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教學 » 幼兒性教育我從哪裡來的教案
擴展閱讀
拉丁舞0基礎學多久 2024-05-02 14:27:13

幼兒性教育我從哪裡來的教案

發布時間: 2022-09-05 15:44:43

『壹』 幼兒園性教育教案幼兒是怎麼來的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媽媽在自己成長過程中付出的艱辛勞動。 2、萌發愛媽媽,感激媽媽的情感。 3、能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 活動准備: 1、《我是怎樣長大的》PPT課件 2、 場地布置"愛心禮品超市" 3、活動前幼兒已學會游戲《愛的轟炸》 活動過程: 一、游戲"愛的轟炸"引出主題 1、提問:你喜歡和媽媽在一起嗎? 和媽媽在一起是什麼感覺? 2、感知活動:觀看和媽媽在一起的幻燈片。 二、看看、講講,初步了解在自己成長過程中媽媽付出的艱辛勞動。 1、提問:你知道寶寶在媽媽肚子里時,媽媽為他們做了些什麼 事情?准備了哪些東西? 2、觀看PPT,交流:媽媽為肚子里的寶寶做了些什麼?准備了哪些東西? 3、小結:小寶寶在媽媽肚子里時,為了讓寶寶更聰明,媽媽要 給寶寶聽音樂、講故事,為了寶寶的健康,要去醫院體檢,要和寶寶一起做操、曬太陽,還要為寶寶准備衣服、毛巾、洗澡盆、奶瓶、床等許多東西。 4、討論: ⑴、寶寶出生後,媽媽每天又要為他們做些什麼呢? 看錄像:寶寶出生後媽媽要給他洗澡、穿衣服、換尿片、喂 奶、哄他睡覺等。 ⑵、過了幾個月,寶寶長大了一些,媽媽會教他學什麼本領? 看錄像:寶寶長大一點以後,媽媽要教他翻、爬、走路、學說話等。 小結:每個寶寶出生後,媽媽要為他做這么多的事情、還要 教他學本領。現在你們上幼兒園了,媽媽還一直為你們付出艱辛的勞動,呵護、關愛著你們的成長。雖然媽媽很辛苦,可是她一點也不覺得累,因為每位媽媽都很愛自己的孩子。 三、萌發幼兒愛媽媽、感激媽媽的情感。 1、提問:你們愛自己的媽媽嗎? 2、討論:你怎樣將心中對媽媽的愛表達出來呢? 3、小結:可以親親、抱抱媽媽,幫媽媽做事,關心媽媽、照顧媽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 四、延伸活動:把愛獻給好媽媽

『貳』 我從哪裡來的對話

[記者對話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教育組主任]
「對於孩子的性教育,家長應該保持主動」
《我從哪裡來》的出版者,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的教育組主任李明英介紹說,該書是《德德家家幼兒性教育圖書系列》中的一冊。
就家長對此書的「尺度」擔憂,以及對幼兒性教育的困惑,李明英接受了晨報記者的專訪。
記者:《我從哪裡來》是針對多大的孩子設計?有家長認為一些圖片尺度有點大,您怎麼認為?
李:孩子在3-4歲的時候會主動問父母「我從哪裡來」這樣的問題。這本書主要針對3-6歲的孩子設計,但一般孩子到5-6歲才會掌握其中的內容。用圖片是為了讓孩子更好地理解。關於尺度大的內容,我們建議家長分階段讓孩子學習。
記者:有家長擔心孩子看了這些圖片後,會在日常交談中隨口說出這些令人尷尬的詞。
李:這就需要知識傳遞和態度教育同時進行。我們的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同時,也應該對孩子進行隱私重要性教育。告訴孩子這個問題我們只在家裡談,因為這是隱私,如果在外面談這個問題,那是不尊重人的表現,應該避免。
記者:還有家長擔心孩子看了這些圖片後會去模仿,您有什麼建議?
李:小孩子模仿是因為他有好奇心,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時,可以告訴孩子生命的起源,性交是相愛的兩個成年人的私密行為,小孩子不應該模仿,不然會有小寶寶。家長應該用平常心去對待孩子的這種好奇心。
記者:家長應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呢?
李:對於孩子的性教育,家長應該保持主動,可以利用網路資源,與孩子一起觀看一些有關性教育的Flash,也可以與孩子一起看性教育的讀本。孩子對性的疑問,家長一定要保持平常心,千萬不能罵孩子,以避免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
記者:在香港,家長和學校是如何進行這方面教育的?
李:在香港,我們會建議家長利用我們指導會的一些資源,以及網上的動畫,和孩子一起看書,進行性教育,我們建議家長用講故事的方式,經常與孩子進行性話題的交流;在幼兒園,小朋友會學習「我的身體」,認識自己;到了小學,便開始有常識課,了解更多的生理知識;到了中學之後,這方面的教育會減少,會讓學校自由決定性教育的時間,一般一年也就一小時左右。

『叄』 我來自哪裡的中班健康教案怎麼寫

寫作思路:圍繞我來自哪裡這個主題,可以從媽媽懷孕十月開始講述。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胎兒的主要生長過程,能較完整表述觀察結果,大膽地說出自己是從哪兒來的。

2、通過觀看課件,讓幼兒了解人生命的由來。

3、了解媽媽懷孕十月的辛苦及撫養自己長大的艱辛,激發幼兒愛母親的情感。

活動准備:

1、課件《我從哪裡來》。

2、教學掛圖。

3、懷孕老師前後的照片。

4、音樂《感恩的心》。

5、小枕頭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兩張老師的照片,鼓勵幼兒進行比較。

1、師:這是誰?以前的老師和現在的老師有什麼不一樣?你從哪看出來的?

