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漫動畫 » 立秋如何養生動漫
擴展閱讀
這次大雪怎麼過的歌詞 2024-05-03 21:45:43
動漫的季度是什麼意思 2024-05-03 21:22:36
用剪映怎麼讓歌詞豎著 2024-05-03 21:16:15

立秋如何養生動漫

發布時間: 2022-07-16 09:03:06

⑴ 立秋怎麼養生 立秋養生小常識

立秋要防秋燥
秋燥症主要靠預防,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漿,多吃些蘿卜、蓮藕、荸薺、梨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特別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潤肺去燥等功能,很適宜有內熱,出現肺熱咳嗽、咽干喉痛、大便干結的人食用。要盡量少食或不食辣椒、蔥、姜、蒜、胡椒等燥熱之品,少吃油炸、肥膩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狀。秋梨是很好的秋季水果,對於止咳、去燥有很好的療效。
立秋要養肺
立秋後,陽氣轉衰,陰氣日上,自然界由生長開始向收藏轉變,根據順應四時的養生原則,秋冬養陰。中醫認為,肺與秋季相應,而秋季乾燥,氣燥傷肺,肺氣虛則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產生疾病,因為需要潤燥、養陰、潤肺。從五行生旺推算,此時肝臟、心臟及脾胃處於衰弱階段,而立秋後肺功能開始處於旺盛時期,根據陰陽調和,機體平衡的原理,要加強對這些器官的調養,使肺氣不要過偏,影響機體健康。
秋燥易傷肺,可適當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潤食品,可以益胃生津,有益健康。同時可適當多食一些酸味果蔬,食酸以收之。
另外,在肺盛之時易影響到肝,而肝主情志,疏泄氣血,肝氣受制的秋天,人們容易出現情緒低落等表現,表現在生理方面則為容易引起氣血失調等疾病的發生,比如:內分泌紊亂等問題,像月經失調、心慌心悸、失眠問題等。當出現此類現象時,可通過養陰、柔肝、疏解等方法調理。
立秋要祛暑降溫
立秋後,盡管晝夜溫差變大,但是白天有時仍然很熱,有時暑氣更加逼人,所以,防暑降溫要繼續,不能有絲毫怠慢。
措施有三:首先,清熱解暑類食品不能一下子從餐桌上撤除。一般來說,此類飲食能防暑斂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慾。因此喝些綠豆湯,或者吃些蓮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處的。多吃一些新鮮水果蔬菜,既可滿足人體所需營養,又可補充經排汗而丟失的鉀。二是寒涼飲食要減少。經過一個長夏後,人們的身體消耗都很大,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虛弱,因此,在選擇食物時,不宜過於寒涼,例如:西瓜、梨、黃瓜、葡萄等,其性味寒涼,多食可能傷及脾胃,所以要少吃。三是飲食營養要加強。不能只為了追求清熱解暑,而使飲食過於清淡。事實上,到了立秋可適當吃肉食,有許多食品如鴨肉、泥鰍、魚、豬瘦肉、海產品等,既能清暑熱,又可補益,可放心食用。
立秋後少吃秋瓜
立秋之後還要謹記「秋瓜壞肚」。不論西瓜或香瓜、菜瓜,都不能任意多吃,否則會損傷脾胃陽氣。夏令大量食瓜雖不至於造成脾胃疾患,卻已使腸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後再大量生食瓜果,勢必更助濕邪,損傷脾陽,腹瀉、下痢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生。
立秋要預防感冒
立秋後,白天炙熱的氣溫到了晚上,就會開始變得清涼起來,因此,早晚溫差過大容易引起頻發感冒等。專家提醒,在衣著和居家休息方面,應更注意防止夜間著涼。
有些朋友習慣於在家赤膊睡覺,再加上空調溫度設定太低,夜晚睡眠時寒氣侵體,體質下降,誘發感冒、肩頸疼痛等疾病。專家表示,立秋過後,天氣將逐漸轉涼,提醒廣大市民在居家環境中不宜24小時空調全開,尤其是夜間,盡量少用空調。可趁早晚清涼時分勤開窗戶通風,流通空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另外,出門當心淋雨,容易引起身體不適。提醒出門時最好隨身攜帶雨具,或備件衣物,以備不時之需。
立秋還須防治「空調病」
炎熱季節,許多家庭和辦公室都開著空調,人們在享受清風涼意的同時,也容易患上「空調病」。尤其在立秋之後,天氣早晚較涼,稍不注意,就會出現腹痛、吐 瀉、傷風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狀。
立秋以後,早晚天氣偏涼,空調開放時間不易過長,夜裡最好不開或只開除濕。這樣,既可降溫祛暑,又可預防空調病。二是處在空調環境中的人們經常喝點姜湯。生薑具有發汗解表、溫胃止嘔、解毒三大功效,可有效防治「空調病」。三是有慢性病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患 者及胃腸功能較弱的人,不易開空調。必要時避免直吹或將腹部蓋好。
立秋運動要適量
立秋後濕熱仍沒有完全消退,在這個時節進行健身鍛煉應該避免運動量過大、活動過於劇烈。尤其是中老年人更要悠著點。相同的環境,相同的運動強度,中老年人的承受能力要低於年輕人。受傷、受損、心腦血管意外等發生的可能性要遠遠大於年輕人。所以體力消耗過大的運動項目不適合中老年人。
像游泳、太極拳這些運動項目還是比較適合中老年人的。尤其是太極拳,柔中帶動,重心轉移的流暢有助於肌肉的協調和平衡的訓練,是很好的運動。注意運動前要有5至10分鍾的暖身運動,運動後也要有數分鍾的緩和運動。總之,這個季節進行運動要注意幾點:最好選擇一早、一晚進行鍛煉;太陽照射下不宜運動過久,以防體力消耗過大,暴曬灼傷皮膚;在高溫濕熱中不宜運動過於劇烈。

