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漫動畫 » 動漫拍攝角度有哪些
擴展閱讀
朗誦中國文學經典有哪些 2024-03-29 18:10:49
欺騙你的100個小知識 2024-03-29 18:09:45

動漫拍攝角度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12-08 15:53:53

A. 動漫的鏡頭是如何分類的,其表達的意義都是什麼

1 鳥瞰鏡頭

顧名思義,鳥瞰鏡頭是一種以在天空中飛翔的鳥類視角為鏡頭視角的攝像位置.鳥瞰鏡頭往往用來表現壯觀的巨大城市市貌、綿延萬里的山川河野、萬馬奔騰的戰場、一望無際的遼闊海面等。鳥瞰鏡頭使觀眾對視野中的事物產生極具宏觀意義的情感。這種如神一般高高在上的視角充滿了主宰性,而產生一種若有似無的悲壯宿命感。鳥瞰鏡頭視覺范圍內的物質對象數量眾多,而其個體的面目模糊不清,難以辨認。所以鳥瞰鏡頭表現的是數量上的壯觀,而不是表現個體的視覺質量。鳥瞰鏡頭屬於一種性質極端的俯視鏡頭,和一般俯視鏡頭的含義具有比較大的區別,所以不能被包含在一般俯視鏡頭的類別內。
2:俯視鏡頭
這里說的俯視鏡頭,指的是人眼處於平常生活狀態下的俯視鏡頭,不包含類似鳥瞰鏡頭這樣的極端俯視鏡頭.俯視鏡頭沒有鳥瞰鏡頭的統治感和主宰感。由於具有強烈的心理優勢特徵,俯視鏡頭和鳥瞰鏡頭同樣是不太客觀的。鳥瞰鏡頭的豐富、壯觀視覺性質在一定程度上消減了鳥瞰鏡頭的不客觀性。由於俯視鏡頭不具有鳥瞰鏡頭的壯觀特徵,所以俯視鏡頭雖然不像鳥瞰鏡頭那樣高高在上,但卻充滿了被扭曲、擴張的主觀性。俯視鏡頭常被用來表現站立的大人看著腳下正在玩耍的孩子或寵物、強大的戰士看著弱小的對手,高階級的上司看著下屬等等。俯視鏡頭使視覺范圍內的物質對象顯得卑弱、微小,減低了視覺對象的威脅性,相對增強了主觀視角這一方的威脅性。俯視鏡頭中的角色對象被推到與鏡頭背景同等地位的心理位置上,變得次要,感覺上似乎被背景所包容、吞沒。由於心理上的作用,俯視鏡頭的角度越大,其中的角色對象動作變得越緩慢、無力、呆滯,充滿不自信或幼稚感。這是因為角色的力量感被周圍的場景所吸收。
3 平視鏡頭
平視鏡頭減少了由於主觀意識所產生的主觀視角心理優越感。和俯視鏡頭相比,平視鏡頭顯得比較客觀,削弱了觀眾這一方的力量感,增強了視野中角色對象的力量感。視野中的角色對象擺脫了背景的控制,處在和觀眾同等的心理位置上。平視鏡頭增強了視野中角色對象的力量感,使得主觀心理無法輕易輕視或同情視野中的角色對象,主觀心理默認視野中的角色對象有足夠的自主能力。平視鏡頭是一種非常中性化的鏡頭,鏡頭中角色對象的力量、善惡等屬性隨著鏡頭中其他元素的變化而產生起伏,平視鏡頭本身無法對視野中的角色對象加以評價.
平視鏡頭常常被用來表現平等談判的雙方、正在交談的情侶、友好的朋友關系和團隊合作者之間的討論等。
4:仰視鏡頭
以低處已方心理位置,往上拍攝的鏡頭就是仰視鏡頭,從底處往上看,視野中角色對象的力量感被大大增強。環境和背景變得無關緊要,甚至變成增強視野中角色對象力量的元素.仰視鏡頭中的角色對象無形中增加了速度感。仰角越極端,視野中的角色對象越具有強大威脅性。減弱了觀眾的安全感,並使觀眾產生被控制、被約束的感覺。仰視鏡頭充滿了緊張感、壓迫感。視野中的角色對象產生令人懼怕、庄嚴或者令人尊敬的心理感覺,使視野中矮小的角色變得高大。
仰視鏡頭常被用來表現宗教建築中的神像、人民領導者、擁有特殊能力的超人或者巨大的怪物。
5:傾斜鏡頭
傾斜鏡頭中的元素都是歪斜的,充滿不穩定和不確定性。傾斜鏡頭具有相當強的主觀意向,這種主觀意想顯示為無所適從、迷亂和茫然.傾斜鏡頭是充滿心理動感的鏡頭,這種鏡頭的心理運動方向是下滑的。也就是說,傾斜鏡頭預示著更壞的局面、即將來到的危機等等。傾斜鏡頭使觀眾感覺焦慮、緊張並希望能夠採取某種心理動作穩定下來,但觀眾又明白採取任何心理動作都是徒勞的,因為無法弄清所要面對局勢的復雜程度。傾斜鏡頭激發起觀眾暫時的絕望感,但又讓觀眾同時擁有一種僥幸心理。傾斜鏡頭為觀眾顯示出多種何去何從的可能性,讓觀眾得以喘息,但同時又顯示出所有方向都隱藏著莫名的威脅。
傾斜鏡頭常被用於表現被毆打後的角色、飽飲而歸的醉漢、正被強暴的婦女、剛剛遭到重大事業打擊的工作者等等。