2、師:原來現在的老師懷孕了,要生小寶寶了,小朋友,那你們是從哪來的呢?你們知道媽媽肚子里為什麼會有小寶寶嗎?

二、播放課件《我從哪裡來一》,讓幼兒通過觀看課件初步了解人生命的由來,同時鼓勵孩子大膽發問。

『肆』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性教育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性教育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性教育,性與愛是男女交往過程中的一個階段,性也是愛情的一部分,性教育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可以避免孩子受到傷害,而且還能避免孩子誤入歧途。以下分享如何正確引導孩子性教育?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性教育1

其一,了解自己的身體

性離不開性的器官。在1歲半開始,家長就可以向孩子介紹自己的不同身體部位。頭、肚子、屁股、雞雞……在這個階段的時候,讓她初步了解自己的身體組成,有一個印象。在這個階段,主要目的讓孩子明白,所有的身體器官都是一樣的,

其二,喜歡自己的身體

2歲開始讓孩子悅納自己的身體,喜歡自己的身體,因為身體而自信。比如孩子在自己洗臉、穿內褲、穿襪子時給予鼓勵。有一些習慣是在這個時候培養的,比如不能當眾換衣服、女孩當眾撩裙子等。

其三,保護自己的身體

3歲開始學會拒絕,當別人希望擁抱、親吻、撫摸時,可以拒絕他人。自己的身體是自己的財富,神聖不可侵犯。在這個階段,可以看一些性知識與自我保護的繪本,提升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如果家長不知道如何表達,也可以參考書上內容。

其四、平等大方地談性。

在小學階段,和孩子交流性的話題。比如男女的區別、孩子的由來、人際交往中的危險,這些話題可以藉助動物的對比來交流,讓孩子了解這是一件自然的事情,也是一件特殊的事情。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性教育2

孩子性教育開始的最佳時間

也許有一天,孩子會問「我從哪裡來?」「為什麼我要站著尿尿?」也許這樣的問題你會覺得難以啟齒,一臉尷尬,然後就支支吾吾轉移了話題。

但是,性教育是一堂成長必修課。那究竟應該什麼時候開始向孩子講解有關「性」的知識呢?可想而知應該是越早越好。11月中旬,山東大學附屬小學應邀山東行知教育專家劉冬燕主任為全體五年級的孩子進行了一場青春期性教育的講座,很榮幸能參與到講課中。

面對「你從哪裡來?」這個問題時,有一些同學回應「從垃圾堆里撿來的或爸爸下載下來的」,當有一位同學告訴老師「是由爸爸的精子和媽媽的卵子結合而來」時,全場同學大笑起來,並說「太黃了」。當聽到「母親十月懷胎,生出小寶寶」時,孩子們又感嘆生命的奇妙及魅力。

因孩子大量食用垃圾食品,導致體內激素含量提高,並提前進入青春期。面對青春期身體的變化既緊張又羞澀,難以向父母啟齒,既而會通過網路傳媒來了解身體的秘密。而網路恰恰又是一把雙刃劍,在給孩子們帶來知識的同時,似乎又將孩子們推向另一個極端。

因為好奇,在偷食禁果後帶來身體、心理上的傷害,或逃不過法律的制裁。前段時間看到一則新聞,十歲女孩被性】侵,懷孕5個月後家長才發現此事。在憤怒的同時,更多的是心寒。如果父母坦然地講解青春期的生理變化,並告訴她如何預防侵犯後,是否又是另一個結局?

講座現場,劉主任讓孩子們畫出男孩女孩,並分別用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彩筆標出身體的紅燈區、黃燈區和綠燈區。通過簡短的繪畫,更加深刻地了解了身體的界限。聽了講座後,受益匪淺,同樣再反思什麼時候開始性教育,通過什麼樣的方式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我覺得當孩子在問自己從哪裡來時,他們主要是想確定父母跟自己的聯系,確定父母是不是會一直愛自己,通過提問來搭建安全感。所以一定要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因為相愛,所以有了你,而且你是從幾億個選手中取勝,成為我們的孩子。這樣孩子不僅會得到安全感,還會得到父母的激勵。

在此之前需要對孩子性心理的基本規律有所了解。比如0—2歲,孩子開始認識包括生殖器在內的身體部位,會自己區分男女。而到了2—6歲,孩子會對自己的性別意識進行強化,他們會喜歡一些符合自己性別的玩具和游戲。這個時候只要父母進行教育,孩子會懂一些基本的性方面的知識。

