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古往今來小知識
擴展閱讀
千千歌詞表達了什麼 2024-03-29 00:38:44
特師教育是什麼 2024-03-29 00:36:03

古往今來小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8-09 18:43:47

㈠ 古往今來最基本的哀悼之禮是什麼

老人去世,接下來便是三到四天的喪葬時間,這其中是禮儀,也是一種文化。大體程式如下:去世當天要圓湯、送路等,第二天報喪、開門等,第三天就是出殯,第四天圓墳、五期一塊。當前社會提倡簡辦,一切從簡、從快。可,誰又能了解「死者為大,盡皆禮儀」的情勢呢。老百姓的眼裡,要恭恭敬敬的送上老人一程,誰都不能阻止,這是血脈傳承,平凡之人沒有那麼多偉大事可言,只有扎扎實實做好當前事,平凡事,就好。喪葬體現的內容最為明顯,這裡面有我們老百姓的信仰和篤定,萬年不變。        老人離世,十里八村的親戚朋友都要來弔唁,奔喪。親近的人大都一身縞素,里里外外,哭紅了眼睛,哭啞了嗓子,哭壞了身子,沉浸在無盡的悲傷之中,不能自拔。「十里不同俗」,各地各向俗,主體卻是不變的,是對已故親人的眷戀,也是對逝者的尊崇。      【附引】:1、壽終正寢,告別,停喪:一旦老人進入彌留之際,需將其移到正屋明間的臨時床上,然後火速告知最親近的兒女孫輩們回家來,看上最後一眼,即告別。在親屬們的守護下度過生命中最後的時刻。 待老人真正咽氣後,要趁身體尚熱給死者沐浴更衣,邊穿邊呼喚親人穿衣、伸手、登鞋……並用手將死者眼閉上,嘴合攏,謂「整容」。然後將其抬於靈床上,靈床用兩條長凳上橫門板而成,逝者仰面朝天,身體上蓋上白紙。 找中間有方孔的古銅錢,用紅線穿其孔,打結,塞人死者口中,再把絲線系在死者兩耳上,此所謂「噙口錢」。烙薄餅,分3-5個一組,連同部分麩皮,分別裝入死者兩袖內,用生麻綁住,傳說這些麩皮、薄餅是專供死者靈魂過螞蟻山而准備,不然會多受折磨。死者多放在門板上,面蓋白布,枕頭事先用麥秸裝好,刺有雄雞圖案的「長鳴雞枕」,枕邊放穀草,謂「招魂草」,草邊放白紙剪成的「招魂幡」,之後燒紙焚香,家屬號啕大哭。 門前插白幡,以示鄉鄰。逝世後,一般都要停屍1-2天,等完成以下程序後再埋葬。停喪緣由,一是為親人吊喪,瞻仰遺容,二是農家認為,陰司「小鬼」往往有「誤拿」,停喪1-2日,如「小鬼」誤拿,死者靈魂或會被放回。 2、報喪:報喪是人死後的第一個儀式,由司儀(主持人)安排三服以內的晚輩或同輩,通過各種方式把老人逝世的消息告訴所有的親友和村人。