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近20年基礎教育改革經歷了什麼
擴展閱讀
怎麼畫不抖動的動漫 2024-04-20 17:07:16

近20年基礎教育改革經歷了什麼

發布時間: 2022-12-08 18:01:22

1. 有關基礎教育改革的論文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基礎教育及其課程改革經歷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和發展,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提高我國國民素質和造就成千上萬的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有關基礎教育改革的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有關基礎教育改革的論文篇一

《淺議當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趨勢》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基礎教育及其課程改革經歷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和發展,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提高我國國民素質和造就成千上萬的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處於轉型時期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給基礎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賦予了新的使命。

關鍵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趨勢

如何評價我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一項相當復雜的工作,需要進行大量的調查和統計分析,需要對基礎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作科學的研究。理想的課程要轉化成為實踐的課程,需要理論工作者、行政管理工作者和廣大中小學校長、教師的共同努力。要防止課程改革走入急躁的、急於求成的誤區,出現政策和實踐相互脫節的空殼化的情形。實踐證明,試圖畢其功於一役,通過一次改革解決所有問題的做法是註定要失敗的。課程改革從來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是一個繼承和革新並存的過程,是一個波浪式前進的過程。

一、課程改革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趨勢

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程,是注重全體學生全面發展與個性差異相統一的課程。這就要求把課程改革建立在腦科學研究、心理學研究和教育學研究的基礎之上,把學生的發展作為課程開發的著眼點和目標。這里至少要處理好以下幾對關系:第一對關系是學生發展與學科體系、社會需求的關系,即兒童與知識、社會的關系;第二對關系是學生與教師的關系,即主體與主導的關系;第三對關系是智能發展與知識傳授的關系;第四對關系是智能發展與人格發展的關系,兩者既有聯系,又不等同。

二、加強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趨勢

道德情操的養成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培養學生做什麼樣的人、怎樣做人,這是任何教育都迴避不了的問題,而且是首先必須解決的問題,從古至今人們對此做了大量的探索。觀念、態度和價值體系的傳遞在教育和社會教化中的極端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別是當今社會全球化、網路化發展迅速的情況下,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難度都加大加重了。

科學技術發展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多變性與人文精神的永恆性,在當今社會已經形成為一對尖銳的矛盾。科學技術的發明和創造是一把雙刃劍,既能造福於人類也可能給我們帶來難以預料的問題甚至災難。靠什麼來駕馭科學技術這匹狂奔的野馬呢?專家學者把目光投向了人文學科的教育。科技發展越是迅速,就越是需要人文精神的牽引,人們需要人文精神來指引和確定未來社會發展的方向。國際上近年來出現的加大人文學科課程分量的趨勢就是這種看法的反映。我國學校教育中數理學科比例較大、人文學科分量偏低的情況值得我們注意。

三、課程綜合化的趨勢

綜合課程的提出和發展緣於對分科教育缺陷的批判。我們必須注意克服教育中常常出現的那種以偏糾偏的思維定勢,防止以綜合的優點來反對分科所具有的長處,防止要改掉的恰恰是要繼承和發揚的情形出現。我們在課程開發和教學中應採取實事求是的態度,該綜合的堅決綜合,該分科的堅持分科,綜合中有分化,分科中有綜合,取長補短,相得益彰。

四、課程社會化和生活化的趨勢

中小學學術科目因過分追求學科體系結構的完整性和純潔性而走入了“高築牆、深挖洞、廣積糧”的誤區,使我國課程總體上脫離社會實踐、脫離學生生活的傾向仍然很嚴重。加強課程與學生生活和現實社會實際之間的聯系,使它們更有效地融合起來,並不是要使課程脫離學術的軌道,而是給已經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而充分學術化了的課程增添時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把中小學的通識教育和勞動、技術、職業教育適度融合起來,通盤考慮,是許多國家通常採用的做法。我國多年來也一直在這一領域探索,但似乎還沒有形成真正有效的途徑和方法。

