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教育的情調這本書有多少頁
擴展閱讀
兩歲兒童如何斷奶 2024-05-17 14:08:31
課本宇宙知識大全 2024-05-17 14:07:43
什麼是社科基礎研究層次 2024-05-17 13:41:17

教育的情調這本書有多少頁

發布時間: 2022-09-06 16:43:23

1. 讀《教育的情調》

閱讀《教育的情調》這本書給予我最大的啟發就是自我的反思能力一-教育需要敏感性和機智性。

范梅南先生說:教育的敏感性和機智是教育管理人員進入孩子的體驗世界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是一種特殊才能,它與我們為人處世的方式有關系,既來自心靈來自頭腦的知識。那這種能我們又如何去培養呢?

作為老師,我們真的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敏銳力。無論課上還是課下,我們對每一個孩子的關注與觀察,如果都能成為一種不自覺的、習以為常的、主動的習慣,我想,這就是教育敏感。而教育機智需要一定和經驗有關、和一個人的學識有關、和價值觀、道德觀有關、和一個人是把教育教學當工作還是事業有關,歸根結底,教育機智是我們教師必須要具備的,也許我們都曾經缺失,但可以藉助《教育的情調》的啟迪,慢慢摸索重新上路!

教育需要時刻關注學生的體驗,我們不能常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去教,要設身處地的為學生著想,站在學生的角度想一想在具體情景下什麼知識技能,什麼解決方法是他們可以接受、樂於接受的,也就是我們要時常進入孩子的體驗世界。

我覺得一個人真的熱愛教育,喜愛學生,他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時時刻刻為孩子著想,比如備課時備學生學情,教育學生時考慮學生的體驗,教學時以學生終身成長為目的,同時常常會不自覺的營造一種「共情」世界,用盡心思的為學生指引正確的人生道路!就是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本的道理!

2. 《教育的情調》讀書摘要

      《教育的情調》這本書是由加拿大人馬克斯﹒范梅南和我國的李樹英合著的。馬克斯﹒范梅南是教育現象學重要開創者,李樹英是馬克斯﹒范梅南的親傳弟子,是我國教育現象學知名專家。這本書對「教育愛」這一概念及其教育意義做出了最好的詮釋。書中作者的觀點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啟示和反思,摘錄一些感觸頗深的語句和大家共享。

1、作為教育者,無論我們的舉動多麼充滿善意,我們的言語和行動所表達的情境仍然可能與孩子體驗到的那種情境根本就對不上號。

2、一位機智的教育管理人員知道什麼該說而什麼不該說,什麼該提而什麼不該提。教育的敏感性和機智是教育管理人員進入孩子的體驗世界的能力。

3、教育學是一門復雜而細膩的學問。教育學指向的是一種能積極地分辨出對成長中的孩子而言什麼適合、什麼不適合的能力。

4、培養和提高一個人的教育敏感性和教育機智就是在迎接這樣一種挑戰——針對不同的個體實施不同的教育行動。智慧的教育者形成了一種對獨特性的獨特關注,他們關注孩子的獨特性、情境的獨特性和個人生活的獨特性。每一個孩子都具有獨特性。當我們注意到這一點的時候,它就能引發我們的思考。

4、世間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孩子,孩子們也不可能用完全相同的方式去體驗相同的情境。

5、孩子不是為我們而活著的,我們卻為他們而活著。他們的降臨給我們帶來了一件禮物:體驗可能性。

6、生活永遠在質疑我們此時此刻的生活情形: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嗎?我應該這樣度過光陰嗎?沒有人能比一個孩子更強烈地、更經常地提醒我們思考這些問題了。所有這一切都要求我們去觀察、去傾聽孩子,並向他們學習。從這個角度說,孩子是我們的老師。

7、我們不能僅僅期待孩子們去發現生活,我們也要允許他們去行動、去實踐、去創造生活。

8、對這些成年人最大的懲罰莫過於終身的懊悔和永久的遺憾,他們太專注於自己的事情而丟棄了去親身體驗與自己孩子親密接觸的機會。而他們的孩子可能需要用此後自己的全部人生來找尋他們凌亂的童年記憶。

9、關愛孩子的父母(和老師)能體驗到由於孩子的出現而萌發出的生活的希望。我體驗到孩子的生活比我自己的更重要,而其結果則是我必須更仔細地審視自己的生活。我必須質疑並改造自己的生活。對孩子的教育已轉化為自我教育。