B. 動畫分鏡為什麼要畫到攝像機框外面

、分鏡的表現手法

漫畫分鏡有什麼用?在每一個頁面中,切分出不同形狀的場景框來進行編排並表現故事情節。將場景框假定為透過攝相機鏡頭看到的情景,借鑒各種攝像操作技術並通過繪畫進行表現。同時畫出人物的聲音和其他各種聲音,並對聲音的大小和質感進行視覺化的表現。

二、鏡頭角度

01.視線高度(平視):最自然最能讓人產生親切感,能夠真實地表現重要的場景、表情和動作。一般用於表現具有較強現實感的場景。

02.高角度(俯視):高角度時人物看上去顯得較小,可以用來表現柔弱或哀傷的意向,還適合說明人物所處位置。

03.低角度(仰視):低角度時人物會給人以身形高挑、形象威嚴而穩重的印象,可以用來表現權利、強勢、支配等意向,體現緊張感和壓迫感。

漫畫分鏡中,當畫面構成顯得單調時,為了給畫面增加一些趣味性,可以將從多角度拍攝的鏡頭串聯起來,以此使畫面產生躍動感,但是如果過多地連續使用這種拍攝方法就會造成時間延遲。

三、鏡頭景別

主要分為特寫鏡頭,全景鏡頭,遠中近景鏡頭(一個鏡頭中同時含有遠景,中景和近景),實際繪制分鏡時鏡頭選擇要豐富合理,鏡頭的切換和合理搭配可以使畫面更具有代入感和趣味性。

01、鏡頭變焦 — 拉近鏡頭

在保證攝像機機位不變的前提下,通過調節焦距,使攝像機鏡頭向被攝像對象拉近或拉遠,從而逐漸放大或縮小被拍攝對象。值得注意的一點,變焦操作如果使用得過多會造成視覺上的混亂,所以最好只在需要表現戲劇性效果時才使用。

動漫分鏡中,拉近鏡頭通常是用來表現逐漸接近被拍攝對象,能夠使畫面富於動感。

02、鏡頭變焦 — 拉遠鏡頭

動漫分鏡中,在保證攝像機機位不變的前提下,通過調節焦距,使攝像機鏡頭向被攝像對象拉近或拉遠,從而逐漸放大或縮小被拍攝對象。值得注意的一點,變焦操作如果使用得過多會造成視覺上的混亂,所以最好只在需要表現戲劇性效果時才使用。

拉遠鏡頭通過對周圍情況的呈現來說明對象的位置關系,以及與其他場所的關系。

C. [動漫攝影求幫助]想學習關於動漫攝影的常識和攝影技巧

攝影技術入門知識 相信很多朋友都喜歡拍照,但是不少人只使用傻瓜擋,拍些到此一游的照片還湊合,要拍再好就不行了

為什麼?

因為攝影技術的教程都太枯燥了,讓人看不下去,不願意學。

俺要用通俗的語言,從菜鳥和已經不那麼菜鳥的菜鳥的實際需要出發,寫個東西。

請注意:我是用自己的理解來詮釋,所以有些概念會與專業的說法有出入,老鳥們別較真哈~

咱不看手段,只看療效~~~~

俺庄嚴地「撲肉迷死」你,就算你的攝影知識是零,俺也能把你帶上色影不軌路 (COW!應該是不歸路,該S的全拼)。

俺還「撲肉迷死」,盡量趕在五一黃金周前,把主要知識點講完,讓朋友們在旅途中立刻實踐。但是,俺聲明,俺要講的主要是攝影的「技」,而要拍好照片,既需要「技」,還需要「藝」

