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和善而堅定怎麼教育
擴展閱讀
婚禮酒席如何邀請同學 2024-05-02 08:05:20

和善而堅定怎麼教育

發布時間: 2022-09-05 17:24:21

① 如何積極正面的教育孩子

如何積極正面的教育孩子

如何積極正面的教育孩子,教育方式也有正確與錯誤之分,錯誤的教育只會成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攔路虎,以下是如何積極正面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想知道就快來一起看看吧。

如何積極正面的教育孩子1

一、和孩子做朋友,不採取過激行為

正確地教育孩子就要放下姿態,主動和孩子做朋友,而不是一直表現得高高在上。家長要經常與孩子進行深入、親密的交談,傳遞出自己對孩子的愛。

此外,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們要首先平復自己的情緒,切忌對孩子採取過激行為,不論青紅皂白先來一陣棍棒教育,而是要心平氣和地幫助孩子分析、解決問題。

粗暴地對待孩子不僅無法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加以改正,還會讓他們內心留下陰影,性格也變得偏激。

二、多給孩子一些陪伴

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父母的愛和陪伴,只有在爸爸媽媽的精心教導和陪伴下,孩子才能受到更好的教育、養成良好的習慣。

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迫於生活的壓力,不得不讓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過來幫忙看孩子或者直接將孩子留在老家。

這樣的話,父母無法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會對他的成長造成不良影響。

因此,父母要更加用心地對待孩子,平時多和他們溝通、交流或者多視頻、打電話,及時了解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情況,讓他們感受到即便爸爸媽媽不在身邊,也依然在關心和愛著自己。

三、家長要做好榜樣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言一行都會給孩子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家長必須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有很多書香世家就是如此,父母素質高、德行好,孩子自然而然也很有教養。

相反,如果在一個烏煙瘴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孩子也很難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學會尊重孩子

孩子雖然要依附於父母成長,但他們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需要別人的尊重,比如:

尊重孩子的興趣——興趣是不斷激發孩子創造力的內在動力,當孩子表現出對於某一方面的興趣時,家長切忌扼殺,而是要進行鼓勵,讓興趣助力孩子學會一項新技能;

尊重孩子的人格——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也不要過度責罵,而是要幫助他意識到錯誤,並指導他們進行改正,避免下次再犯;

尊重孩子的意見——當家庭中需要作出重要決定時,別忘了問問孩子的意見,尤其是關繫到他們身的決定。這樣,孩子才能感覺到被尊重,以後也能成長得更加自信和優秀。

孩子猶如一張白紙,長大成材全靠父母的細心教育和培養。家長們學會以上四點,不但可以讓孩子身心健康發展,也能建立親密的親子關系,在孩子在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中長大。

如何積極正面的教育孩子2

一、肯定和尊重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不是父母一生的續集,不可因為生養了孩子就覺得孩子一生對自己都有虧欠,其實我們在把她帶到人世的時候,也沒有徵求她自己的意見。而隨著物質的富足,現在的孩子對於尊嚴更加看重。因為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當已經滿足了基本的物質需求後,人就有被尊重的需要。

孩子不聽話,不是孩子的錯。在安排時間表的時候,要更多的'徵求孩子的意見,讓她有參與感和獲得感。但是如果她在能夠自我承擔結果的時候,要允許她試錯。不可以用自己的意見代替她的意見。因為現在的試錯成本還比較低。

正面管教的核心是和善而堅定。這區別於嚴格型家庭和驕縱型家庭,應堅持寬嚴適度的原則。對原則要堅守,要外圓內方。和善而堅定是正面管教的「靈魂」。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顏之推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簡則慈孝不接,狎則怠慢生焉。」就是說,對子女濫用父母的權位,簡單粗暴,子女就不會孝敬、服從。

立足於正面教育,注重孩子自信心的培養。對孩子許諾要慎重,培養孩子守信的習慣。

很多家長會有一個疑惑:「為什麼當年我們父母對待我們的教養方式現在會引發孩子的反抗?」這就是時代環境的變化。伴隨著新時代的來臨,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和相互尊重已經成為一種社會風氣。這種平等和尊重不僅僅是限於成年人之間,也存在於成年人與兒童少年之間。孩子 通過電視,手機和電腦以及學校的學習獲取並認可了這種觀念,當面對現實中