10、面對孩子們的提問,成年人應當盡可能地幫助他們,保持活躍的思維,而不是很快給他們一個簡單的答案。

11、真正的好奇不是問好多好多的問題。我真正感到好奇,是在所問的問題以某種方式返回我這里,或是當問題被沉寂,好奇的沉寂纏繞和包裹著的時候。

12、一位有思想的教育者應該是一個善於抓住問題並且能用淺顯的方式去深化它的人。

13、我們如何去看和看到什麼取決於我們是怎樣的一個人和我們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方式。我們如何看一個孩子和我們看到什麼取決於我們和這個孩子的關系。

14、一個不能對自己看孩子的方式進行反思的人是不能充分地觀察孩子的。

15、每個孩子都需要被「看到」。

16、老師們要懂得,表揚孩子既可能帶來積極的結果,也可能帶來消極的結果。表揚應該是有意義的,而不應該是不加區別地給予的。

17、教育的敏感性和機智有賴於感知和傾聽年輕人的能力。但是教育的機智不僅僅是一門技巧,更准確地說,它是一種「即興的、臨場的反應能力」。即便如此,也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證行動會有效。

18、紀律是談論對某人來說什麼是重要的、他的努力方向和人生原則的方式。

19、秘密是人成長的一個關鍵方面,孩子們發現自己有了秘密,就意味著他們內心世界的誕生。能夠擁有並保守秘密是兒童走向成熟和獨立的一個標志,而能夠與最親近的人分享自己的秘密更是兒童成長和成熟的表現。

20、從這個意義上說,老師和父母必須首先是好學生,然後才能是引導學生學習的人。

21、好老師和他們所教授的知識已融為一體。

22、氣氛是我們體驗生活空間的方式。氣氛是老師將自己呈現給孩子們的一種方式,也是孩子們將自己呈現給老師的一種方式。

23、希望不是那種被動的、認為事情終歸會得到解決的樂觀主義。希望包括承諾和努力。即使在最荒謬、最痛苦的時候,我們也不會,也絕對不會放棄我們的孩子。在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我們的生活中可能會發生許多的錯誤。然而在感覺無望的時候,恰恰是脆弱的孩子又一次讓我們體驗到了希望。

24、孩子是天生的寬恕者。我們必須永遠為真正的教育努力奮斗,不辜負孩子們給予我們的信任,不濫用他們的原諒和寬恕。

25、每一堂課都是有生命的。學生不是容器,而是一個鮮活的生命體。

26、原來課堂教學也有它的脾氣!機敏的老師可能會告訴你,一走進教室,他就能覺察到這個教室的味道。

27、我們需要不斷提醒自己,教育是一種與人相處的學問,一種成年人與孩子相處的學問,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的智慧和敏感性比教育的技術性更加重要。

28、反思是我們增強敏感性、生成教育機智的必經之路。

3. 教育的情調讀後感

    從字面意思上看,「教與學」是教師與學生角色任務的基本定位。「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如何傳道授業解惑?如何將莘莘學子培養成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教與學的真諦作為一個永恆的研究領域,總是值得一代代教育人追尋。閱讀《教育的情調》這本書後,我更深刻地認識到要當好一個優秀的教師不僅要有智慧、有責任、還得有教育情調。

    教育的情調是智慧與機制的合體,也是一種研究的態度。「一些成年人認為自己對待孩子的方式非常恰當,而另一些人則經常為如何與孩子相處而感到手足無措。」不論何時何處,我們都應該明白,教育的主體是學生,作為教師重點不應該放在盲目的自以為是和經驗隨從上,應該立足於學生的學習立場,做到真正的從學生的發展出發。「每一個孩子都具有獨特性。」親愛的老師們,大家有放下身姿、放緩腳步認真地了解過你的每一個學生?「因材施教」的落地目前在大班額的教學中,特別是小學綜合學科跨年級、跨班的教學中難度依舊很大,面對人數較多的學生,怎樣盡可能優質地實現因材施教,真的將學生一個個研究完畢,再「對症下葯」恐怕已經為時已晚了。沒錯,就像書里提到的那樣我們需要的是「教育的敏感和機制」。「培養和提高一個人的教育敏感性和教育機智就是在針對不同的個體實施不同的教育行動。智慧的教育者形成了一種對獨特性的獨特關注,他們關注孩子的獨特性、情境的獨特性和個人生活的獨特性。」當這樣的關注即保持教育的敏感性和機智成為了一種習慣,待老師有了豐厚的思想基礎,教師與孩子們相處的敏感性和機智就會不斷地提高。就算需要面對更多的學生我們也會更游刃有餘,讓更多的學生享受定製的教育。