一般6歲以上就對兩性有基本了解。在孩子幼年給予正確的性啟蒙,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幫助孩子找到自己和父母的連接,構建安全感,輸送愛。同時還告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懂得如何保護自己。

希望更多的家長能意識到性教育的重要性,並能夠支持到孩子,一同成長。

孩子的性教育怎麼教

性教育有竅門可循。不單獨去你得不到幫助的地方;不要獨自呆在僻靜的地方;外出活動要徵得父母的同意;盡量避免黑夜單獨外出;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不要跟不認識的人外出……這些都是家庭安全教育的基本內容,但家庭性教育一定要涉及到性別、隱私的范疇,這是家長最薄弱的環節,這方面家長在孩子小時候就應該教育。

1、性教育從兩歲始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童心理門診郭嘉醫師表示,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幫助孩子樹立起性別意識,讓他們知道男女有別。眾慧教育咨詢中心首席導師黃家良表示,性教育可以從兩歲開始,爸媽同孩子一起洗澡的時候,就是教孩子分辨男女和怎樣保護自己的最佳時間。

比如,就是告訴孩子,這些器官是女寶寶的,那些器官是男寶寶的,不能亂碰別人,也不能讓別人碰這些隱私部位。「我一般建議家長跟女寶寶說,你有一個小妹妹,這個小妹妹好脆弱,需要你的保護。」

2、讓孩子了解身體

家長要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有些家長會覺得不好意思,說得含含糊糊。「其實,這種關鍵部位不僅要讓孩子有正確認識,還要告訴他們,這些地方除了爸爸媽媽幫你洗澡時以及醫生檢查時,其他任何人不能看、不能碰。」郭嘉說。「還要告訴孩子,只要涉及到身體的隱秘部位,大人、老師的話不是都對的,老師的要求不是非要完全要聽。」黃家良提醒道。

3、告之孩子什麼是不恰當的觸摸

家長平時要與孩子討論不同種類的觸摸的區別,讓孩子區分清楚什麼是好的觸摸,什麼是不恰當或有害的觸摸,還有哪些觸摸不知道是好還是壞的。

好的觸摸是孩子喜歡的,如父母親的擁抱,朋友的手拉手;不恰當(或有害的)觸摸是兒童想停止的觸摸,如打、拍、踢或觸摸兒童的隱私部位;不知道是好還是壞的觸摸,是讓孩子感到迷惑或不舒服的觸摸。教育孩子,遇到讓自己不舒服的觸摸時,要迅速離開,跑向人多的地方。

4、要坦盪地說性

家長告訴孩子防範性】侵的知識時,郭嘉醫師建議家長盡量用科學的語言告訴孩子一些常識,不要用含糊的,遮遮掩掩欲語還休,這樣孩子才會很自然地接受知識,才會有坦盪的心態而不會有羞恥感,也不會覺得這個話題不可言說。

家長談性小招數

一、越小開始越好:從2歲開始為最佳時間;

二、描述的時候,直接用專用名詞(如乳房、陰】莖等),在洗澡的`時候最方便講,可先讓孩子認識大人的器官。

三、讓孩子觀察自己的身體,通過鏡子認識自己的身體,並能准確講出它們的名字。

四、教孩子如何接觸私隱器官,小孩撫摸自己的器官是天性,當孩子撫摸的時候,不是制止,而是引導,告訴孩子手臟不能摸,因為它會受傷而生病。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性教育3

不躲避孩子的性提問

科學研究發現,孩子在幼年時可以在家長的引導下分辨清楚男性與女性的分類特徵。但對異性產生的某種程度的迴避和距離感已成潛意識,所以當孩子向你發生任何與 性相關的問題時,往往也是下了決心的。

有的孩子會拿起家中的避】孕套以為是氣球,這個時候你千萬不要去杜絕他,認為這個不該是小孩子問的問題,或者顧左右而 言他,這樣只會加重孩子的困惑,並且很可能使好奇心演變為心理的陰影,為今後的成長設置障礙。

平時多閱讀性普及知識的書籍

家長有必要涉獵性科學知識的普及,不僅僅提高自己對性的了解,在面對孩子的提問時也可以從一個是適合的角度進行解答。盡管性科學所包容的學科範圍極其廣泛 (生理病理學、醫學、社會學、心理學、倫理學等),每個人都不可能成為這方面的專家,但盡可能多涉獵一些這方面的知識非常必要。

把握好尺度問題

父母們都很擔心孩子知道了太多性方面的知識會不會有害處。其實,孩子的智力發展是有層層步驟的,每一個年齡段所提出的問題都有差異,一旦了解,孩子絕不會像 科學家那個追根溯源。

三四歲的孩子可能對「寶寶就像一粒種子在媽媽的肚子里成長」這樣的回答滿意了;對十三四歲的男孩偶爾的自】慰不會對身體產生大礙,一定會安撫其躁動的內心,他多半不會再進一步問你自】慰的方式都有哪些。

引領孩子正視性問題

現在市面上的書籍和報道有很多違背了性科學的宗旨。代之以單純的感官刺激,當孩子難以避免地接觸到這些東西時,不要簡單地呵斥,而應該把這些描述中反映出的誇張、虛假等非科學的內容予以剖析,讓孩子懂得什麼是真正的科學和健康。

『伍』 幼兒園如何開展性教育

幼兒園如何開展性教育

幼兒園如何開展性教育,現如今每年被猥褻的兒童頻頻發生。每天都有大量的兒童會被一些惡魔侵害。其實很多時候都是性教育的缺乏,性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幼兒園如何開展性教育呢?

