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素質教育盈利在哪裡

素質教育盈利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3-01-12 07:34:14

㈠ 經營素質教育機構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經營一家教育機構要考慮哪些問題? 這兩年,傳統行業做的很吃力的情況下,教育加盟培訓機構卻好像是迎來了發展的春天,想雨後春筍般的遍布全國的而三四線城市,現在大多數家長都將孩子送去教育加盟機構,而多數家長認為孩子不上就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正是這個原因讓眾多教育加盟機構大力擴張自己的地盤。

現在的社會競爭很激烈,家長們漸漸懂得對孩子日後智力的開發以及各種能力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家長們的普遍心理是一切從寶寶抓起,盡早的發現孩子的天賦以及各種能力。因此他們將把學前教育延伸至嬰幼兒時期,比別人更早的接受教育,以應對成長後的應試教育以及各種工作中的挑戰,成為現在家長最關心的話題。

選擇教育加盟機構,第一要注意觀察,去努力了解他的全部。只有全面了解,有了萬全的把握,才可以放心的進行投資和加盟。不同的教育加盟經營商,收取的加盟費用也是不一樣的,大家可以綜合一下整體的經營實力,不一定要選擇大眾的,有些小型機構,在教育與師資的搭配上,也有著非常高的優勢,尤其是生源的把握,只要讓家長們信任,就會有過很多的兒童,到這里進行教育。

另外就是考量是否加盟一個教育品牌時,一定要看看這家機構對加盟投資人的支持和服務是不是健全,很多品牌直營學校發展的很好,但是對加盟校幾乎沒有什麼扶持,這種情況很多,後期的服務支持和盈利保障一定要重點考察,另一個就是最好親自參觀一下教育加盟品牌的總部和加盟學校,看看實際運營情況怎麼樣,這樣也能一方面避免忽悠也能避免被皮包公司詐騙。

㈡ 請問想要提升託管班的利潤,可以從哪裡入手呢

請問想要提升託管班的利潤,可以從哪裡入手呢?家長送孩子到託管班來學習,除了希望孩子能養成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提升學習成績外,還希望孩子能在閱讀識字、興趣愛好、寫字規范等方面有所突破,因此,經營者要隨時關注家長需求,及時招聘專業教師,開設相關課程;同時,在託管班學習的孩子年齡大都在3~15歲之間,這一階段孩子除了學習外,還會對舞蹈、音樂、繪畫等課外興趣班十分感興趣,經營者也可及時設置相關課程,增加學員對託管班的喜愛和支持度。

1.詳細規劃房租、員工工資和其他費用的開支,做好節流工作。

託管機構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必然會在房租、員工工資,以及其他方面產生必要開支,因此,在轉型升級之前,就要對這些方面進行詳細規劃,達到節流的效果,減少不必要的資金浪費。

在選定店鋪之後,房租必然會成為每月的固定支出項目,沒有節流空間,因此,要提前做好規劃。在員工工資這一方面,主要包括後勤員工和任職教師,但託管機構進行轉型升級,員工的工資必然會有所提升,也不可能降低教師的工資,故而在這一方面也沒有辦法實現真正的節流。

要達到有效節流,經營者只能從裝修材質和合理裁減員工這兩方面考慮。適合託管機構裝修的材質類型眾多,經營者在選裝修材料時,要選擇在安全標准以上,符合託管班裝修材質的質檢要求和健康環保的材料,但也要做好價格定位,控制裝修成本;合理裁員也是託管機構進行轉型升級必不可少的步驟,除了必要教師外,經營者也要對其他員工的工作進行詳細分配,適時裁減多餘員工。

2.及時開源,建設教師團隊、關注家長與學員的需求,提升服務質量,擴大招生率。

託管機構進行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除了有效節流,還要做到及時開源。託管班開源的主要方式就是提升生源數量,擴大招生率,而要做到有效開源,經營者還需從託管班的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服務質量這些方面著手,並隨時關注家長與學員的需求,及時作出調整,從而獲得更多家長與學員的支持。