    教育的情調是對每一個孩子的尊重和呵護。書中有這樣一個章節「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被看到」,這是比較吸引我的一個章節,渴望被看到就是渴望被注視到。回想一下曾經,在我的記憶里能夠留下深刻印象的要麼是優秀的學生,要麼是個性突出的學生,要麼是表現差的學生,而大部分看似普通的學生猶如路客,甚至會消失在記憶里,就算多年後,面對面叫我時也不會有絲毫的記憶。怎樣讓每一個孩子都能被看見?老師有真正留意過、平等遇見每一個學生嗎?也許那個「平凡」的孩子,正巴巴渴望著老師的關注,渴望老師的幫助。書中提到一名優秀的教師,每天會和每一位孩子握手,通過握手與學生交流,讀取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這樣的做法我很欽佩,他的世界裡裝著每一個孩子,更裝著每個孩子可能沖鋒的希望和未來。試想一下,當一個被教師遺忘已成自然的孩子,突然獲得了關注,他的人生會怎樣?優秀的教師,就應該將最無私、最真誠、最公平的愛充滿教育時空,伴隨學生健康的生長。

    「教育的情調」更多傳遞的是教育之「愛」,愛得智慧、愛得完整溫度、愛得科學、愛得細致,愛得永恆。

4. 【223】《教育的情調》讀書心得(二十八)2022-03-21

-----------《教育的情調》讀書心得(四)

文/李現風

     讀《教育的情調》第六部分《表揚和肯定的重要性》、第七部分《課堂教學中的教育學面面觀》、第八部分《紀律的教育學意義》首先讓我有了一種強大的震撼。

      震撼一:表揚和肯定的重要性。

      宋老師並不是沒發現我的錯誤,因為她在錯誤的單詞下花畫了橫線,並把漏掉的字母寫出來了。她之所以這么做是為了鼓勵我。我心裡是多麼感激朱老師啊!他的這種激勵促使我在以後英語學習中,更加認真,更加細心。宋老師的這樣一種表揚方式,使我感到學習的價值的存在性,原來讀管志剛老師寫的《一線表揚學》裡面管老師提到各種類型的表揚,有獎勵性表揚、主體性表揚、逆襲性表揚、批評性表揚、彌補性表揚、委託性表揚等。擁有了18個「身份」的表揚,管老師把表揚當做一種學問來研究,今天我認為宋老師的表揚是希望性表揚,希望孩子朝著更加優秀的方向發展,所以即使看到孩子寫的試卷不夠完美,即使看到試卷上有一個小小的失誤,即使用紅筆把錯誤批註了出來,依然給孩子滿分,用分數給與了孩子一個希望性的表揚。當然我們也要之一表揚不要盲目性,要有目的、有依據性地表揚。

     震撼二:課堂教學中的教育學面面觀

     我們是如何體驗一個「眼神」的,在彼此的眼神中,我們看到別人,也被別人看到:在眼神中,內心世界被反映或表達出來,我們可以通過這樣或那樣的眼神觸摸到對方的內心世界;摯愛或憎恨,信任或憂慮,溫暖或冷淡,欣賞或輕視,嚴厲或寬厚,自信或不安,關注或默然,希望或失望,坦率或欺騙……。每時每刻,老師和學生都在對方的臉上閱讀著焦慮、感到、厭倦、感興趣以及迷亂等各種表情。所以,我們對待班級內的孩子們。我們要發自內心的真誠對待,用自己的一顆赤誠之心來換取孩子們一顆坦誠之心,用自己的愛心溫暖孩子們的一顆童心,孩子們的心是非常敏感的,老師的內心總是在自己不經意的一舉一動之中,被孩子們所感受、所體會、所看見。