立秋起居要調養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氣爽之時,應開始「早卧早起,與雞具興」早卧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斂之太過。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熱未盡,雖有涼風時至,但天氣變化無常,即使在同一地區也會出現「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況。因而著衣不宜太多,否則會影響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適應能力,易受涼感冒。

⑵ 立秋後我們該如何正確養生呢

我們在立秋以後想要進行更好的養生的話,我們應該多吃一些滋補類的食物,類似於銀耳粥,蓮子粥,八寶粥之類的都是非常不錯的飲食,能夠改善我們身體乾燥上火的情況。同時我們也要少吃一些比較辛辣的食物,不然很有可能會對我們的胃部造成一定的傷害,同時我們可以多吃一些酸性的食物,對於我們的肺氣能夠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還有一個就是我們要做到早睡早起,盡量不要熬夜,這樣子才能夠讓自己的身體更加的健康。

我們也要多吃一些清熱解毒的食物,並且要保證自己的大便通暢,並且多吃一些富含營養的食物。如果脾胃功能受到阻礙的話,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各種營養的吸收。立秋之後,我們可以多吃一些茄子之類的食物,因為這類食物可以降低我們的火氣,而且特別適合在秋天吃,對我們的身體有一定的好處。

⑶ 立秋後如何養生

首先,清熱解暑類食品不能一下子從餐桌上撤除。一般來說,此類飲食可防暑斂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慾。因此喝些綠豆湯,或者是吃些蓮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處的。多吃一些新鮮水果蔬菜,既可滿足人體所需營養,又可補充經排汗而丟失的鉀。二是寒涼飲食要減少。

經過一個長夏後,人們的身體消耗都很大,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虛弱,因此,在選擇食物時,不宜過於寒涼,例如:西瓜、梨、黃瓜、葡萄等,其性味寒涼,多食可能傷及脾胃,所以要少吃。三是飲食營養要加強。

不能只為了追求清熱解暑,而使飲食過於清淡。事實上,到了立秋可適當吃肉食,有許多食品如鴨肉、泥鰍、魚、豬瘦肉、海產品等,既能清暑熱,又可補益,可放心食用。

1、精神調養:要做到內心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即使遇到傷感的事,也應主動予以排解,以避肅殺之氣,同時還應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