託管機構進行轉型升級已是大勢所趨,因為80、90後的家長,不僅希望孩子們在託管班得到必要的課堂輔導和託管,還希望孩子在素質教育、習慣養成、愛好特長等多方面也能有所提升;同時,託管班進行轉型升級,也能為家長和學員提供更豐富的課堂內容和服務項目,從而獲得更高盈利,但在進行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一定要從開源和節流這兩方面著手。

㈢ 教育培訓行業現在好做嗎還有利潤空間嗎

原標題:2018年中國教育培訓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互聯網+前沿技術衍生個性化服務

中國教育培訓行業整體競爭格局分散

中國教育培訓行業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那時我國還處於鼓勵社會力量辦學的短暫政策空間,很多社會機構開始熱衷於興辦各種類型的學校,其核心業務就是以職業技能短期培訓為主。近年來,教育的產業化、國際化進程加速,形成了規模龐大的教育培訓市場,並在市場細分上逐漸形成早教、語言、IT、企業、少兒、公務員、研究生等相應的培訓服務市場。

教育培訓行業技術壁壘、資金壁壘等較低,因此吸引了大量企業及資本湧入,行業競爭激烈程度較高,整體格局分散。

以學前教育為例,根據報告數據,目前我國學前教育機構前十大品牌依次是金寶貝、積木寶貝、美吉姆、東方愛嬰、悅寶園、紅黃藍、紐約國際、新愛嬰、愛樂、親親袋鼠。其中,中國機構佔50%,美國機構佔40%,澳大利亞機構有1家,佔比10%。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教育培訓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從門店數量來看,盡管受虐童事件的影響,但紅黃藍數量依舊最多,門店數達900餘家,占前十品牌的27.11%;新愛嬰、金寶貝、美吉姆、悅寶園門店數量也在350家以上,佔比均超過10%。

2018年我國學前教育機構前十大品牌門店數量及佔比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可見,我國學前教育行業壟斷格局並未形成,但市場集中度正在提升。大型品牌機構快速增長,通過發展加盟及外延並購動作確立行業領先地位,構築龍頭壁壘;小微個體機構生存空間受到排擠,未來可能遭到淘汰。

不僅學前教育市場競爭格局分散,國內K12教育培訓市場同樣高度分散,不同類型培訓機構的營業收入差別巨大,全國K12培訓機構年營業額超過1000萬元的不超過1000家,年營業額超過5000萬元的不超過100家,新東方、好未來等行業巨頭市場份額合計佔比還不到3%。

另外,一些規模較小的細分市場集中度也不高。以企業管理培訓為例,我國企業管理培訓市場處於發展初期,進入門檻低,競爭激烈,企業規模普遍較小,同質化競爭現象較為明顯,缺乏絕對領導品牌,盛景網聯、聚成股份、行動教育、和君商學等屬於行業中實力和規模較大的企業,處於行業領先水平,但所佔份額有限。

雖然教育培訓行業整體競爭格局分散,但也有細分市場形成了較為穩定的競爭格局,如公務員培訓市場。我國公務員培訓市場參與競爭的機構眾多,但具有全國性連鎖機構、企業規模大和師資力量雄厚的華圖教育、中公教育形成了行業雙寡頭格局。

可以預見,未來教育培訓行業集中度將持續提升,各細分市場將涌現出兩至三家龍頭企業,但不會出現像阿里巴巴、騰訊那樣的巨型企業壟斷市場。

中國教育培訓行業發展前景向好

在社會競爭日趨激烈以及知識更新頻率加快下,教育培訓市場需求強勁,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教育培訓市場已被公認為是最具「錢景」的市場之一,發展空間巨大。

同時,教育培訓作為服務業中的重要領域,可以通過提升服務品質、增加服務供給等方式,不斷釋放市場潛在消費需求,推動行業規模進一步擴張。

另外,互聯網的發展給教育培訓業帶來了新的機遇:

1、互聯網可以大幅降低很多市場行為的交易成本,其平台化優勢還可以更高效地對接供需雙方的需求,提升市場的運行效率。

2、「互聯網+」教育行業依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有能力衍生出更為個性化的教育服務形式,不僅可以提高用戶體驗,還能讓更多的人通過互聯網享受到教育機會,將「蛋糕」做大;

3、互聯網可以形成很好的用戶評價機制,公開的評價信息直接影響著企業的品牌形象,評價不好的企業很容易受到來自市場的懲罰,企業為了聲譽會努力提升服務質量。

㈣ 培訓行業未來前景如何

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曾作為教育體系的消費者10多年,教育的剛需特性對於千萬家庭而言是高度一致的。中國的龐大人口基數即是行業規模的保證,而從學校教育到課外輔導到興趣班到留學升學中介,無數的細分領域都可以創造可觀的市場需求;且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教育的內容和外延被不斷豐富,教育產品的服務對象也向低齡和成人兩端延伸。從這個意義上,教育行業的機會無疑是廣闊的。
相較於其他行業,教育培訓行業的最大優勢是穩定的現金流。學生在入學時即為接下來幾個月至一年的課程預交了學費,因此只要運營得當,教育機構基本不會因為賬期的問題而陷入經驗困境。而由於教學本身的商業模式簡單,進入門檻低,細分領域多,因此教育創業主要選對切入口,總歸是有機會的。
做教育培訓專業性很重要,模式更重要。怎麼樣在招生達成規模化,怎麼樣讓一批批學員快進快出,怎麼樣引導學員的二次消費和投資,這才生存的了。所以,教育培訓行業是個規模效應的行業,越大的機構越賺錢。
近幾年互聯網的發展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方式,同時也在改變著教育。然而,經過幾年的發展,在線教育並沒有如想像中為我們帶來教學方式的全面革新,在緩慢培養互聯網用戶的在線學習和付費習慣的路途上,"互聯網+教育"還只是"看上去很美"。
互聯網通過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邊界,解決的是效率性、即時性和在地性的問題,因此對於生活中簡單的低頻需求,互聯網帶來的改變是革命性的。然而教育服務是長期的,關注個性和差異化的,互聯網的手段可以將教學產品以高效而廉價的方式傳遞給每一個人,卻難以培養出線下教學中養成的師生粘性和教學效果。因此目前在線教育值得看好的是那些產品高度成熟且標准化,可以依靠短時間內訓練出成果的-比如應試的細分領域。當然真人直播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在線教育的部分痛點,這也是為什麼產生了51Talk, VIPKID等行業獨角獸的原因。然而互聯網終究不是一把萬能鑰匙,在做互聯網教育之前最好先想好教育模式是否有與互聯網的兼容性。
總之, 個人認為, 沒有不好的行業,有不善的經營者。

㈤ 現在的教育培訓機構現狀如何

引言:隨著一些政策的下來,教育培訓機構不得不關門倒閉。本來家長是想把孩子送去培訓機構學習的,因為有些學生家長工作比較忙,也沒有時間對孩子進行輔導,所以把孩子送去培訓機構是最好的選擇。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說,現在的教育培訓機構現狀到底是怎麼樣的?

三、未來會如何?

小編想跟大家說的是培訓機構未來其實也不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因為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培訓機構都面臨著倒閉,因為他們知道沒有學生就意味著開不下去,現在的學生都是在學校里進行學習的,老師當天就把布置的任務給批改了,沒有任何補習的必要。小編想要告訴大家的是補習班的前景和未來其實也是非常不好的,如果說你想當一名教師,那麼就要通過考試參加選拔,這樣的話才能圓自己一個教師夢。