     震撼三:紀律的教育學意義

      紀律是談論對某人來說什麼是重要的、他的努力方向和人生原則的方式。「紀律」的意義是跟隨、學習和教導。一個守紀律的人就是一個准備去學習和遵守秩序的人,所以老師也像學生一樣需要紀律。沒有紀律、沒有學習的慾望、學校的存在就失去了意義。因此,在學生中間或對一個人自己建立起紀律,就是為真正的學習創造條件。學習完「紀律」的教育學意義後,我才真正的明白「紀律」的含義,我在想,如果再次教育剛剛跨進初中校園的孩子們時,我首先要讓孩子們理解「紀律」的含義是談論對某人來說什麼是重要的、他的努力方向和人生原則的方式。一個沒有努力方向的人是沒有辦法真正理解「紀律」的含義的,只有理解了「紀律」教育學含義的人,才真正是一個有人生原則的人。

     一些「懷孕了」的老師(有了學生的老師)為了教學而訓練自己,他們會用老師的眼光去讀一本重要的關於孩子的書。這樣,老師獲得了教育學洞見,將來在關鍵時刻便有可能做出機制的行動。讀完這一個觀點我才知道可以用「懷孕」來雷同做老師的心裡感受,人我在教育學上有學習道理一種教育學的視角和洞見。

     真正地理解了,誰說過的一句話:很難想像,一個不讀書的教師如果來真正的用教育學的眼光來看待孩子們,來理解教育現象。

5. 共讀《教育的情調》

        怎樣理解教育的情調?

       所謂「情調」就是帶著敏感、機智和愛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敞開孩子生命發展的無限可能,進而針對不同的個體實施不同的教育行動,形成一種對孩子的獨特關注,即關注孩子的獨特性、情境的獨特性、個人生活的獨特性。

        在此基礎上,對孩子的教育要充滿愛、理解、包容、尊重、保護、用心、智慧、機智等,讓孩子的教育生活變得富有溫度而浪漫,徜徉於溫馨和諧的氛圍中,散發著人文的氣息,讓孩子充分體會教育的美好。

       教育情調的核心在愛,把愛獻給每個孩子,在教育活動中就有了美好的情調。教育情調的表現在情,在教書育人的細微處見真情。

      書中提到「教育機智與敏感」,如何自我培養呢?

       教育學是一門復雜而細膩的學問,它的指向是能積極的分辨出對成長中的孩子而言什麼是最合適的,亦或者說用什麼樣的方式處理問題能讓孩子接受並且得到真正的教育,達到教育的效果。

       教育的敏感性和機智是一種特殊的才能,它與我們為人處世的方式有關,它是一種既來自心靈也來自頭腦的知識。我們需要有針對性的觀察、聆聽具體情境中的某個具體的孩子或者某群具體的孩子們,和他或他們進行互動,給予他或他們反饋,進而培育和保持教育的敏感性和機智。有了豐富的思想基礎,我們和孩子們相處的敏感性和機智才會不斷的提高。

       老師必須以教育學的眼光看孩子,這就是說,作為一個保護、培養孩子的觀察者,老師要意識到正在成長的孩子的存在。

       老師對孩子的成長的要有一種理解,在這種理解中,約束和保留、親近和疏遠同時存在。一位真正的老師知道該如何去「看見」孩子,注意到學生一個害羞的表情,注意一種情緒的流露,注意一種期待的心情。真正的「看」不僅僅是用眼睛看,更要用責任、用盡全部的身心去看見孩子。

      老師要准確的把握如何去接近學生的同時,又和學生保持著適當的距離。教育機智和敏感性沒有現成的理論知識。沒有具體的技巧,也沒有固定的規則。教育學上的敏感性和多謀善斷也可以說是一種反思能力。教育的敏感性和機智還要有賴於感知和傾聽,要真正用心的傾聽學生內心的聲音,然後進行針對性的疏導,這樣才能真正培養教育的機智。

       眼神可以表達出教育關系中心靈的能量,為了培養教育的敏感性和機智,我們需要看懂眼神,並根據對眼神的理解去行動。

       讀完這本書,你最大的收獲是什麼?

