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兒童樂園 » 兒童常見的品行問題有什麼
擴展閱讀
樁基礎施工員有哪些崗位 2024-04-28 00:05:16
外出安全知識兒歌幼兒園 2024-04-28 00:02:08

兒童常見的品行問題有什麼

發布時間: 2024-03-29 01:02:39

⑴ 兒童期常見的不良行為習慣有哪些

兒童有好多不良的習慣都與情感的過度依賴有關,有時還會出現一種與年齡不符的幼稚化行為。一般的兒童能夠達到成人的要求,很快適應環境的變化。但也有一些兒童由於心理發展存在某種障礙,出現與年齡不符的極幼稚的小兒行為表現,似乎倒退到了小時候。更有一些十分不良的習慣如吮拇指、咬指甲、口吃、偏食等等。

這種不良的習慣在心理學上叫退行性問題行為,是由於各種心理問題或障礙造成的,其結果會對孩子心理特別是個性產生不良影響,容易形成情緒憂郁、意志薄弱、心胸狹窄、性格怯懦等不良個性品質,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

兒童期常見的不良行為大致有:自私、任性、撒謊、偷竊。不良的習慣有:吮手指、咬指甲、口吃、對食物偏異等。

這些不良的行為和習慣嚴重妨礙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和良好品德的形成,也會給家人和他人帶來麻煩。下面我們就詳細的解析一下這些不良行為習慣的表現、成因與糾正方式。

有個叫岩岩的男孩特別的任性。「我不要,不要,就是不要!」下雨了,無論媽媽怎麼苦口婆心地勸說,岩岩就是不肯帶雨具出去玩,這是他一貫的性格。

還有星期日本來是個快活的日子,岩岩的小表哥國國在地區兒童繪畫中獲了獎,又逢8歲生日。爸爸媽媽就帶岩岩一起去祝賀,還送給表哥一盒裝飾得很精緻的畫筆。不料,這使岩岩十分嫉妒,執意讓媽媽立即為他也買一盒相同的畫筆,否則就不吃飯。岩岩的任性使得媽媽十分不高興。

任性的成因

造成孩子任性的具體原因就是對孩子太過寵愛,甚至是嬌生慣養、百依百順。

孩子任性脾氣大多數是由於平時家教的原因,特別是爺爺奶奶輩的家長過分寵愛造成的。由於現在多是獨生子女,因此家長總是把孩子視為至寶,盡量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時刻不離孩子左右,一切包辦代替,結果使之發展到了成人無法控制的程度。

任性是孩子常見的品德性問題行為。任性的孩子缺乏自我約束,無論什麼事都要隨著自己的心願,如不能如願就抵制或反抗成人的要求,由著性子來。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不要再袒護下去,要立即對其進行有益心理發展的教育。

如何糾正任性

首先對孩子的任性行為要嚴格對待。一些家長對年幼孩子的任性缺乏應有的重視,覺得孩子任性一點也沒多大關系,有的甚至認為是一種聰明的表現,在外可以不吃別人的虧。要知道這種態度是很危險的,有的從小任性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後,完全把家長的教育、勸導當作耳旁風,甚至根本不把家長放在眼裡。

防止孩子過分的任性就要切忌嬌慣。家長的嬌養寵慣,是幼兒任性心理、行為發展的溫床。在日常生活中,為了防止和糾正幼兒的任性心理和行為,家長對待孩子的各種要求應做到:一要把握原則,嚴格區分合理要求和不合理要求;二要把握分寸,即使是合理或正當的要求,也要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給予適度地滿足,切忌百依百順。

對孩子的管教要一致。孩子任性心理的產生和發展,常常是建立在利用家長弱點的基礎上的。通常,孩子在與家長交往的過程中,同時也在對家長進行試探,了解家長的弱點。多數孩子在4歲左右就能感悟家庭中微妙的人際關系,比如家裡是爸爸說了算還是媽媽說了算,應向誰提出買玩具的要求,犯了錯誤應向誰求饒,等等。

面對孩子的任性要冷靜處理。教育任性的孩子要採取一些策略,當孩子出現任性哭鬧時,成人不可立即做出反應,應採取不理睬或冷淡孩子的態度。正確的做法是,當孩子任性行為發生時,不要去注意他,不要做出任何有強化作用的反應,而是轉過身去不理他,或走出房間離開孩子,任其一個人在那兒發作,直至他發現自己的任性表現起不了任何作用時,也就覺得無趣或厭倦了。