2、起居調養:立秋之季應開始「早卧早起,與雞具興」早卧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斂之太過。

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熱未盡,雖有涼風時至,但天氣變化無常,即使在同一地區也會出現「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況。因而著衣不宜太多,否則會影響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適應能力,易受涼感冒。

3、飲食調養:《素問·臟氣法時論》說:「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可見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盡量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果蔬。秋時肺金當令,肺金太旺則克肝木,故《金匱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說。

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故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飲膳正要》說:「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更有主張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陰潤燥者。總之,秋季時節,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

4、運動調養:進入秋季,是開展各種運動鍛煉的大好時機,每人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鍛煉項目,這里給大家介紹一種秋季養生功,即《道臧·玉軸經》所載「秋季吐納健身法」。

具體做法:清晨洗漱後,於室內閉目靜坐,先叩齒36次,再用舌在口中攪動,待口裡液滿,漱練幾遍,分三次咽下,並意送至丹田,捎停片刻,緩緩做腹式深呼吸。吸氣時,舌舔上齶,用鼻吸氣,用意送至丹田。

再將氣慢慢從口中呼出,呼氣時要默念哂字,但不要出聲。如此反復30次。秋季堅持此功,有保肺健身之功效。

⑷ 2016年立秋是24節氣的那個節氣怎樣保健

立秋是24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秋即是秋季的開始。
一、立秋節氣養生方法
1、少吹空調,調攝精神
立秋屬夏秋轉換季節,天氣變化大,應盡可能少呆在空調房、少開空調,早晚適當添加衣物,對於一些年老體弱的人,應該換下麻將席、竹席等特別清涼的席子,可以換一些草席等低涼度的席子以防感冒著涼。同時,在起霧的早晨、太涼的早晨都不宜鍛煉,並及時添加衣物少受風寒侵擾,以此來預防一些感冒、支氣管疾病的發作。同時,精神調養上也應做到內心寧靜、心情舒暢。
2、少辛多酸,秋瓜壞肚
立秋進補的原則是「少辛多酸」,盡量少吃辛味之品,油炸食品、酒和乾燥的膨化食品也不宜多食,而應該多吃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以助養肝。也可以適當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熱、利濕的食物或中葯泡茶,驅使體內濕熱之邪從小便排出,以調理脾胃,為中、晚秋乃至冬季的健康奠定基礎。
3、快走瑜伽,排毒解壓
隨著天氣轉涼,很多人開始進補以增強體質。相比而言,排毒比進補更重要,因為進補的東西越多,代謝產生的「廢物」也越多,如不能及時把來自人體內、外部環境的毒素排出體外,對健康的危害會越來越大。合理運動能加快人體新陳代謝,幫助皮膚和肺臟排毒。
二、立秋節氣保健方法
立秋養生保健方法1:
中醫認為立秋的養生要訣是,護陽養心防暑濕。夏日和長夏時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季節,天氣火熱而生機旺盛,即人體新陳代謝處於最旺盛之時。現代生活常見的是用空調冷飲來消暑,而過分依賴空調冷飲則會傷害體內的陽氣。