收到報喪通知的人只要方便就會趕來。報喪也稱「通喪」,孝子遣人持孝布向親友們報告死訊、死因及葬期,出門在外的子女及親友要及時奔喪,吊喪,問明死因,靈前跪叩,出嫁的女兒要一路哭著而來,近門前時,在家的女兒和媳婦要出門迎哭,見面後抱頭痛哭,引致靈前一同嚎哭。 3、弔唁、哭悼:前來吊喪之人,需戴孝哭喪,孝服一般由主家提供。親友來吊,孝子迎接,陪同哭悼,謂「陪孝」。男子吊喪,先叩拜作揖,跪伏叩頭,連哭三聲,沒有詞;婦女哭喪,涕淚交流,嚎啕大哭,有調有詞,謂「嚎喪」。該哭的人不哭,被認為不知禮,不孝順。所有客人來吊,孝子孝女們要陪著痛哭,但客人行禮時不許哭。 親友奔喪,要攜禮吊喪,叫「上祭」。分兩步:送葬時,只需帶燒紙、香箔、蠟燭即可;第二步是上五七墳時,禮品要重,有:點心、油果、白面饃饃、壽桃之類,現在用現金、輓聯、花圈等,並在其上書祭者的姓名。 4、哭喪(潑湯):哭喪儀式貫穿在喪儀的始終,大的場面多達5-7次。在村前或村頭田地里樹立一個靈牌,由潑湯的人引領挑著米湯罐子到田地牌位前燒紙、澆湯,晚輩們跟在隊伍後面嚎啕並跪拜,目的是送老人升天後順利進入,用迷魂湯堵住鬼神的嘴巴。最後一次潑湯和出殯時的哭喪儀式是最隆重的,所有的晚輩和兄弟姐妹小者都要跟隨潑湯,隊伍長達數百米。 5、守靈:老人亡故後,孝子孝女端坐或蹲在地上,不能坐凳子及高處,日夜不離亡者,謂「守靈」。死者頭前置一盞用麻油或棉籽油作燃料的油燈,為「長明燈」,還放有祭果、薄餅及一個瓦盆(俗稱「老盆」),「老盆」底部要鑽眼,有幾個兒女鑽幾個眼,順序由長到幼。孝子們不斷在「老盆」里焚香燒紙。老盆旁放一隻碗,俗稱「遺飯碗」。孝子用餐務必先向「遺飯碗」里盛添少許,出喪時置籃內,放墳頭上。靈堂地面上撒著麥洋等,守靈期間兒女們不能吃葷的食物,只能吃饅頭豆腐之類的素食。 6、入殮:入殮有「大殮」和「小殮」之分。小殮是指為死者穿衣服,「大殮」是指收屍人棺,漢族民間俗稱為「歸大屋」。入殮又稱「殮棺」或「合棺」,也即將死者裝入棺材,是送葬前的最重要的一個儀式。其過程是:先將棺底用石灰鋪上薄薄一層,按死者的年齡向棺底拋撒錢幣(古幣或現在的硬幣,也可是類似古幣形狀的紙錢)。再將五穀(麥、谷、豆、黍、芝麻)撒人棺中,孝男孝女取凈棉絮蘸水為死者擦洗面部,謂「凈面」。之後緩慢將逝者置人棺中,兒女們環繞著棺材看上最後一眼,嚎啕大哭方止。 入殮時有屬相犯忌之說,某些屬相的人不能在那一刻面見。 7、出喪、指路、摔老盆:出喪是殯葬儀式中最隆重的一環。午飯後,主持人呵聲震天,鄉鄰抬棺出正屋門,稱「起靈」,送殯親友匯齊,哭聲連成一片。孝子持引魂幡,披麻戴孝,按長幼羅列,用白布拉靈,其他親眷、親友依次按輩份,親疏排列於後。