㈥ 選擇選擇加盟素質教育品牌的話晚不晚

不晚。
素質教育需求分為三個層次,從農村到城鎮再到城市,從普通家庭到中產家庭到富裕家庭,願意投入素質教育的時間和支出也各不相同。我們可以將需求分為三個層次:包容性需求、效能需求和精英需求。
1、對於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文化應試輔導是校外家庭教育的第一筆支出,素質教育是可有可無的產品。因此,這一層級的用戶主要解決問題,對產品和服務的要求不高,支付意願較弱,是小機構的生存空間。
2、對於中產階級來說,素質教育是正常的產品。 3-15歲的孩子基本上至少修讀過2-3門素質教育相關課程。無論是傳統的三藝(音樂、藝術、舞蹈)、身體素質還是越來越受重視的體力,中產家庭的教育消費支出都為素質教育預留了一定的空間,最好是幫助學生從消費意願來看。
3、對於富裕家庭來說,素質教育的需求是提升孩子精英教育的高度,追求高端的精細化。時尚童裝、馬術、擊劍、高爾夫等,提升綜合素質和品位,應對全球競爭。
拓展資料:
選擇加盟素質教育的注意事項:
1、實地考察。不管招商加盟商講了多少道理和人生哲理,我們仍然不確定它是不是一個好項目:只有實地考察過的項目,我們才能做出理性的選擇。一方面可以參觀總部的教研活動,另一方面可以參觀其他已成立的特許學校,與特許校長進行深入交流。
2、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是否足夠高。在選擇加入教育培訓機構時,品牌是第一要素。除了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成立時間和加盟支持也尤為重要。少走彎路,享受優質師資和課程體系,是加盟商最有保障的服務。
3、加盟商能否得到後續支持。在項目考察過程中,您可以與加盟園區總裁溝通項目實際運作中遇到的問題以及總部給予的支持。尤其對於一個零經驗的教育創業者來說,更是最關鍵的一點。後續的支持直接決定了校園的盈利成功率。無論是教材研發、培訓體系、課程體系、口碑或宣傳資料,成熟的素質教育品牌往往能為加盟商提供相關支持。要想投資成功,相關的後續支持非常重要。
4、教學質量。無論哪個時期,對於教育機構來說,最重要的始終是教學質量,這也是家長最看重的變數之一。因此,穩定市場份額的關鍵是利用周到的服務、優質的品牌項目和良好的教學質量。只有在總部設立專業的教研團隊,才能保證特許學校後期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和教材、教具的不斷優化。如果總部沒有自己的教研團隊,加入後課程不更新,續費率會很低,浪費昂貴的加盟費。
5、可復制性。作為素質教育行業的一員,最重要的是核心資源和教學標准化資源的可復制性。如果不能實現核心資源的同步共享,後期必然會出現其他收費項目或教學效果不一致,不利於投資者的長遠發展。

㈦ 學科類為什麼要轉型素質教育

隨著「雙減」意見的正式公開,義務教育階段的校外學科類培訓被嚴控,其資本化運作也成為歷史。「去K12(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科類培訓業務)化」之後,昔日教培龍頭必須轉型求生。

事實上,所有原來以學科類培訓為主營業務的校外培訓機構,都面臨著退出或者轉型的選擇。除禁止學科類培訓機構上市融資、進行資本化運作外,「雙減」還規定,不得利用節假日、雙休日與寒暑假進行學科類培訓,並要求所有學科類培訓機構要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這意味著學科類培訓將不再有盈利空間。如果機構想繼續進行培訓,就要進行轉型。

目前看來,轉型開展非學科類培訓(也被稱為素質教育培訓),是包括「頭部」機構在內的校外培訓機構的「一致行動」。教育部辦公廳近日發布通知,明確了義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學科類和非學科類范圍,體育(或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學科,以及綜合實踐活動(含信息技術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等按照非學科類進行管理。因此,體育、藝術、綜合實踐活動作為非學科培訓內容,就受到機構的追捧。

然而,教培機構擠上素質教育培訓這一「獨木橋」,很可能會製造新的「內卷」。首先,這一培訓領域已經有不少培訓機構,機構再「一窩蜂」湧入,必定會導致素質教育培訓競爭更為激烈,機構想盈利並不容易。其次,如果機構把之前運營學科類培訓的套路,用到發展非學科類培訓上,如通過製造家長的焦慮,來擴大市場,尋求「高增長」,那等待機構的必定是監管部門對非學科類培訓更加嚴格的監管,對非學科類素質教育培訓採取與對學科類培訓一樣的監管辦法,就會大概率發生。