父母利用傳統的威權方式與孩子進行互動時,就會感到落差與不適。這就是孩子會說:「我為什麼沒有自由」的原因。

二、和善與堅定

大多數家庭在交流上存在一種普遍現象:即父母發問,子女回答。比如,日常對話經常是:「你作業做完沒?」這種溝通是命令式的。如果孩子存在異議,就會招致訓斥和懲罰,這回導致孩子不願意溝通,親子關系陷入冷漠。所以,要讓孩子自己在學習和做作業中體會價值感、榮譽感、歸屬感和使命感。

現在家庭普遍是雙職工家庭,加班加點是生活的常態,孩子與父母每天接觸的時間很少,親子溝通往往只能在吃飯和睡覺前進行短暫的溝通,這往往導致父母之間的交流很難深入,父母無法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現在親子之間的溝通存在著很強的功利主義。在家長眼裡,學習似乎是孩子唯一的任務,雙方的溝通只圍繞這一話題進行。尤其是在剛剛進入小學後, 父母輔導孩子作業中引發了很多沖突,也因此為網路貢獻了很多讓人哭笑不得的段子。

孩子也有了一個昵稱:「神獸」。溝通不暢其根本原因在於溝通雙方的不理解,在很多親子沖突中,孩子不能夠理解父母行為背後的目的,兒童心理學家德雷克斯曾經說過:「孩子是觀察的專家,卻容易產生錯誤。」。孩子無法看到父母行為背後是出於對孩子的愛,比如,父母禁止孩子吃過多零食,本身是出於對孩子的愛,但孩子不一定能夠理解。

孩子就是一隻蝸牛,我們是牽著蝸牛散步。所以別再把孩子送進補習班這個加速器中。尊重孩子,給孩子足夠的愛,他才能有內驅力,才能更好的激發她的學習慾望!

親子之間發生沖突的一個原因經常是孩子缺乏一個良好的習慣。這需要與孩子一起合作,做出一個日常管理表,管理表以孩子的需求為主導。管理表完成後,父母不再屬於推動者而只是監督者,如果孩子沒有按照管理表完成事情,父母需要知道與孩子的界限,讓孩子自己承擔責任,而不是替孩子包辦責任。

贏得孩子比贏了孩子更重要。當孩子們覺得你理解他們時,他們就會收到鼓舞。一旦孩子覺得他們被理解了,就會更加願意聽取他人的觀點,並努力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實踐中,可以通過「贏得合作」的方法進行家庭教育:首先,要感同身受,其次,要關注問題本身,對事不對人。第三,共同制定解決方法。

我們家長要用和善的語氣進行溝通,用堅定的態度執行規則。專斷的方式缺少和善,驕縱的方式缺少堅定。和善而堅定是家庭教育正面教育的根本。

三、余論與展望

家庭是兒童溫暖的港灣,溫馨的童年能夠治癒一生,溫暖一生,不幸的童年對一生都有負面影響。康德曾經說過:「有兩樣事務我越思考越覺得深邃,一樣是我頭頂的星空,另一樣是我心中的道德律。」

家庭教育是一個常讀常新的問題,對子女的教育有3次關鍵期,一次是3歲,一次是7歲,還有1次是青少年期。俗話說:「3歲看到大,7歲看到老。」錯過這個關鍵期,在以後想要糾正孩子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就會難上加難。孩子的教育沒有重來,只有1次。所以,家長要把教育孩子當做自己最重要的事情來做。不是孩子離不開我們,是我們離不開孩子。

家庭要給與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不應給兒童營造一種緊張的氣氛,通過正面教育的方式,讓家庭教育更加和諧有效,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獲得一種健康的心理。這是我們每一個家庭都應該學習的目標。

如何積極正面的教育孩子3

1、父母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榜樣。 比如:當你希望孩子每天能夠閱讀書籍半小時的時候,首先自己也要形成每天看半小時的書籍,即使你狠反感看書,但是也要堅持,做好孩子的榜樣。