㈡ 科普小知識手抄報內容

科學的魅力無處不在,只要我們帶著好奇心去主動探索,會發現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的現象,比如下面這10個小知識,一定讓你姿勢大漲。
1、世界上最大的猴是狒狒,最小的猴子是倭狨。

狒狒

2、人體通過哈欠的深呼吸運動使血液中增加氧氣,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從而使人精力更加充沛。人睏乏的時候往往是哈欠不斷,以提醒人體,表示大腦已經疲勞,需要睡眠休息。

3、人一生大約能喝八十噸水。
注釋:如果一個人活到60歲,他一生飲水約43500公斤水,即每天按喝2升(公斤)水計算,60*365天*2公斤=43800公斤,減去嬰幼兒時期約300公斤。 不用算道活到60歲,應該是和喝80噸水

4、天空中最亮的星是大犬座里的天狼星,星等為-1.46等,距地球8.7光年.

5、想必每個人都有摳鼻孔的習慣。調查表明,90%的人每天會數次將手指伸進鼻孔。研究稱,挖鼻孔可能會將危險的細菌引入鼻孔,如金黃色釀膿葡萄球菌。

6、朝霞和晚霞是天空最美的顏色。它的形成是由於日出和日落前後,陽光通過厚厚的大氣層,被大量的空氣分子散射的結果。

7、在委內瑞拉的馬拉開波湖總是閃電連連,就連科學家都不知道為什麼,但這似乎是氣流結合當地地形導致的雷電產生。

8、 古時候曾經有巨大的蜻蜓。巨脈蜻蜓 約在3億年前出現,大概和海鷗一樣大,雙翅展開約有 65 公分長。

9、龍蝦因為會蛻皮、被吃掉或被傷害死亡、他們能活到70歲而不先顯老, 如果這3項不發生,他還能繼續永久的活下去。

10、「小白兔,白又白,蹦蹦跳跳真可愛」。兔子用腿拍打地面的動作來傳遞信息,用後腿拍打地面的大多數是雄兔,這是它向雌兔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

㈢ 古往今來有哪些「沒文化真可怕」的事例

沒文化不可恥,因為可以通過學習來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但是最可怕的就是哪些不知道自己沒文化,甚至還有一些以沒文化為榮的人。其實古往今來國內外都有那些沒文化真可怕的例子。

古代我們都知道的傻子皇帝晉惠帝,一年國內旱災,老百姓過的艱難,只能吃草根吃樹皮,這位久居深宮不知民間疾苦的皇上竟然問出了「何不食肉糜」這種讓人瞠目的問題,晉朝滅亡也是必然了。

而到了現代同樣有自詡聰明但鬧笑話的人。當年j31在台灣參加展覽的時候,台灣的有些記者看過飛行表演後,是這么寫的:大陸宣稱的隱逸飛機,在表演的時候隱逸失敗。他們竟然不知道所謂的隱形飛機是指

雷達監測不到的飛機。

2015年7月,土耳其發動了一場針對中國人的示威遊行,那些人先是沖進了土耳其人開的中國餐館,圍攻一群韓國人,然後在泰國的大使館焚燒了越南的國旗,最後日本當局不得對日本人發出了旅遊警告,在世界人面前鬧了一個大笑話。