關於焦距

說相機前,先說焦距,這是攝影的最重要概念,不論你用傻瓜機還是專業機,務必掌握!
我們不需要了解什麼毫米厘米,只需要知道, 鏡頭分為廣角鏡頭,標准鏡頭,長焦鏡頭。

鏡頭上標有50mm的,就是標准鏡頭,簡稱標頭,要不簡稱 BT也可以 。數值小於 50mm的,是廣角鏡頭。大於50mm的,是長焦鏡頭。
關於廣角鏡頭的變形

使用廣角鏡頭,尤其是20mm以下的超廣角鏡頭,構圖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變形,越靠近畫面邊緣,變形越厲害。應多嘗試不同的角度,把變形減少到最低(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甚至可以把最重要的主體放在畫面中間。實在不行,只能先拍回來,用PS糾正變形
關於中焦和長焦

一般來說,60-100mm之間的焦段 算是中焦,100mm以上就算長焦了。那麼半身像用多少mm合適呢?

85mm是最佳的,用這個焦距,人面部五官的變形最小。85-100mm之間的焦段,最適合拍半身像,100-135mm,最適合拍大頭照,大於135mm,就不適合拍肖像了,這時候會把人臉拍得比較扁。超過200mm的焦距,適合拍體育比賽和生態片,比如動物,鳥類等一切難以接近的目標。

焦距的專業概念對攝影技術並不重要。如果有哪位朋友還不明白的,完全可以把它忽略 。只需要記住,50mm是人眼的視角,是標准 ;小於50就是廣角,能在鏡頭里收進范圍更廣的景物,但是景物就變小了;大於50就是長焦,能把遠處的景物拍得更大,但是范圍就窄了。
一般的DC是什麼焦距呢?

我們往往只知道相機是X倍變焦,這樣是不夠的!

我之前介紹的是標准通用焦距,即膠片相機的焦距。而DC的鏡頭上印的焦距是沒有任何參考價值的它要經過換算成標准焦距,才能知道這個相機到底能拍多廣,能拍多遠,才能知道什麼時候拍攝照片不會糊!

所以一定要搞清楚你相機的實際焦距。

如何換算?COW! 如果我再向大家介紹如何換算,那我這帖子跟那些**的專業文章有什麼區別?

那怎麼辦?

很簡單,就是買相機的時候問老闆!

如果他說不出這相機的實際焦距是多少,你就叫他回家種地吧!

如果你手頭已經有了DC, 就看說明書,看看相機的焦距「相當於35mm相機的」多少mm?

如果手頭連說明書都沒有,就上網查去吧!

當你知道了你的相機的變焦范圍是多少mm到多少mm, 那麼你至少要記住兩個數字:

第一個,就是廣角端是多少mm? 例如,28mm

第二個,就是,相機是多少倍變焦?例如,5倍變焦

那麼,這個相機的變焦范圍就是 28-140mm (28×5=140)

這下,你就隨時可以知道,當你需要多少毫米的時候,應該變焦多少倍?

拍攝焦距=廣角端焦距×變焦倍數。
曝光補償起什麼作用?

當你用P檔時,相機給你的曝光量大部分時候是你想要的。但是,有時候,你需要畫面比相機所給的更亮一些,就加一點補償。有時候,你需要畫面比相機所給的更暗一些,就減一點補償。

如何加減補償? 看說明書!

還有什麼時候應加減補償?

請登陸GOOGLE, 搜索「白加黑減」這四個字,然後「Enter」!你會看到詳細的闡述,我就不多說了,免得大家犯

關於數碼變焦和感光度(ISO)

數碼變焦是超級無敵變-態-下-流-無-恥的功能。幾乎所有DC都宣揚它有多少多少倍數碼變焦,這完全是誤導菜鳥消費者。第一,不論任何相機用數碼變焦拍到的畫面質量都很差;第二,就算你真有必要把景物拉得這么近,用PS完全可以達到數碼變焦拍到的效果,甚至可能更好;第三,在進行正常光學變焦的的時候,你很可能不小心誤用數碼變焦,拍了也沒注意到,回家看到那慘不忍睹的畫面,已經無可挽回。

在你買回數碼相機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進入設置菜單, 數碼變焦給關掉!!!

關於感光度

一般的DC感光度范圍在50-800之間。

買回數碼相機的第二件事,就是把「自動ISO」給取消,把感光度數值設為最低。ISO越低,畫質越細膩, ISO越高,拍攝時越不怕手抖,但是顆粒越粗。最好不要使用超過100,如果使用100拍出來的還是模糊,最好用三角架。如果沒有三角架,可使用200,但是回家後就要花些時間PS了,而且效果有限只有在非拍不可,畫質並不重要的時候,才使用200以上的ISO。

關於象素

現在小DC的象素越來越高,多少才夠?是不是越高越好?

