球人手1個,大圓布一塊,自選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幼兒聽音樂做頂球走、繞球跳、滾球等動作,活動身體各部分。

2、 創意玩紙球。

(1) 請幼兒自由探索紙球的各種玩法。

(2) 教師觀察幼兒活動,肯定幼兒的想法,鼓勵幼兒想出更多的玩法。

(3) 互相欣賞各自的玩法,師幼一起玩

(4) 引導幼兒重點練習夾包跳、投擲動作。

3、合作玩紙球

(1) 教師收起一部分球,幼兒自由結伴,嘗試合作玩紙球,對不會合作玩紙球的幼兒,教師給予一些暗示和幫助。

(2) 再次減少球數,師幼合作玩球。

4、游戲:炒豆豆

全班幼兒每人抓住大圓布一角,互相配合抖動圓布,讓紙球在布上蹦跳彈起,感受紙球蹦跳的特點。引導幼兒注意動作的一致性。

5、活動結束

集體做吹氣球游戲,調整呼吸,放鬆身體的各部門肌肉。

教學反思

1、活動設計符合大班孩子喜歡玩游戲的特點,大班幼兒已有了一定生活經驗,在游戲活動中也積累了一定的合作能力,所以在活動中大部分孩子都能與他人配合著玩,合作得比較好,但也有個別孩子動作協調能力差些,需要教師給予個別的指導。

2、在練習夾包跳、投擲動作中,有一部分孩子的動作完成得不怎麼好,特別是夾包跳,幼兒的雙腿既要夾著包,又要往前跳起來,有的孩子跳起來時,雙腿就自然地打開了,包就掉下來了,大部分幼兒練習一兩次後,就能領會了要領,很好地完成了動作。

3、在玩炒豆豆游戲時,剛開始幼兒在抖動大圓布時,有的用力太大,有的幼兒還沒抓穩布角,球在大圓布里蹦不起來,有的球一下子就掉下來了,經過兩三次的摸索、配合,幼兒找到了要領,球很快地在大圓滿布里蹦跳起來了,孩子們玩得很開心,也持續了很久球都沒有掉下來。

4、我認為在設計和完成這個活動是成功的,教師在活動中是幼兒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活動中教師沒有過多地干涉,讓幼兒在自己探索、摸索和實踐中成長起來,找到玩中的竅門,以及同伴之間的協作能力,我認為是對孩子來說是一輩子受用的能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古詩,結合圖片理解詞語和詩句的意思。

2.體會詩中描繪的情景,感受詩歌的內蘊美。

3.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古詩內容的猜測與想像。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准備:

古詩詩句相關圖片、背景音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引出題目。

1.教師講述賈島《推敲》的故事,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2.引出題目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賈島寫的一首古詩,叫做《尋隱者不遇》。

3.初步了解題目大意

二、初讀古詩,理解古詩大意

1.播放音樂,教師有感情的朗誦古詩,幼兒欣賞

2.教師再次朗誦古詩

3.幼兒嘗試跟著教師一起誦讀古詩

4.教師解釋古詩大意

我們已經一起朗誦過這首古詩,下面來聽聽這首古詩說的是一件什麼故事。

詩人在松樹下問一童子,你師傅在哪,去干什麼啦?童子認真的回答說,師傅采葯去了。但我只知道,師傅在這座山裡,具體在哪個地方,我也不知道。

三、精讀古詩,分段理解

1.(出示插圖).圖上畫的這兩個人是誰?(詩人和童子)

2.詩人是在哪裡碰到這個童子的?從古詩中的哪個詞可以看出來。

「松下」指出了事情發生的地點。

教師小結:在一棵松樹下面,詩人遇到了童子,他正在問童子一些事情

幼兒一起朗誦古詩第一句。

3.這個童子與隱者是什麼關系?他是怎麼回答詩人的?

教師小結:童子說他的師傅上山采葯去了。

幼兒一起朗誦古詩第二句。

4.童子的師傅到底在哪裡呢?古詩里的那一句說到了?

教師小結:童子的師傅就在這座山裡

師幼一起朗誦古詩第三句。

5.最後詩人有沒有找到童子的師傅呢?答案就在最後一句里。

教師解釋第四句古詩的意思:山上的雲太濃了,看不清人到底在哪裡。

師幼一起朗誦古詩第四句。

四、創設情境,表演古詩

1.在理解的基礎上誦讀古詩數遍

2.請幼兒扮演詩人和童子表演古詩,加深對古詩的理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一、設計意圖

「竹蜻蜓」是我國民間最古老的玩具之一,它小巧精緻、攜帶方便、飛行靈活,一直倍受孩子們的青睞。而大班幼兒正處於喜歡動手製作、探索發現的階段。因此,我嘗試設計了一節科技製作「竹蜻蜓」活動,預設以幼兒自主學習為主,旨在通過科學與藝術領域間的整合,藉助圖示、兒歌引導,難點前置等方法,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猜測、驗證、製作、交流等途徑,在做做玩玩中獲得操作技能,進一步激發主動嘗試、積極探索的科學,並發展幼兒初步的藝術審美和表現力。