      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收獲是教育之愛不是教師的「一廂情願」,它必須能滿足兒童生命成長的需要,要把兒童需要的愛真正送到兒童的心理上。我們不僅要「看見」孩子,而且要讓孩子感知到我們在,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滲透我們的教育思想。

       孩子的世界充滿無限可能,要積極培養孩子對世界的好奇心,而不是把希望扼殺在萌芽狀態。表揚和肯定在孩子的成長中至關重要,但是要合理的運用,既不能隨便表揚讓孩子有過度的優越感,也不能一味的打壓讓孩子讓孩子失去信心。

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在」,不僅是身體的陪伴,更應該有心靈的陪伴,要對孩子有回應。

6. 《教育的情調》讀書筆記

《教育的情調》是由加拿大教學現象學研究者馬克斯·范梅南和李樹英教授合著的。這本書和以往我所讀過的教育方面的書截然不同,作者不是一味地講授枯燥的理論知識,而是通過一個個小故事的分享來讓我們理解生活體驗,感知教育的情調。讀完這本書之後,讓我醍醐灌頂,希望自己能夠學會機智地教育,成為一個有情調的教育者。

一個自尊心很強的小女孩測驗考試成績很差,便悄悄地把一個錯誤答案擦掉,再填上正確答案,然後去找老師改分數。老師隨即便看穿了女孩的心思,但並沒有直接點破,而是在她的試卷上加上分數,還說:「哦,也許是我錯了,有錯就改嘛!」還加了一句話:「人就該誠實,對嗎?」意味深長的話讓孩子不安了好一陣子,最後小女孩向老師坦白了自己的錯誤。

這是書中提到的一個案例,作者以此來說明何為「教育機智」。教育的機智是能夠非常細膩地理解這個孩子在這個時候的體驗,從而即刻回應「對這個孩子,此時此刻我該怎麼做才是最好的」,它不僅僅是一門技巧,還是一種即興的、臨場的反應能力。書中這位老師用不經意的話讓孩子產生羞恥心,從而主動認錯,完美地展現了他的教育機智。

范梅南老先生說過:「教育的敏感性和機智是教育管理人員進入孩子的體驗世界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是一種特殊才能,它與我們為人處世的方式有關系,既來自心靈也來自頭腦的知識。教師這個職業與其它職業的不同之處在於,教師接觸的都是一個個活潑又可愛的孩子,因此教師只有投入自己的真情實感才能走進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優秀的教師不僅僅要具備高水平的教學能力,更應該具備教育的敏感與機智。那麼我們該如何培養自己具有這種能力呢?

作為未來的教師,我們要具備一定的敏銳力,但這種敏銳力有的是天生的,有的則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累積經驗。回想從前的課堂,老師不僅僅教授知識而且還會給予我們人生方向上的指引。這種做法都是不自覺的、習以為常的,這就是教育敏感。另外,我們要學會看懂眼神,眼神不僅能傳達整體情緒,還能反映一些微妙的意味教。觀察體會眼神的過程,歸根到底是了解學生最真實的、不加掩飾的想法。教育機智同等也是學不來的,它和經驗有關,和人的學識有關、也和價值觀有關,更和一個人是否願意為教育教學奉獻有關。歸根結底教育機智和教育敏感性是一個好教師必須要學會的但是永遠也學不完的,而我們也只能慢慢摸索而前行。進入孩子的體驗世界也就是我們不能老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問題,而是要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想什麼樣的方式是他們可以接受、樂於接受的。

儒家思想對中國人影響很大,其代表人孔孟主張「仁愛」。而孔子不僅僅是儒家代表人物,他還是我國第一位教育家,主張因材施教、有教無類,這些都是仁愛思想的表現。教育需要大愛思想,在於范圍的寬泛性,我們要愛教師這一職業,愛所教的科目,愛教育所衍化的一切。這種愛還具有內容上的包容性,包容學生的錯誤、包容工作的繁瑣……這種愛不僅僅是說說而已,是要行動起來的,在實踐中不斷地讓學生成長,也讓自己成長。

世上沒有相同的一片雪花,同樣,世上也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孩子。每一個孩子都具有獨特性,不同的孩子即使在相同的處境也會表現出不同的反應。當我們注意到這點時,它就能引發我們的思考。當我們試著去尋找教育的普遍規律時,很容易忽視孩子的特殊性。所以我們既要學習教育學理論,更要看到個體。我們需要有針對性地觀察、聆聽具體情境中的某個具體的孩子或某群具體的孩子們,和他或他們進行互動,給予他或他們反饋,進而培育和保持教育的敏感性和機智性。有了豐厚的思想基礎,我們和孩子們相處的敏感性和機智性才能不斷地提高。