五、課程體系三級管理的趨勢

對於三級課程、三級管理的含義要正確理解,它不僅要求在課程管理許可權上應當分級(包括課程設置的門類和課時),更重要的是,下一級課程對上一級課程必須既堅決執行,又創造性地自主開發。那種把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機械地割裂開來的做法,那種把學校課程僅僅理解為活動課程和任選課程的做法,都是認識上的誤區,應當努力改變。惟有如此,我們的中小學才能既保證統一的基本要求和質量,又辦出各自的特色,更好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永遠充滿生機和活力。

六、課程個性化和多樣化的趨勢

課程個性化的問題實際上就是因材施教的問題。在班級授課制的情形下,教師面對眾多的不同資質、不同程度、不同特點的學生,很難做到因材施教。即使最大限度地採取各種措施,也難以獲得理想的效果。江澤民同志曾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歇動力。”我們的課程改革對此可以而且應當大有作為。中小學課程既要體現共同性,又要體現差異性、層次性,也即個性。在一定意義上可以這樣說,沒有個性就沒有創新。

目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發展迅速,課程理論研究正面臨極大的挑戰和極好的機遇。課程改革實踐呼喚科學的課程理論給予指導,而科學的課程理論不能脫離課程改革實踐的源泉,也不能沒有課程改革實踐的檢驗。教育行政領導、管理機構應當是理論研究與改革實踐之間相互聯系、相互結合的最好的紐帶與橋梁。教育行政領導、管理機構的作用不可低估,責任非同小可,對此,我們必須有足夠的認識。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有關基礎教育改革的論文

2. 中國近30年的教育改革情況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 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專論

黨的十七大的主要精神在改革,改革是教育發展的動力,改革是教育發展之路。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要用改革的思路審視教育改革的歷史進程,分析教育改革面臨的新課題,明確進一步深化改革的任務和重點,堅定不移地把教育改革推向前進,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提供不竭動力和制度保證。

談松華,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研究員,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學術委員會主任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在論述堅持科學發展觀時指出:「要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這是推進現代化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動力,也應該是優先發展教育事業、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根本動力。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要用改革的思路審視教育改革的歷史進程,分析教育改革面臨的新課題,明確進一步深化改革的任務和重點,堅定不移地把教育改革推向前進,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提供不竭動力和制度保證。

以教育改革為動力,解放教育生產力,我國教育事業實現超常規發展

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教育改革以體制改革為突破口,從改革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對教育「統得過死,包得過多」的弊端入手,逐步進行管理體制、辦學體制、投資體制、招生就業體制改革,進而深入到學校內部管理體制和教育教學體制的改革。改革涉及范圍之廣,觸及問題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對於破除計劃經濟體制框架內對教育發展的體制性束縛,解放教育生產力,促進教育的跨越式發展產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回顧總結這一發展進程,分析評價其歷史貢獻和歷史作用,是聯系教育實際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內容,也是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教育改革的必要基礎和前提。

1985年《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了教育體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和重點領域,特別是在提出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目標的同時,提出了「基礎教育由地方負責,分級管理」的體制改革目標,邁出了教育領域在中央統一領導下實行地方分權的改革步伐,極大地調動了地方政府,尤其是縣、鄉政府的積極性,發動農村居民廣泛參與普及九年義務教育行動,為在世紀末實現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目標提供了體制保障。