二、活動目標

1、熟悉左右對稱特徵,在看流程圖示製作竹蜻蜓中嘗試探索竹蜻蜓翅膀的大小與飛行的關系。

2、學會較熟悉地運用對折、畫剪、粘貼等技能進行科技小製作,同時養成活動後收拾材料工具的習慣。

3、體驗自主學習、合作製作的愉悅情緒,激發對民間藝術的嚮往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動准備

1、知識准備:幼兒對蝴蝶、蜻蜓的基本特徵已有一定了解。

2、材料准備:

(1)蝴蝶實物標本,課件(以蝴蝶、蜻蜓為主要內容)各一;製作流程圖7幅。

(2)剪刀、吸管、透明膠、畫報紙、白卡紙、油畫棒、記號筆、五角星(鼓勵製作成功的幼兒用)。

(3)自製「竹蜻蜓」範例1隻。

四、活動過程

1、通過觀察、欣賞相關的實物標本和課件,熟悉左右對稱特徵。

(1)出示蝴蝶實物標本,引發幼兒對探索的興趣。

指:「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隻蝴蝶,請大家仔細觀察它的翅膀有什麼特點?」

(2)播放課件,引導幼兒觀察左右對稱現象,掌握其特徵,再次引導幼兒從蝴蝶的兩個翅膀的圖案、色彩、形狀上進行比較和體驗。

2、嘗試製作左右對稱圖形。

(1)討論製作左右對稱圖形的方法。

提問語:「如果要做一個漂亮的左右對稱的圖形,應該怎麼做?你有什麼好辦法?(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幼兒嘗試用畫紙、油畫棒獨立製作並裝飾左右對稱圖形。

(3)教師觀察製作情況並歸納左右對稱圖形的製作方法。

①出示圖1~4,讓幼兒了解左右對稱圖形的製作流程。

②自創兒歌歸納製作方法,便於幼兒熟記、掌握技能。「紙兒長長邊對邊,中線起始圖案畫,沿著輪廓剪一剪,再給圖形穿新衣!」

環節自評:「製作對稱圖形」是本次活動中的關鍵部分也是難點部分。以「蝴蝶」而非「蜻蜓」作為觀察學習的例示,主要是因為蝴蝶翅膀大,易於幼兒觀察比較。這樣,他們在觀察左右對稱的同時就能直觀地欣賞到蝴蝶翅膀上的花紋美,為下一步自製過程中的藝術裝飾操作部分的更好參與埋下伏筆。製作前,讓幼兒先用畫紙進行嘗試製作左右對稱圖形,一是節約材料,二是為幼兒的想法、猜測一個檢驗求證的機會,在此基礎上,結合老師自創朗朗上口的兒歌以及圖示呈現,幼兒和老師一起出比較合理的製作步驟和方法利於幼兒輕松攻克第一步製作的難關。

3、製作「竹蜻蜓」玩具。

(1)出示自製「竹蜻蜓」,激起幼兒動手製作的願望。

指:「這是什麼?你們認識嗎?誰願意上來玩一玩?」

(2)介紹基本玩法和製作所需要的材料。

指:「這么好玩的竹蜻蜓是用哪些材料做成的呢?」(一根吸管、一張卡紙。在此教師簡介古時與現今竹蜻蜓製作原材料的不同。)

(3)出示圖5~7,結合上環節圖示1~4,啟發引導幼兒理解完整製作的步驟及方法。

教師:「應該怎麼做呢?誰看懂這些圖了?說說先做什麼?再做什麼?有沒有什麼地方看不懂?」

(4)幼兒完整觀察圖示1~7,結合教師制「竹蜻蜓」實物,交流討論製作方法。

(5)對幼兒提出的較多疑問之處,老師可作詳細講解或示範。

(6)幼兒具體的操作材料,並提出製作要求。

指:「根據圖1~7做竹蜻蜓,然後用油畫棒在翅膀上裝飾圖案。製作時保持安靜;遇到困難先看圖示或者觀察「竹蜻蜓」玩具後再想一想,實在不能解決時可以請同伴或老師幫忙;製作中注意安全使用工具、注意節約材料;做完後及時材料。」

(7)幼兒獨立製作,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可選擇合作製作或先獨立製作局部後再在教師引導下完成製作。

(8)教師巡迴指導,指導重點如下:

①引導幼兒發揮創造力製作不同形狀的竹蜻蜓。

指:「怎樣才能讓你的竹蜻蜓與眾不同呢?」啟發幼兒嘗試做出不同形狀的竹蜻蜓翅膀。

②鼓勵幼兒大膽想像,運用已有美工知識自主創造性地裝飾翅膀。

教師:「你准備用什麼方法、什麼材料、怎樣來裝飾你的竹蜻蜓?」

A、啟發幼兒選擇油畫棒、記號筆、畫紙等多種方式進行裝飾。

B、對不同能力的幼兒進行裝飾方面的具體的分層指導:能力差、速度慢的幼兒可以在翅膀上先畫簡單的線條;能力中等的幼兒可以進行色彩圖案的裝飾或用撕貼畫紙的形式進行裝飾;能力強的幼兒可以綜合運用以上多種方式進行創意裝飾。