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必須吃透「雙減」意見的精神。雖然「雙減」允許非學科培訓機構登記為營利性機構,進行資本化運作,可在節假日、雙休日和寒暑假進行培訓,但是,從嚴監管學科類培訓傳遞的明確信息是,進行教育培訓,必須做教育,而不是做生意,不能刺激社會的教育焦慮,加劇教育內卷化。

將校外培訓分學科類與非學科類培訓「分類」治理,主要是基於當前的培訓生態。相對而言,體育、藝術等教育,在學校教育中還存在不夠重視的問題。相應地,體育、藝術等非學科類培訓雖然有一定市場,但遠不如學科培訓類「火爆」,非學科類培訓主要滿足受教育者的差異化選擇。這也是培訓機構主要進行學科類培訓,學科類培訓市場占總培訓市場的產值達80%左右的原因。

但如果機構湧入非學科類素質培訓領域,加大營銷攻勢,擴大市場,就會破壞非學科培訓生態。尤其是,為促進學校、學生和家長重視體育、美育,我國已經明確,要將美育納入中考,要提高體育中考的分值,逐步實現體育科目的分值和語數外科目的分值一樣,在此背景下,一些地區已經出現體育培訓熱,如果機構再湧入,做大「體育培訓市場」,那就會增加家庭的體育培訓負擔,以及學生的壓力。隨之,圍繞「應試體育」開展的體育培訓,就會為社會所質疑。

校外培訓機構選擇繼續做培訓,需要從以前的逐利心態轉向公益心態。由於不能在雙休日、節假日、寒暑假開展學科培訓,有的機構也想轉型為學校、社區的課後服務、託管服務提供第三方服務,這也屬於向素質教育培訓轉型,因為課後服務、託管服務不允許進行集體補課。但這種轉型前提是,學校、社區提供的課後服務、託管服務,要求堅持公益性,即便向參加的學生收費,也只能按成本分攤收費。

從資本化運作,到去資本化;從做生意,到做純粹的教育,培訓機構面臨的轉型,不是業務轉型,而是思維轉型。如果想繼續做大生意賺大錢,那最好退出培訓領域,因為轉型到非學科類素質教育,則很難實現營利賺錢的目標;而如果想做教育、做公益,那教育領域的非學科和學科培訓,都還有可為空間。因為受教育者必定有差異化教育需求,校外培訓的本身定位,就是為受教育者提供差異化選擇。

㈧ 素質教育如何才能夠提升競爭優勢

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提升綜合素質能力,是教育改革的方向。包括的范圍很廣,雖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簡單,但教師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所以我們要跟上時代步伐,積極探索,邁開步子去做,會有收獲。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

一要培養發散思維學生的發散思維對學生以後的成長具有非常好的幫助。一個思想被禁錮的學生是很難變得有思想的。我們可以經常性地對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就想吳虹校長所說,多給孩子製造一些阻力,實際上是讓孩子進步的一個方法。讓學生盡情的去思考答案。這些答案往往不是固定的,只要學生說得通,答案便是沒有問題的。

二要全面發展

學生在學校不僅是要學習課本知識,還應該學習更多其他的知識。讓學生全面發展非常的重要,不然學生很可能變成了讀書機器。平常可以多鼓勵多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並在班級里展示出來,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做為學校要提供平台,比如給孩子學習,演出,比賽的機會。

三要尊重個性

每個學生都會有自己獨特的個性,一個班級有學習最好的,就會有學習最差的,所以研究每個孩子的成長規律和個性,引導他能做最好的自己。比如有的孩子計算慢,但是閱讀能力強,那我們就發揚他的長處。