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提出,教育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科技體制相適應的教育體制」,並全面提出了辦學體制、管理體制、投資體制、招生就業體制、學校內部管理體制等改革的目標,在國務院關於綱要實施意見中進一步提出高等教育「逐步實行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兩級管理,以省級政府為主」的分權管理體制,極大地推動部門辦學、條塊分割的體制改革,基本形成了中央和省兩級管理,以省為主的管理體制,增強了省級政府統籌管理教育的權力和責任,保證高等教育更好地適應和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提出了高等學校實行繳費上學、成本分擔的原則,使高等學校經費來源中學費所佔比例,由1990年代初的2%提高到2005年的30%左右;同時辦學形式的多樣化,包括民辦高等學校和公辦高等學校舉辦獨立學院等的發展,擴大了社會資源對高等教育的投入。正是這些改革舉措,調動了地方政府、社會力量和家庭的多種資源,為高等學校擴招,在短期內使高校在校生增加兩倍提供了體制和資源的支持。

此外,高等學校招生就業體制改革、高等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主要是後勤社會化和人事制度改革,對於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也發揮了重要支持作用。農村教育經費的多渠道籌措體制對於農村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進程也發揮了積極作用。在今天回顧、反思過去20多年教育改革歷程時,需要歷史地、全面地進行評價分析,對於改革過程中出現的種種現象和體制形式,要放到教育發展的具體環境和背景中評價其利弊得失,而從總體上充分肯定改革對教育發展的歷史貢獻則應該是基本前提。沒有教育改革主要是教育體制改革的進展,就不會有我國教育的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成就,這是我國近30年教育發展的客觀現實和基本經驗。

現階段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務是加快制度建設,克服制度供給約束

20多年教育體制改革的主要進展是實現了新舊體制的轉軌,而體制改革的任務不僅要革除舊體制的弊端,更需要建設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的教育新體制。新制度的建設正是現階段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務,而新制度的建設不是短期內就能完善的,需要一系列過渡的形式和環節,才能產生比較合理的制度形式。在這樣的過渡階段,制度的不完善、制度的缺位將會是主要矛盾,這種現象也可以稱作制度供給約束。

如果我們從制度供給的角度去考察現階段教育發展中諸多熱點問題,就會發現許多熱點問題背後存在著制度供給的缺位問題。

比如,農村義務教育一度出現困境,一方面是農村經濟的變化已經不能沿襲主要依靠農民負擔農村教育經費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國家實行分稅制、中央和地方財政收支結構變化,相當多縣以下政府無力承擔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主要責任,而這種情況是由農村教育投資體制調整滯後造成的。2000年之後,國家先後實行「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農村寄宿制初中工程」、「西部兩基攻堅工程」、「貧困地區兩免一補工程」,直至實行農村免費義務教育,根本改變了農村教育的面貌。而這些工程屬於政府實施的專項政策,還不是長期的制度安排,農村免費義務教育已經具有制度性質,但需要有幾級政府分擔經費的制度保證,而這有賴於國家公共財政制度的完善。

城市基礎教育階段的擇校收費,其根本原因是優質教育的供求矛盾。問題是面對這種供求矛盾的制度選擇,前一時期大體有:一是發展民辦學校,由民辦學校滿足選擇性教育的需求,這是很多國家的制度安排。但是我國優質教育資源集中在公辦學校,民辦學校現時難以滿足優質教育的需求。二是選擇部分公辦學校轉制,即依託公辦學校資源,用民辦機制運作。其中有些學校辦學比較成功,既滿足了社會需求,又加快了學校的發展。但是,這種做法由於缺乏制度設計,同時佔有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兩種優勢,造成兩方面的不公平競爭。三是優質公辦學校採取辦分校或集團式辦學,擴大優質教育資源。這是上世紀90年代後期政府允許的辦學形式,對緩解優質教育的供求矛盾起了積極作用,但是這種做法也缺乏制度設計。可見,這些體制性調整並未解決優質教育供求矛盾的制度安排。而現實的問題是,政府不可能承擔滿足急劇增長的選擇性教育需求的責任,又不可能在短期內讓民辦教育來滿足這種需求。這種制度供給的兩難選擇是城市擇校競爭矛盾集中到政府的原因之一。