所以說我們還是要好好學習,多學多看,別哪天讓自己成了笑話。

㈣ 古往今來的名人名言,做作文素材用

1).勸人珍惜光陰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存光陰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告戒人要誠信
1.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戰國思想家
2.內外相應,言行相稱。
--韓非,戰國哲學家、教育家
3.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
--屈原,戰國詩人
4.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莊周,戰國哲學家
5.人背信則名不達。
--劉向,漢朝經學家
6.偽欺不可長,空虛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韓嬰,漢朝詩論家
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暢泉,晉朝隱士
8.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
--程頤,宋朝哲學家
9.多虛不如少實。
--陳甫,宋朝哲學家
10.以實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楊簡,宋朝學者
11.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
--德萊賽,英國作家
12.言忠信,行篤敬。
--論語
13.欺人只能一時,而誠實卻是長久之策。
--約翰雷,英國學者
14.生命不能從謊言之中開出燦爛的鮮花。
--海涅,德國詩人
15.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
16.對己能真,對人就能去偽,就像黑夜接著白天,影子隨著身形。
--莎士比亞,英國戲劇家
17.沒有誠實何來尊嚴?
--西賽羅,古羅馬政治家
18.人如失去了誠實,也就失去了一切。
--黎里,英國散文家
19.誠實最好的政策。
--弗蘭克林
20.人若能摒棄虛偽則會獲得極大的心靈平靜。
--馬克吐溫
(3).勸人寬容,凡事要看得開
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鑽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後悔是一種耗費精神的情緒.後悔是比損失更大的損失,比錯誤更大的錯誤.所以不要後悔
(4)堅強的意志\堅定的決心
我成功是因為我有決心,從不躊躇。拿破崙一世 名言警句
人格成熟的重要標志:寬容、忍讓、和善。-《人性的弱點》 名言警句
使你疲倦的不是前面的高山,而是你鞋裡的一粒沙子。-佚名 名言警句
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名言警句
(5)關於愛情
真正的愛就要把瘋狂的或是近於淫盪的東西趕得遠遠的。柏拉圖 名言警句
(6)關於修身
君子之修身,內正其心,外正其容。-(宋)歐陽修 名言警句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晉)陶淵明 名言警句
品德,應該是高尚些;處世,應該坦率些;舉止,應該禮貌些。-(法)孟德斯鳩 名言警句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名言警句
(7)人要時常自省——認識自己
最困難的事情就是認識自己。(希臘)
自知之明是最難得的知識。(西班牙)
要想了解自己,最好問問別人。(日本)
只有在人群中間,才能認識自己。(德國)
天上的繁星數得清,自己臉上的煤煙卻看不見。(馬來西亞)
給自己唱贊歌的人,聽眾只有一個。(日本)
莫笑別人背駝,自己把腰挺直。(蘇聯)
最靈繁的人也看不見自己的背脊。(非洲)
越是無能的人,越喜歡挑剔別人的錯兒。(愛爾蘭)
每個人都知道鞋子擠腳的地方。(拉丁美洲)
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緊在哪裡。(西班牙)
自己的飯量自己知道。(蘇聯)
不會評價自己,就不會評價別人。(德國)
如果你指揮不了自己,也就指揮不了別人。(美國)
當面怕你的人,背後一定恨你。(英國)
[學習學習]名言警句精選(音序排列)
B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百學須先立志。(朱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其它: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韓愈)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孟子)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劉勰)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呂氏春秋》)
差以毫釐,謬以千里。(《漢書》)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吃一塹,長一智。(古諺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屈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杜甫)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蘇軾)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杜甫)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蘇軾)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漢書)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新唐書)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劉勰)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三國志)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
凡事豫(預)則立,不豫(預)則廢。(《禮記》)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國語)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戰國策》)
富貴不能*,貧*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G
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陳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觀眾器者為良匠,觀眾病者為良醫。(宋·葉適)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廣賢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
H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古詩詩話)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鍋之所伏。(《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資治通鑒》)
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
見義不為,非勇也。(論語)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劉基)
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鏡破不改光,蘭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後出師表》)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
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孔子)
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L
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王勃)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晏殊)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曲·爭報恩)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
M
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羅梅坡)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劉禹錫)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舊唐書)
N
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王安石)
P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韓愈)
Q
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陶淵明)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辛棄疾)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
前車之覆,後車之鑒。(漢書)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戰國策》)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經)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R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司馬遷)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周易》)
S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淮南子)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發憤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
莫等閉,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山不厭高,水不厭深。(曹操)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劉禹錫)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蘇軾)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杜荀鶴)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屈原)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
生也有涯,知(智)也無涯。(莊子)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宋·羅大京)
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後漢書)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後漢書》)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權修》)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鮑照)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
士為知己者死。(史記)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紅樓夢》)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白居易)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盂郊)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禮記》)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孔子)
T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水滸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彭端叔)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苟子》)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李商隱)
W
玩物喪志。(書經)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杜甫)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禮記)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韓愈)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譚嗣同)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陸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
X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
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魯迅)
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老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書)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
學然後知不足。(禮記)
學無止境。(荀子)
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魯迅)
Y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毛詩序)
《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後漢書》)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管於》)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孫昭遠)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歐陽修)
有情芍葯含春淚,無力薔薇卧曉枝。(秦觀)
有志者,事竟成。(後漢書)
與善人居,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劉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左傳)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
Z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陸游)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
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禮記》)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禮記》)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兵法)
知識就是力量。(培根)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蘇洵)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
至長反短,至短反長。(呂氏春秋)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㈤ 急求趣味語文小故事(小知識)!跪求

巧改對聯

從前有個老進士,他的兒子也中了進士,於是他好得意,准備第二天大宴賓客,進行慶祝,並親自撰寫了一副對聯,貼於大門外。上聯是「父進士,子進士,父子進士」,下聯為「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夫人」。由於這老進士平時為富不仁,仗著自家有財有勢,經常欺男霸女、魚肉鄉里,百姓對他無不恨之入骨。其中有個秀才見了這副對聯頓時計上心來,決定要捉弄一下老進士以解心中惡氣。於是,他趁黑夜把這副對聯的「士」字下面一橫加長,把「夫」家添了一撇,「人」字加了兩橫。

第二天,老進士請來的賓客都來了,大家一見這副對聯,都交頭接耳,偷偷暗笑。老進士聞訊出來一看,只見對聯變成了「父進土,子進土,父子進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失夫。」