四提高實踐能力

不能讓學生只會課本上的理論知識,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動手,盡可能了讓學生接觸到實踐操作。例如在做科學實驗的時候,應該讓學生多進實驗室。

教學生學會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是當今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課程。在當前新課程全面實施和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鍛煉他們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的素質,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個重要任務。我們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全面發揮其功能,讓學校教育真正成為發展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使素質教育的天更藍、路更寬。

㈨ 什麼是素質教育它和應試教育比有哪些優勢

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側重點不同。應試教育側重於解題能力,答題技巧,猜對答案的能力。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不完全抵觸。從相關性角度說還是正相關的。成績好雖然不代表素質優秀,素質優秀雖然不一定體現出成績好來,甚至成績不好素質可能優秀,素質差的成績好,但是這不妨礙統計意義上的正相關結論。

應試教育不是教育。唯分數論也不是教育。除了賺錢,學生應該有更多更遠大的追求。一個國家的年輕人沒有詩和遠方是很恐怖的事情。現實的難題不應該太早給孩子。給孩子一些童真,給青少年一些熱血,給年輕人一些理想和遠方。這才是正道。

㈩ 請問素質教育機構咋樣|是否靠譜呢

近些年來,厭學、叛逆的孩子越來越多,讓孩子的家長們也是越來越頭疼,很多家長對於叛逆的孩子都感覺不知所措。而市場上有些人呢,也嗅到了這個需求的帶來的商機,成立了一些名為素質教育特訓學校、問題少年行為矯正學校、戒網癮學校、青少年叛逆學校等的全封閉寄宿制的私立學校。那麼這些學校到底好不好、管不管用呢?今天我就跟大家說說我的一些看法和觀點。


首先,跟大家大致說說這類型學校的運作模式。

這類型學校的模式,可以很負責任的說,至少80%以上都和全封閉寄宿制的大型私立學校沒有太多區別。那到底是哪不一樣呢?他主要多了這么幾個項目,比如,定期找心理學專家、教育專家來學校進行專題講座,安排幾個心理輔導老師提供一對一咨詢服務,偶爾派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或者農村勞動體驗,讓學生偶爾參加一些公益活動,組織一些親子活動讓父母一同參加,等等。

乍一看,好像特色也挺多的,感覺還不錯。但事實上,根據我的多方了解,以及親自打電話咨詢,這些學校普遍存在以下這么幾個問題:

①知名心理學專家,一個學期能來2次就算多的。

每個學校在宣傳自己時,都會給你列出幾個知名心理學專家,不管是否真的知名,但至少人家說是知名的。一次講座也就1~2小時,無非就是講一些人生哲理,列舉一些典型案例,最後給孩子們灌點心靈雞湯,告訴孩子們要堅強,未來多麼地美好。但實際上,真正知名的專家很難請來,請也是一學期能來一次就不錯了,不可能經常來的。所以,這些專家所起的作用最多是暫時緩解疼痛的「短效葯」,而且是時效最短的那種。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都不同,講座基本談不上什麼針對性,所以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②長期被學校聘用的一對一心理輔導老師,其專業水平堪憂,大多隻會照本宣科,並且不可能照顧到每個孩子。

人的心理規律本身就是很復雜的,每個孩子又出身於不同的家庭環境,在沒有充分了解過孩子的家庭背景以及沒有足夠人生閱歷的前提下,僅憑著一紙心理學文憑或心理咨詢執業證書,是很難做好心理疏導這種工作的。學校畢竟要考慮人力成本,畢竟要盈利賺錢,真正的專家不會被長期聘用在這里,能在這里長呆的,只有一些相似專業、相關工作經歷的,甚至是畢業沒幾年的心理學專業碩士,大部分人其實只會照本宣科就不錯了。並且,一個年級最多配備一個這樣的心理輔導老師,就算多的了,不可能照顧到每個學生。