③鼓勵幼兒遇到製作流程方面困難(如粘貼步驟)時可進行兩兩合作。

環節自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的,應充分挖掘和利用各領域之間的內在聯系,對課程內容進行合理、有效的整合。」此環節將藝術的表現力和美感培養巧妙地融合在科學的探索過程中,讓幼兒在製作中感受著圖形的對稱美,以及大膽運用圖案、線條、色彩等表現出個性美,為科學探索活動了更豐富的空間。

4、探索竹蜻蜓飛行的奧秘,了解竹蜻蜓翅膀大小與飛行的關系。

(1)玩玩自製竹蜻蜓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悅。

指:「大家的竹蜻蜓都做好了,趕快試一試能飛起來嗎?都飛得一樣嗎?」(為作品能成功飛行的幼兒頒發五角星,並讓其作一定的示範。)

(2)探索竹蜻蜓飛行的奧秘。

指:「一樣都是竹蜻蜓,為什麼有的飛得高、有的飛得低?有的飛的時間長、有的飛了一會兒就會落下來呢?」(幼兒三兩成群進行比較飛行,觀察、比較、交流、討論。)

(3)幼兒自由表述自己的發現,教師歸納。

教師:「原來竹蜻蜓的飛行和它的翅膀大小有關系。翅膀大的要比翅膀小的飛得高一些、飛行的時間長一些。」

(4)作品展示、與互換玩要。

(5)遷移知識。將幼兒自製作品展示後讓大家評選優秀作品:從外形裝飾、造型美到飛行效果等幾個方面去評選。同時讓幼兒交換作品,體驗與比較。

教師:「竹蜻蜓這種玩具在我國民間已經流傳了0多年,據說直升飛機的螺旋槳就是人們受到竹蜻蜓的啟發後才製造出來的,充分體現了我們祖先的聰明才智。這小小的玩具中還藏著大道理,我們在生活中可以繼續去探索、發現其中蘊藏著的更多奧秘。」

五、活動結束

1、

2、

六、活動延伸

1、將幼兒製作的「竹蜻蜓」投放在科學區,鼓勵幼兒課間繼續探索發現飛行的更多奧秘(如翅膀顏色在飛行過程中的變化等)。

2、在手工區材料,鼓勵幼兒在竹蜻蜓的翅膀造型、裝飾上作多種嘗試和改進,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和審美情趣。

選自《教育導刊·幼兒教育》9年第4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分類是把物體分成各具共同屬性的幾組,也就是按照一種屬性或幾種屬性把一些物體放在一起。這里所謂的"屬性"指的是物體的形狀、顏色、大小、粗細、長短、高矮、厚薄以及數量等。分類的結果實際是"集合"的具體形式,它有利於幫助幼兒理解並獲得初步的集合概念。有關"物體的分類"在幼兒園計算教學中佔有相當重的比例。分類能力是幼兒認識數和學習計數的基礎。依據大班幼兒喜歡探究、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的特點,結合幼兒對圖形特徵的理解與興趣,我設計了此活動來幫助幼兒理解層級分類,體驗內包含關系。在材料的提供上,注意了多樣性 ,力求調動幼兒的探索興趣,並且在難度上也分出層次,滿足不同能力孩子的需要。在過程的設計上,主要通過經驗回憶、直接地探索、體驗等方式來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活動目標:

1、學習按事物的兩種不同特徵進行二次分類,體驗類包含關系。

2、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准備:

教具:課件;顏色、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圓形圖片若干個;學具:帽子、手套、背心圖片每人一套活

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圖形王國,激發幼兒興趣;

二、學習二次分類

1.觀察演示。出示圖形,讓幼兒觀察其特徵,想一想如何將這些圖形分成兩組?有幾種不同的分法?幼兒進行討論。

2.幼兒討論回答後,教師選擇一種分法進行演示,如:將圖形分成大小不同的兩部分。在此基礎上啟發幼兒想一想如何將每一部分再分成兩部分。教師演示分法。

3.教師小結:可先將圖形按形狀分,再按大小分;也可先按大小分,再按形狀分;

4. 學習對圖片作二次分類。

發放操作材料,讓幼兒觀察圖片的外形特徵,然後按其特徵進行二次分類。

三、 經驗遷移。游戲"看誰站得快",進一步鞏固幼兒的分析、歸納能力。

四、活動小結,教師對幼兒分類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分析、解決,幫助幼兒獲得分類經驗。

延伸:

提供二次分類板及各種材料紙讓幼兒繼續學習層級分類(在各種圖形的層級分類基礎上可引導幼兒擴展到動植物的層級分類)

活動反思:

「二次分類」這一課設計時,我充分把握住了:「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一教學理念,將學生的終身發展作為本節課的主目標。為此,我的設計針對學前班學生「好奇、好問、好動、好表現」的特點,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形成數學問題,並在動手實踐之時掌握分類的標准,使原有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伴隨著這求知的過程,使學生在獨立思考時,學會廣汲博納,在張揚個性的同時學會合作。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一、講故事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感知數學問題。

多年來,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存在著這樣一種現象:低年級老師一提問,一隻只小手爭先恐後的舉起來,而到高年級則寥寥無幾;低年級學生的回答五花八門,充滿了個性;而高年級學生的回答則顯得規范、標准,但卻單調劃一;創新色彩在許多學生身上隨年齡的增長在褪色。這一切源自我們在教學中忽視了學生的好奇心。

本節課我先利用講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親切感,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然後讓學生根據提示牌找座位,讓學生初次體驗到按指定標准分類,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從中體驗到成功,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

二、創設實踐空間,鼓勵學生自主探索。

「分類」這一內容,學生在生活中常常會接觸到,只是無意識的成分多一點。若老師簡單地給出這個名詞,在每次分類時,不斷提出分類的標准,那麼分類的過程(可能會)顯得更為簡潔,分類的結果可能顯得更為准確。學生作為容器也完全能夠順利盛下這些知識,但是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及其精神被忽略了。

在本節課中,我只是整個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更多的是為學生提供大量感性的材料,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出分類的標准,並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正是在這空間之中,讓學生感受到分類結果在不同標准下的多樣性,感受到同類物體在不同標准下的分類所產生的不同意義和作用。教學中我充分抓住學生「好動」這一特點,在不停的分一分、說一說的過程中,體會到知識的形成與應用,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給予孩子們「好表現」的機會,培養孩子們合作交流的意識。

作為個體的學前班學生,喜歡表現自己,這一點較其他年級學生而言是顯得最強烈的。在這節課中,我沒有生硬的講解和周詳的演示,而是把小組那一塊空間作為學生表現自我的舞台,在匯報演示,在介紹解說的表現過程中,學生袒露了自己真實的想法,發散思維和語言得到了訓練,感性知識在一次合作、交流當中上升為理性知識,一次次的自我表現,使學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有利地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合作意識的形成,創新意識的拓展。

四、注意張揚孩子們個性。

數學學習與其他學習一樣。都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由於每個人生活經驗的不同,認識水平的差異,即使是面對同一個問題,也會有不同的看法,而教育的目的不是統一思想,統一要求,而是不同的人獲得不同的看法。面對同樣的東西,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分類、整理方法。在教學中,我並沒有框住學生思維,反而是積極促進學生思維的開放,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需要自己的習慣去分類,體會分類的多樣性。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思維,給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讓學生用稚嫩的眼光去劃分世界。努力開發學生的潛能,張揚其個性,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我還注重良好習慣的培養。

不足:對於時間安排上我是前松後緊,所以有一個習題沒有進行完。以後在教學上我一定先預設好每一個環節讓課堂更完美。

小網路:分類,是指按照種類、等級或性質分別歸類。語出《書·舜典》附亡《書》序:「帝釐下土,方設居方,別生分類,作《汩作》。」

Ⅲ 標本算不算科學小製作

不屬於。
科技小製作會涉及不同領域的科學知識,無論在內容還是形式上都會顯得龐雜一些,要注意科技小製作與普通手工製作的區別。這類小製作雖不具機動性,但模型所呈現的形體和外觀,仍然能使幼兒獲得一定的科技知識。動力類科技製作是指所做物品能夠通過某種動力的驅使產生變化或持續運動,從而演示出一定的科技原理或方法。藉助電能、熱能使小製作產生持續運動或發光、閃爍等變化,如走馬燈、電動小汽車、機器人等。
根據科技小製作的類別和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幼兒園科技小製作可分為三種類型。模型是物品外觀的再現,是具有固定性的造型或手工拼接型小製作。這類小製作雖不具機動性,但模型所呈現的形體和外觀,仍然能使幼兒獲得一定的科技知識。電熱能動力型。藉助電能、熱能使小製作產生持續運動或發光、閃爍等變化,如走馬燈、電動小汽車、機器人等。