由夏入秋,悶熱潮濕的天氣變得乾燥,是風燥感冒的高發期。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內科主任鞠娟介紹說,風燥感冒除了有一般感冒的症狀,即頭疼、咽喉腫、鼻塞外,一個比較明顯的區別是「干」,咽喉干、嗓子緊,連咳嗽都是乾咳,沒有痰。感冒初期先表現出乾燥的症狀,如果不及時潤燥補水,會加重感冒的病情。飲食預防方面重點放在滋陰潤燥上,多吃清脆爽口的果蔬,比如梨、藕、葡萄、荸薺。還有一樣乾果潤肺效果也很好,就是杏仁。
立秋養生保健方法2:
要保證睡眠時間,有條件的都要午睡。夏養心的「心」並非完全現代醫學里「心臟」的概念,而是包括心臟在內「主神」的整個神經系統甚至精神心理因素,因為氣溫過高則容易使人精神緊張,心理、情緒波動起伏,加上高溫使機體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出現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等情況,所以這養心也是防止情緒起伏,甚至預防疾病發生的好辦法。
「春夏防暑濕、秋冬防肺燥」,這是廣東民間總結出本土地域特點的四季養生要素,涉水淋雨會造成水濕之邪氣入侵人體;多食甘膩之品會造成水濕內停機體之患。因而防「暑濕」的「濕」是既要防外水濕之邪氣,亦要防水濕內停之患。
立秋之後,氣溫尚不穩定,暑熱尚未退盡,過多過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氣溫回升,出汗受風,很容易傷風感冒。南京中醫葯大學養生康復教研室主任郭海英教授介紹說,此時適當地「秋凍」有助於增加抵抗力。「秋凍」的意思是秋季氣溫稍涼爽,不要過早過多地增加衣服。適宜的涼爽刺激,有助於鍛煉耐寒能力,在逐漸降低溫度的環境中,經過一定時間的鍛煉,能促進身體的物質代謝,增加產熱,提高對低溫的適應力。
古代養生學家認為,秋天的睡眠宜「早卧早起,與雞俱興」。即早起床,早睡覺。早起時間與雞晨鳴的時間差不多。早起使肺氣得以舒展;早卧以順應陽氣之收,防止陰精外泄。早起後,可根據自己的愛好進行晨練,使身體各器官活動靈活起來,使精力更充沛、頭腦更機敏。晨練時間一般控制在30分鍾左右。
立秋養生保健方法3:
養生飲食上這節氣宜多食粥品,尤其是豆類的湯,因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有效補充體內的蛋白質不足,滿足機體代謝,更主要的是它不含膽固醇,沒有吃肉製品的後顧之憂,且還可降低人體的膽固醇。此外豆類多具有健脾利濕的功能,正合此節氣之用。宜食的豆類粥品有紅豆、綠豆、眉豆粥,赤小豆粥、扁豆粥等。還有一些如小麥粥、黑米粥、蓮子粥等都是對此節氣養生十分有益的。
立秋時節為人體最適宜進補的時候,人們可以根據這一節氣的特點科學地攝取營養和調整飲食,以補充夏季的消耗,而進補的原則是「少辛多酸」,盡量少吃蔥、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及辛辣、油炸、酒和乾燥的膨化食品等辛味之物,適當多食酸味水果和蔬菜以助養肝。此外,還要謹記「秋瓜壞肚」。立秋之後,不論是西瓜還是香瓜都不能多吃,否則會損傷脾胃的陽氣。需要提醒的是,秋季雖然是進補的季節,但也不能盲目進補,要視自己的身體需求而定。普通人從日常飲食中即可得到足夠的營養,不用補。
三、立秋養生水果推薦
1、秋梨
秋梨又叫酸梨成熟時比較酸,有點淡淡的甜。梨具有養陰補液、潤肺止咳、養血生肌、清熱降火之功效。此外,對肝炎患者有保肝、助消化、增進食慾的作用。
2、葡萄
性味甘、酸,鮮食酸甜適口,生津止渴,開胃消食,但脾胃虛弱者不宜多食,食多令人腹瀉。
3、桂圓
桂圓屬於酸性的食品,具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的功效。主要用於氣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虛萎黃等症。但使用要適量,不要貪多和過量使用,以免對於身體不利。
4、楊桃
性味甘、酸、平,其果能生津止渴。秋天若患風熱咳嗽,可把楊桃洗凈鮮食;若患小便熱澀,用鮮楊桃2~3個,洗凈切碎、搗爛成汁,溫開水沖服,日服二次;若患咽喉腫痛,將鮮楊桃洗凈生食,日2~3次,每次1~2個。但本品多食傷胃,尤其是平素脾胃虛寒者更要少食。
5、柚子
性味酸、寒,可除脹、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消腫止痛,適用於胃病、消化不良、慢性咳嗽、痰多氣喘等症。柚子以含維生素C豐富而著稱,有益於心血管病及肥胖病患者。柚子所含的有機酸,大部分為枸櫞酸,而枸櫞酸具有消除人體疲勞的作用。