「這些綵球是我的,都是我的,是我先拿來的,誰都不能動!」4歲的晨晨一邊喊著,一邊拚命地用手和胳膊護著她面前的一大堆色彩鮮艷的球。

「我也想玩,我要拿走幾個。」真真站在旁邊說。

「不行!你不能玩,我需要所有的綵球,你一個也不能拿走!」晨晨急紅了臉。

「發生了什麼事?」老師走過來,推開晨晨護著綵球的胳膊,低聲說,「好晨晨,這么多的綵球,分給真真一些。」

「不給他!」晨晨喊了起來,「這些全是我的!」

老師非常生氣,但也毫無辦法。

導致自私的原因

自私是幼兒常見的問題行為。自私的幼兒除了具有「食物不肯給別人吃」、「玩具或學慣用品不願借給別人用」的最直接特點外,還具有如下主要特徵:自私自利,佔有欲強,不僅極力保護自己的物品,還常搶奪、拿走不屬於自己的物品;個人主義嚴重,缺乏同情心和集體意識;心胸狹窄,奉獻精神較差,做事斤斤計較,愛講條件;不善交際,不太合群,孤僻,多疑等。

導致孩子自私的原因,首先是因為做獨生子女的特殊性。由於是家中唯一的孩子,集父母的愛於一身,甚至壟斷了父母的整個身心。如果處在周圍不良的環境之中,孩子自私心理就更容易產生。

不要輕看孩子的自私行為,要知道自私是萬惡之源。如果放任幼兒自私心理的發展,那麼他們長大後,輕則為計較個人得失損人利己、損公肥私、不講公德,重則為達到個人目的以權謀私、誣陷他人、鋌而走險。因此,對幼兒的自私心理和行為必須及時予以矯正。

正確糾正自私行為

要想糾正孩子的自私行為,就不要一味地遷就孩子。孩子的自私主要是後天形成的,自私心理的根源是來自家庭的嬌慣和溺愛。俗語說「解鈴還得系鈴人」,因此,克服自私心理的關鍵是消除家長對孩子的過分支持、過分保護和「唯兒是從」的現象。

父母的榜樣行為對孩子有著最直接、最持久的影響作用,所以為孩子樹立學習與模仿的榜樣,是父母的首要任務。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首先做到先人後己,樂於助人,以實際行動教育、影響孩子。如家裡買了好吃的東西先給長輩送去,樂意把自己心愛的物品借給朋友使用,主動幫助鄰居解決生活困難或利用電影、電視、童話、故事等作品中的有關事例教育孩子。

珂珂出去了,一會兒就拿著一張美麗的貼畫,上面畫的都是令孩子們著迷的「蜘蛛俠」的形象,美滋滋地回來了。

「珂珂,你在哪兒拿的貼畫呀?」媽媽插嘴問道,因為她知道孩子剛才出去的時候什麼都沒拿。

「是……是……美美送我的。」珂珂眼中閃過了一絲不易察覺的驚慌。

「不可以隨便要別人的東西,」媽媽有意啟發他,「好孩子,告訴媽媽……」

「是我在地上撿的。」珂珂又改嘴說。

「撿到的東西要交給老師,明天去幼兒園時,要當著媽媽的面交給老師。」媽媽繼續試探他。

「不!媽媽……我是……」珂珂更加不安。

究竟怎麼回事兒?原來,是珂珂剛剛才在附近的商店買的。因為媽媽不讓她亂花錢,所以她就撒了謊。

導致撒謊的原因

有的孩子說謊是為了得到朋友和大人的關注,在他們的謊話中摻雜著一些逗人的話,或創造出一些古怪的詞句,以期引人注意,也有的活靈活現地說些自己好像真的親身體驗過的事情。這類情況多見於沒有朋友,或父母不夠關心,在集體中又不被注意,缺乏現實感的孩子。

有的則是家長對孩子的管束十分嚴厲,只要發現做錯事就會狠狠打他,即使孩子承認錯誤,但是錯誤本身依然不能得到原諒。因而,當孩子下次做錯事時,就會非常害怕,只得胡編亂造或加以隱瞞,企圖蒙騙過關。

大人對兒童的說謊是非常敏感的。一般會把說謊看作是一種最壞的、令人不能容忍的品行。經常聽到一些父母在議論:自己的孩子小小年紀.就學會了說謊,瞎編假話騙人。真令人擔心。因此.面對愛說謊的孩子。大人與老師要進行正確的言傳身教。讓孩子從中得到啟示.以有利於改掉說謊的不良行為。