Ⅳ 認識雞標本幼兒園小班活動記錄表

【活動目標】 1、學習口手一致地點數4以內的數,並能說出總數。 2、初步了解4以內的概念。 3、體驗獲得成功的快樂。 【活動准備】 1、有關磁帶錄音。 2、畫有3個雞蛋的圖片一張。 3、乒乓球若干個,塑料筐3個(分別畫有2個蛋、3個蛋、4個蛋做標記)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1、小朋友你們仔細聽聽是什麼聲音呀?(老師放錄音),噢,原來是老母雞在下蛋呢,雞媽媽今天心情很好,下了不少的雞蛋,想請我們小二班的寶貝們幫她數一數她下了幾個蛋? 2、師:在幫雞媽媽數蛋之前,先請幾個數字寶寶來和我們認識交朋友。(教師逐一出示數字 1、2、 3、4,讓幼兒大聲說出這些數字) 3、記憶4以內的數字(數字寶寶要和你們捉迷藏了,教師出示1—4的大數字卡,拿掉其中一個數字,請幼兒說出是哪個數字不見了)。 小朋友們,你們真棒,這么快就認識了這些數字寶寶,現在(jy135幼兒教育 www.jy135.com)我們可以幫雞媽媽數蛋了出示圖片,請幼兒用右手食指點數圖片上的雞蛋數量。 二、我們每個人都表揚一下自己,真棒。接下來我們做一個幫雞媽媽撿蛋的游戲。 1、老師模仿母雞的聲音「咯咯達、咯咯達」:雞媽媽下了2個雞蛋。(引導幼兒用點數的方法幫助雞媽媽撿蛋,把2個乒乓球送入有2個蛋標記的筐里。) 2、老師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並說出來然後請幼兒根據圖片提示撿蛋,分別把3個球、4個球放入相應的筐中。 三、教師小結:小朋友都很聰明,幫雞媽媽撿回了它的蛋寶寶,雞媽媽讓我一定要謝謝你們。並給幼兒進行小獎勵。 【活動反思】 數學活動離不開操作。為了讓幼兒更好地掌握,在活動中我准備了豐富的活動材料,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4以內的數量,並且我創設了幼兒喜歡的「幫雞媽媽撿蛋」的游戲,讓幼兒聽一聽、說一說、動手做一做,吸引幼兒,使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去。

Ⅳ 幼兒園標本角設計目的

幼兒園標本角設計目的有。
1、標本角是幼兒大自然、走進科學的窗口。
2、在班內可以有這樣一塊微型自然界,盡管只有方寸之地,卻也是自然界一部分的展現。
3、在標本角,幼兒在小組輪流照料中逐步樹立主人翁的意識和責任感。

Ⅵ 幼兒園如何利用標本教學

通過動手實操。
對於幼兒園的學生而言,簡單的觀察與動手已經不能再有足夠的吸引力與樂趣了。而較高難度的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又因學生的主觀因素與學校缺乏相應的教學資源的客觀因素而難以開展_所以設計既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與動手欲_又適合其認知水平,並能利用現有資源來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成了現實的要求。

Ⅶ 幼兒園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喜歡玩音樂游戲,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2、能大膽的表現老狼的動作、神態,進一步的提高音樂的表現力。

活動准備

准備老狼及小羊的頭飾,水彩筆每人一隻,准備每人一把小椅子,老狼的模仿聲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門,現在帶上你的小耳朵聽聽誰來了?(教師播放老狼的錄音,並配合錄音表現老狼的形象)

教師:老狼來找吃的了,他會找到誰呢?今天我們將要玩一個游戲名字叫《老狼》,先聽聽音樂中的第一段,老狼長什麼樣?

二、欣賞第一段,感受老狼的形象

教師:剛才聽到的是一隻什麼樣的老狼,可以用哪些動作來表現它?現在老師請一些小朋友來表演一下這只壞老狼。(部分幼兒表現老狼的形象)

教師:現在我們一起來扮演這一隻賊頭賊腦、張牙舞爪的老狼。

三、欣賞第二段,練習游戲動作

教師:這只壞老狼來找吃的,告訴小朋友們,可憐的小羊唄發現了,那小羊有沒有被吃掉?誰保護了它?現在我們來聽一聽音樂中的第二段。(教師邊唱邊做音樂中第二段的動作)

教師:聽完了這一段就真相大白了,誰請誰保護了小羊?(小朋友請黑貓警長) 媽、咪、愛、嬰、網、幼兒園教案頻道

教師:現在我們一起學一學歌里聰明勇敢的小朋友。(教師幼兒共同做音樂第二段的動作)

四、作畫請黑貓警長

教師:這可是一隻很壞的老狼,光說沒看到黑貓警長是不會怕得,老師已經准備好了一隻黑貓警長了,小朋友也趕快動手在自己的左手心用椅子旁邊的水彩筆畫一隻貓的頭像。(老師神秘地說:老狼來了,迅速轉身在黑板畫一隻簡筆畫貓頭像,幼兒跟著畫。)

五、教師幼兒配合開始第一次游戲

教師:我們要開始游戲了,小朋友們先帶上小耳朵認真聽怎麼玩。

1、 第一段:扮演老狼的教師賊頭賊腦、張牙舞爪地四處張望,留著口水,餓著肚子想吃小羊的樣子。

2、 第二段:一二小節,全體幼兒站立,邊唱邊指著老狼。三四小節,右手張開,用力地像右邊甩。五六小節,用手圍著自己的小凳子,保護「小羊」。七八小節,踏步走到自己的椅子背後。九至十二小節,伸出畫有黑貓警長的左手,右手做抓「老狼」的動作。十三至二十二小節,右手做槍狀,聽音樂在椅子的上下、左右、前後有節奏的開槍,並發出「叭叭」的聲音。老狼做抱頭四處逃竄的狼狽相。