幼兒園如何開展性教育1

如何進行性教育

我們如何進行性教育呢?「性」沒有我們想像中那樣不可教育,它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因此,也是隨處可教育的。

心理學家認為兒童對性的認識,經歷了對性別認識和確認的階段,柯爾伯格將兒童認識性別的過程概括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基本的性別同一性,2—3歲的兒童能夠正確地指出他自己的性別;

第二階段,性別的穩定性,3—5歲的兒童逐漸清楚地認識到,一個人的性別是不會隨年齡的增長而改變的;

第三階段,性別的堅定性,5—7歲的兒童認識到一個人的外貌或活動的變化與性別無關,即開始了解性別的、本質區別。因此,在每個階段都要指導我們的孩子要怎麼做,而不是去避免或者去逃避這樣的問題。

1、家庭的性教育

正確對待孩子提出來的問題,不要去避免甚至去欺騙孩子,對於孩子提出的問題我們應該科學地回答,不要保持什麼神秘感。

孩子會提出這樣的問題是由於好奇或者是漫不經心的,因此要教孩子如何去保護自己。很多孩子會對自己的生殖器很感興趣,有的孩子會去玩自己的生殖器。

這個時候我們家長不要緊張,不要以為自己的孩子早熟,孩子只是好奇。我們要告訴孩子生殖器是身體的一部分,它就像我們的眼睛一樣也是身體的器官,我們要愛護它們,如果不愛護的話會受傷甚至會生病。

2、幼兒園如何進行性教育

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年齡開展相應的活動,例如,在小班可以讓孩子認識自己的性別,區別男孩和女孩的不同,男孩要去男孩的廁所,女孩要進女孩子的廁所等等。

中班的.孩子對性別的意識比小班更強,可以讓孩子了解嬰兒是怎麼誕生的,最後如何長成一個大人,知道自己是從媽媽的肚子里來的。在大班可以進一步地了解「受精卵」「胎兒和卵生」等等。

在平時,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女孩應該要怎麼樣,男孩應該要怎麼做。女孩應該要像媽媽那樣,男孩應該像爸爸那樣,等等。

幼兒園如何開展性教育2

一、為幼兒創設健康的性教育心理環境

幼兒心理環境創設是教師實施性教育的第一步,也是順利開展幼兒性教育的先決條件。

1、密切關注,收集問題,了解幼兒已有經驗和存在的疑惑。如在一次偶然的談話中,我發現幼兒對於自己從何而來非常感興趣,於是我拋出問題,對「你從哪裡來」做了一個小小的調查,幼兒的答案五花八門有的說是從媽媽肚子里出來的

有的說是從醫院里撿來的,還有的說是從石頭里蹦出來的……通過這樣有趣的對話,不僅能讓幼兒拋開心理負擔,非常自然地表達內心想法,而且能了解幼兒的經驗和疑問,從而使後續教育更具針對性。

2、抓住契機,適時回應,和幼兒一起討論、共同面對。如有一次冬冬站在女孩子廁所門口偷偷地看小美上廁所

然後非常疑惑地問老師:「老師,為什麼女孩子是蹲著尿尿的?」於是,午飯前老師組織全班幼兒進行討論,幫助冬冬解開疑惑,消除他「性神秘」的心理。

3、尊重幼兒,涉及個人隱私問題時,可做個別交流和跟蹤指導。如天天經常在午睡時間把玩自己的小雞雞,於是老師找他做個別談話,了解到他的真實想法,分析這個行為背後的原因,然後與其家長進行溝通,商討策略,並進行跟蹤指導。

二、為幼兒創設豐富的性教育生活環境

我們都知道,環境對幼兒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在做好一定心理環境准備的同時,教師還需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生活環境。

生活環境創設主要包括區域環境和角色游戲環境兩個方面,具體策略如下:

1、通過多區域環境的創設,為幼兒提供多方位的支持。

主要從圖書區、美工區和益智區三大區域進行創設。在圖書區中,幼兒園可以投放各種性教育方面的繪本,如《乳房的故事》、《媽媽下了一個蛋》、《我從哪裡來》、《我們的身體》、《請不要隨便摸我》、《呀!屁股》等

讓幼兒通過閱讀繪本,了解身體的秘密和自我保護的方法等。另外,可以通過師生合作的方式自製故事書《我從哪裡來》和《小威向前沖》供幼兒翻閱,將區域活動與主題活動有效地結合,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在美工區中,可以引導幼兒進行繪畫活動「特別的我」和「大肚子媽媽」等、泥工活動「我的五官」和「小威向前沖」等,讓幼兒更好地進行自我認知,角色定位,並相互了解。