高等教育在擴招過程中採取舉辦獨立學院和提高學費標准即提高家庭分擔成本比例等體制性措施,也面臨著制度選擇問題。同時,高等教育正把重點轉向致力於提高教育質量,而現有的人才培養制度包括選拔、評價、培養等方面的制度規范仍然影響質量的提升,制度變革必然成為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現實需求。

以改革創新精神進行制度建設,保證實現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教育發展任務

深化以制度設計為重點的教育改革,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科學認識和處理現階段教育改革和發展面臨的現實問題,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的迫切需要。制度建設是教育發展和改革對制度供給提出的現實需求,它必須以滿足教育發展和改革的現實需求為前提。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到教育發展的諸多任務,其實現都對制度建設和制度供給提出新的要求。例如,關於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和扶持貧困地區、民族地區教育,健全學生資助制度,保障經濟困難家庭、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等保障教育公平的要求,需要完善公共財政制度,強化政府公共服務的制度建設;又如,堅持教育公益性質,加大財政對教育投入,規范教育收費以及鼓勵和規范社會力量辦學,則需要在明確政府與市場提供教育服務邊界的基礎上,建設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制度;而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必然涉及勞動人事制度和教育教學制度的改革和建設。總之,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到的教育制度建設的任務是多方面的,我們需要在總結、研究國內外經驗的基礎上堅定不移、扎扎實實地加以落實。在研究和落實的過程中,我們不可能預設制度供給和制度建設的具體模式,而只能力求探索制度供給和制度建設的路徑選擇,這種路徑從其走向而言,是一個經過若干過渡環節而逐步成熟和完善的發展過程;就其結構而言,則是政府治理制度(宏觀)、現代學校制度(中觀)、教育教學制度(微觀)這些要素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整體演變過程。在此,就這幾方面制度建設的路徑探索提些想法,以期引起討論。

1.政府治理制度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在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教育體制演變過程中,從一定意義上說,政府行政體制的轉變對教育體制的變革具有關鍵性作用。這種變化主要反映在三個方面:一是政府系統內部,中央與地方、部門與部門,即集權與分權;二是政府與學校,即管制與服務;三是政府與社會,即公共服務的生產與提供。從改革的進程看,三者的變化程度是遞減的,政府系統內部的改革調整力度最大,包括中央與地方政府對基礎教育、高等教育管理權的下移等;在政府與學校關繫上,明確學校依法自主辦學的地位和權利,學校也比過去享有更多的自主權,但仍未建立完善的制度,既有政府幹預過多,也有監管不嚴的問題;在社會參與方面並未有實質性變化,基本處於政府直接控制之下。

政府治理制度的改革既有我國體制轉軌中的特殊問題,也有世界性政府治理變革的共同問題。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政府治理變革上,經歷了從新公共管理理論到新公共服務理論的演變,這反映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治理的職能和方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一個需要結合國情進行探索和完善的過程。

現階段我國政府治理制度的建設,要實現這樣幾個轉變:首先,在政府職能上,要從「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轉變,即改變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無所不包、無所不管的「全能政府」的狀態,分清在教育服務提供中政府與社會、市場的邊界,政府承擔應該承擔、也能夠承擔的權力和責任,避免包得過多、統得過死的弊病。其次,在政府治理方式上,從主要依靠行政指令向建設法治政府轉變,在依法治教的治理框架下,綜合應用法律的、經濟的、政策的、信息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變人治為法治,管理為治理。再次,在政府作用的定位上,從「管制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並圍繞建設服務型政府調整政府機構設置、治理結構和運作程序,發揮社會中介組織在提供公共服務中的作用。

2.現代學校制度

學校制度是教育體系的主體部分,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學校制度面臨著自它從工業社會產生以來最巨大的挑戰與壓力,處於傳統與創新的十字路口,迫切需要回答教育轉型進程中提出的現實問題。從世界發達國家的動向看,學校制度的改革和建設大致沿著兩條路徑:一是改革公立學校體制,例如美國提出的教育券、特許學校、責任制、選擇機制、透明性等,圍繞增強學校的自主、選擇和競爭機制,以提高公辦學校的質量和效益。二是建設學習型學校,調動學校內部因素的作用,提升學校的品質,以適應迅速變化的社會的需要。