雖然象素越高畫面越大,但是小DC的感光器太差勁。同樣面積的感光器,象素越高,畫質越差。雖然差別不是那麼明顯,但是至少說明了一點,為了追求高象素而多花錢是完全沒必要的。

多少象素才夠?400萬-600萬就夠了。越是小巧的DC,越不能買高象素的。

關於DC的背景虛化能力

不少用DC的朋友都想拍背景虛化的人像,不過我勸DC用家打消這個念頭。

注意: 感光器越大,光圈越大,焦距越長,主體離鏡頭越近,背景離主體越遠,虛化能力就越強。

我已經說過,除了SONY R1以外,所有DC的感光器都很小。所以第一個條件就沒有了,第一個條件達不到, 第二個條件也就起不了太大作用,所以只有靠第三、四、五。

除了微距拍攝外,焦距小於200mm的,幾乎不能虛化,超過200mm的,也只有在拍大頭照的時候,虛化的效果還湊合。拍半身照的時候,背景虛而不柔,效果與大感光器的相機相比,還是差得很遠。

請看這張長焦DC拍的, 光圈F2.8, 焦距長達420mm,而且,背景離主體非常遠,才勉強虛化了背景。雖然背景勉強虛化了, 但因為長焦鏡頭的像場窄,就沒有多少空間可交代環境了。

再看這張膠片機拍的, 光圈同樣是f2.8, 但是膠片的面積是DC感光器面積的數倍。所以,僅50mm的焦距,就可以虛化背景,連近處的背景都能虛化,而且在虛化背景的同時,還有空間交代環境。所以,用DC拍照的時候,除非用大變焦拍, 幾乎全部畫面都是清晰的。但是,這樣也就好處,就是對焦不準的時候,也不會造成主體嚴重模糊。SO, 世上沒有完美的相機,應該揚長避短。

既然DC的缺陷是難以虛化,咱就利用這個特點,多拍些全面清晰的照片。要知道,並不是任何情況都應該虛化背景,很多時候,需要用背景交代現場環境,大師拍片子,尤其是西方的大師,很少虛化背景的~

他們之所以成為大師,就是因為他們善於利用背景烘托氣氛,突出主體,而不是一味把它虛化。實在想玩虛化的,就調出微距模式,拍些小東西吧。因為拍攝的目標離鏡頭極近,往往只有1到幾厘米,只要順利對上焦,背景就會非常模糊的。

看這張用小DC拍的

如果一定要玩真正的背景虛化,請看下一部分《單反篇》

問:微距的MF很難控制的,最近我在練習微距,因為沒有可固定的三腳架或者其他的東西,只好手持,到今天為止,我打算不繼續了,都快給憋S了,大氣不敢出,怕糊~

怎麼才能把MF用好? 雖然它比較智能,但是我覺得從小屏幕上看得還是不夠清晰,很難辨別~

答:你就用AF吧, 小DC取景不如單反直觀, MF效果很差的。你無法肯定是否對焦准確,還是用AF, 手動選擇對焦點。比如,如果你的相機有五個對焦點,那麼你構圖的時候,哪個對焦點最靠近主體,你就選擇哪個,然後用對焦點框住主體,半按快門。如果你的對焦距離在相機允許的范圍內,你會看到主體變清晰 背景變模糊,出現合焦指示, 就可以拍了。如果半天都無法合焦,就把相機適當後移,一直到合焦,而且焦點准確,就按快門。

再說,如果你不用三角架, 就算你對焦再准確,就算光線再好, 糊片的機會還是很大的。因為你的鏡頭太靠近主體,輕微的移動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這跟拍風景可不一樣!

想像一下, 一個人在離你五米外彈一下手指,跟在你眼皮底下彈一下手指,視覺效果能一樣嘛?

如果你不用三角架,怎麼對焦都不能保證有好的效果~

除非你是機器人,能做到紋絲不動~~~

我前面已經說過,拍微距要是沒有三角架 就得一次多拍幾張 ,運氣好的話,會有一兩張勉強能用的。

單反篇

DC用了一段時間後, 你對攝影的認識有所提高,也漸漸對DC不滿足了。這時可能會有老鳥建議你換單反。那麼,單反和DC區別在哪兒?它能完成哪些DC不能完成的任務?