六、跟換角色,重復游戲數遍。

活動反思

1、課時的量太大,幼兒在沒有熟悉音樂,熟悉歌詞的情況下,音樂游戲的展開很難,這也導致一系列的問題。如果能分課時設計或者採用圖譜等形式幫助幼兒熟悉音樂會更好。

2、我在示範表演中,沒有請其他的教師幫忙扮演不同的角色,我自己很辛苦,也影響孩子記憶表演歌曲中的第二段。

3、在教學中重難點沒突出,沒有攻破,在活動設計錢疏忽考慮了。

4、多設計一些形象具體的情境教學會更好,更能吸引幼兒的興趣,引發孩子的表演慾望。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繩子做出不同的花朵造型,裝飾花園。

2.體驗繩畫活動的樂趣。

3.能根據需要自由地選擇繪畫材料進行作畫,體驗快樂的情感。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准備:

PPT、長短不一的繩子、顏料、報紙、宣紙、反穿衣、毛巾。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教師:春天到了,花園里開了許多花,你喜歡第幾朵?它是什麼樣的?(重點引導幼兒觀察花的不同形狀。)

二、幼兒初次嘗試(一根繩子)

1.介紹工具:繩子。

教師:我們來給小花畫張像吧,今天我們不用蠟筆,用繩子試試看能不能做出不一樣的花來。

2.幼兒嘗試用繩子做出不同造型(單根圍合、盤)。

3.分享。

(1)盤起來的方法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家用繩子做出的花。這朵花是怎麼做出來的?

小結:哦,原來圓圓的花是用盤起來的方法做的。有小朋友也是用盤起來的方法,但做出來的形狀是不一樣的哦。小手幫忙,推一推、擠一擠,就會變成橢圓形、三角形……

(2)單根圍合

師:愛心形狀的花是用圍起來的方法,有很多層的話會更漂亮,你有什麼辦法?

小結:對啊,可以用盤起來再變一變的方法,也可以用幾根繩子來幫忙。

三、幼兒再次嘗試(用兩根或多根繩子來表現)

師:老師這里還有些很特別的花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你喜歡哪一朵?它是什麼樣的?我們用繩子把這些特別的花也做出來吧!

小結:原來,我們可以用兩根繩子盤一盤、繞一繞;可以用兩根不同顏色的繩子繞在一起;也可以把相同形狀或者不同形狀組合在一起,就可以做出更多特別的花來,你們想不想再試試不一樣的方法?

四、幼兒第三次嘗試

1.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現花。(盤一盤,繞一繞;不同顏色組合;圖形組合。)

2.鼓勵幼兒將花園里種滿花。

五、分享交流

1.拓印,介紹方法。

師:把宣紙鋪在花上,中間、四角每個地方壓一壓。會發生特別的事情哦,試試看!

2.展示幼兒的作品。

師:哇,花園里真美,有各種各樣的花,我們一起來拍張照吧!

小網路:花園(英文名:garden)指種植花木供遊玩休息的場所,舊時原用於命名園林建築,如巴比倫空中花園。現在花園多用於稱謂開放性的公園或別墅的私人花園。

幼兒園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了解康康班寶寶,願意和這些特殊的孩子做朋友。

2、激發孩子關愛特殊孩子的情感。

3、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 出自己的想法。

中班主題 教案《和康康班寶寶做朋友》

二、活動准備

1、和康康的老師一起商討活動的事項,准備好康康班沒位寶寶的照片。

2、幼兒自帶一些零食。

4、大鼓、寶寶圖。

三、活動過程

1、認識康康班老師和寶寶

(1)認識康康班的兩位老師,數數有幾位寶寶?

(2)大膽地和每位寶寶認識一下,問問他們叫什麼名字?讓康康班老師介紹他們的特殊之處。需要我們幫助什麼?怎麼幫?

(3)游戲「擊鼓傳球」,繼續認識照片上的寶寶是誰?把照片貼在我們一起。

2、游戲「找朋友」

一起聽好音樂做邀請朋友的游戲,引導幼兒去邀請康康班的寶寶做游戲。

3、共同分享

能把自己帶來的好吃的東西送給他們一起吃,幫助他們把糖紙,橘子皮等。

5、認識康康班教室和活動室。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幼兒園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樹葉的多種特徵,並初步了解樹葉的作用;

2、激發幼兒對周圍事物的關心,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想像力;

3、學會按樹葉的種類進行分類;

4、擴展幼兒的生活經驗,激發幼兒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准備:

1、組織幼兒搜集各種樹葉,豐富幼兒有關樹葉的知識;

2、樹葉標本六種,分類盒若干;

3、樹葉展牌3塊

4、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導入主題

我是樹葉姐姐,我有許多小夥伴,你們想認識它們嗎?我們出發吧,幼兒律動進入教室。

二、指導幼兒觀察探索樹葉的特徵

1、讓幼兒帶著問題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

從樹葉的顏色,形狀,正面,背面,邊緣,氣味進行探究

2、幼兒自己觀察發現,教師進行指導,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3、將幼兒探索結果與教師和同伴進行分享