如何讓孩子改掉愛撒謊的毛病

糾正兒童愛撒謊的心理,首先要鼓勵孩子認識錯誤。經驗告訴我們,如果孩子做了錯事,往往因害怕懲罰而不敢承認,做父母的應該鼓勵孩子勇於認錯,並使他感到不會因為認錯而受到處罰。

不管他的過錯怎樣大,只要講了真話,就要寬恕他,而且以後也不要動不動舊事重提,這樣就能消除孩子的恐懼心理。

家長要明白,體罰不能教育孩子誠實,更不是糾正孩子說謊的辦法。因為在恐嚇、責罵、棍棒的威脅下,孩子感到說了實話也要遭到處罰,他就只好用謊言這個武器來「自衛」了。從這個意義上說,孩子說謊是大人「逼」出來的。

進一步糾正孩子說謊的心理,以愛心與和睦的關系來感化也相當重要。比如家庭關系、師生關系是否和諧、融洽,對於養成兒童的誠實品質,防止兒童說謊,也有很大的作用。

「老師,小雨把我漂亮的文具盒拿走了!」嘉祺向老師告狀。

「是真的嗎?」老師決定對真相作一番調查。

但是,當老師詢問小雨時,他卻把書包緊緊地抱在懷里,矢口否認道:「我沒拿!」

「那麼讓我來看看你的書包里有什麼,好不好?」老師溫和地說。

「不行!我沒拿,我書包里什麼都沒有。」小雨極力維護,把書包抱得更緊了。

當老師費盡心機把書包打開以後,一個漂亮的文具盒被掏了出來。

小雨哭了。

導致偷竊的原因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兒童偷竊行為呢?我們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孩子強烈的佔有欲。佔有欲使某些孩子對某一物品產生了強烈的喜歡心理,但是通過正當的手段滿足不了這種強烈的心理需要。比如看到別人有令人羨慕的新玩具或其他物品,自己想向別人索取遭到拒絕,家長也不能滿足自己的要求,於是就採取了這種令人不能接受的手段,以達到心理的滿足。

兒童偷竊的不良行為是由一種強烈的佔有欲引起的。從性質上來說是一種不道德的問題行為。如不及早的正確教育。極易使孩子走向違法的道路。

但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應該正確看待幼兒的偷竊行為.分清幼兒是否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偷竊行為。因為。當孩子偶爾把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拿走時。還不能武斷的說明這是偷竊行為。也不能看做是道德品質問題。

如何控制偷竊的行為

幼兒的道德認識和道德判斷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心理的發展而逐漸形成的,因此對孩子偷竊行為的教育應著重於讓他明白自己的行為為什麼是錯誤的。

家長的正面教育應首先從詢問孩子「為什麼要偷拿別人的東西」入手,如果是因為「那個東西好玩而自己沒有」,家長可以教導孩子應該怎樣通過正當的途徑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如果是因為「別人也偷拿過我的東西」,家長可以引導他分析:如果大家都相互報復地偷別人的東西,那麼社會生活將會變成什麼樣子。

如果孩子「並沒有覺得不好」,家長可以促使他站在被偷者的位置上去考慮他自己的行為,進而認識自己的行為為什麼是不好的和應當受到譴責的。

在這個基礎上,家長可以針對孩子的心理特點,給孩子提出一些具體的道德要求,並促使他照著去做。這樣的教育,孩子通常都能樂意接受。

再一點就是誘發孩子的內疚情緒。這種方法就是使孩子了解到自己的偷竊行為對受害者所造成的不良影響,並通過對受害者處境的同情,使孩子產生內疚心理與良心發現,從而主動改正錯誤。

有個叫壯壯的男孩,都6歲多了還常常津津有味地吮自己的大拇指,不論是聽故事還是做游戲,只要空下手來,他便把大拇指塞進嘴裡,像吃棒棒糖似的香香甜甜地吮吸起來,到晚上睡覺時更是如此。

他的大拇指常常被唾液泡得白白的,肉皮皺皺巴巴,指關節都結了厚厚的繭子,吮破處還發炎了。每當他把拇指放進嘴裡時,臉上就呈現出一副悠然自得、幸福滿足的神情。

吮拇指的不良原因

吸吮拇指對有些兒童來說,具有一種自我寬慰的心理作用。這些兒童經常通過吸吮拇指來追求一種「嬰兒式的快樂」,如為了排遣寂寞、孤獨、厭倦或恐懼等情感上的不適或缺憾,用這種嬰兒時期的行為方式來寬慰自己。