2、不要只注重孩子的成績。 中國的父母一般把關注點都放在了孩子的分數以及名次上,為了孩子能夠專注學習,而去把孩子可以做的事情都攬在自己身上,從而扼殺了孩子的動手能力以及阻礙了孩子探索大自然的權利。

3、不要過度溺愛孩子。 現在大部分的家庭都是一個孩子,中國式的隔輩親真的是名副其實的,爺爺奶奶總是無條件的滿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即使這個要求很過分),這樣過度的寵愛會使孩子形成自我為中心的想法。

4、適時的鼓勵和贊揚孩子。 當孩子正為做一件沒太大把握的事猶豫時,媽媽不妨由衷地對他說:"我相信你能行的。"及時的鼓勵,會使孩子信心倍增。

5、讓孩子從成功中獲得自信 。培養孩子的自信的方法是讓孩子不斷地獲得成功的體驗,因為過多的失敗體驗,往往會使孩子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這時就需要父母對孩子的努力做出肯定,來激勵孩子繼續探索。

② 如何做到和善與堅定並行的對待孩子,這種教育方式有什麼影響

家長一定要多關心孩子,而且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選擇,要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強壓在孩子身上,然後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努力,一起變得更加優秀。這種教育方式可以讓孩子更加自信點,更讓孩子更加有主見,會讓孩子熱愛生活。

③ 和善而堅定,培養孩子良好習慣,家長該怎麼做

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首先你要肯定孩子不要。去打擊他,他做的不好的可以去引導他,但不要說他做得不好,你可以跟他說要怎麼樣做可以做的更好,這樣子他就有信心,如果你直接劈頭蓋臉地跟他說,你這樣做不行,這就是對孩子的一種打擊。所以對於孩子來說,他是要慢慢的培養自己的正確的良好習慣的,因此家長不能操之過急。要好好地引導他。要培養他一個正確的習慣,首先要讓他能夠去閱讀。閱讀是一件非常關鍵的事情,因為可以從閱讀中得到更多的好的思想的指引。所以作為家長從小就要引導他能夠認真的去閱讀。還有一個不管他做任何事情都要去鼓勵他,即使是他玩游戲,我們也不要去限制他,而是要去引導他,讓它有多種選擇,比如說做作業和玩游戲之間可以給他選擇說先做完作業,再玩游戲或者是先玩多久的游戲再做作業,這樣他去選擇就可以了,不要過分的逼他,這樣他就能夠慢慢的做得好。總之就是要培養他的自信心。

④ 如何做到和善而堅定

在與孩子溝通時,父母如何做到和善而堅定?以下方法中既有和善又有堅定,建議保存下來,細細體味。

1、認可感受。我能看出來有些事情讓你生氣了,而現在是做作業的時間,如果你願意談談你為什麼生氣,放學後我有時間。

2、表達理解。我理解你為什麼現在寧願去乾的別的,而你需要先完成作業。

3、「我」句式,你不想做家庭作業,而我不希望你考試不及格,咱們找時間談談,你需要怎麼做才能成功吧。

4、對以前達成的約定堅持到底。我注意到你沒有按時交作業。我們約定交作業時間是什麼時候,要和善的靜靜的等待對方回答。

5、提供一個選擇。我知道你現在更想玩兒游戲,而現在是安靜的做作業的時間,你想讓我幫你保管手機到下課,還是你把他放回書包里。

和善而堅定是讓孩子明白:「我關心你,理解你,而你仍然要承擔起責任。」

⑤ 怎樣「和善又堅定」地改掉孩子的「壞」習慣

孩子還小的時候,壞習慣很容易形成,也很容易改掉。運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改掉,對孩子的一生是受用無窮的。

我主張的是,對於壞習慣,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改!所有孩子身上形成的壞習慣,其實都可以在父母身上找到源頭,最和善又堅定的改掉壞習慣的方法,就是父母做帶頭作用,給孩子樹立新榜樣。

這樣子做,不僅轉移了孩子對壞習慣的注意力,還培養了好的習慣。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一定有一對優秀的父母。把自己鍛煉好,養成各種好習慣,就是對孩子最大的影響。