在以下情況下,你需要用,或者說可以用單反:

一,你需要沖洗出比較大的照片;

二, 你希望提高徒手拍攝的成功率;

三,你需要更高的畫質;

四,你想要增強對拍攝效果的控制,比如,控制背景虛化程度;

五,你喜歡抓拍,想要更快的快門反應速度;

六,你討厭頻繁充電;

七,你不介意讓你的行囊增加200-1000克左右的重量;

八,這點最重要....

它就是吸引MM崇拜的目光!

拿個小機機?MM睬你都不睬~

關於數碼單反DSLR

什麼是單反?我就不做專業解釋了。通俗地說,你只需要記住,單反就是可以換鏡頭的,拍攝時會「啪」一聲響的相機。數碼單反DSLR除了不需要用膠片以及可以隨時回放以外,*作上與膠片單反FSLR沒有太大區別。

從DC起步的朋友剛用DSLR時,往往覺得沒有液晶屏取景很不習慣。但是一旦習慣了,你就會感覺液晶取景很不爽的 。

DSLR可以使用FSLR的大部分鏡頭,但是大部分DSLR的鏡頭焦距與標准焦距有差別。一般來說,鏡頭上標的焦距,要乘1.5(佳能的相機乘1.6),才是它在DSLR上的實際標准焦距。比如, 100-300mm的鏡頭,裝在尼康,賓得等DSLR上,實際焦距為150-450mm,如裝在佳能DSLR上,實際焦距為160-480mm。由此可見,單反鏡頭裝到DSLR上,焦距就變長了。

數碼單反的優勢

對比DC, 數碼單反的最大優勢是可以換鏡頭,其次是,感光器比DC的大得多。

大感光器的好處在於:

一,更容易虛化背景;

二,畫質更細膩;

三,徒手拍攝成功率更高(不易模糊)。

盡管已經比DC的大很多, 大部分數碼單反的感光器仍然比膠片小。所以,膠片機的鏡頭裝到數碼單反上,成像的范圍也變小了。

具體表現為,鏡頭焦距×1.5(佳能相機要×1.6)。

比如,50mm的標頭,裝在尼康的數碼單反上,實際焦距變成了75mm。

裝在佳能數碼單反上,實際焦距變成了80mm。

這樣 一些鏡頭的用途就有所改變了。喜歡廣角的朋友最郁悶了 明明是廣角鏡頭,變成了小廣角

這樣他們就不得不花大價錢買超廣角鏡頭,這樣才能勉強用上廣角;那喜歡超廣角的怎麼辦?只好花更大價錢買超超廣角的專門為數碼單反做的鏡頭。

但是 數碼單反的便捷是不容置疑的 。各廠家都為數碼單反推出了帶廣角的數碼專用頭,基本上能滿足所有拍攝需要。

推薦一些適合初學者的數碼單反:

尼康:

D50, 六百萬象素。 D70S, 六百萬象素,外形和手感比D50專業一些,其它差不多。

佳能:

350D, 800萬象素。 30D, 800萬象素,畫質和350D差不多,但是功能和做工都強得多。

這兩家比較,佳能的畫質比尼康的細膩些,但是尼康的機身看起來專業些,鏡頭也比佳能的實惠些。別的廠家的我不太熟悉 就不多說了 ,賓得,柯美,奧林巴斯的數碼單反也都不錯 。

膠片單反

如果你想用便宜又好的標准廣角頭,那麼你最好還是用膠片單反吧,因為鏡頭裝在膠片單反上,焦距不會改變。

用膠片單反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你要有大量業余時間。膠片必須要送沖、取片、掃描、PS糾色,去除劃痕等等, 非常麻煩,如果你喜歡便捷,不要玩膠片;

二,你必須生活在大城市,至少要在省會城市。小地方少有專業的沖洗店,沖洗效果難以保證;

三,你必須有一定的攝影技術,能夠確信快門按下去以後,最終效果能與自己估計的差不多。

用膠片機,必須消除兩個心理障礙:

一,膠片機操作作復雜,拍完看不到效果,心裡沒底。

其實,大部分膠片單反自動化很高,只要你清楚自己想要的效果,稍微設定一兩個參數,端起相機拍就是了,非常簡單。只要不是拍光線特別復雜的場景, 最終效果不會有什麼大問題。越是專業的相機和鏡頭,成功率越高。 所以, 那些端著粗大黑長的大傢伙的攝影師們,沒啥了不起的。只要你消除了心理障礙,端起相機,你也能拍得一樣好。

二,用膠片費錢。

費錢不費錢就看你會不會省錢了。一個膠卷大概十塊錢,單沖五塊錢,那麼每三十六張照片的成本是15塊。而同檔次的膠片單反機身比數碼單反便宜得太多了,只要你是認真拍片,不是隨便亂按快門,用膠片也許五六年都花不了一台數碼單反的錢。

一台數碼單反能用五六年嗎?兩三年就淘汰了,膠片單反可是用上個幾十年都沒問題的,咱還沒算鏡頭呢 。

在膠片機上要得到50mm的視角和f1.4的光圈,你只需花兩千多塊,二手的才一千塊。要在數碼單反上得到同樣的視角和光圈,你要花一萬多塊!二手也要八九千塊!這差額能買多少膠卷了?