那老進士在眾人面前出了丑,不由得大叫一聲,昏了過去,百姓們則拍手稱快

名人讀書對聯拾趣

古往今來,讀書與對聯結下了不解之緣,涌現出了許多妙聯。

明代顧憲成為無錫東林書院題留了一副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對聯表現的是讀書人既認真讀書,又關心國家大事的胸懷。數百年來這副對聯曾激勵和鼓舞過許多仁人志士走出小家為大家,步出書齋奔天下。

清代蒲松齡科舉屢試不中,很不得志。為了鞭策自己,他寫了一副對聯懸於書房:「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此聯巧妙地嵌入了項羽破秦。勾踐滅吳這兩個歷變故事,以此來激勵自己努力讀書寫作,終於完成了《聊齋志異》。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這是著名歷史學家範文瀾先生的自勉聯。以此來督促自己甘於寂寞,認真讀書,寫出有價值的文字。范爺爺用辛勤的汗水和心血實踐了諾言。

周恩來在天津南開學校讀書時,寫過一副自勉聯「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可見,青年時代的他就見解獨到,志向宏大。他認識到要改造舊中國必須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奮斗,必須走出書本,學以致用。

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學校求學時,也寫過一副自勉聯:「貴有恆,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如一日暴十日寒。」從中可見毛澤東主張堅持不懈的讀書方法,反對疲勞戰和冷熱病。

還有很多,自己去看吧:http://www.ehappystudy.com/web/93/

㈥ 歷史的閱讀方法小知識

(1)泛讀泛讀就是廣泛閱讀,指讀書的面要廣,要廣泛涉獵各方面的知識,具備一般常識。不僅要讀自然科學方面的書,也要讀社會科學方面的書,古今中外各種不同風格的優秀作品都應廣泛地閱讀,以博採眾家之長,開拓思路。 (2)精讀 要細讀多思,反復琢磨,反復研究,邊分析邊評價,務求明白透徹,了解於心,以便吸取精華。對本專業的書籍及名篇佳作應該採取這種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細細咀嚼,文章的「微言精義」,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說,精讀是最重要的一種讀書方法. (3)通讀 即對書報雜志從頭到尾閱讀,通覽一遍,意在讀懂,讀通,了解全貌,以求一個完整的印象,取得「鳥瞰全景」的效果。對比較重要的書報雜志可採取這種方法。 (4)跳讀 這是一種跳躍式的讀書方法。可以把書中無關緊要的內容放在一邊,抓住書的筋骨脈絡閱讀,重點掌握各個段落的觀點。有時讀書遇到疑問處,反復思考不得其解時,也可以跳過去,向後繼續讀,就可前後貫通了。 (5)速讀 這是一種快速讀書的方法,即陶淵明提倡的「好讀書,不求甚解」。可以採取"掃描法」,一目十行,對文章迅速瀏覽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這種方法可以加快閱讀速度,擴大閱讀量,適用於閱讀同類的書籍或參考書等。 (6)略讀 這是一種粗略讀書的方法。閱讀時可以隨便翻翻,略觀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評論的關鍵性語句,弄清主要觀點,了解主要事實或典型事例。而這一部分內容常常在文章的開頭或結尾,所以重點看標題、導語或結尾,就可大致了解,達到閱讀目的。 (7)再讀 有價值的書刊雜志不能只讀一遍,可以重復學習,「溫故而知新」。著名思想家、文學家伏爾斯泰認為「重讀一本舊書,就彷彿老友重逢」。重復是學習之母。重復學習,有利於對知識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記憶的強化劑。 (8)寫讀 古人雲:「不動筆墨不讀書」,俗語也有「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之說。讀書與作摘錄、記心得、寫文章結合起來,手腦共享,不僅能積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寫作水平,並且能增強閱讀能力,將知識轉化為技能和技巧。 (9)序例讀 讀書之前可以先讀書的序言和凡例,了解內容概要,明確寫書的綱領和目的,有指導地進行閱讀。讀書之後,也可以再次讀書序和凡例,以便加深理解,鞏固提高。 (10)選讀 就是讀書時要有所選擇。古往今來,人類的文化寶藏極為豐富。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如果不加選擇,就不會收到好的效果。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書目,進行閱讀,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