⑥ 正面管教中「和善而堅定」的基石

文/李勝梅

和很多准父母一樣,我在備孕時就開始看各種育兒書籍,接觸先進的育兒理念。當了解到正面管教的基本理念之後,很是喜歡。不斷地學習、理解和內化這套理念。並實踐在我和女兒身上。這篇,我們一起來聊聊正面管教中的「和善而堅定」的基石是什麼。

和善而堅定、不懲罰不驕縱、尊重、理解、平等。這些是正面管教的理論在管教孩子時所用到的關鍵詞。特別契合我本身養育孩子的理念。但是,面臨孩子養育過程中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卻沒有辦法用一種比較統一的方法和理念來歸納。在接觸到正面管教之後,有種如獲至寶的感覺。

正面管教基於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基礎之上,為我們歸納出了一套系統的實用落地的親子溝通方法。而這套方法體現了對一個自然人成長過程中的充分尊重和正確引導,這也是和善與堅定的本質。

這里,我們對和善而堅定的理解分兩個方面。

和善不是單純指的態度和語氣,而是家長發自內心的對孩子行為的尊重和理解。孩子是一個人格獨立的個體,這點和大人無異。不管孩子多大,發生什麼舉動,他所需要的尊重都是存在且必要的。

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認為,人類所有行為的首要目標都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孩子尤其如此。如果你能夠牢記,在不良行為的背後,是一個僅僅想要有歸屬感,並且不知道該怎樣以一種有效的方式來達到這一目標的孩子,你對待孩子的不良行為就會有不同的心態。

在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會有他自己的成長特點。有的是共性,比如所有孩子在某個時期都會有相同的行為,只是程度不同。比如幾個月大的孩子愛吃手,一歲左右的孩子愛摔東西等,我們稱之為兒童敏感期。有的是差異性,由於遺傳基因等天生因素帶來的影響。比如有的孩子語言發展慢,有的孩子大動作發展慢。不管孩子發生怎樣的行為舉動,只要我們把他們的行為和他們本身作為「孩子」階段所應有的成長特點相結合,在面對孩子的不合理行為時,我們的心境會有很大不同。至少,我們會有對孩子的行為表示理解和尊重。

我們成年人之間經常談尊重。但到了孩子這里,就往往忽視了尊重的重要性。有時候是因為無知,認為這么小的孩子不懂尊重不尊重。有時候是因為作為成年人高高在上的優越感。恰恰因此,很多問題的發生都是因為從小沒有受到足夠的尊重引起的。如果一個孩子不被自己的父母所尊重,在家裡得不到歸屬感和價值感。當家庭給不了他們歸屬感價值感的時候,為了生存下去,他們會通過各種途徑去尋找自己的歸屬感和價值感。很多問題,比如社會青年結群從事非法活動、沉溺網路虛擬世界、早戀等等都因此而來。

當孩子的行為有傷害到我們家長的感受或者周圍的人或環境時,我們需要如實的告訴孩子我們的感受,並堅定地告訴孩子這樣做不可以,並進行正確的引導。

我們自己父母的養育方式絕大多數都是以嚴厲為主。到了我們這一代,我們受教育水平大大提高,接觸和學習到很多先進的育兒理念。崇尚給孩子自由和愛。所以,我們這一代,有很大一部分家長會陷入的一個誤區是給予孩子自由,卻沒有設立界限。也就是和善做過了,卻少有堅定的一部分。這種無原則的給予造成的後果是孩子得寸進尺,而家長身心俱疲,力不從心。 尊重,應該是相互的。任何一種偏向都是不平衡的。

我有一個快四歲半的可愛女兒。在接觸正面管教之前,我自己也一直在懲罰和驕縱的天秤上搖擺。面對孩子的我認為的不合理行為,我也很忐忑。即使我知道那是她作為孩子所具有的行為,我對自己應該採取怎樣的態度和舉動也依然非常煎熬。