膠片單反的最大好處,我個人認為,是可以放心購買二手產品。因為膠片機的電子系統比較簡單,出毛病的機會也較少。有些膠片機甚至是全機械的,不用電的 ,這些相機,只要購買的時候操作沒問題,就可以放心購買。就算買回家壞了,隨便找個小店就能修,費用也很低。

數碼單反就不一樣了 它的電路太復雜, 感光器很嬌貴 ,如果原主人用得不是那麼小心,把感光起弄臟了 那對成像可是有很大影響的。數碼單反一旦出毛病,修理費可是動輒上千的(二手的大都過了保修期)。

所以我認為,膠片相機一定要買二手,至少比新相機便宜三分之一,甚至便宜一半以上,使用沒有任何影響。而數碼單反,盡量買新的 (你看,為了便捷,可是要花費高昂代價的)。而鏡頭呢,盡量買二手的吧,只要沒有劃痕,灰塵不大,就可以拿下。一些小灰粒對成像沒有任何影響的,價格比新的便宜多了。

買二手器材可以到無忌,蜂鳥等網站,也可以去大型二手市場(這點大城市的朋友就幸運多了,因為市場比較大,選擇也比較多)。不要誤以為,二手商販的價格一定比網上賣家的高。只要你識貨,會侃價,一樣能買到便宜的,稱心如意的二手貨。說不定等你玩兒夠了,倒手賣出去,一分錢都不賠,呵呵。

但是如果你買的是新器材,賣出去很大可能是要虧一些錢了。

你需要什麼樣的鏡頭?

一般來說,鏡頭是大光圈的貴,兩頭(廣角和長焦)貴,中間便宜。

性價比最高的鏡頭,就是50mm標頭。因為在50mm這個標准焦距上,最容易做出大光圈

它體現了最大光圈和最低價格的完美結合。所以,我認為單反用家,尤其是膠片單反用家,一定要擁有一隻50mm定焦標頭,因為你總有用到大光圈的時候。一隻F1.4的標頭價格在兩千出頭,二手價一千塊,聽起來不便宜是不是?

再了解一下別的同樣大光圈的鏡頭

F1.4的35mm鏡頭和28mm鏡頭,價格都在一萬以上!而長焦鏡頭根本做不到F1.4的大光圈,更是昂貴得很,最高可達幾萬元!

如果買F1.8的標頭,光圈比1.4才小半級而已,新貨才幾百塊!

所以你說,標頭是不是很實惠?

對於喜歡戶外旅行的色友,尤其是數碼單反用家,我建議只用一個鏡頭,還是買個變焦鏡頭吧。

定焦鏡頭雖然畫質更高,光圈更大,但是在野外換頭是非常不便的。尤其在起風沙的時候,換一次頭,對感光器的的損害很大的。千萬不要被那些財大氣粗的暴發戶色友給忽悠了 ,他們往往鄙視小光圈的便宜變焦頭,說什麼「便宜買死人」。其實 決定畫質的最重要因素是光線和空氣純凈度,鏡頭的素質是其次的。

為什麼在西方國家,很多人都用一次性的傻瓜相機?

難道人家買不起好相機?因為人家的天夠藍!空氣夠干凈!再傻瓜的相機,也能拍出漂亮的片子。

旅遊景區空氣質量大多不錯,如果你在用光方面再有一些功夫的話,完全不用追求高素質的鏡頭。

你帶著一堆專業器材,走路的力氣都沒有了,還玩個P呀。我在西藏看到的猛驢,大都只用一個小機機。

雖然大師都用好器材,但是人家用爛器材也一樣出好片。

扯遠了~

對於使用膠片單反的驢友

尼康的,我建議 F80機身加24-120 VR鏡頭。

佳能的,建議 EOS30加28-135 IS 鏡頭。

這倆鏡頭都涵蓋了廣角到中長焦,還帶防抖功能,提高了手持拍攝的成功率。這兩套相機二手價格都在四千多塊,非常實惠了 而且重量適中,這已經是半專業的器材,這價格在數碼上只能買個最初級的機身而已。如果買騰龍和適馬的鏡頭,更是便宜得多,不過只有尼康和佳能有防抖~