4、遷移擴展幼兒的經驗,利用投影儀進行指導

5、

;指導幼兒按樹葉的種類進行分類

三、舉辦樹葉展覽,擴大幼兒樹葉的知識

1、幼兒結伴參觀樹葉展覽,教師指導

2、教師指導幼兒對所觀察到的樹葉進行講述

3、了解樹葉在四季中的變化

四、樹葉與人類的.關系

1、幼兒討論樹葉的作用

2、教師對幼兒的討論結果進行 小結

五、結束活動

在《小樹葉找媽媽》的舞曲中結束。

幼兒園教案 篇5

游戲意圖:

精彩趣味的親子游戲,可以帶給孩子美好的幼兒園學習體驗,讓孩子的幼兒園生活,變得更加趣味美好,下面,給大家准備了最精彩趣味的親子游戲,我們一起欣賞下,感受幼兒園生活的美好。

游戲准備:

游戲過程:

1.家長和自己的寶貝組成小組,然後,按照要求,給自己的小組編號。

2.每個小組的成員到指定的位置,去領取5個球。

3.游戲開始的時候,家長和自己的寶寶要站到標有自己小組號碼的位置上。

4.哨聲響起,家長與孩子手拉手,將一個球放在上面,身體側向迅速前進。

5.如果在運球的過程中,這個球掉落了,那麼,該小組成員就需要回到起點,重新開始。

6.完成5個球之後,看看哪個小組用的時間最短。

幼兒園教案 篇6

目的:

1.感知蠟燭燃燒的現象,初步懂得空氣與燃燒的關系。

2.培養探索興趣和觀察力。

准備:

1.打火機、蠟燭、盤子人手一份。

2.幼兒兩人一桌,每桌放有一隻大玻璃杯和一隻小玻璃杯。

過程:

一、點蠟燭

1.引導幼兒討論晚上停電時,我們可以用哪些辦法照明?

2.請幼兒使用桌上的材料(蠟燭、打火機、玻璃杯、盤子),想辦法讓蠟燭燃燒,並把它固定在桌面上。鼓勵幼兒自由探索,注意用火安全。

3.及時肯定幼兒的探索行為。如:有的幼兒把杯子倒扣在盤子上,再將蠟燭固定在杯底上(如圖①),有的幼兒用杯子罩住蠟燭(如圖②),有的幼兒把蠟燭放在杯子里(如圖③④)。

4.啟發幼兒按圖②方法操作,說說蠟燭有什麼變化。(蠟燭熄滅了。)

5.啟發幼兒討論:為什麼蓋上杯子,蠟燭會熄滅呢?

6.讓幼兒帶著疑問再次操作,說說自己的新發現,如蠟燭燃燒時,杯子會發熱、會變黑,火焰熄滅時有一股煙味,杯子里會有小水珠等。

二、誰的蠟燭先熄滅

1.讓同桌的兩人點燃兩支相同的蠟燭,同時蓋上杯子(一大一小),說說自己的發現。

2.提問:誰的蠟燭先熄滅?為什麼小杯子里的蠟燭先熄滅,大杯子里的蠟燭後熄滅?

3.引導幼兒再次用實驗驗證哪只杯子里的蠟燭先熄滅,說說其中的原因。(小杯子里的空氣少,蠟燭燃燒時間短,先熄滅;大杯子里的空氣多,蠟燭燃燒時間長,後熄滅。)

三、怎樣使杯子里的蠟燭繼續燃燒

1.啟發幼兒思考:用什麼辦法可以使杯子里的蠟燭一直燃燒?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

3.選擇有代表性的幾種方法,請幼兒介紹並演示,如蠟燭快要熄滅時揭開杯子,或者如下的方法所示

4.引導幼兒再次操作,初步感知燃燒與空氣的關系。

大班教案——科學活動《磁鐵》(公開課)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磁鐵,通過探索引導幼兒發現磁鐵能吸住鐵的東西。

2、學習按一定的標准進行分類。

3、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興趣,培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准備:

1、幼兒每人一盤操作材料:內有磁鐵、鐵絲圖形針、螺絲帽、鑰匙、硬幣、木塊、布條、紙條、玻璃球、塑料玩具、竹筒等。

2、每人一個紙杯,內裝回形針兩個。

3、畫有磁鐵的圖片一幅。

活動過程:

1、出示操作材料,讓幼兒發現磁鐵,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師:小朋友,請你看一看,你面前的盤子里有些什麼? 請你玩一玩盤子里的東西,說說你發現了什麼?