我記得在孩子剛學會爬不久時,她特別喜歡拿地上的東西塞嘴裡。我知道那是孩子的口欲期。她吃手吃腳,吃各種安全的物品我都是從來不制止,並表示理解尊重的。但在她快1歲的時候,那會兒我拿筆給她玩,發現她挺喜歡的。但是她也同時會把筆塞到嘴裡去。那是鉛筆,這么小的孩子把鉛筆塞嘴裡很危險。我趕緊制止。但是我馬上發現沒用,我剛從她嘴裡把筆拿出來,說不能放嘴裡,下一秒她又放進去。反復了兩次。我很懊惱,其實是內心對她把筆放嘴裡的後果的無比害怕和擔憂,我竟然第一次伸手打了她的小手,一個不到一歲的孩子。目的就是為了讓她覺得疼,並深刻的記住這樣做不對。她一開始以為我逗她玩,不覺得疼。我又使勁打了幾下直到她哇哇大哭。感覺自己的目的才達到了,感覺這是我作為一個母親應該做的,雖然我伸手打她,我真的很心痛,但是那時我覺得我必須這么做,因為這是對她好。

其實,從那以後,我女兒還是會把筆塞到嘴裡面。顯然,她不懂我的做法,也不懂這個行為的危險。一切都是我自作多情。而且,我一直因為自己伸手打哭了孩子而耿耿於懷。我這樣做到底對不對,不對的話,我應該怎麼做呢。

我對孩子一向都是尊重理解的,即使她一直體重偏輕,她到快1歲才會爬,她到1歲差幾天才冒出第一顆牙。這些我也都保持了自認為很好的心態,順其自然。但是,一旦涉及到我覺得有生命危險的舉動,我就有點失去理智,我作為大人高高在上的優越感就陡然上升。根本顧不上對她行為的理解尊重,只想到了快速解決問題的方法,那就是用懲罰,讓她感受不好而記住不要這樣做。

現在想來,懲罰沒用。其實很簡單,她那麼小,無法理解這個危險,我把筆拿走就好。還好,在面對之後她把筆放嘴裡的行為時,我沒有再繼續用懲罰的方法。雖然當時是因為實在不忍心。如果繼續懲罰,女兒的口欲期可能得不到很好的滿足。會因為我的懲罰感到害怕而不吃筆,而不是知道這個危險而不吃筆。

慶幸的是,我沒有讓自己這種懲罰的方法延續用在之後的解決養育問題當中。因為,至今,我也忘不了女兒那時害怕和傷心的眼神。

我們做父母的很多時候對自己說,對孩子說,雖然爸爸媽媽不願意這么做,但是為了你好,只能這樣做,爸爸媽媽是愛你的。但是, 當孩子感受到的不是愛,而是害怕擔心的時候,我們談什麼是愛孩子的呢。

我們要傳遞給孩子的是愛,愛應該是充滿了尊重和理解的,而不是責備和怒吼。 「孩子只有在感覺到好的時候,才能做得更好。」 這也是正面管中核心的正向理念。

在正面管教的系統里,有52種親子溝通方法,適用於不同的場景。這些方法也都是在遵循「和善與堅定並行」的理念。 「尊重」是和善與堅定並行的核心理念,是我們在養育孩子過程中的基石,也是對待周圍的人和事物的基石。 在我們充分理解吸收了這個核心理念之後,我們除了用這些已經整理出來的正面管教方法,我們還可以根據現實情況、孩子的特點,整理出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做自己的正面管教老師。我想,這才是正面管教真正的精髓和對其理念的內化。

曾經,我也為自己在育兒過程中的一些做法表示懊惱和自責。但正面管教也告訴我們尊重和接納,不僅是對孩子,也是對自己。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在學習中成長自己,完善自己。這也是為孩子樹立的榜樣。

回歸初心,回歸那份愛與尊重。

⑦ 對於孩子的教育,表現要和善,但立場要堅定,平時該怎麼做

在育兒的過程中,我相信很多父母跟我一樣,在孩子還是小寶寶的時候,恨不得把所有的愛傾注在自己心愛的寶貝身上,對孩子的態度真的是既耐心又和善。

「堅定」要求父母要對自己說的話負責任。

這就要求父母在說話之前要三思。跟孩子溝通或者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語出有根據,也要語出則承擔。說到,就要做到。只有如此,孩子才會把父母的話當真,父母的言行才能對孩子產生影響和約束,讓孩子分辨自己的行為是否適當。

在學習正面管教的路上,愈發到感覺到「和善而堅定」的力量,它不僅可以激發孩子的內在成長的動力,培養孩子良好的品質,更是贏得孩子合作的基礎!