要想糾正孩子吸吮拇指的問題行為,必須找到孩子的心理症結,採取適當的心理療法,切不可操之過急。

吮拇指,首先是嬰兒吸吮母親乳頭、進食乳汁的本能行為的衍生動作。對此行為家長要注意教育方式,態度要親切。對孩子可能出現的反復表現,要有耐心,不要大聲地呵斥、恐嚇、打罵或嘲笑孩子。

如何改掉吮拇指的習慣

要想徹底改掉孩子吮拇指的不良習慣,就要滿足孩子被愛、被關注的需求,使孩子有一種安全感、滿足感與幸福感。如多與孩子交流感情,進行肌膚接觸;經常陪孩子游戲,帶孩子遊玩;睡前給孩子以溫情,讓他愉快安詳地入睡等。

帶孩子到一個新的陌生的環境之前,要注意事先給孩子介紹有關情況,交代有關注意事項,使孩子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備。

再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不讓雙手閑著。有吸吮拇指習慣的幼兒,一旦雙手閑著就會往嘴裡放。因此在矯正的開始階段,可以有意識地為孩子多提供合適的玩具和場所,引導他多做一些合適的手工活動,或鼓勵他多與小朋友一起玩耍,盡量使他的雙手沒有機會空閑。

對愛吮拇指的孩子要強化正確的教育法,在對幼兒進行矯治時,家長要注意教育方式,態度要親切,對孩子可能出現的反復要有耐心,不要大聲地呵斥、恐嚇、打罵。當孩子在矯治過程中有所進步時,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以強化正確行為。

在課堂上,老師說:「耀耀,你站起來回答這個問題!」一陣沉默後,耀耀的臉紅紅的,慌里慌張地站起來了。

老師用和藹的目光望著他,暗示他別著急,慢慢想想,想好後再說,誰知耀耀竟不由自主地將手指放到嘴裡咬起了指甲。

外面的陽光暖洋洋的,十幾個小朋友排成一隊玩集體跳繩,只有耀耀一個人站在一旁,邊看大家玩邊啃著自己的手指甲。

咬指甲的原因

咬指甲是一種令人討厭的、不衛生的習慣,家長對此也極為反感。有些家長常常為此而訓斥孩子,甚至採取各種懲罰措施,然而結果常常事與願違,孩子咬指甲的不良行為反而愈演愈烈,令家長頭痛和不安。

這是因為這些家長不了解幼兒咬指甲的原因,未能「對症下葯」。兒童咬指甲的行為常常是從吸吮拇指的動作發展而來,而且,喜咬指甲的兒童也常有吸吮拇指的癖好。兒童咬指甲的心理原因與吸吮拇指有相似之處:是宣洩內心緊張、排遣孤獨無聊的一種方式。

因此,矯正幼兒咬指甲的問題行為,必須准確把握其內在的心理原因,對症下葯。具體可參照前述「吮拇指」中的有關內容。

一個叫鶯歌的女孩,假期的一天她到郊外遊玩,回來的時候忘了路。正好有一個路過的阿姨從對面走了過來。她本來想說「阿姨,您知道去北苑怎麼走嗎」,但由於口吃,結果說成了「阿……阿……姨,您知……道去北……北面怎……么走……嗎?」

「不知道,你面對的不是北面嗎?什麼孩子。」阿姨氣呼呼的說著,走了。

鶯歌一個人站在路中央,又尷尬又懊惱。

造成口吃的原因

造成口吃這種言語障礙的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從生理原因上看,兒童口吃與某種腦功能障礙,特別是語言神經末梢缺陷有關。也可能是與發音、語言理解甚至讀寫有密切關系的神經系統發生障礙。此外,兒童腦部感染,口部受傷,以及患百日咳、麻疹、流感、猩紅熱等傳染病後,也容易引起口吃。

童年期的不良心理影響是導致兒童口吃的最主要原因。大量事實表明,兒童口吃是由於受驚嚇、被嚴厲斥責或懲罰、突然變換環境、家庭關系不和睦、心理氣氛不融洽等原因而引起恐懼、焦慮、憤怒這些緊張情緒的結果。