在我國學校制度建設的實踐中,主要涉及的問題有,學校自主辦學的法律地位;學校治理結構,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的關系,決策、執行、監督機構的關系,管理者、教師、學生的關系;學校與家庭、社會(社區)的關系等。

3.人才培養制度

黨的十七大報告多處提出人才培養的問題,比如,在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部分指出,「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創新人才培養水平明顯提高」;在建設創新型國家部分指出,「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學家和科技領軍人才,注重培養一線的創新人才」;在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部分指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等。這些要求集中反映了我國教育在實現歷史性跨越之後,發展的重點正在轉向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影響人才質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制度和文化則是關鍵性因素。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學內容方式、考試招生制度、質量評價制度」等改革,正是對人才培養的制度變革和制度建設提出的明確要求。

人才培養的制度建設需要進行系統設計,從人才評價制度、人才考核制度、人才選拔制度、人才培養制度(包括繼續教育)到人才使用(晉升)制度等,其中涉及在教育目標和人才使用中學歷與能力的關系,在人才評價和選拔中知識(分數)與綜合素質的關系,在人才培養中共性與個性的關系,等等。要繼承和發揚我國教育制度中注重面向全體和基本標準的傳統,並在此基礎上著重創設有利於學習者個性、秉賦、潛能、特長充分發展的制度環境。在制度建設中,既要有學校層面中小學的小班制、走班制、允許選修高一學段課程的制度,及高等學校的學分制、主輔修制、學習與工作交替制等,也要有政府部門教育教學管理制度和質量監控評估制度的建設,例如如何實行多樣化的評估,並發揮社會中介機構的作用等。在現階段要著力推進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的考試招生和質量評價制度改革,充分發揮其對人才培養特別是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導向作用。而以終身學習體系建設為主線,系統地進行教育制度變革和建設則是一項長期而帶有根本性的任務,只有在這樣的制度環境下,人們的學習才不會成為一種外在的沉重負擔,而是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人的各種秉賦和潛能才能得到自由的、充分的發展。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需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保障。目前,我國的教育制度在長期改革和發展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要在改革和發展中借鑒世界教育制度的經驗,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

《中國教育報》2007年12月1日第3版

3. 我國基礎教育改革有哪些歷史經驗和教訓

目前農村的「普九」剛剛滿足基本生存、基本運轉的需要,是一種非常低的水平和非常脆弱的狀況,還有大量教育負債尚未償還,還有許多深層次問題沒有解決,例如農村教師的待遇問題。農村初中學生輟學流失十分嚴重。例如,據東北師范大學課題組2003年對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山東、湖北6個省14縣17所農村初中學校的抽樣調查顯示,所有樣本縣初中輟學率都大大超過了3%的「普九」要求,最高的竟然達到54%,平均輟學率約為43%。

二、未完成的撥亂反正

1977年恢復全國統一高考制度,標志著中國教育走出「文化大革命」的災難,恢復整頓並重新得到發展。值得認識的是1979年前後的思想解放運動,在教育界卻是一場「未完成的撥亂反正」。1979年前後,教育界在解放思想、擺脫「左」的思想禁錮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與政治、經濟領域的思想解放運動相比,應當說是很不深入的。真理標準的討論,在教育界沒有得到深入開展。1983年5月,胡喬木在與何東昌的談話中明確指出「六中全會決議,對教育方針沒有專門研究過,是沿用了過去的提法。不能以六中全會的提法為界限,在這個圈圈裡,不敢越雷池一步」。可以說,我們僅僅在「要不要教育」的問題上恢復了常識,而對於要什麼樣的教育、什麼是好的教育,卻未能產生新的思維,當時對教育的恢復重建,基本上是重新回到20世紀50年代的簡單做法,錯失了一個歷史性機遇。作為比較,經濟領域明確否定了回到20世紀50年代計劃經濟體制的思路,開辟了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航道。直至今日,我國的教育體制、指導思想仍遺有計劃經濟體制和「左」的思想的明顯影響。這是教育領域與經濟領域最大的不同之處,也是面向未來的教育改革必須要補上的一課。