在益智區中,投放一些游戲材料,比如「猜猜我是誰」、「我寶貴的身體」、「男孩女孩不一樣」等等,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幼兒深入了解男孩和女孩的不同點以及各自的隱私部位,從而知道男女有別,並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2、通過角色游戲環境的創設,為幼兒提供的豐富的情感體驗。

角色游戲通過幼兒對社會角色的模仿與扮演,首先它極大地滿足了幼兒的性好奇與性興趣,如在「小醫院」角色游戲中,男孩子扮演醫生,女孩子扮演病人

通過模仿醫生給病人產檢或分娩等行為,了解異性的身體;其次,它幫助幼兒進行性別角色的定位,如在「過家家」角色游戲中,幼兒扮演「爸爸」、「媽媽」、「哥哥」、「姐姐」等家庭成員

表達自己對性別角色的認知,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幼兒的表演,了解幼兒對性別角色的定位,並及時進行引導;它還可以帶給幼兒豐富的情感體驗,從而培養幼兒接受愛、表達愛的能力

這對成年後的性表達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如在「過家家」角色游戲中,「家人們」經常要相互擁抱,甚至親吻,這也是幼兒天真純潔的感情流露。

幼兒園如何開展性教育3

性教育內容要適應孩子的理解力

雖然孩子從三四歲開始就對性有了好奇,但是畢竟孩子的理解力不夠。灌輸太深奧的兩性知識,孩子也無法聽懂。而且將來長大了,也未必能記得住。所以在5歲之前,淺顯的告訴孩子關於男女第一性徵的差別即可

注重兒童性教育的方法

關於兒童性教育,時機和方法也很重要。很多家長之所以無從談起,是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實際。其實很簡單,家長可以在洗澡的時候,告訴孩子生殖器的名稱,以及男孩和女孩的區別。

尤其是女孩子,要灌輸給她們保護自己的意識。再長大一點時,可以通過漫畫書和圖畫書,讓孩子了解適合她們年齡的性知識。

兒童性教育的重點是性別教育

不同年齡的性教育,其側重點應該不同,對於幼兒時期的孩子來說,性教育的重點就是教會他們認識性別的不同。對孩子進行性教育要堅持自然、合適的原則,不能刻意為之,也不能用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問題

性教育要傳遞給孩子正能量

現代社會資訊發達,很多影視劇中難免會有親親我我的鏡頭,此時家長需要給孩子灌輸性的正面能量。對於性教育,要疏導、不能壓制,在平時的娛樂活動中,要給孩子和異性接觸交朋友的機會,揭開異性的神秘性,幫助孩子釋放性壓力

『陸』 設計大班健康活動教案 我來自哪裡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講講的形式,讓幼兒了解自己在媽媽肚子里的生長過程。
2、鼓勵幼兒大膽想像,並用動作、表情表現出自己在媽媽肚子里的快樂生活,豐富幼兒的想像力。
3、通過體會媽媽懷胎十月的辛苦,從而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准備:
1、關於小寶寶孕育生長過程[從受精卵到出生]的課件,電腦。
2、靠墊一個,皮球若干。
3、幼兒孕育生長過程掛圖一套(1—10個月)。
4、聯系好大肚子梁老師。
5、音樂《世上只有媽媽好》。
活動過程:
一、看看講講:我從哪裡來。
1、以談話形式引出話題。
師:「小朋友,你知道你是從哪裡來的嗎?」(幼兒猜測)
「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一看吧!」
「爸爸媽媽結婚了,他們想要一個孩子,爸爸的種子和媽媽的種子走到了一起,看!」
2、播放課件
提問:
(1)你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
(2)哦!原來我們就是那個小圓球慢慢長成的小寶寶呀!小寶寶躺在什麼地方?(解釋「子宮」 )
(3)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名字叫什麼?操作課件2。
(4)胎兒在肚子里呆了多長時間才出來呀?操作課件3
師:在這十個月里,小胎兒又是怎樣慢慢長大的呢?今天老師帶來了十幅圖片,請大家到前面來看一看,說一說!
3、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互相討論圖片內容。
二、大膽提問:在媽媽肚子里。
1、引導幼兒自由提問。(教師依據幼兒的問題隨機做好直接回答或把問題拋給幼兒進行討論)。
師:「我們一起看了圖片和動畫,你有什麼問題需要問大家嗎?」
「老師也有幾個問題要問大家」。
提問:(1)胎兒在媽媽肚子里會吃東西嗎?(解釋「臍帶」 )
(2)「胎兒在媽媽肚子里會怎麼動呢?」(引導幼兒用相應的動作和表情來表示)。
師:「小胎兒們,你們動得開心嗎?媽媽可受罪了!我們一起來聽聽快要做媽媽的梁老師是怎麼說的。」
(3)請快要做媽媽的老師來到現場,為小朋友談一談做媽媽的感受。
(4)小寶寶馬上就要和媽媽見面了。咦!寶寶怎麼出來呢?(幼兒猜測)
教師小結:其實,每個媽媽的「子宮」都有一扇通向外面的門和走廊,當寶寶把媽媽的肚子撐得很疼的時候,在醫生的幫助下,寶寶就沿著走廊出來啦!哇!哇!哭著叫媽媽啦!
三、游戲:我來做媽媽。
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體驗一下媽媽大肚子時候的生活?
請小朋友在自己的衣服里塞上一個皮球,跟著老師的台詞表演一位懷孕的媽媽。(教師按照慢慢起床——小心走路——彎腰打掃衛生——扶著肚子散步——彎腰撿東西——輕輕坐下——生下寶寶),並現場請小朋友談做媽媽的感受。
四、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師:寶寶出生了,媽媽還要做哪些事情呢?
教師小結:媽媽生了我們,養育了我們,她是最值得我們愛的人,我們一定要非常地愛媽媽,聽媽媽的話,幫媽媽做些事情……
《世上只有媽媽好》的音樂響起,自然結束活動。