兒童的心理特點之一是模仿性強,有的孩子覺得結巴很有趣,出於好奇和頑皮,故意去模仿口吃患者的語言,結果造成自己語言上的口吃習慣。

口吃俗稱「結巴」是兒童常見的一種語言障礙。據統計。約有10%的兒童曾發生過口吃,男孩比女孩多2~4倍。但50%~80%的口吃患兒會不治自愈,9歲以後就很少發生口吃現象,延續到青年期或成年期的只有不到1%。

如何對口吃加以糾正

口吃的孩子往往容易形成不良的心理障礙,如避免集體活動場合,少言寡語,孤僻、害羞、膽怯、自卑等,有時也容易激動、情緒不穩、敏感、恐懼、焦慮,這些都影響孩子與人交往,對孩子以後的學習和生活都會帶來一定的困難。

矯正口吃的簡單步驟一般有四步。第一步進行精神支持。安排一個環境讓兒童產生口吃,然後治療者立即模仿他的口吃,並向他說明,這不是嘲笑他,而是要他體會口吃時的感覺。

第二步了解與口吃有關的因素,比如在什麼環境和情緒下兒童容易產生口吃,口吃通常伴有哪些表現,人們對患兒口吃反應如何,等等。然後盡量設法減少或避免這些不利因素。

第三步進行系統脫敏療法。安排口吃患兒在自然環境下和程度不同的恐懼情形下練習講話。例如,先和熟人朋友說話,逐步與陌生人講話。鼓勵他回答,使他相信自己能答好。

最後通過正強化法矯正不良伴隨動作。家長平時在家裡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方法對孩子進行訓練。例如,教患兒用唱歌的方法說話,訓練他發音的節奏感和力度感。對已經識字的患兒,讓他閱讀文字時,一字一字地大聲朗讀等等。

有個偏食的女孩才5歲,父母經商,家庭經濟富裕。但家長整天忙於做生意,顧不了家,因此女孩從小由奶奶照管。

奶奶怕孫女不能吃母乳,影響發育,就想方設法給她做好東西吃。聽說大蝦營養豐富,奶奶就叫兒子每星期買回一包放在冰箱里,使孫女每頓飯里都有大蝦吃。

有時奶奶一邊給孫女喂飯,還一邊說「大蝦有營養,吃了身體好」等話,勸她多吃點。這樣,時間一長,就使孫女養成了沒有蝦就不吃飯的毛病,而且會哭鬧不止。

形成偏食的原因

兒童偏食習慣的形成,許多都是受家長不良習慣影響的結果。有的家長經常在孩子面前議論這個好吃那個不好吃,孩子也就跟著愛吃這個不愛吃那個。有的家長由於自己不喜歡吃某種食品,所以平時就很少或不買這種食品,甚至看到別人吃還流露出厭惡的表情或言語。這一切都可能會引起孩子的偏食。

有些家長一心期望孩子長得結實強壯,總是盡可能地為孩子買某種營養豐富的肉食吃,而且幾乎頓頓飯都有,久而久之,孩子一頓沒有這種肉食就拒絕吃飯。

偏食俗稱挑食,即對自己喜愛的食物毫無節制。而自己不喜歡的食物一概拒絕。3歲以上的孩子容易偏食。主要是由於這個時期人的味覺開始分化。對經常吃的一些食品有特殊偏好.而對較少食用或為了身體發育添加的食品缺少經驗。因而產生拒絕接受的心理所致。

如何糾正兒童偏食

糾正孩子的偏食行為要掌握恰當的技巧。俗話說「飢不擇食」,飢餓能使孩子增強對食物的需要,孩子只要真正飢餓了,平常連看都不看的食品也能吃下去。因此,用飢餓療法治療兒童的偏食習慣效果較好。

一般可採用這樣兩種方法:一是當兒童因沒有特別喜歡吃的食品而不肯吃飯時,大人就「狠狠心」隨他去,同時大人自己要在孩子面前吃得津津有味,吃完後將飯菜收拾好,好像什麼事情也沒發生過似的,直到孩子喊肚子餓了,再將原來的飯菜端出讓他吃。

二是通過游戲、戶外體育活動、旅遊等加大孩子的活動量,使其感到飢餓。

用系統脫敏的方法,可以讓孩子慢慢地習慣於某種不喜歡吃的食品的味道,然後再逐漸過渡到能吃一點兒,直至能夠正常進食。

改善進食環境,也可以很好地治療兒童的偏食。孩子們在一起吃飯很少有偏食現象,這不僅因為孩子們在一起吃飯有說有笑,比一個人吃飯有意思。當這個不吃蔬菜的孩子偶爾吃了一點蔬菜後,更應立即進行表揚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