膠卷用科達的200負片即可,大概11塊一卷 ,沒必要使用昂貴而成功率低的反轉片。

對於使用數碼單反的驢友, 焦距要乘1.5的倍數,所以上面說的兩個鏡頭就沒有廣角了,不建議使用。

尼康的,建議D50水貨新機加二手適馬18-125,價格約五千出頭。適馬鏡頭畫質沒問題,但是做工不太好,容易出問題。

尼康自己家有個18-200 VR的更好,但是價格高達六千多,就不推薦了。

佳能的,建議350D新機加二手適馬18-125,價格約六千出頭。也可以考慮17-85 IS,實際焦距相當於28-135,很實用,但是價格較高 且17-85二手貨很少,新貨接近五千塊。我推薦18-125這個焦段是覺得它夠用了。

適馬和騰龍也有18-200這個焦段的鏡頭,也可以考慮的 但是價格不便宜。

總結一下,旅行在外,帶一個涵蓋廣角和中焦的變焦頭,加一個標頭就足夠了,輕便,實用。

這些大變焦的旅遊頭之所以便宜,是因為它光圈小,而且在全開光圈時畫質很軟,不夠銳利。使用小光圈的時候,成像質量比專業頭是差不了多少的。

所以,拍風景盡量使用F11,這是大多數鏡頭的最佳光圈。但是,使用小光圈的時候,快門速度就會慢下來,模糊的可能性就提高了,所以一定要確保速度安全才好。

如果速度不夠安全,還是把光圈開大吧。

軟,總比模糊強。如果既需要高畫質和銳利,又不想模糊,怎麼辦?

那就犧牲你的體力,帶上三角架吧。

總之玩攝影,經常會面臨這類取捨的問題。

關於安全速度

在介紹鏡頭的選配之前,先介紹一下光圈和快門,這樣你才能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樣的鏡頭

相機拍攝的簡單原理是這樣

快門是相機讓光線進入的時間

光圈是相機讓光線進入的通道的大小

所以當你拍攝時,相機會進行測光

測光的結果決定了在當時的光照條件下, 應該把通道開多大,開多長時間,才能使底片得到足夠的曝光

如果現場光線不夠亮,通道先天不夠大,那麼就需要開比較長的時間,才能得到足夠曝光

如果通道開的時間過長,就會因手的抖動造成畫面模糊

除了專業攝影師,恐怕誰都不喜歡用三角架

在前面介紹DC的時候我沒有說這個問題,因為DC都有手抖提示

當看到手抖提示的時候,說明快門速度已經太慢,容易造成模糊,這時就應該使用三角架了

但是,單反相機是沒有手抖提示的

鏡頭焦距越長,光圈越小,速度越慢,片子就越容易模糊

那麼,什麼時候可以放心地徒手拍攝?什麼時候需要用三角架?

我們需要了解安全快門速度與鏡頭焦距的關系

安全快門計算是通過鏡頭焦距的倒數(或者倒數的最接近值)來表示的

300mm的焦距對應的安全快門是1/300秒

也就是說,假如你是個正常人(因病手抖得特厲害的除外)

在你使用300mm鏡頭的時候,快門速度必須要高於(或等於)1/300秒,片子才不會糊。

同理,當你使用125mm的時候,快門速度必須高於或等於1/125秒,片子才不會糊

那麼 使用50mm的時候呢?是不是1/50秒?

錯!應該是高於或等於1/60秒,因為任何相機都沒有1/50這一擋快門的

所以應該取50的最接近值60

同理,28mm的安全快門是 1/30秒

24mm的安全快門也是1/30秒

要知道,現場光線越強,光圈越大,膠片(或感光器)的感光度越高,速度就越塊

鏡頭焦距越短,對速度的要求也越低

如果達不到安全速度 就用三角架吧

同樣的光線下,長焦鏡頭比廣角鏡頭更需要三角架

大光圈的鏡頭是很昂貴的 長焦和廣角的大光圈鏡頭更是昂貴

所以,如果你不喜歡用三角架 又想提高拍攝的成功率,那就准備花大量的銀子吧!