作為父母,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風;作為老師,都想讓自己教的學生青出於藍。但其過程往往讓人力不從心甚至事與願違。成人總是不自覺地在給孩子做出榜樣,對孩子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影響。當成年人不再僅僅是孩子們努力模仿的行為榜樣,而成為真正的榜樣,以身示範教給孩子們正確的價值觀時,對孩子們的人生就起到了教育作用。我們就不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老師,機智 的老師,總是在引導學生去認識自己應該過怎樣的生活,應該怎樣做人。

教育學是一門復雜而細膩的學問。孩子們對情緒和氣氛的每一點變化都很敏感。教育學指向的是一種能積極地分辨出對成長中的孩子而言什麼適合、什麼不適合的能力。我們很難說這里存在著一些具體的規定或一般性的原則。更多的是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及時進行反思和總結。通過不斷地反思,我們會逐漸形成一種反思力,這種反思力能提高我們對教育情境的敏感性,促使我們在面對具體教育情景時做出機智的行為。

教育的情調是什麼?在我看來,教育的情調是用我們的愛在教中讓孩子成長,在育中讓學生成人。讀完這本書後,我收獲頗豐,希望自己今後能將從書中獲得的啟發應用到之後的教育教學中,不禁感慨教師之道任重而道遠啊!用書中最喜歡的一句話來作為結語吧!「教和育不是為了未來的生活,教和育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應該讓我們與孩子相處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7. 【202】《教育的情調》讀書筆記(三十)2022-02-27

-----------《教育的情調》讀書筆記(二)

文/李現風

2022年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以以下兩個三個出發點為目的:

一、書中的思想,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

二、書中的值得借鑒的做法,提升自己的教育技巧;

三、書中的美句,有鑒於哲理性的句子,提升自己文章的語言魅力和教育文化水準。

讀《教育的情調》的讀書筆記二:

8.每一位關心兒童和青少年成長的家長與教師都應該養成一種教育的「情調」以及教育的「機智和敏感」。這種獨特的情調和敏感品質在教育研究的文獻中少有提及。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這種品質很難被直接定義出來,但是我們卻可以間接地將它描述出來,比如說通過一些教育生活體驗的小故事進行描述和反思。

9.《教育的情調》就是這樣一部獨特的教育作品。它以現象學描述方法向我們展示優秀的父母和教師是如何通過現象學式的「聽」、「看」和對具體情境的「關注」來養成和發展這種品質的。這種品質的養成和發展並沒有什麼高深的理論,也沒有什麼確定的原則可供我們遵循,而是通過「聽」、「看」和「關注」完成的。相信讀者讀完了這本書,潛移默化的影響就已經形成了。                                                      ---------盧曉中

10.每個孩子都是一個世界,教育的情調涉及我們如何習得一種兒童立場,努力以兒童的方式走近孩子的世界,切實地關心孩子,理解孩子,順應兒童發展的內在可能性去引導兒童、成就兒童。                                                        ---------劉鐵芳

11.品讀《教育的情調》,全息感受作者教育現象學的情懷和研究行動,不啻為一種飽享學術美餐的生命體驗。此書時代性地突顯了教育對學生的主體性、生命個體、主體間性的覺知與關注,亦將教育的機智與智慧推到了教師教育最重要的前台。在新時代人工智慧似乎要取代教師的趨勢中,我們愈發覺得教師在培育下一代的使命中有一種無法替代的教和育的作用。

---------劉驚鐸

12.教育之愛不是教師的「一廂情願」,他必須能滿足兒童生命成長的需要。兒童需要什麼樣的愛?教師的愛怎樣才能「送達」兒童的心上?這是我們面臨的學術難題。

13.兒童的世界不同於成人的世界。成人雖然都從兒童走來,卻難以回到並真正理解兒童的世界。對教師而言,若不能「走進」兒童世界、理解兒童,就很難說其所表達的教育之愛是兒童所需的。那麼,通往兒童生命世界之路何在?《教育的情調》一書為我們「提供」了一條可行的路徑,「照亮」了前行的方向。

14.品讀《教育的情調》一書,深感她是關於兒童生命的研究,是在現實生活情境中對兒童生命成長的描述與揭示:她是一面鏡子,「照見」了成人是如何與兒童的真實體驗與感受「擦肩而過」的;她是一把鑰匙,「打開」了成人「走進」兒童生命世界之門;她展示了成人與兒童「打交道」時,如何才能「踏上」兒童的生命「節拍」,給予兒童所需要的教育之愛,「奏出」教育情調的美妙樂章。是愛與情調,溫暖著、喚醒者讀者的心。  -------劉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