⑸ 立秋之後該怎樣注意養生

立秋之後溫度就會慢慢的下降,並且寒氣也會變得多了起來,所以我們在立秋後要去注意養生,而這個對於我們的幫助也是非常大的,並且也可以減少感冒等等症狀的出現,所以我們就可以看到立秋對於我們的身體保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我們自己也要學會去養生。而養生對於我們的幫助其實是非常大的,並且也可以減少寒氣進入到我們的身體裡面。

當然,我們在立秋之後,也要去保持運動的,而運動其實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並且運動也同樣可以增強免疫力,而這些對於我們的幫助也是非常大的。

⑹ 立秋養生:立秋怎麼養生

立秋怎麼養生?
1、謹防秋燥。進入秋季之後,天氣漸涼,氣候乾燥,因此極易出現秋燥。中醫認為,燥乃六淫之邪,為秋季主氣,其性乾燥,易耗津液。常見口乾舌燥、鼻澀咽痛、皮膚乾枯、大便干結、煩躁不安等一系列症狀,醫學上稱之為「秋燥綜合征」。秋季防燥,要以養陰清燥、潤肺生津為基本原則。立秋後基本上是以溫燥為主,表現為濕熱、陰虛,火旺。可適量飲開水、淡茶、豆漿等飲料,並適當選食能夠潤肺清燥、養陰生津的食物,如梨、甘蔗、荸薺、柿子、百合、銀耳等。
2、調理脾胃。實際上立秋後很長一段時間,氣溫還是較高的,空氣濕度也較大。再經過苦夏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往往很虛,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調理脾胃應該側重於清熱、利濕、健脾,以使體內的濕熱之邪從小便排出,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脾虛的人常常食慾不振、肢體倦怠、面色萎黃,秋天不妨適度吃點健康和胃的食物,以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如芡實、山葯等。經過一個夏天後,人們的身體消耗很大,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虛寒。因此,在選擇食物時,不宜過於寒涼,如西瓜、梨、黃瓜等,要少吃。
3、養陰補虛。秋天正是養陰補虛的好時節,但是秋補可不能亂補,只有了解自己的體質才好對症進補。如果呼吸淺短,聲音低微,神倦懶言,動則汗出,食慾減少,舌質淡就屬於氣虛體質。用黃芪、黨參、西洋參沏水喝,或者做粥喝是最簡單的方式。如果面色蒼白,口唇淡白,夜熱盜汗,肌膚枯澀,舌淡紅無苔就屬於血虛體質。可以用當歸、紅棗、何首烏、桑葚做粥,在燉雞湯、燉肉時也可以加點。如果顴面潮紅,口燥咽干,盜汗,尿少而赤,大便秘結,舌紅少苔就是陰虛的體質。可將麥冬、五味子、山葯、百合等,在熬粥的時候放幾味。
4、調節心情,謹防秋燥。人們在夏季酷熱大汗之後,常損耗過多,會出現體內營養及水分不足。而進入秋季之後,天氣漸涼,氣候乾燥,因此極易出現秋燥。中醫認為,燥乃六淫之邪,為秋季主氣,其性乾燥,易耗津液。常見口乾舌燥、鼻澀咽痛、皮膚乾枯、大便干結、煩躁不安等一系列症狀,醫學上稱之為「秋燥綜合征」。老年人對秋天氣候的變化適應性和耐受力較差,更應重視預防。秋季防燥,要以養陰清燥、潤肺生津為基本原則。立秋後基本上是以溫燥為主,表現為濕熱、陰虛,火旺。初秋免不了出現「秋老虎」的炎熱天氣,這種天氣很容易令人心情煩躁,應積極防範「情緒中暑」。要做到內心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即使遇到傷感的事,也應主動予以排解。同時還應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 如果人體違逆了秋季收斂之氣,就要傷害肺氣。秋季傷害了肺氣,到了冬季,就要發生病變,這是因為人在秋季養「收氣」不足,到冬季奉養「藏氣」力量不夠的緣故。
5、食品、衣物需防霉變。立秋之時降雨增加濕度大,天氣悶熱,食品、衣物很易發生霉變。一般來說,如果氣溫達到35℃以上,而相對濕度也會增加,這就很容易產生霉變。 食用霉變的食物後會發生胃腸疾病,如腹瀉、嘔吐、腸炎和痢疾等。易霉變的食物有:麵包、蛋糕、熟肉、魚蝦、奶、雞蛋、桃、香蕉、甘蔗、大米、豆類等。衣物、床單、被褥發生霉變,同樣會導致皮膚過敏。需要注意的是,封閉式包裝的熟肉打開後,一天內應吃完,如果時間較長,在沒有確認變質的情況下要充分加熱後才可食用。牛奶變質一定不能喝。霉變的大米、麵包、蛋糕一定是不能食用的。
6、需防「空調病」。立秋後,辦公室的空調照舊,但人們在享受清風涼意的同時,也容易患上空調病,尤其在立秋之後,天氣早晚較涼,稍不注意,就會出現腹痛、吐瀉、傷風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狀。立秋以後,早晚天氣偏涼,空調開放時間不易過長,夜裡最好不開或只開除濕。這樣,既可降溫祛暑,又可預防空調病。二是處在空調環境中的人們經常喝點薑茶。身體虛弱者,可在辦公室備一件外套「避寒」。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立秋養生的一些注意事項,立秋是又熱轉涼的季節,晝夜溫差大,大家要注意及時添置衣服,小心著涼。