③無論是社會實踐、公益活動,還是農村勞動體驗,這些也都是偶爾的事情。

具體頻次多少,可能主要就取決於這些活動的場地離學校的距離了,如果是去較遠的地方參加一些社會公益活動或實踐,一個學期能有一兩次就不錯了;如果學校湊巧離村莊不遠,可能有些學校還能多組織幾次農村的勞動體驗,但再多也不會超過每周一次的頻率。

④針對父母的咨詢以及親子互動活動,也基本上都是走個形式。

有些學校,會在入學前針對父母進行一對一咨詢和教育,這就算比較負責任的了。畢竟,問題孩子都來自於問題家庭。而所謂的親子活動,其目的和出發點當然是好的,是為了增進親子間感情,但如果家長願意經常跟孩子互動,會把孩子送到這里來嗎?所以,這些都是形式大於內容,親子互動活動,一個學期能舉行一兩次就算多的。

⑤全封閉軍事化管理模式,仍然擺脫不了製造壓抑、緊張的嫌疑。

所有這些學校,無一例外都會選擇全封閉寄宿制的半軍事化管理方式,而這種氛圍和環境本身就容易給孩子們製造緊張和壓抑的感受,這種感受,對於很多已經有抑鬱傾向的孩子尤其不利,不但不會收到家長想要的效果,還會出現很多負面作用,甚至會把孩子逼上絕路。因為有很多內向性格的孩子,即使內心很痛苦,也不會去主動找心理輔導老師,而學校畢竟是少數老師管理多數學生,很難及時發現孩子的內心動向。


其次,再來跟大家說說我對此事的觀點和態度。

我的觀點,概括起來就兩條:

一,存在即合理,這類學校也有它的用處;

二,對這類型學校,不推薦,但也不全盤否定。

市場經濟環境下,從來都是先有需求,後有供給,只要存在的事物,不管它存在多久,背後肯定是有它的原因。我肯定不會去全盤否定這類型學校,告訴大家這就是坑人的、騙錢的。如果家長確實是那種特別特別忙,有心無力,精力達不到,分身無術的,把孩子送來這里,起碼比完全沒人管要好很多。比如,我以前遇到過的一個家庭,孩子父親是軍人,因工作特殊一年回不了幾次家,爺爺奶奶都在外地幫不上忙,母親又要上班,還要照顧卧床癱瘓的孩子姥姥(姥爺已去世),所以在陪伴和教育孩子方面,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送到這種特訓學校好歹比沒人管要強。畢竟,兩害相權取輕。

但是,我仍然不推薦各位家長頭腦一熱就把孩子送到這里去,有三點客觀事實要提醒大家:

①這些學校,其本質上仍然是學校教育形式,是以應試教育為主的大框架,只不過加了一些與素質教育沾邊的點綴而已。

只要是學校教育,它就一定是一對多的模式,老師不可能充分兼顧到每個學生,這是無法否認的死規律;只要是應試教育框架,就與孩子原先的學校沒什麼大的區別。

②這些學校,都屬於私立學校,都是帶有商業性質的。

也就是說,學校在運營過程中都要考慮成本控制、穩定盈利等現實問題,我認為這本身也不算錯。而問題孩子,恰恰是最需要人陪伴和關心的,是最耗費人力的一件事,所以,即使你把孩子送進去,也不會得到無微不至的重點關注,就更別提什麼一對一的貼心服務了,畢竟人力成本在那兒放著。

③孩子能有厭學、叛逆、抑鬱的今天,與原生家庭一定是脫不了干係的,問題的根源在孩子的監護人,孩子的所有異常行為都是問題的表象。

所以,最該受教育的,最該被改變的,其實是家長,而不是孩子。


最後,我想說的是,如果家長並沒有忙到不可開交,而拋開問題的根源不管不顧,花錢把孩子送到這種學校去買個安心的話,這種做法是十分不提倡的;逃避自身的問題而把希望寄託於毫不相乾的外人身上,無疑也是不負責任的。如果你真的愛自己的孩子,那麼請從自己做起,從自身開始改變,放下一些不緊急的事,多多陪伴孩子,做孩子的朋友吧。

我是魏老師,歡迎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