『柒』 中班教案《我從哪裡來》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我從哪裡來

教師:屈老師

活動名稱:我從哪裡來(科學)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胎兒的主要生長過程,能較完整表述觀察結果,大膽地說出自己是從哪兒來的。
2、了解媽媽懷孕十月的辛苦及撫養自己長大的艱辛,激發幼兒愛母親的情感。

活動准備:
1、課件《我從哪裡來》。
2、教學掛圖。
3、陳老師懷孕前後的照片。
4、音樂《感恩的心》。

活動過程:
一、出示兩張陳老師的照片,鼓勵幼兒進行比較。
1、師:這是誰?以前的陳老師和現在的陳老師有什麼不一樣?你從哪看出來的?
2、師:原來現在的陳老師懷孕了,要生小寶寶了,小朋友,那你們是從哪來的呢?你們知道媽媽肚子里為什麼會有小寶寶嗎?
二、播放課件《我從哪裡來一》,讓幼兒通過觀看課件初步了解人生命的由來。
1、師:小朋友,現在你們知道自己是從哪兒來的嗎?小寶寶在媽媽肚子里是怎樣形成的呢?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觀察結果,說出自己是從哪兒來的。
2、師:原來爸爸媽媽結婚以後,爸爸在媽媽的身體里種下了一些小種子,這些像小蝌蚪的種子叫做精子,他們在媽媽的身體里展開了游泳比賽,游得最快的精子就會和媽媽身體里叫做卵子的好朋友友好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受精卵,受精卵長大後就是一個小寶寶了。
三、播放課件《我從哪裡來二》,讓幼兒通過觀後課件初步了解胎兒的主要生長過程。
1、師:小寶寶住在媽媽身體里的什麼地方?
2、師:開始的時候他有多大?後來慢慢的長出了什麼?眼睛會睜開嗎?
3、師:小寶寶會在媽媽的肚子里做些什麼呢?寶寶的耳朵能聽見聲音嗎?後來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怎麼樣了?他會在媽媽的肚子里生活幾個月?
4、師:原來小寶寶一直住在媽媽身體里的一個叫做子宮的小房子里,開始的時候他像一粒種子那麼大,慢慢地長出了眼睛、耳朵、嘴巴,到了180天的時候眼睛還會睜開。小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會游泳、吸吮手指、翻跟頭,有時還會跟著音樂跳舞,後來小寶寶越長越大,媽媽的肚子再也裝不下了,他就從媽媽的肚子里出來了,他整整在媽媽的肚子里住了十個月。
四、出示教學掛圖,讓幼兒觀察進一步了解胎兒的主要生長過程。
1、逐一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
--師:這時的寶寶是怎樣的?他怎麼吃食物呢?
--師:這時候的寶寶只能看見頭和身體,還有腮和小尾巴呢!不過小尾巴會隨著寶寶的長大消失的。小寶寶是通過臍帶吸收媽媽肚子里的營養,一天天地長大。
2、出示第二幅圖片後提問。
--師:小寶寶慢慢長大了,現在他是什麼樣的?他有眼睛、鼻子、嘴巴了,他現在的眼睛、鼻子、嘴巴和我們的一樣嗎?
--師:現在的小寶寶剛剛有了眼睛、鼻子、嘴巴,和我們的不一樣。
3、出示第三幅圖片後提問。
--師:你看見小寶寶的什麼了?
--師:這時的小寶寶長了小手、小腳,他躲在媽媽的肚子里很安全。
4、出示第四幅圖片後提問。
--師:你看見小寶寶又有什麼變化了?
--師:這時的小寶寶全身都覆蓋著一層絨毛。
5、出示第五幅圖片後提問。
--師:你猜猜小寶寶這時候會長成什麼樣?
--師:這時候的小寶寶還在繼續長大,骨骼也漸漸結實了,他有時還會調皮的踢媽媽一腳呢!
6、出示第六幅圖片後提問。
--師:小寶寶怎樣了?
--師:小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生活了十個月,最後終於來到了人間,來到這個世界。
五、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1、師:我們從媽媽的肚子里來到了這個世界肯定很開心幸福,但我們在媽媽肚子里一天天長大的時候,你覺得媽媽會怎樣?為什麼?
2、出示陳老師懷孕之前帶小朋友做操玩游戲的照片和懷孕之後做事情的照片讓幼兒觀察這兩個時期老師身體狀態的變化,體會媽媽懷孕的辛苦,從而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出示陳老師帶小朋友做操的照片並提問:懷孕之前陳老師在和小朋友做什麼呢?
--師:有了小寶寶之後,陳老師的身體有什麼變化?還能和小朋友一起跑、一起跳、一起做操嗎?
--出示陳老師彎腰撿東西不方便,上樓梯很累的照片讓幼兒觀察,體會媽媽懷寶寶的辛苦。
--出示陳老師看見食物不想吃,惡心及不得不吃的照片並提問:為什麼陳老師吃不下還要吃呢?因為不吃,肚子里的寶寶就缺乏營養,長不大,所以媽媽是很偉大的,我們要更加愛我們的媽媽。
3、師:小朋友都說的很好,陳老師現在懷了小寶寶上班很辛苦,常常感到很累,但是老師再累還是要帶小朋友學習本領,所以小朋友要更加體諒老師,愛老師,不惹老師生氣做一個聽話的好寶寶。
4、師:你們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你們的媽媽也付出了很多,也很辛苦,現在你們上幼兒園了,長大了應該怎樣感謝媽媽呢?可以對媽媽做些什麼、說些什麼呢?鼓勵幼兒用較完整的語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5、播放音樂《感恩的心》,讓幼兒表演。
--師:小朋友都說的很好,下面讓我們一起懷著感恩的心來感謝我們的媽媽,感謝他們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感謝媽媽為我們做的每一件事情。
(更多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捌』 幼兒園教案我從哪裡來為主題設計五大領域的教案