⑺ 立秋後如何養生

立秋後天氣仍然酷暑難耐,故有「秋老虎」一說,所以養生既要防暑降溫還要防秋燥。那麼呢? 飲食篇:「少辛多酸」慎進補 立秋是由熱轉涼的交接節氣,也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時期,是萬物成熟收獲的季節,也是人體陰陽代謝出現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立秋時節為人體最適宜進補的時候,人們可以根據這一節氣的特點,科學地攝取營養和調整飲食,以補充夏季的消耗,但不能「亂補」。 在立秋過後,很多「苦夏」、在夏天裡食慾比較差的人,食慾逐漸好轉,因此主動或被動地開始貼秋膘;一些老人更講究主動貼秋膘。不過專家提醒人們,不要急著貼秋膘。因為此時人的胃腸功能較弱,還沒有調理過來,如果吃太多的肉類等高蛋白食品,會增加腸胃負擔,影響胃腸功能。因此吃肉要適當,最好等到天真正涼下來以後,再多增加肉食。那些患有胃腸道疾病、高血脂、慢性中風等疾病的人,不宜攝入肉食太多。 立秋進補的原則是「少辛多酸」,盡量少吃蔥、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及辛辣、油炸、酒和乾燥的膨化食品等辛味之物,適當多食酸味水果和蔬菜以助養肝。要適當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熱、利濕的食物或葯物,可使體內濕熱之邪從小便排出,另能調理脾胃功能,為中、晚秋乃至冬季健康奠定基礎。 與肉食相比,葉類、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的淡補功效更為突出,如茄子、鮮藕、綠豆芽、絲瓜、黃瓜、冬瓜、苦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清暑化濕的功效。中醫養生還提倡立秋後每天早晨喝粥,粥利於健脾,可助脾胃滋陰,平衡健旺的陽氣。 立秋之後還要謹記「秋瓜壞肚」。不論西瓜或香瓜、菜瓜,都不能任意多吃,否則會損傷脾胃陽氣。夏令大量食瓜雖不至於造成脾胃疾患,卻已使腸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後再大量生食瓜果,勢必更助濕邪,損傷脾陽,腹瀉、下痢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生。 秋天的主要氣候特點是乾燥,空氣中缺少水分,人體同樣缺少水分。古代就有對付秋燥的飲食良方:「朝朝鹽水,晚晚蜜湯。」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 起居篇:早睡早起有規律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氣爽之時,應開始「早卧早起,與雞具興」早卧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斂之太過。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熱未盡,雖有涼風時至,但天氣變化無常,即使在同一地區也會出現「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況。因而著衣不宜太多,否則會影響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適應能力,易受涼感冒。 生活上要有規律。在晴朗的日子裡,應多做戶外有氧活動。其次,要適當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雞蛋、豬肉、羊肉和豆類等,這些食物能使人的大腦產生一些特殊的化學物質,以消除抑鬱情緒。還可多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娛樂活動,如跳舞、唱歌、聽音樂等,使人心情舒暢,精神振奮。 運動篇:戶外鍛煉增強體質 立秋後,是開展各種運動鍛煉的好時期。