鏡頭的選擇 II

如果不是去特別艱苦的地方徒步,那麼可以考慮多帶一個鏡頭,讓焦距的覆蓋面更廣一些。

要知道,在風景攝影中,廣角、中焦、長焦一個都不能少。

用尼康和佳能膠片單反的,都可帶上24-85mm, 70-300mm

用尼康數碼單反的,可用18-70mm, 70-300mm

用佳能數碼單反的,可用18-55mm, 70-300mm

這些鏡頭重量體積都不大。

強烈建議,不論用哪家的器材,一定帶上50mm標頭。它既便宜又輕巧,重量和體積幾乎可以忽略,但是在光線不足的時候可以派上大用場。所有鏡頭建議買二手,都很便宜。

但是,在換鏡頭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在風沙猛烈的時候不要換頭。

如果你象我一樣,想追求大光圈和更高的畫質,並且不想花太多錢,那麼我不得不向你推薦定焦鏡頭了。

我個人的配置是兩台膠片機身加三個手動對焦鏡頭 24mm F2.8, 50mm F1.4, 135mm F2.8,分別是廣角,標頭,長焦(屬於長焦里最短的,但是我覺得夠用了) ,全部是二手貨。

從專業程度上說,這已經算是「中產階級」的配置,非常接近專業水平了。但是三個鏡頭加起來,價格還不到四千塊。

那些大光圈的變焦鏡頭我就不推薦了,價格動輒上萬,專業程度還比不上我這套呢(定焦無弱旅,嘿嘿)。

用手動頭還是自動頭?

在快速抓拍的時候,當然是自動頭成功率高。使用手動頭難度大一些,但是更有樂趣。

而且據說成像比自動頭好一點 (本人沒有比較過,不敢下結論)。

我選擇手動頭,是因為攝影對我就是玩兒,不求必拍到,只求好玩兒。而且,手動頭在二手市場有大量的貨,價格也較低。呵呵 所以,看你重視什麼了。

拍嬰兒的注意事項

拍攝嬰兒不宜使用閃光燈,所以在室內拍攝難度很高。嬰兒隨時在動,室內光線再亮,也難以獲得安全速度,很容易造成模糊。

用DC? 想都不要想

用三角架?相機倒是不動了,可嬰兒在動呀!

什麼樣的相機比較適合室內拍攝嬰兒?

你需要大光圈鏡頭,可用的高感光度,這樣才能獲得足夠快的快門速度。

為什麼說是「可用」的高感光度?因為現在有的DC也有800乃至1600的高感光度,但是它能把你白白胖胖的孩子拍成大麻子臉。因為DC的高感光度是形同虛設的,不可用的,只能拍到,但不敢恭維。所以 拍嬰兒的最佳設備就是數碼單反,因為它的高感光度可用到800, 畫質與DC的100不相上下!

性價比最高的配置是:

水貨NIKON D50機身+二手AF50mm f1.4標頭,全套價格在5千左右。

不過是一台好點兒的DC的價錢, 但是性能可比DC強太多了。

D50有兒童模式,我不太清楚它的原理是什麼 。

但是用A擋就夠了。把房間的燈打開,把光圈設定為F1.4, 感光度設定為200, 鎖定閃光燈,對著孩子用3D矩陣測光, 查看快門速度,要確保速度不低於1/60秒,就可以拍了 。如果低於這個速度,就增加感光度再測,一直到得到安全速度為止,但是感光度不要高於800,如果感光度開到800仍得不到安全速度,就減1EV的補償,如果還不夠,那隻能換個更亮的燈泡了!

D. 動畫中如何控制拍攝角度

據我所知,做3D動畫像3DMAX或MAYA那樣的軟體裡面都有個攝像機功能可以把攝像機調出模擬真實攝像機進行拍攝~,全部拍攝都是在軟體里完成然後輸出成視頻、動畫,經過設定可以推、拉、搖、移等各角度或按照軌跡移動,就像在使用真的攝像機一樣~如一個鏡頭從遠到近的拉近距離的拍攝~就在軟體里把攝像機放到遠景在這里設一個關鍵幀然後把攝像機推到特寫設一個關鍵幀這樣完成了。(我只是把知道的大概說一下詳細的真的要等專業人告之了)

E. 動畫中主觀鏡頭和客觀鏡頭有什麼區別

主觀鏡頭:是一種鏡頭的運用方法。這類鏡頭,以攝影機鏡頭代表影片中某一人物的眼睛,直接攝取他當時目擊的景像。
例如人物遠眺湖光山色或環境背景的鏡頭,交替拍攝兩人中一方的鏡頭,大都是主觀鏡頭。
客觀鏡頭:客觀鏡頭一般指攝影機採用大多數人在拍攝現場所共有的視點拍攝的鏡頭。這類鏡頭拍攝的畫面,大都是代表觀眾的眼睛,指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所看到的情景和事物。
主要區別:兩個鏡頭的視角不一樣。主觀鏡頭相當於文章中的第一人稱,而客觀鏡頭就是文章中的第三人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