設計意圖: 我常聽到小朋友悄悄議論「你知道你是從哪裡來的嗎?」,為了正面引導幼兒的好奇心,從小培養幼兒健康的心理,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我設計了大班活動《我從哪裡來》。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我」在媽媽肚子里的成長過程,並大膽想像、表現「我」在媽媽肚子里的快樂生活。 2.體會媽媽十月懷胎的辛苦,萌發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准備: 1.幼兒用書第1—6頁。 2.語言CD。 活動重點: 表現「我」在媽媽肚子里的快樂生活。 活動難點: 萌發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過程: 一、自由探討各自的出生經歷。 1.請幼兒談一談自己的成長經歷 教師:祝賀你們已經成為大班的大哥哥大姐姐了!現在的你和小時候的你一樣嗎?哪裡不一樣?你是怎樣長成現在的樣子的?。以上內容轉自第一幼兒教育網2.教師設疑,引發幼兒探究的興趣。 教師:你知道自己是怎樣來到這個世界的嗎?(鼓勵幼兒大膽設想自己的出生經歷。) 二、欣賞、理解故事《我從哪裡來》。 1.教師伴隨溫馨、平和的音樂給幼兒講述故事。 2.引導幼兒回顧故事角色的出生經歷,體驗故事中親人們精心呵護、關懷備至的感覺。 教師:爸爸、媽媽用什麼辦法來珍藏禮物的?他們是怎樣想的? 3.感知在媽媽肚子里的快樂生活。 教師:小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一天天長大,他沒有牙齒,是怎麼吃東西的? 教師小結: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還不會吃東西,寶寶的肚子上有一根長長的帶子,叫「臍帶」,媽媽把營養送給臍帶,臍帶再把營養送給寶寶。小朋友可以用手摸摸你的小肚子,上邊是不是有個肚臍眼?這就是原來臍帶所在的地方。 教師:寶寶在媽媽肚子里還喜歡做些什麼? 教師:讓我們來當一次媽媽肚子里的寶寶吧,學一學,動一動。爸爸、媽媽是怎樣關心寶寶的呢?寶寶心裡會有什麼感覺呢? 4.再次欣賞故事。 教師講述故事,幼兒用肢體動作表演出生的過程。 三、游戲:我來做媽媽。 1.每個幼兒在肚子里藏一個大皮球,然後體驗走路、彎腰等動作。來源:第一幼兒教育兒童資訊站 2.組織幼兒交流討論自己的感受。摘 自 小 精 靈 兒 童 資 訊 站 3.教師小結:媽媽在孕育我們的這10個月中,會嘔吐,感到疲勞,負擔會隨著寶寶的長大一天天加重,可媽媽再苦、再累,她也不怕。因為,寶寶是媽媽最珍愛的寶貝。 4.鼓勵幼兒回家對媽媽表達自己的感謝。 四、激發幼兒愛父母、感激父母的情感。 討論:我們應該怎樣關心爸爸媽媽?將來怎樣報答爸爸媽媽? 1: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麻煩爸爸媽媽。 2:我媽媽在商場上班,每天站很長時間,我要給她敲敲腿。 3:媽媽的心臟不好,我長大了要掙錢,給媽媽看病。幼兒4:我長大了要買新房子給爸爸媽媽住…… 評析:從這一環節可以看出,幼兒對父母的辛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們從心底里愛自己的親人。通過相互講述,表達了自己關心報答父母的美好願望。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牽起媽媽的手,看看媽媽,因為有了你們,媽媽從一個漂亮的小姑娘,變成一個勇敢勤勞的媽媽;爸爸從一個瀟灑的帥小伙,變成一個辛勤工作、掙錢養家、照顧媽媽和寶寶的男子漢。爸爸媽媽平時很辛苦,但是,因為有你們,他們感覺很幸福很幸福。請媽媽蹲下來,小朋友,親親你的媽媽,在他們耳邊說一聲:我愛你,媽媽。摘 自 小 精 靈 兒 童 資 訊 站 感謝爸爸媽媽們,也感謝所有的爸爸媽媽,祝福你們的小家越來越幸福。 教學反思: 1、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是:活潑好動,充滿了好奇心,總有問不完的為什麼,他們的思維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向幼兒介紹小生命的形成、成長和分娩的過程,我採用了圖片和課件的形式,讓幼兒直觀的了解生命的形成過程。 2、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幼兒提出的性問題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明確指出:「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在這次教學活動中,教師抓住幼兒的興趣點,利用圖片、課件等直觀的教學手段,對幼兒進行科學的啟蒙知識。本次教學活動來源於幼兒的生活,是他們所感興趣的問題,所以在活動中,他們始終保持著飽滿的熱情。 3、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處處皆教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要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對他們進行了基本的性教育,避免了幼兒對其錯誤的認識,使孩子們對生命的形成過程有一個科學的認識。 整個活動尊重了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激發了幼兒熱愛生命的情感。 不足: 在交流討論的環節中,座位安排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兒的交流面,在今後的活動中會安排好空間讓幼兒交流。