運動量不宜過大,宜選擇輕松平緩的項目。選擇適合自身的鍛煉項目:慢跑、游泳、各種球類、登山、散步、太極拳、健美操、健身舞等,循序漸進,持之以恆,能達到保健強身的作用。 秋季養生不能離開「收、養」這一原則,要把保養體內的陰氣作為首要任務。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宜選擇輕松平緩的項目。 進入秋季,是開展各種運動鍛煉的大好時機,每人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鍛煉項目,這里給大家介紹一種秋季養生功,即《道臧·玉軸經》所載「秋季吐納健身法」,具體做法:清晨洗漱後,於室內閉目靜坐,先叩齒36次,再用舌在口中攪動,待口裡液滿,漱練幾遍,分三次咽下,並意送至丹田,捎停片刻,緩緩做腹式深呼吸。吸氣時,舌舔上齶,用鼻吸氣,用意送至丹田。再將氣慢慢從口中呼出,呼氣時要默念哂字,但不要出聲。如此反復30次。 登山運動,能降血糖,治貧血。專家建議,登山是立秋之後戶外運動的不錯選擇。登山能增強人體的呼吸和血液循環功能,使人的肺活量及心臟收縮力增大,對哮喘等疾病還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並能降低血糖,增加貧血患者的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數。爬山時溫度變化較為明顯,可使人的體溫調節機制不斷處於緊張狀態,從而提高人體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此外,立秋後郊遊登山能使人吸收空氣中更多的負氧離子,對人的神經系統具有良好的營養和調節安撫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登山是一種負重運動,膝關節承受了整個身體的重量,特別是在登上一級台階關節還未伸直的情況下,又繼續登另一級台階,膝關節一直處於半屈狀態,這會對關節造成較大的負擔。有骨關節炎的患者不適宜進行此項運動。對年老體弱者,也不可一味強調登山的保健效果。高血壓、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以防不測。 精神篇:內心寧靜 要做到內心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即使遇到傷感的事,也應主動予以排解,以避肅殺之氣,同時還應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 立秋後要注意養肺 立秋後,陽氣轉衰,陰氣日上,自然界由生長開始向收藏轉變,根據順應四時的養生原則,秋冬養陰。中醫認為,肺與秋季相應,而秋季乾燥,氣燥傷肺,肺氣虛則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產生疾病,因為需要潤燥、養陰、潤肺。 從五行生旺推算,此時肝臟、心臟及脾胃處於衰弱階段,而立秋後肺功能開始處於旺盛時期,根據陰陽調和,機體平衡的原理,要加強對這些器官的調養,使肺氣不要過偏,影響機體健康。 多吃水果預防秋燥 入秋之後,空氣中的水分子逐漸減少,容易讓人產生口乾舌燥的感覺。一些人還會感到鼻腔似煙道般乾燥,一不小心還出血;喉嚨也癢癢的,頻頻乾咳,有時有少量的粘痰,卻總是咳而不爽;嘴唇最敏感,時常有乾裂的感覺,這就是中醫常說的「燥」,有「燥」就要「養氣」。 對於人來說,應從精神調養、飲食調整和加強鍛煉等多方面去協調。應多吃水果和蔬菜,比如:水果可選橙子、檸檬和烏梅等,同時,還要保持心情愉快,不煩躁。此外,對於運動者來說,要特別注意「養氣」,每次鍛煉後應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銀耳等,若出汗較多,可適量補充些鹽水,補充時以少量、多次、緩飲為准則。 知道了立秋前後如何養生,秋季堅持此功,有保肺健身之功效。 推薦: 立秋後乾咳怎麼辦 立秋養生注意事項 立秋後適合吃什麼食物