⑧ 和善而堅定——孩子習慣養成中的幾點建議家長心得

想給孩子養成和善而堅定的習慣,最好的方法就是家長或者看護人做一個和善而堅定的人。
平時與人相處要和善。對於一些原則性的問題,也即使有人觸犯了原則,也要學會和善而堅定的處理。
家長就是孩子的復印機。
家長怎麼做,孩子就會怎麼去模仿。

⑨ 教育孩子如何做到和善而堅定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人類永恆的任務。近些年來,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不僅社會對教育異常重視,而且每個家庭更是將對子女的教育列為家庭活動的重中之重。但是教育卻始終不得其法。社會上普遍出現教子兩大誤區:一是對孩子過於嚴厲;一是對孩子過於溺愛。
有一個小孩,不知道他是幸運還是不幸,父母都是從事教育工作的,他的學習一直都很棒,或許他是遺傳了父母的「知識」細胞吧!但是無論什麼時候,都沒有見到小孩開心過,一提到作業,他的眼神就黯淡了下來……
為什麼學習優秀的小孩,寫作業卻不是他感到自豪榮耀的事情,反而像他內心的一片陰影呢?
原來,父母對他的學習要求過於嚴厲,每次作業,無論做的好壞,父母都會反復給他撕掉。這個孩子的成績無論多麼驕人,在爭取「父母放棄撕掉作業」的面前都是蒼白無力的。這個小男生戴著一副眼鏡,在學校里可以放鬆一些,但一回到家就特別的拘謹。
對於這位小男生,真叫人捏一把冷汗,小男孩長期生活在恐懼之中,他的內心深處總保留著恐懼的陰影,他的成績能一直保持下去嗎?這位小男生能在恐慌與壓抑中支持多久呢?難道在其父母心中,小男孩的成績比他的身心健康更重要嗎?在父母的嚴厲教導之下,這位成績不錯,內心卻不健康的孩子,除了恐慌,就是壓抑。在他的身上難以找到一顆純真與歡快的童心,在他的臉上也少了幾分純真的微笑。

⑩ 要用和善而堅定的態度教育孩子,教育孩子不能發脾氣嗎

教育孩子不一定要大呼小叫,溫柔而堅定效果更持久

在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難免會有生氣或者力不從心的時候,矛盾不斷升級就會升級成親子之間的溝通障礙,從而導致叛逆的出現。

有的家長認為教育孩子不嚴厲是不可能的,他們會不聽話還會變得越來越任性,但其實厲聲指責或者是嚴格懲罰對於孩子來說只是因為懼怕而暫時的服從,早晚有天他們會找到自己的方式反抗。

如果能夠使用一些什麼而堅定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不僅能夠得到對方的認同,還有可能比嘮叨或者責罵收到的效果更加持久。

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更好,能夠有學習的內驅力,不用自己監督或者催促就能自覺自發的朝好的方向發展,但事實卻並非如此,試過柔聲細語,也試過講道理,但試來試去最後才發現唯有用很嚴格的方式才會讓孩子更聽話。

理論一句兩句就能說清,但是在執行的過程中如何能夠貫徹好理論則是一個非常需要情商的事情,很多時候是需要反復跟孩子磨合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溫和而堅定就是「我尊重你,你也要尊重我」通過肯定來讓孩子獲得自信,獲得管理自己的能力,很多家長只是做到了表面的尊重,其實真正的目的還是想要用強迫的方式讓孩子執行命令,而不顧他們的感受。

孩子人格的塑造不是一下子就能成功的,教育體現在生活的各種細節中,正是一點一滴的累積才最終成就了一個自信成功的孩子。

溫和而堅定不過五個字,但有可能需要家長練習一兩年才能真正體會如何在實際中去正確的應用和表達,僅僅是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這一點可能很多大人都沒有辦法做到,有的時候內心想的和嘴上說的就是不能統一起來。

這也是為什麼家長說自己是愛孩子的,可是用的方式卻是在傷害他們,就是表達方式出現了問題。教育就是一個以身作則的過程,很多事情如果家長自己能夠做到,孩子自然而然就會做到,溫和而堅定的去指導孩子吧,他們最終也會變成一個講道理但又有毅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