2、引導幼兒探索磁鐵的特性。

(1)師:是哪一塊東西能粘住別的東西?把它找出來。這塊能吸住別的東西 的鐵塊,它的名字叫磁鐵。

(2)讓幼兒操作盤內的材料,探索哪些東西是磁鐵的好朋友,幼兒嘗試分類 把磁鐵的好朋友放入桌上的大盤子里,教師個別指導。

3、小結磁鐵有哪些好朋友,教師做記錄,並引導幼兒發現磁鐵的好朋友都是鐵 做的,磁鐵能吸住鐵做的東西。

4、講述故事《小磁鐵去旅行》,初步了解磁鐵對人們生活的幫助。

5、游戲:紙杯里取回形針。 引導幼兒運用磁鐵解決問題。

規則: 不能將磁鐵從杯口伸入,也不能用手拿。

Ⅷ 《製作樹葉標本》中班科學領域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製作樹葉標本》中班科學領域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製作樹葉標本》中班科學領域教案1

活動目標:

1、知道製作樹葉標本的前期准備過程:採集、清潔與乾燥,初步了解樹葉標本在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製作樹葉標本的基本方法與主要工具、材料。

3、感受樹葉的多樣與美麗,對植物產生探究的興趣。

活動准備:

1、到戶外觀賞落葉,並撿回自己喜歡的各種落葉,要求樹葉完整、平整。

2、製作樹葉標本過程的錄像和做好的樹葉標本若干。

3、製作標本的前期准備工作所需要的工具與材料:抹布、較厚的舊書(幼兒自帶)、皺紋紙。

4、電教設備:投影儀、電腦。

活動過程:

(一)引發幼兒觀賞樹葉標本的興趣。

1、教師和幼兒一起唱歌曲《小樹葉》。

2、教師:小朋友都喜歡各種各樣的樹葉,還撿回了許多自己喜歡的樹葉。老師也很喜歡各種美麗的小樹葉,你們看這些都是老師喜歡的落葉,它們好看嗎?你們知道它們的名字嗎?

(二)教師引導幼兒認識並欣賞樹葉標本,了解製作標本的意義。

1、引導幼兒觀察樹葉標本與落葉的區別。

教師:這些樹葉和小朋友剛撿回來的樹葉一樣嗎?這些樹葉還有什麼好聽的名字?(樹葉標本)

2、幼兒觀賞樹葉標本。

(1)教師引導幼兒認識樹葉標本:你們見過樹葉標本嗎?在哪裡見過?

(2)教師:為什麼有人要採集樹葉做標本?標本有什麼用?

3、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標本就像照片一樣,它能讓大家更清楚地認識許多不同的植物,非常方便。樹葉標本不會枯掉、也不會腐爛,因此可以存放很長時間。

(三)播放錄像,讓幼兒了解製作樹葉標本的簡單方法。

1、讓幼兒猜猜、說說製作樹葉標本的方法。

2、觀看錄像,教師肯定幼兒的已有經驗。

3、重點討論製作樹葉標本需要做哪些前期准備工作。

(四)教師和幼兒一起整理樹葉,為製作樹葉標本做准備。

引導幼兒按照以下程序完成製作樹葉標本的初步工作:選擇完整、平整的樹葉—用抹布清潔樹葉—用皺紋紙乾燥樹葉—用較厚的舊書夾壓樹葉。

活動延伸:

1、日常滲透:帶領幼兒定期為樹葉換皺紋紙,待觀察若干天樹葉完全乾燥後,就可進行標本製作。

2、家園共育:請幼兒向家長了解製作樹葉標本的方法與步驟;家長利用幼兒用書《樹葉標本》,引導幼兒進一步感知樹葉標本的製作程序。

3、區域活動:在科學活動區提供各種樹葉標本,供幼兒認識。

《製作樹葉標本》中班科學領域教案2

活動目的:

1、幼兒能大膽地運用各種樹葉進行製作,並在活動中體驗手工製作的樂趣。

2、培養幼兒對美的感受力。

活動准備:

各種標本及師生共同收集的各種樹葉美術紙等。

活動過程:

1、出示各種標本讓幼兒觀察,激發幼兒動手製作的慾望。

2、出示收集來的樹葉讓幼兒觀察樹葉的形狀,說一說:這些形狀可以拼成什麼物體。

3、教師講解、示範製作樹葉標本的'要點。

(1)、用抹布擦凈葉子後,塗上一層凡士林。

(2)、將塗好凡士林的葉子夾在廢書本中。

(3)、過幾天後將壓好的葉子取出,貼在一張白紙上。

(4)、教師幫助幼兒在紙上寫好葉子的名稱、採集人、採集日期等。

(5)、然後將制好的葉子標本裝入相冊內,製成葉子標本。

4、本活動幼兒先完成(1)、(2)、兩個步驟。

5、幼兒動手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動手。

(2)、囑咐幼兒要細心粘貼。

6、活動延伸:利用區角活動時間完成(3)、(4)、(5)、三個步驟。

活動結束:

小朋友欣賞自己的作品

教學反思:

《綱要》中的科學領域提出了以下目標:「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等。」可見科學領域的價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靜態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保持孩子們永久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強調幼兒運用各種感官積極地觀察、操作和實驗,對探索的結果進行推理、得出結論。

Ⅸ 幼兒園秋天樹葉標本怎麼製作

其實選擇合適的樹葉做成小動物就很好看。把樹葉在並沒有乾的情況下夾到書本里,會使得樹葉變平整,或者如果你有畫塑的工具,封上的話標本永遠不會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