三、政府教育投入不足和「體制性短缺」

國家教育資源配置方式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政府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資源壟斷造成的「體制性短缺」。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的比例,長期徘徊在2%-3%,與我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形成鮮明的反差(見表24-3)。中國成為世界上政府教育投入最少的國家之一。我國政府1993年提出在2000年達到公共教育經費佔GDP的比例為4%的目標,至今尚未實現,預計將在2010年實現。

面對社會旺盛的教育需求,在政府教育投入不足的情況下,國家對教育資源的壟斷,妨礙了海內外社會資源向教育的流動。2002年,我國全部教育經費中只有

4. 建國後,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是曲折的,大致經歷了什麼

第一個階段從1949-1978年,大約30年。其基本特點可概括為8個字,即加強基礎,掌握「雙基」。
第二個階段從1979-1982年,大約是4年。其基本特點是12個字:加強基礎,發展智力,培養能力。
第三個階段從1983-1989年,大約為7年。其基本特點是15個字:加強基礎,發展智能,培養非智力因素。
第四個階段為1990年至今。其基本特點可以概括為23個字:加強基礎,發展智能,培養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5. 改革開放後,我國教育經歷了哪些階段

改革開放後我國教育經歷了恢復發展、加速發展、積極發展、大力發展四個階段。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至1985年5月第一次全教會召開,高等教育處於撥亂反正、恢復發展階段。
這一階段為1985年以後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打下了基礎,在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從第—次全教會召開及《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頒發至1993年2月《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頒布,為探索改革、加速發展階段。這一階段為高等教育體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找准了重點和關鍵。從1993年2月至1999年6月第三次全教會召開,為深化改革、積極發展階段。這一階段的高等教育注重了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的協調發展,體制改革邁出了重大步伐,為21世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打下了基礎。從第三次全教會召開和1999年高等教育大擴招至今,高等教育進入全面改革、大力發展階段。這一階段的改革和發展,拉近了高等教育與經濟社會的距離,促進了高等教育發展觀的轉變,加速了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進程。

6. 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內容是什麼

德育、課改、均衡發展——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確定工作重點1、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教育部在工作要點中首先提出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各個方面。具體措施包括頒布《中小學德育規程》,推動中小學社會實踐基地建設,頒布新修訂的小學《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和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准。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工作。提高中小學班主任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此外,教育部還將通過「形勢教育大課堂」等多種形式,推動中小學深入學習和宣傳黨的十七大精神。以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為契機,深入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動。組織好中小學生奧林匹克教育,迎接北京奧運會勝利召開。2、深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根據工作要點,教育部要頒布修訂後的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啟動義務教育階段各學科《教學指南》和《學業質量評價標准》的研製工作。修改頒布《中學生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啟動高中課程方案和各學科課程標准使用情況的調研工作。根據新頒布的義務教育課程標准,教育部還要完善教材審查機制,更新教材審查委員庫。積極推進教科書循環使用。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強調,要推動建設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學管理制度,建立並完善中小學學業質量分析、反饋、指導系統。積極推行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與綜合素質評價相結合的招生制度,推廣將部分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均衡分配到區域內初中的辦法。同時,教育部將繼續擴大普通高中新課程試驗范圍。推動建立高中校本教研製度。研究建立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參與指導普通高中新課程省份的高校招生考試綜合改革。還要積極推動農村地區課程改革工作。以上這一系列措施,都是為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最終服務於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教學體系。3、 大力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教育部將繼續把普及和鞏固農村義務教育作為工作重點,推動各地制定和完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標准、教師編制標准和教師工資收入標准,實施好中西部農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同時,教育部將進一步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在全部免除學雜費和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必要資助的基礎上,進一步落實對農村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的政策措施。還要加強對城市義務教育免費工作的跟蹤和指導。教育部有關負責人透露,在爭取各地統一解決教師地方津補貼的基礎上,教育部將加大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推動各種形式的對口支援。他還表示,在加強大中城市義務教育階段擇校問題的調研的同時,推動各地以流入地和公辦學校為主做好農民工子女教育工作。教育部負責人強調,針對當前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教育部將切實加強學校管理,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努力構建和諧校園。工作要點還提到建立和完善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啟動實施特殊教育學校建設工程,啟動「中國掃盲和能力增強計劃」,引導民辦基礎教育健康發展等。