『玖』 中班健康《我從哪裡來》

活動設計意圖:孩子對一切事物充滿了好奇心,他們喜歡爭論喜歡提問。有一次,我組織孩子們看動畫片,當看到兩個小動物在爭論生命從哪裡來的時候,孩子們對此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們互相爭論著:為什麼媽媽會生孩子? 我在媽媽肚子里是怎麼樣生活的?媽媽是怎麼把我生出來的?孩子們充滿了迷惑和不解。由此,我想到了設計「我從哪裡來」的主題活動,讓孩子們通過活動,初步了解自己的出生過程,知道人是從哪裡來的,感知生命的來之不易,從而懂得熱愛生命,珍惜生命,激發感恩之情,學會感謝父母。教育理念:體驗並感受生命成長的過程,愛惜生命,學會感恩。活動名稱:《我從哪裡來》(中班健康)活動目標:1、初步了解自己的出生過程,知道生命來之不易。2、激發對生命的珍愛之情,培養感恩意識。活動重點:能簡單說出自己的出生過程。活動難點:感知理解生命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活動准備:1)多媒體課件(孕育寶寶全過程及其圖片)2)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圖片卡、畫筆、 畫紙)活動過程:一、導入活動1、律動《幸福拍手歌》。2、師以親切溫和的語言創設一種氛圍,吸引和感染幼兒,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師:小朋友,我們每一個人生命開始的時候都住在一個溫馨神奇的地方。你知道是哪裡嗎?在那裡我們是怎樣生活的呢?我們一起來看動畫片《我從哪裡來》。二、播放動畫課件《我從哪裡來》,初步了解人生命的由來。師:這個溫馨神奇的地方就在媽媽肚子里,在那裡我們慢慢長大,這個過程是很不容易的。三、依次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感受理解生命的孕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圖一:爸爸媽媽很相愛,他們結婚了。圖二:爸爸的種子和媽媽的種子結合在一起,變成小天使住進媽媽的肚子里。媽媽懷孕了,變得愛吃東西,臉上充滿幸福,她的肚子逐漸變大。圖三:每個媽媽的肚子里都有一間小房子叫「子宮」,我們出生前就住在這里,在這里我們很安全、很溫暖地慢慢長大。這時的我們叫「小胎兒」。圖四: 小胎兒長到十個月時,「子宮」 房子快裝不下了,媽媽就會到醫院在醫生的幫助下讓我們從小房子里走出來,變成可愛的小嬰兒。圖五:在爸爸媽媽的精心照顧和關愛下,我們幸福快樂地成長到現在。師:小朋友,我們就是這樣來到這個世界的,我們都是爸爸媽媽最疼愛的小天使。2、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出生過程。小結:每個生命來到世界上都是非常不容易的,從懷孕到出生需要十個月的時間,生命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媽媽很辛苦的把我們帶到這個美好的世界,小朋友,你們愛自己的媽媽嗎?四、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五、操作活動,伴隨樂曲《感恩的心》,幼兒製作成長畫冊。六、延伸活動。教師:我們每一個人的到來都給自己的家人帶來了那麼多的喜悅,而我們的成長也承載著爸爸媽媽許多的期盼。所以我們要懂得熱愛生命,珍惜生命,不讓身體受到傷害。為了感謝父母給予我們寶貴的生命,回到家我們要主動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他們的乖孩子。把你做的事情記錄下來,帶到幼兒園講給老師和小朋友們聽,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