⑻ 立秋之後如何養生呢

1、少開空調:「秋老虎」的來臨,讓很多人還是覺得如夏天一般,因此還是通宵開空調。大坪醫院急診科副主任姚元章提醒,立秋以後,即使再熱,早晚天氣都會偏涼一些,因此,空調開放時間不宜過長,夜裡最好不開。2、少吃寒涼水果:哪些是寒涼的水果呢?大坪醫院中醫科主任介紹,西瓜、梨、葡萄就是性味寒涼的水果。長夏後,很多人的脾胃都很虛弱,如果此時再吃寒涼水果,就可能傷及脾胃。

⑼ 立秋後,該如何養生如何避免秋乏

立秋這個節氣的到來,意味著秋天真正開始。而節氣的變幻,需要我們及時調整養生的策略,這樣才能夠更好的避免秋乏的情況出現。那麼,說到底立秋後該如何養生呢?下面來談一談小編的看法,感興趣的朋友都來一起探討一下吧。

三、運動方面

運動也不失為一種養生的辦法,不過在立秋節氣到來後,我們的運動要以“收養”為原則,這個時候要將保養身體內的陰氣作為最關鍵的工作來抓。此時可以有緩慢的運動,不過不建議運動量過大,以防出汗太多,而耗損過多的陽氣。這個時候的我們可以考慮做一些比較平緩的、輕松一點的運動,比如說去散步、慢跑等。當然,還可以去打太極、跳廣場舞等。

⑽ 立秋之後如何養生

秋季對應人體的五臟為肺,而人體中肺又為「嬌臟」,不耐寒熱;且秋季主收,燥為秋季之主氣,肺通過鼻與外界相通,所以肺很容易被秋燥所傷。此外,呼吸道是一個開放的器官,從鼻腔到氣管再到肺部,乾冷的空氣又容易侵害和損傷黏膜而引發呼吸道疾病。
秋季養肺的重點就需要潤燥、養陰,適當補益肺氣。可以通過食療的方式達到生津潤肺、補益肺氣的功效,比如木耳具有補肺潤燥之功能;梨肉香甜可口、肥嫩多汁,具有潤肺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百合、荸薺、蜂蜜、甘蔗、藕、土豆、蘿卜、山葯、扁豆、枸杞、銀耳、豬肉、鴨肉、柚子、蘋果等,也都是秋季養生食療的不錯選擇。
需要提醒的是,立秋之後因天氣逐漸轉涼,生食大量瓜果容易引發胃腸道疾患,所以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過多。
秋季養生一酸為主:
秋天吃酸,而「拈酸吃醋」的目的是為了生津潤燥。
秋季天高氣爽,空氣乾燥,濕度小,人易出現咽干、乾咳等症狀,這是由於燥邪傷肺所導致的現象。此時,應少吃辛辣食物,如蔥、姜、辣椒、胡椒,防止辛溫助熱,加重肺燥。
從中醫五行生剋來講,肺屬金,肝屬木,金旺能克木,使肝木受損。因此應適當吃點酸味食物,因為「酸入肝」,可以強盛肝木,收斂肝氣,有保肝護肝的作用,並能防止肺氣太過對肝造成損傷。
除了可以多喝一些酸奶和酸梅湯外,多吃蘋果、葡萄、柑橘、山楂等新鮮果蔬,可以起到理氣化痰、潤肺清腸、補血健脾、生津液之效。山楂有消食導滯、活血化瘀的作用。經常飲用山楂茶,可降低血糖,調節血壓。每天數次用鮮嫩山楂果1~2枚泡茶飲用,想助消化則可食用炒山楂或焦山楂。
同時提醒,秋季適量喝開水、淡茶,也可起到益胃生津的功效;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雪梨、甘蔗等食物,可起到滋陰潤肺養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