補充:

以下資料可供參考: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90203/10/99507_2446933.html

http://www.xdxx.com.cn/show.aspx?page=1&id=756&cid=5

補充:

第一,是全球范圍內的經濟格局、政治格局、科學技術發展,對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個體,仍至兒童、青少年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戰。面對這些挑戰,我們要思考我們的基礎教育究竟有哪些不適應?如何去變革?應該說這是世界各國基礎教育改革所面臨的共同背景。
第二,在這樣一個共同背景下,國際上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出現了哪些趨勢?我們怎樣去跟進這個趨勢?怎樣才能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
第三,就是我們的現實。這么多年來,我們國家的基礎教育,特別是80年代以來,開展了一系列的改革研究、實驗研究,應該說從觀念到理論、到策略,仍至管理制度,都發生了一系列深刻的變革,但是面對時代的要求我們還有很多方面不能適應這個時代的需要,我們還沒有形成一種課程制度更新的機制,我們的學校文化還有很多方面是需要我們重建的。江總書記提出的「三個代表」,我們學校的教育工作怎樣去代表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怎樣建構一種有活力的、有精神感染力的學校文化?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去思考,去迎接時代的挑戰。站在綜合國力的提升,站在民族素質的提高這個角度,把我們放在一個全球背景下去看待,的確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所肓負的使命、責任感,是非常重大的。也正是基於這樣一些背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和積極參與下,全面展開了。

7. 1.新時期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是什麼

新時期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是什麼?
答:新時期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是:
第一,提高課程的適應性和促進課程管理的民主化;
第二,重建課程結構和倡導和諧發展的教育;
第三,提升學生的主體性和注重學生經驗等方面體現出對傳統課程模式的本質性突破。

(7)近20年基礎教育改革經歷了什麼擴展閱讀
課程文化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可以在三個層面上展開:即課程內涵的豐富、課程理念的演進和課程制度的變遷,其中,課程理念的演進是課程變遷的深層動因。跟以往的課程改革相比,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的理念在於:第一,提高課程的適應性和促進課程管理的民主化;第二,重建課程結構和倡導和諧發展的教育;第三,提升學生的主體性和注重學生經驗等方面體現出對傳統課程模式的本質性突破。

8. 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主要成就有:

一、義務教育進入全面普及鞏固的新階段,基礎教育水平全面提升。從1986年全國人大頒布《義務教育法》起,經過十多年奮斗,到2000年我國實現了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目標,「兩基」人口覆蓋率超過85%, 2007年進一步擴大到99%。

普通高中、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發展也很迅速。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從94%提高到99.5% ;初中入學率達到98% ;高中階段教育入學率從不到10%提高到66% ;學前教育從很低水平起步,達到44.6%。

國家採取轉移支付、專項和政策傾斜等方式加大農村特別是西部農村教育的扶持力度。2007 年,對農村義務教育1.5億學生全部免除學雜費和免費提供教科書,對其中780萬貧困寄宿生提供生活補助,成為中國教育發展史上一個重要里程碑。